12月 28, 2021

臨演《美國女孩》手記

本(58)屆金馬獎入圍七項、最終奪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與最佳攝影獎,另獲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與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的黑馬《美國女孩》,對我來說有獨特意義。導演阮鳳儀不僅是多年私交,也因這層關係,我從《美國女孩》的劇本創作階段、甚至更早的「前傳」短片《姊姊》(2018)就近身觀察、間接參與了阮導演的創作歷程。

事實上,就在《美國女孩》拍攝期間,我更收到阮導演邀請,在片中演個有對白的小角色。這次臨演雖然不是我的第一次幕前演出,卻是我頭一次實際參與電影拍攝,哪怕只是一個上午、一場戲、銀幕時間不過一分多鐘,都是彌足珍貴的難得經驗。悶著頭看電影寫電影這些年,到了《美國女孩》才有第一次從讀劇本、演出、小螢幕看初剪、到大銀幕看成品,相對完整的歷練。雖然只是間接參與,雖然畢竟沒能體驗後製,總是第一次。

因此這篇關於《美國女孩》的種種,我想從拍攝/演出筆記開始談起。

去年某個天還未亮的清晨,我開車來到新北新店崇光女中。下了半夜的雨還留著雨絲,地面猶濕漉,我開著Google Map確保沒走錯。雖然在新店這一代度過童年,但畢竟是三十多年前的事,這裡開路起高樓,很多街景早不是兒時記憶。總算沒出差錯走進校門,沒浪費時間便找到拍攝團隊。那是個週末早晨,學校不上課,大清早還有人群聚集,九成不是學生。

我和負責聯繫的助理照了面,就被領進一間教室,搬開桌椅、架起單人帳篷,就地成為臨時的化妝與更衣間。事先準備了款式與顏色看起來都比較內斂、略顯保守的襯衫,以符合我飾演的人物身份;即使如此,還是給要求要換一條更老氣的格子紋路棉質長褲,化妝人員也來簡單俐落地梳化一番。只是個沒有特寫的臨演,妝不必太仔細。

梳化完畢,給帶到位於另個樓層的拍攝場地。也是間教室,工作人員大致都到齊,打光、攝影組、助理、導演都在;軌道已經架好,攝影機也就位,攝影組來回調整鏡位與燈光,場記、助理來回與導演確認細節,生氣勃勃的現場。不過,演員似乎都還沒進場。

因為和阮導略有私交,我就被帶到她身邊打個招呼。事實上,也是要套點招。雖然在受邀之初就知道自己大概要演的角色,但究竟是哪一場戲、人物背景資料、戲的內容、戲分輕重,一概不知;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台詞。阮導很熱情跟我打了招呼,向助理要來一杯熱拿鐵,將拍攝劇本塞給我,俐落地解釋這場戲、我的角色與台詞。噢,原來是有台詞的。雖然知道自己的角色一點也不重要,但我還是纏著導演問東問西,這角色的背景如何,在怎樣的脈絡與情境下說出這樣的話,又這句台詞需要怎樣的情緒與抑揚頓挫等聲音表情,等等。甚至對於穿在身上的衣物是否符合時代與情境要求這類細節,我都想一一確認過。

但說穿了這場戲其實不長,似乎也不是太關鍵的戲,我所飾演的角色自然不會、也無須太過獎就。簡單來說,這場戲有點像是一個過場,藉由林嘉欣飾演的媽媽與其他家長的對峙來點出女兒芳儀在班上的處境。這場戲的重要性還在於,原本關係一直緊繃的母女二人,經由這次插曲,巧妙地流露母親挺身而出捍衛女兒的親情。當然,戲裡的芳儀始終不會知道母親的這些。

雖然我和林嘉欣、張詩盈幾位金馬獎得主等級的演員同場,但我和她們沒有對手戲,倒是和飾演老師的夏于喬對上兩句話,也是我唯一的一句台詞。説不上針鋒相對,但場面有些緊張。這是場低氣壓的戲,情緒無法放鬆遊戲。或許是這原因,反而夏于喬、林嘉欣都吃了些螺絲。但整場戲拍下來,只有兩到三次NG。

我們這些不是鏡頭焦點的臨演,當然感覺不到那種緊張。在那個現場,我花最多時間相處的自然是其他臨演。那場戲的臨演,有「專業」臨演、經紀公司派來的簽約龍套演員,也有像我這樣的真正臨演。與我互動最多的那位,是崇光女中的學生家長,年紀和我相近的一位媽媽。她告訴我,因為這部片來學校拍攝,動用一些學生在片中演出,也順便請了這些學生的家長來參與,便有了這次的臨演機會。

在等待調燈光、調鏡位、補妝的漫長過程中,我和這位家長天南地北亂聊,從崇光的教學與校風、新店的居住環境,聊到她從中部北漂求學、後來落腳定居的人生軌跡。反正沒其他事可做,總是得殺時間。但這場亂聊很是這次拍戲經驗的加碼送,這位萍水相逢的朋友很樂意分享,我也聽得津津有味。

有我講台詞的那段戲最後才拍,中間很長的空檔就在殺時間亂聊度過。終於輪到那段戲,包括我講台詞,總共拍了不下十種不同的鏡位與鏡次;事實上,幾乎沒有一個take是一次就拍成,所有的鏡頭都拍了兩、三個take以上。還有,我也忍不住注意到,那個中間很長的空檔,還包括了相當長的一段暫停時間,整個劇組等候燈光組調整燈光。

對於導演尋找最理想的鏡頭語言而變換與重複嘗試鏡位鏡次,我不意外;我暗暗感到納罕的是,為什麼要大費周章調整燈光?而且重點是,當時室外陰雨的狀況下,室內光線相當不足,而整場戲卻沒有任何室內光源。為什麼不在室內架個哪怕只是微弱的光源也好?人的臉都一片黯淡,到時候銀幕上能發揮怎樣的戲劇作用?

看電影有幾分樣、卻對拍電影毫無經驗如我,當時沒能立即領悟箇中奧妙與這場戲乃至於整部電影的美學考量。一直要到看完初剪、甚至進戲院看大銀幕,才感受到並懂得貼近、欣賞阮導的創作思維。另外一點也是,我講台詞的那場戲拍完沒過多久,阮導宣布那場戲wrap,收工了。演員、劇組從現場一哄而散,阮導忙著當天接下來的行程,我也不好多逗留巴著閒聊,回到更衣室拿了東西,也沒和阮導好好道別,彷彿躲著什麼似地草草離開現場。

就這樣,我結束了寶貴的臨演半日行。進到崇光校門時天還未亮、濛濛細雨,離開時天仍陰霾、而雨已停,看看手機,是近午時分。

12月 10, 2021

淺談金馬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金馬獎在「後解嚴」時期以來的幾個重要變革,除了1996年改成優良華語片競賽,廣納世界各地華語電影同場競技,還有上篇提到、幾經更動而如今為表揚性質的「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之外,比較重要的新增獎項還有個1992年開設的「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金馬「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顧名思義不是競賽性質,能不能算正式獎項,可能還有點爭議。畢竟,這座由金馬影展期間入場觀眾撕票根投票選出來的作品,會因為放映時段、影廳大小、入場人數等因素,而在起跑點就有不同的投票基數;同時,有明星加持或鐵粉力挺的作品,也容易衝票數。那麼這種標準較浮動的給獎標準,讓獎項意義比較像錦上添花性質的二次慶功或粉絲見面會,得獎實力等議題也就沒必要太在乎。

但反過來說,觀眾票選也是某種平反,讓根本沒入圍最佳影片的作品有機會突圍而出。「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設立至今恰好滿三十年,除了1996年不知為何輪空,總共二十九部得獎作品中,高達二十七部作品都是最佳影片入圍作品,並且有十一部最終也同獲最高榮譽。兩部未獲最佳影片提名的得獎作品《新警察故事》(2004)和《面子》(Saving Face, 2004),接連在2004與2005年贏得觀眾最高票。

至於過去三十年來同時獲選該年觀眾票選獎以及贏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作品,羅列如下:

1992:無言的山丘
1993:囍宴
1995:女人四十
2002:美麗時光
2003:無間道
2009:不能沒有你
2010:當愛來的時候
2011:賽德克.巴萊
2017:血觀音
2018:大象席地而坐
2019:陽光普照

如果說觀眾票選與最佳影片兩獎通吃是實至名歸,那麼兩獎分家的狀況可說民意與評審菁英觀點的衝撞、大眾品味與藝術品味的抗衡嗎?根本未入圍最佳影片的《新警察故事》和《面子》就不用說了,其他幾個比較值得一提的例子還有:

1994年,吳念真首部導演作品《多桑》贏得觀眾青睞,但最佳影片則由威尼斯金獅獎作品、蔡明亮的《愛情萬歲》錦上添花。

1999年,觀眾將票投給張作驥融合魔幻寫實、濃烈江湖味、又帶著獨特文藝氣息的第二部劇情長片《黑暗之光》,卻由許鞍華《千言萬語》奪下她至今唯一的金馬最佳影片。

2001年的觀眾票選獎頒給關錦鵬堪稱第一部重要的中國背景同志題材作品《藍宇》,最佳影片則頒給另一位香港導演陳果的《榴槤飄飄》。

2008年,許多人視為台灣電影(再度)文藝復興的起點,觀眾票選獎作品《海角七號》不敵最佳影片《投名狀》,魏德聖相當有風度口頭服輸,這口氣他會在三年後討回來。

接下來2012到2014連續三年的兩獎分家作品,同樣有類似的對峙意味:2012年觀眾票選《女朋友.男朋友》與最佳影片《神探亨特張》;2013年觀眾票選《一代宗師》與最佳影片《爸媽不在家》大概是近年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對峙;2014年觀眾票選《KANO》與最佳影片《推拿》也是一種對峙。而2015年觀眾票選獎給了相當小眾的賈樟柯《山河故人》,最佳影片由侯孝賢《刺客聶隱娘》贏得,則有點鐵粉硬挺對決台灣新電影門神的趣味;2016年觀眾票選馮小剛《我不是潘金蓮》與最佳影片《八月》,卻有內地對打的另一種「趣味」。

順道一提:2018年胡波《大象席地而坐》同獲最佳影片與觀眾票選雙獎,是近年中國電影在金馬獎的最後盛世了。隔年,中國政府開始禁止國內電影來金馬,金馬獎瞬間成為台灣電影同樂會,零星點綴幾部香港及東南亞華語片。但2019金馬獎也不是毫無話題,《返校》造成的票房旋風與重返白色恐怖歷史,蔡明亮《你的臉》奪紀錄片獎、讓蔡成為金馬獎史上第一位同時獲得最佳劇情片與最佳紀錄片的導演,《陽光普照》的震盪與療癒,都各有特殊意義。

而今年第58屆金馬獎的最佳影片由鍾孟宏以《瀑布》相隔兩年再度攻頂成功,觀眾票選獎則讓奪最佳新導演獎的新秀阮鳳儀《美國女孩》。坊間似乎有個說法,《美國女孩》比《瀑布》好看。好看與否見仁見智,但《美國女孩》的媒體效應與暖心故事,確實有些強壓《瀑布》的氣勢。不諱言,我也較偏愛《美國女孩》,但這是難免私心的緣故。至於怎麼個「私心」法,留待往後再談。

12月 05, 2021

淺談金馬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

今年金馬獎為第58屆,不過自1962年創立至今剛好滿六十年,算是歷史里程碑。六十載以來,戒嚴體制下的金馬獎有過為服務政治而特別設計的獎項,歷經幾次轉型革新後,如今也有些表彰性質的特殊獎項。比如說我個人認為意義不同凡響的「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這獎項在1997創設之初叫做「評審團特別獎」,接下來歷經許多名稱與頒獎性質的改動:2001年改為「評審團個人特別獎」、2002年又改為「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獎、2006年起改變為競賽性質的「福爾摩沙個人獎」,到2007年再微調回「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而終於沿用至今,並且在2014年起恢復非競賽獎項。十年內改了四次名,也算是金馬獎史的紀錄了。

在這獎項的前幾年,獲頒的電影工作者幾乎都是導演、攝影師、剪接師或演員之類的編導團隊核心要員,舉凡首次得此獎的何平以及接下來的劉若英、黃明川等,大約都是如此。這些幕後工作者即使得到這非競賽也非重要獎項,鼓勵性質就算無法證明「實力」,也相當夠面子了。

重點來了。十年前的2011年金馬「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將當時還是競賽類型的這項獎頒給了以《賽德克.巴萊》入圍的王偉六。我還記得當時現場一片沸騰,電視轉播將畫面帶到楊貴媚等重量級演員熱情激烈的歡呼聲。王偉六是何許人?我根本沒聽過這麼一號人物,只記得當時電視轉播在王偉六走向舞台時介紹他是從業二、三十年的「場務」。

對我來說,那是金馬獎的歷史性時刻。在接下來的十年,重新改回鼓勵表彰、非競賽性質的金馬「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陸續還頒給幾位幕前藉藉無名、但對於電影產業持續默默貢獻的幕後技術人才,如2017年以《目擊者》、《自畫像》兩部作品的成績頒給資深音效師胡定一;2018年頒給以《小美》、《引爆點》、《幸福城市》三部作品得獎的跟焦師劉三郎;去年此獎以追封的紀念性質頒給憑《逃出立法院》、《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消失的情人節》得獎、卻甫辭世的資深電工彭仁孟。至於日前才舉辦的本屆金馬獎,則將「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頒給以《緝魂》獲獎的俗稱漆工的「質感師」陳新發。

如果說設有錄音獎項的金馬獎,於2017年將傑出電影工作者獎頒給屆退休之年的胡定一,有那麼點終身成就獎的意味,那麼不論是場務、跟焦、電工或漆工,不但是電影現場的技術人員,也是一般電影獎不會特地設置獎項的技術環節。但只要對電影攝製有一點基本認識,就知道這些都是看似細微但根本不可少的技術環節,彷彿介於攝影、美術設計、場景設計等範疇,卻又難籠統歸類其中。然而他們的默默耕耘就往往給埋沒在電影推出後的賣座數字、明星魅力、特效震撼等光環裡,卻又無法像其他幕後技術人員,還能享有電影獎的肯定。

就這點來說,金馬「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在後來這幾年頒獎趨勢的轉向,雖不無心理補償的象徵意義,卻也終於發揮了這個特殊獎項的真正價值,讓電影工業裡的草根人物有機會站到台前,享受哪怕是那麼點燈光熱力與掌聲。此獎也提醒我們一件事:電影在許多意義上終究是集體合作的手工業,從構思、編劇、籌備集資、表演現場到後製與發行映演所有步驟,都是電影之為電影的所有意義,即使是進入電腦製作的數位年代,都需要相當勞心勞力,毫無仰賴機械自動化的僥倖怠惰。

而金馬獎願意跨出藝術至上或產業掛帥的光環,將電影獎的榮耀與基礎技術人共享,該是當今世界主要電影獎未曾見的難得姿態。我為此深深感動與驕傲,也期待未來金馬「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能持續發揮創意,將獎項頒給其他為台灣電影默默耕耘付出的電影人。


*延伸閱讀:以上提到的資深影人,若不是因為金馬獲獎而隨之有媒體報導,恐怕茫茫網海都未必找得到資料。王偉六很幸運地在「台灣電影網」有自己的網頁,陳新發也有若干報導面世,如刊登在《數位時代》網站的文章。至於其他相關網頁資源,就請鄉親手腳勤勞,自己找了。

11月 22, 2021

永恆是悲傷的荒原

永恆族 (Eternals, 2021)

對我來說,《永恆族》的基本調性是悲傷與惆悵:十名永恆族人於七千年前來到地球,他們是堪稱造物主、位格與力量宛如至高無上的「天神族」Arishem的遣使,負責保護人類免於變異族Deviants騷擾。二十一世紀初的短短幾天內,永恆族歷經變異族再度襲擊,更遭逢不同重大變故,乃至四散各地的永恆族同時面臨自我質疑與生命危險。活在世間七千年的永恆族所遭逢的危機,不但是他們的任務、使命開始動搖,此危機更滲透到對於自己身份認同乃至存在意義的核心。與此同時,危及整個人類乃至地球存亡的重擊即將撲面而來,永恆族在選擇旁觀或出手搭救之間,面臨內部分裂。

作為漫威電影宇宙第四階段的高規格作品,《永恆族》托付給蒼茫詩意的獨立電影作者趙婷,似乎就註定了它要有迥異於活潑、熱鬧、逗趣、甚至有點卡通化的漫威電影的氣質。或好或壞,《永恆族》的特殊氣息的確無法否認;還有個說法是本片不是超級英雄電影,或者說它是趙婷科幻/漫威版的《遊牧人生》(Nomadland, 2020)。這麼說可能還有幾分道理:且不提兩部作品高度相似的荒原地景,這兩部片甚至是背靠背連著拍攝、而且用的是還同一部攝影機。

除此之外,緩慢沈穩的鏡頭語言,帶出永恆族們在蒼茫荒原與時間瀚海中的漂蕩,竟爾在七千年宛如沈睡的無知、不察後,才開始甦醒。迷惘與追尋,這果真便是趙婷自《遊牧人生》便開始的核心命題。而這樣的《永恆族》終不免悲傷;那種悵然若失,只有遺落了、或者說被拋離根本的認同,猛然醒悟從此無可歸宿,才能品嚐那無從訴說的感受。

《永恆族》更甚於《遊牧人生》者,在於它是一場太過漫長的告別,漫長到來不及揮手,又催促著上路,去赴一場吉凶未卜的旅程。

當然,《永恆族》仍有漫威血脈,故事從人物名諱到關係,都埋著呼之欲出的寓言式指涉。《永恆族》的超級英雄如同索爾,都直接援引自神話:飛向太陽的悲劇性英雄Ikaris/Icarus;能轉化非生命物質、性格溫柔而憐愛人類的Sersi/Circe;疾行如風的信使Makkari/Mercury;高高在上的女戰神Thena/雅典娜;神力無窮的Gilgamesh,援引自美索不達米亞神話英雄;淘氣小精靈Sprite… …簡言之,每個人物包括其名與性格不但有所本,也都各是有意義的符號,象徵他/她在這人物座標系上的位置。

《永恆族》也巧妙帶入其他傳說故事來為人物關係增色:金勾/Kingo以溫蒂、小飛俠彼得潘與叮噹仙子Tinker Bell之間的愛妒關係,點破Sersi、Ikaris、Sprite之間的三角戀。而長時間遺世獨立的Gilgamesh與Thena看似曖昧,兩人堅定不移的情誼卻更像是英雄惜英雄的革命情感。除此之外,《永恆族》更向當代種族與性別政治正確輸誠,不但幾乎平均分配各色人等、實現銀幕上的種族與世代正義,身障、跨種族與同志戀情都不缺席。《永恆族》無疑是漫威電影宇宙至今體現政治正確最徹底的作品。

即使有這麼多漂亮精彩的元素,也有超強卡司加持,《永恆族》仍難掩淡而無味之憾。何以如此?各家說法不一而足,我個人的想法是人物動機不夠清楚強烈。永恆族們歷七千年而首度遭逢重大而根本的認同危機,他們表現出來的情感卻頗為淡定,更像是漠然。這些猛然省悟於自身存在實乃一場龐大騙局的神族乃至變異族人,看起來都不像是遭逢直達核心的震撼,彷彿這《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1998)、《脫稿玩家》(Free Guy, 2021)般的幻滅式覺醒,不過是他們七千年漫長旅程的一次顛簸。

話說回來,永恆族——以及變異族人面對揭露終極存在意義後的淡漠,或許呼應了他們真實身份的設定(礙於暴雷之嫌不透露細節),但那種對自身的疏冷也難掩《永恆族》過於雕琢視覺美感而輕忽人物的戲劇深度:所有人物對於自我認同與存在的真相,只有追尋而無探索,乃至於他們面對七千年來的人間悲劇,往往也維持著尷尬的疏離。片中出現的巨變接近「啟示/revelation/epiphany」時刻,而這使得永恆族乃至變異族的本質以及他們的亙古對抗,都瞬間可能變得虛幻無意義。但這些人面對啟示般的巨變,似乎並未充分感應其衝擊,以至於他們面對人類歷史上的巨變,比如說西班牙殖民帝國在中南美洲的屠戮、或是二次大戰導致破壞程度難以想像的原爆,在永恆族人當中引發最激烈的反應,頂多是Druig憤而動用自己的能力,如創立地下教派般領眾人出走而遺世獨立,或是像Phastos潛身在芝加哥郊區,安然過他同性伴侶家庭的生活。

有趣也不無道理的是,不論是Druig、Phastos、或乾脆躲得遠遠的Gilgamesh和Thena,他們的選擇都是遁世。事實上,就這點來說,所有永恆族人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他們看遍七千年人類歷史的災難人禍,所謂不加干涉的「任務」,大約也和無動於衷沒什麼兩樣,到最後竟爾變成麻木不仁。從這裡來看永恆族對自身認同與存在意義的重新「追尋」,倒比較像是「接下來要做什麼」,而不是關於自身內在意義的探索。

這或許才是《永恆族》最讓人難受的悲劇:對自我的疏離。這麼說好了,如果永恆族這些神都不這麼想搞懂自己,我們又該怎麼懂他們,並為他們的悲愴感到悲愴、為他們的哀傷感到哀傷?於是,那瀰漫全片的悲傷,終究成為一種作態,缺乏飽滿動人的情感力道。《永恆族》這啟動漫威電影宇宙第四階段的強棒,畢竟讓人若有所失,也對第四階段的未來難抱更多期待。


*延伸閱讀:Richard Brody在The New Yorker頗不客氣但立論平穩的影評,大概是《永恆族》的許多負評中可讀性較高的,對於電影的缺失評點得很中肯食在,推薦一讀。

11月 16, 2021

看片小記 詭扯 (2021)

不知是否因為開場的動作戲就選在西門町的樂聲戲院後巷,《詭扯》得享樂聲千人巨幕廳放映的高規格待遇?既然有機會在這台北數一數二大的放映廳看片,時段又理想,還錯過就對不起自己了。

若要理清《詭扯》故事真正在說什麼、是否合理,或許就辜負了片名訊息:全片故事就是鬼扯。陳柏霖與黃尚和的角色究竟是警察還是流氓?他們在深山撞的是哪門子邪?陳以文為首的那幫人是農民還是喬裝的黑店匪徒?故事的最後究竟是黑吃黑,還是真見鬼?事實上,這些都不是那麼重要。本片重點根本不在故事內容,而在於故事元素與敘事方式。

從類型元素來說,《詭扯》是恐怖動作喜劇片,延續了《江湖無難事》(2019)、《逃出立法院》(2020)以來建立起的融合各類型元素的惡搞喜劇路線。而《詭扯》玩魔神仔玩警察流氓黑吃黑玩深山秘境玩懸疑玩搞笑,乃至大玩台語,都在諧仿國產商業片近年來的重要潮流。《詭扯》還通篇致敬兼玩《無間道》哏,搞笑精神直通無厘頭。

就這點來說,《詭扯》很有後設電影的況味,以電影諧擬電影、大幽國產商業片一默,無傷大雅的揶揄作用,其譏嘲更甚於電影說了什麼故事。但這絕不是在否定電影故事本身的效果,就商業喜劇片來說,《詭扯》算是達到它該有的娛樂作用了。這部由許富翔首度跨足電影界、翻拍自韓國電影《時失2公里》(2004)所繳出的首部劇情長片,還笑納台北電影獎男女配角雙獎、更風光入圍本屆金馬八項獎,成績已是相當好了。


*延伸閱讀:關於本片改編自韓國電影,中間還有個韓國政府設立、鼓勵電影產業跨國合作的「泛亞太內容基金」,《詭扯》發行商車庫娛樂為唯一參加此基金的國內公司。有這層關係,看得出韓國電影產業有計劃向外延伸影響力的企圖新。

11月 10, 2021

看片小記 洛基恐怖秀 (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1975)

(據說是首發海報,非常古典含蓄)
拜室友之邀,終於補課完成,看了號稱邪典之后的《洛基恐怖秀》。

這部擁有號稱史上放映最久(1976年美國上映至今未曾中斷、連續46年放映並持續翻新紀錄),寶島的金馬奇幻影展每年必映也場場秒殺等多項紀錄的傳奇作品,真的可以用導演「到底嗑了什麼」來總結觀影心得。即使是旅居美國十年、大可租片DVD便搞定的功課,就是這麼一再疏懶錯過,什麼藉口都沒用。當年為什麼會這樣一直錯過呢?這肯定是我至今看過最ㄎㄧㄤ、最妖、如此狂放挑釁卻又認真得有點可愛的作品,恐怕往後也難有作品能超越它的狂放不羈。

關於《洛基恐怖秀》的傳奇背後,相關資料與討論已經太多,像是50分鐘舞台劇改編電影、原卡司銀幕演出、初放映無人聞問、校園巡演及午夜場開始翻紅、最後一路邁進邪典殿堂至今高居神壇之巔,這些歷史都是影迷常識了。看著片中當年稚嫩青春的臉孔,後來成為銀幕上或音樂界的熟面孔,像是Susan Sarandon、Meat Loaf,我甚至要到Tim Curry後來卸下濃妝,才驚異不已地認出他,完全無法想像那樣張狂表演,居然是他的銀幕初登場。但片中卡司後來在幕前真正有聲有色的,也好像就這三位,彷彿眾人皆隨本片驚鴻一瞥,不免可惜。

《洛基恐怖秀》特意援引早期低成本科幻與恐怖片、以至於本身也成為B級片規格,上映之初或許難獲賞識,但如今都讓人津津樂道。片中的科學怪人與太空科幻元素,加上雌雄扮裝/同體博士、所創造的金髮猛男怪物/玩物所混雜的妖嬈、大膽挑釁的跨性別表態,直指當時正點燃整個西方社會的性別/同志平權運動;它在美學形式與敘事風格的使勁惡搞,也走在翻攪正典、歌頌次文化的後現代美學政治之先。這或許也說明了本片半世紀以來不減的魅力,因為叛逆挑釁、張狂自得的《洛基恐怖秀》,正是時代產物。

而這些元素還收攏在標準歌德恐怖文學的敘事模式,更加上典型歌舞片的架構,令人目不暇給、眼花撩亂。《洛基恐怖秀》還順勢嘲諷二十世紀中期美國社會保守深處、(不無刻板印象的)鄉鎮地區的純樸,也對當時美國通俗文化裡的校園甜心元素、早期搖滾樂略表致敬。Meat Loaf穿著皮衣、駕重機驚奇出場演唱貓王風格搖滾曲目的片段,頗有飛來一筆但不知所云的突兀,但一氣呵成的表演與動感十足的音樂,足以讓人忽略這突兀。甚至可以說,《洛基恐怖秀》的造型還啟迪了日後的《火爆浪子》(Grease, 1978)呢?

《洛基恐怖秀》玩得兇、玩得猛也玩得漂亮盡興,更示範了「邪典」的惡搞魅力與高度。放眼今日動輒貼上「邪典」標籤、卻既不狂放也不挑釁的作品,不免如此想,邪典也不是誰都玩得來的。這麼說吧,《洛基恐怖秀》於2005年獲得National Film Registry登錄美國國家圖書館典藏,有幾部邪典能得此殊榮?最接近的大約是《謀殺綠腳趾》(The Big Lebowski, 1998)和仍無緣得見的《獵人之夜》(The Night of the Hunter, 1955)了。

11月 02, 2021

漫遊羅馬,絕美浮世

絕美之城 (La grande bellezza, 2013)

囊括2014年金球獎與奧斯卡外語片獎、2013年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與最佳歐洲電影獎在內達60座大小獎項的《絕美之城》,國內的標準商業媒體行銷文案著眼於影片遍覽古城羅馬景致,較深入的文本討論則有故事主人翁Jep人生回顧與羅馬漫遊相互輝映的說法;也有從本片搜羅的八大藝術面面觀,來審視電影與城市對時間的追憶與省思。

這部我個人心目中的神作,講究、唯美且多變的鏡頭運動打造令人驚嘆的影像美學,同時不無自嘲地譏諷時下中產階級的膚淺浮華、虛偽媚俗的做作。但《絕美之城》更迷人的是它的情感,在譏嘲諷刺這虛華浮世的同時,以濃烈的惆悵與眷戀哀悼某種優雅的消逝。古羅馬廢墟般的遠去的青春年華,封存在博物館間、殘存在斗室裡的貴族餘暈,無人真正關注與欣賞、徒留自嘲的文字遊戲的「寫作」;140分鐘的《絕美之城》是對於羅馬的深情凝望,卻也無疑是一曲無盡憂傷的輓歌。這是《絕美之城》給我的感受,多年來深陷於那濃烈的哀情愁思,每每觀之仍難以自拔。

近日再看《絕美之城》,忍不住納悶一件事:這部由主人翁Jep漫遊羅馬所構築的城市光影,何以似乎少有論述從班雅明的「漫遊」(flânerie)來探討這部作品?就我所知,以城市為主要背景的電影千萬,但以城市為主題的電影卻不多;《絕美之城》雖以Jep為主人翁,電影隨他的雙眼遍覽古城羅馬的文化風景,毋寧也是羅馬向Jep展示其空間、或古怪或妖異的時下風尚、浪漫過往的吉光片羽、隱藏的歷史餘暉。在這人與城市的雙向交流中,Jep漫遊羅馬街頭,看似漫不經心的旁觀、實則細細品嚐,見證了這些日夜今昔的風景。

Jep那漫不經心卻顯然在做功課的漫遊,無疑是戲劇化的安排,藉此展現千年古城的今昔景緻。Jep的羅馬漫遊更宛如對班雅明的「漫遊」觀遙相應和。班雅明將「漫遊」理解為看似閒晃、實則仔細觀視深刻體察的街頭遊歷,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歐洲城市如巴黎,雖然需要中產階級的閒情逸致,卻同時需要學者般的專注與藝術家的感受力,去發現、挖掘出城市中的驚奇與秘密。班雅明的參考來源波特萊爾對巴黎的「漫遊」心得集驚嘆、歡愉、悲戚等感受於一身;老年將至的Jep漫遊羅馬,在悠閒自適的姿態下,也交雜著困惑、愉悅、感嘆、憫然等情懷。

(永恆之城的絕世美景,優雅的衣著品味與身影:精心佈局打造的浪漫)

至於班雅明怎麼看羅馬,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文字,出現在他1929年首度發表的"The Return of the Flâneur"這篇文章。這段文字先是提到「漫遊者」乃創生於巴黎,緊接著自問自答何以漫遊者未在羅馬出現。這場自問自答更像嘲諷:班雅明說,羅馬充斥的神廟、封閉的廣場、商店招牌、過多的光輝歷史與倥傯;這城市塞了過多的垃圾——班雅明如此形容,使得漫遊者樂於將古城讓給觀光客。這樣的漫遊者也樂於將羅馬給他的所有關於藝術家聚落、顯赫王族的宮殿等知識,用來交換哪怕只是一個風化破舊門檻的氣息、或是一片磚瓦的撫觸。

班雅明對羅馬如此刻薄乃至鄙夷,斥之為觀光客流連、商店迎合的媚俗之地,或許和當時巴黎的絕代風華有關。兩相對比之下,巴黎之於班雅明無疑還是個相當有活力、屬於巴黎人的城市;但由觀光客造訪、讚嘆的羅馬,卻已是歷史陳跡,死去的那個千年古城羅馬。

這麼說當然很不公平,況且班雅明對羅馬言盡於此,至少在那篇文章裡不再提起。但羅馬這座永恆之城,或許真的因充斥遊客、為了迎合遊客喜好,竟爾變得嗆俗而盡失雅緻。這可能是《絕美之城》以日本觀光客開場的諷喻,也可能是從外地來的劇作家最終選擇歸鄉的原因,更可能是Jep漫遊羅馬總擺脫不了惆悵的由來。畢竟,就連羅馬的羅馬人都媚俗、拜物、膚淺、虛假不堪,這城市還值得留戀嗎?

英國約克大學學者Temenuga Trifonova有篇精彩的長文,深入探討羅馬、《絕美之城》、費里尼《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 1960)與「漫遊」。文中一段提到「歸去」隱約而為《絕美之城》各人物的結局,包括Jep自己,所有人的移動軌跡最後都拋向了遠方、或彼世,留在永恆之城的只剩破落貴族或頹倒廢墟,也無一不是今日羅馬人的心靈寫照。而這回歸或許也是導演Paul Sorrentino長年旅居羅馬的某種自況。漫遊有點像旅居,遠望總是為了回眸,出航之後才要開始懷鄉;漫遊或旅居,都是向熟悉的那彼岸遙遙招手,異鄉遊子特別能體會這樣的心情。而Jep帶著不無憑弔之情漫遊羅馬街頭,最後也回歸了,卻如文中所述,他所漫遊的不是空間意義上的羅馬街道,而是時間意義上的羅馬,這座Jep旅居半生的城市之記憶甬道。Jep最後回到他與初戀情人的那個夏天,從而找到重新開始寫作的力量。

就這點來說,雖然這篇文章認為《絕美之城》同時想要與漫遊者和遊客對話,但或許前者更多些。的確,本片總免不了它的耽美影像而略顯陳腔濫調:那影像跟著Jep穿梭在羅馬景致迷人的地點,加上精巧的鏡頭語言與搭配中產階級的浪蕩生活,《絕美之城》展現的並非尋常市民生活的羅馬。這樣的漫遊者無法和波特萊爾逛遍巴黎的漫遊者相提並論,Jep終究是自戀、品味講究、墮落腐爛也要優雅唯美的城市漫遊者;而這樣的漫遊者只會流連在特定的城市角落、也只會有特定的觀看方式。

如果說《絕美之城》欠缺對於羅馬空間政治如階級、邊陲、資本全球化等面向的批判性思考,這批評並沒有問題。就這點來說,深入到羅馬較沒那麼光鮮角落的《生活的甜蜜》,確實展現費里尼的開闊眼界,相對之下也暴露《絕美之城》影像的強烈戀物情調,幾乎到了淫穢的程度。但《絕美之城》透過Jep這樣自戀自溺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來憑弔他曾鍾愛的那細緻優雅的羅馬之消逝,則電影也就是關於美以及悲嘆美之遠逝,哪怕這哀嘆總有些矯情造作,至少它懂得自嘲,看見中產階級文化的空洞與虛幻。而《絕美之城》以漫遊來完成這趟Jep的緬懷與重生,也就有了它動人的視覺與情感力量。


*延伸閱讀:有個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of Italian Cinema網站,有篇發表於2019年的文章,整理了《絕美之城》各國主要影評的大致褒貶,可粗略得知這部作品在各地受歡迎或批評的狀況。顯然這部作品引起不少討論,本片在義大利乃至國際影壇的地位,可見一斑。

10月 27, 2021

2021女性影展 李美彌專題 兩帖

對影迷或電影(史)研究這一小撮人來說,今年女影最大的驚喜無疑是李美彌專題。這位包括我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內觀眾聞所未聞的導演,在國影經過長達三年的秘密情蒐,不但找到李美彌導演接受專訪,還從片庫中挖出她在1980年代初期連續三年發表的作品、進行數位修復,更請來影展現場和觀眾見面、座談。這次重見天日的三部作品,我挑了今年女影的開幕片《未婚媽媽》(1980)與《晚間新聞》(1981)。

今年女影慎重其事介紹李美彌其人其作,有無法低估的重要性。先就作品本身來看,《未婚媽媽》與《晚間新聞》同時觸碰到當時台灣正要開始浮現的未婚懷孕以及事業有成的專業女性等課題,她們所採取的姿態也顯露早期的女權意識。如今已幾乎成為女性自主的常識,例如女性應為自己而活,女人不是生孩子的機器,女性應懂得愛惜自己、為自己爭取社會生存空間等等,在這兩部片都略有發揮。《未婚媽媽》裡寧可勞累也要將孩子留在身邊的年輕單親媽媽,《晚間新聞》裡不願犧牲事業來成全丈夫傳宗接代願望的服裝設計公司女老闆,都有那麼點不肯屈就現實的志氣。


當然,這兩部作品裡的台灣、或更確切說台北,都有那麼點烏托邦色彩。不但劇中人物多半友善溫暖,《未婚媽媽》裡收留未婚懷孕女子的機構,甚至有些與世隔絕的天堂氣息,感覺相當不真實。但就女子自立自主、不仰賴男性、不委曲求全這點來說,李美彌作品比後來的台灣新電影時期強調職場女性、女性堅毅或母性光輝的作品,像是《最想念的季節》(1985)、《我這樣過了一生》(1985)、《桂花巷》(1987),都還更前衛、更具突破性。

同時,《未婚媽媽》、《晚間新聞》療癒系的溫暖勵志與直指社會脈動的現實性,也承接了健康寫實與台灣新電影兩個時期的特色。兩部片的音樂使用尤其有健康寫實的商業片氣息,特別是《晚間新聞》對插曲的使用與人物感情表現的拿捏,更看得出瓊瑤三廳電影的餘韻,幾個橋段頗令人莞爾。但如此也使《晚間新聞》擺盪在女性自覺與陳濫的情感表現之間,難以兼顧之下反而左支右絀,情節轉換間也稍欠經營,整體成績竟不如一年前簡單直白、明確有力的《未婚媽媽》。

李美彌作品的重新面世,補足了台灣電影史關於女性自覺與女權意識重要課題的遺缺,卻也同時暴露台灣電影史論述與研究令人費解的失聲:就以《未婚媽媽》來說,根據資料所示,上映之初票房極佳、也不無媒體報導,何以後來不論是關於健康寫實或台灣新電影運動的討論,獨漏李美彌?有論者尋思,或許是台灣新電影運動的史論都將1982年視為起點,而健康寫實的尾聲則公認是李行《早安台北》(1979),夾在期間的李美彌三部作品也許就這麼給略過了。

即使如此,都還有論者能從這段過渡期揪出一波接近剝削電影的女性復仇社會寫實片,沒道理當時的影評人、學者會對李美彌視而不見。除非:在那個寶島女性主義浪潮因美麗島事件而稍挫、《婦女新知》等新世代力量尚未銜接上的歷史真空,女權聲浪被有意無意地壓下來了。影響所至,李美彌在《女子學校》(1982)後等不及台灣新電影的浪潮掀起,便轉往電視界,而電影界也順勢患了失憶症,將其人其作從國片論述抹除。

有這樣的可能嗎?我們或許永遠找不到答案。但幸運的是,作品總算還在,人也還在,底片也找到了;而台灣電影史或許將從此改寫,具有女性自主意識、女權思維的台灣電影,可以一舉推到新電影誕生之前。


*延伸閱讀:許恩恩以學術論文的規格,隨今年女影順勢發表〈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考察《未婚媽媽》與李美彌在國片史的位置,頗有翻案的野心,文章雖長但絕對值得一讀。女影手冊裡也有李美彌專題的介紹,較輕薄短小,也提供參考。

10月 24, 2021

老來老去:耄、耋、耇

老中傳統以敬老出名,不論是儒家教誨透進文化根骨,還是礙於更暗黑的表面和諧而勉為其難配合,至少文字上真的很顯敬老,甚至老出一堆名堂,不但有專用部首,衍生出很多種老,還不一定懂念懂看。

比較常見的「耄耋」,人都懂那是很老的意思,但進一步問有多老怎麼念,就開始心虛了。耄,老部四劃,讀作ㄇㄠˋ,音同「帽」、「茂」。已經從「老」部,還要老得嘴上一堆「毛」,想當然耳老到極點,字典說年八、九十曰「耄」。而「老」部六劃的「耋」讀作ㄉㄧㄝˊ,音同「諜」、「跌」。老得到個地步、夠本了,也可想而之非常老,字典說年七、八十約「耋」。

有趣的是《說文解字》裡並無「耄」,卻有個同音同義字,礙於無法打字、也無法複製貼上,僅能分享圖片提供參考。這字一直到《康熙字典》還收錄,聊堪告慰說「同耄」,到了教育部已查無此字、正式絕跡。可以說鳩佔鵲巢嗎?原來有的字給後來的字給取而代之,雖説筆畫從簡字義更清,符合漢字演化的邏輯,但又一個字就這麼死透,也是一種可惜。

同場加映:形容人老態之極的字還有個「耇」,讀作ㄍㄡˇ,音同「狗」,就音韻而言「苟」更說得通。這字有點怪,許慎說「老人面凍黎若垢」,大約是形容老朽之人臉部肌肉僵硬且呈黑色,彷彿有一層浮垢;到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官網的字解卻略變成「背彎曲,面有壽斑的高壽老人」。何以有此變化,不知是否隨歷史演變而擴充字義,還是後來編字典的專家學者們自行揣測?

更奇的是,「耇」的字形結構將部首「老」的下半部偷天換日而直接置入「苟」的下半部,筆劃簡化的考量或可理解,但字典仍將「耇」收在「老」部之下,而另有筆劃更完整、同音同義的「耈」,如今卻更少見,教育重編國語辭典只說明是「耇」的異體字,沒了。這一切真是令人費解。

10月 19, 2021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上述《詩經》名句,相信都不陌生,至少第一句肯定讀過。但「蒹葭」怎麼唸,久了沒複習,有時就這麼忘了,連意思也都還給國文老師;「蒹」還能有邊讀邊就矇對了,那麼「葭」呢?

葭,艸部九劃,讀作ㄐㄧㄚ,音同「家」、「佳」。葭的意思其實非常普通,就是蘆葦,許慎說:「葦之未秀者」;葭是初長的蘆葦。到了《廣韻》,「葭」更擴充解釋到「蘆」,真是一兼二顧,幼嫩鮮美的蘆葦,意境美、名稱也引人遐思。

至於上面的這段《詩經》名句,比較浪漫的說法是表述對思慕之人的情懷,也有個較富政治寓意的說法,將遠方的君王比喻為思慕的「伊人」,表達不受重用或正視的愁思。

此外,「葭」也可以是一種樂器,約是今日的笛,也通「笳」。其他「葭」的含義與作用,或為姓、或是地名,由於更罕用而多不熟悉,這裡都略過不提了。

無論如何,回到蘆葦的「葭」,雖然這植物既不起眼也沒有重大的作用,卻在不論是古典文言或今日白話,都有那麼優美典雅的名字,且往往是寫景寄情的對象,真是老天眷顧。

同場加映:如果有鄉親和我一樣念不出「涘」、也不知其意,「涘」讀作ㄙˋ,音同「四」,水邊、岸邊的意思,也是很古風雅緻的用字。

10月 11, 2021

上篇文章提到玉器,一般來說都是好的意思。凡事總有例外,有些玉器收到可不太妙,比如上篇匆匆帶過的「玦」。

玦,玉部四劃,讀作ㄐㄩㄝˊ,音同「決」、「絕」。好了,這兩個組合起來頗不祥的同音字,大約也就是「玦」這玉器的含義與用法。玦是有缺口的環形玉器,既有缺口,便意味著不全、遺憾、分別乃至於決絕。《荀子》裡提到「絕人以玦」,宋《廣韻》進一步說「逐臣待命於境...賜玦則絕」,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時也補充道「先王...與玦即去也」;王君對臣子賜玦玉以表不再相見的決絕之意,是流放甚至賜死的嚴厲處置。

(新石器時期耳飾玦,現藏於臺北故宮)

但若說「玦」是不祥玉器,卻又未必。《莊子》有「儒者授珮玦者,事至而斷」,東漢的比較經學典籍《白虎通》也提到:「君子能決斷則佩玦」。佩戴並使用「玦」的君子乃決斷力的展現,〈玉中三玦:耳飾之玦?〉這篇文章整理了幾則歷史記載中使用「玦」以表決斷的故事案例,值得參考。根據這篇文章的說法,「玦」可能是目前已出土最早開始使用的玉飾,並有耳飾、扳指和佩飾三種用法,還早於用來放逐臣子的「玦」。所以,「玦」還是古代射箭時使用的玉飾扳指,《康熙字典》引《禮》、《詩》而說明:「射者著於右手大指以鉤弦者亦謂之玦」,幾乎是白話文,夠清楚了。

(宋朝的白玉玦,工法精緻得多)
「玦」的含義與用途不少,但如何演變,從早期的耳飾到射箭用的扳指、表決斷或決絕的佩飾,暫時還沒讀到什麼說法。也或許耳飾、扳指、佩飾之間,用途與含義並沒有具體關聯,只是後人皆以形似而稱「玦」,便這麼兜成一塊。

同場加映:「玦」有個同音字「玨」,外形、含義、用途卻大不相同。「玨」又可作「珏」,多了一點、同部首而多一劃,仍是同字、同一種玉。觀形會意,「玨」是兩塊玉拼成一起的玉器,許慎也是「兩玉相合為一玨」,這字義到今天也幾乎沒什麼變化。

關於「玨」,較有見識的國片觀眾應該知道幾年前過世的演員王玨(1918-2015)。王玨演出作品並不算多,主演的更少,但名流影史的還算有些,像是國民黨時期的愛國電影《皇天后土》(1980)、《辛亥雙十》(1981);他在李安的《飲食男女》(1993)也軋了個小角色,而王家衛的《一代宗師》(2013)裡驚鴻一瞥,只有兩顆鏡頭,是王玨的最後銀幕演出。王玨憑《皇天后土》奪得唯一一座金馬獎(男配角獎),並於2009年第46屆金馬獎獲頒榮譽性質的特別貢獻獎。

回到「玨」,有點懸疑的是,究竟是怎樣的兩玉相合而為一玨,以及玨是怎樣性質的玉器、用於什麼場合,各字典卻都沒有說明。稍微查了幾個關於「玨」「玦」異同的介紹網頁,只得到「玨」是相當優質的美玉,但似乎沒太有參考價值的出處,一時之間難有定論。看來需要花點氣力,或乾脆問學有專長之士,才可能有更進一步的說法。

10月 08, 2021

巴斯卡:我們從來不把握當下

我們從來不把握當下。我們預測未來時,彷彿未來還要很久才會到來,彷彿要加快未來到來的進程;或是回想過去,想留下它,彷彿它走得太急。如此輕率的我們,在不屬於我們的時間當中遊蕩,卻完全不考慮唯一屬於我們的事物。我們如此徒勞地想著那些已然不再存在,卻不經反思就逃避唯一存在的當下。因為當下通常會傷害我們。我們不去看它,因為它讓我們感到痛苦;而如果當下讓我們感到舒服,我們就會後悔自己眼睜睜地任由它跑走了。我們努力要用未來支持當下,想要安排還不在我們能力所及之內的事物,為了一個沒有保證會到來的時間。

只要每個人都好好檢視自己的思想,他們會發現自己的思想完全被過去與未來所占據。我們幾乎完全不思及當下;如果我們想到當下,也不過是為了藉此安排未來。當下永遠不會成為我們的目標:過去與現在是我們的工具;只有未來才是我們的目的。如此一來我們就根本沒有活過,但我們又希望能夠活著;而我們的安排總是為了以後的幸福,那無可避免的就是,我們永遠無法幸福。

-----巴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沉思錄》

10月 05, 2021

斜玉旁的漢字,泰半和玉器有關,但我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不求甚解,不但不知那是怎樣的玉器,可能怎麼讀都只是有邊讀邊蒙混過關,至於究竟怎麼讀、又是什麼意思,不曾詳察。

比如說「瑗」。平時見了,不作多想認定該讀ㄩㄢˊ,查了字典才發現整個都錯了。

瑗,玉部九劃,讀作ㄩㄢˋ,音同「願」、「院」。瑗,環形玉器,而且一直以來也就只做此解。打從《說文解字》開始直到今日各式字典,「瑗」正如許慎言,「大孔璧」,中間有圓孔、且是佩戴在手臂的璧玉。若由瑗的篆體所示,約略可看出兩手持玉之姿,相當生動。

許慎在《說文解字》進一步解說:「人君上除陛以相引」,段玉裁做注時則引《荀子》補充道:「召人以瑗」。用白話文説,則是國君以瑗招納人才,表敬賢之意。

但這還沒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網站的詞條網頁上有這麼個說法:瑗「是由早期環狀石斧演變成的臂飾,後來再演變為玉鐲」。這說法真假幾分不得而知,但瑗、環如何依玉和孔洞的大小比例不同而有所區分,用途又有何不同,已有專業人士在網上解說,可參考遠在貴州、化名龍虎的文物專家的長文,連同「璧」、「玦」一併介紹,相當清楚詳盡,這裡就不贅言。

總之,瑗是招賢納才的好玉器。史上以「瑗」為名的重量級人物大概只有東漢的崔瑗,賈逵的學生,書法、文學都有些成績。話說古代君子雖以佩玉表彰身份與氣質,但身上披掛這些玉器走來走去,實在也辛苦了些。

9月 29, 2021

在我屏東的童年記憶裡,往返外公婆的新舊宅間總會經過一片雞舍,遠遠便能聞到淡淡的雞屎臭,伴隨著四散的豬屎、牛糞與無可名狀的奇特鰻魚飼料氣味,混雜在滾燙又潮濕的夏日午後空氣中。

但我一直到最近才知道,「雞舍」在中文裡其實有個典雅的説法,雞塒。

塒,土部十劃,有邊讀邊念做ㄕˊ,音同「時」。早在《爾雅》、《詩經》的年代便有「塒」,「雞...鑿垣而棲為塒」、「雞棲于塒」,在牆上挖洞而為雞窩,清楚說明雞的棲居空間。想當然耳,到了許慎,自然也比照辦理,頂多是清朝段玉裁注解時補充說明:許慎時代與遠古不同,當時的雞窩「不必鑿穴也」,免挖洞了。

讓我略感驚訝的是,「塒」的字義不但自古至今幾乎沒有任何變化,這個字一直以來也從未有其他意思,雞窩專屬,別無分號。說實在,雞塒比雞舍雞窩好聽太多,如今卻少人使用,想來除了可惜,不知該不該說吾人今日中文使用的退步呢。

9月 22, 2021

看片小記 沙丘 (Dune, 2021)

(片名的字型設計實在太出色,讚嘆不已)

名導先後出手改編、卻只拍成一部電影還相當失敗的《沙丘》(大衛林區的1984年版本中文片名為《沙丘魔堡》,考量到強烈迷幻氣息其實很有邪典風格),欽點近年風頭頗健的Denis Villeneuve高調重新召喚經典魅力。無奈《沙丘》命運坎坷,偏偏在原定面世的2020年十月碰上疫情依舊嚴峻,將檔期延後近年,才終於在今年威尼斯影展首度公映、並於本月排上院線;即使如此,美國硬是還要再等一個月才正式上映。

解析《沙丘》這樣氣勢磅礡、充滿神秘色彩的史詩格局作品,路徑當然可以很多。我忍不住想起導演Denis Villeneuve作品常出現的重要元素:溝通。從Villeneuve打開世界影壇大門的《烈火焚身》(Incendies, 2010)開始,語言等不同形式的溝通始終在他作品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是母題:

溝通與溝通的失敗,足以挑起並無限延伸族群間的歷史仇恨,如《烈火焚身》;《私法爭鋒》(Prisoners, 2013)裡令人難以直視的悲劇,也和溝通無效而強化的偏見或仇恨有關。溝通也意味跨越界線、建立連結;在《怒火邊界》(Sicario, 2015),「溝通」轉化為其鏡像「邊界」,持續在國族、階級乃至性別之間作用。到了《異星入境》(Arrival, 2016),整部片的重點更是人類嘗試解譯外星生物的環狀圖文字而開始「交談」;而《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 2017)何嘗不是關於人與生化人、生化人與虛擬人建立跨界溝通的渴望?

《沙丘》特意展現不同形式的語言,英文、中文、手語、異星的Fremen族語文、乃至於「魅音」,每一種都是溝通方式,也可能成為屏蔽他人窺秘的暗碼、或成為使他人乖順聽命的某種咒語。包括片中許多阿拉伯文語詞,對多數觀眾如我,都是需要轉譯才能得知文化與哲學深意的暗碼。而貫穿全片如幻夢的廣垠沙漠與閃鑠著神秘光輝有如微型宇宙的「香料」,何嘗不也是藏納著無數待破解暗碼的另一種語言。

很遺憾的是Denis Villeneuve並未就此開發關於溝通與跨越邊界的更深刻意義,《沙丘》對於初探殿堂的觀眾來説依舊不得要領,阿拉伯語詞缺乏解譯,彷彿整個改成英文或中文世界熟悉的語詞也不會減損故事的內涵或意義。更糟的是許多人物性格扁平,來去都有欠交代,邪惡、忠誠、勇猛,似乎都呆板得像童話故事裡的人物一樣,沒有理由、也無需經營。最令人捏把冷汗的莫過於故事主人翁保羅的「救世主」命運與他終於跨越族裔和地域界限成為Fremen一員,在強烈的阿拉伯文明與地景襯托下,充滿白種人帝國史觀的暗示。

《沙丘》很顯然是部半成品,無需導演專訪也看得出來。的確,我們也很可以說這部片裡許多未盡理想的人物性格與關係、故事發展與符號等鋪陳,可能都要等到續集來一一完成。但反過來想,若一部篇幅超過150分鐘的電影都沒辦法好好交代它在半成品該說好的故事,那麼我們還能為《沙丘》裝腔作勢、故作玄虛的史詩格局給出怎樣的評價。

9月 17, 2021

有武無俠,沒有武林的江湖

師父 (2015)

《箭士柳白原》講了民初中國的武林輓歌,約90分鐘的篇幅多著眼於主人翁柳白原的際遇。關於那只剩空殼的武林以及改頭換面的「江湖」等時代風景,徐浩峰要等到三年後的《師父》,才有細膩完整的刻畫。

《師父》的故事梗概,是1930年代初期、抗戰前夕的天津,南方來的詠春拳高手陳識為了在武館林立、儼然武術之都的天津立足。要在天津開武館有太多規矩,陳識藉收徒弟、登門踢館、關說大咖等方式,也以假結婚、隱瞞身份、出賣高徒等手段,只求能實現其師的遺願,在天津設武館、開宗立派,擦亮詠春招牌。

徐浩峰的編導功力在武俠/武打動作類型的成就,到了《師父》終於純熟,達到新的高度。本片較《箭士柳白原》更進一步,將肢體美學、類型交混玩得更漂亮。看慣成龍、甄子丹這類武打明星的觀眾,一時之間可能無法適應《箭士柳白原》、《師父》那種顯得樸拙的武打場面,既不帥氣也不血脈賁張;但這種揚棄花俏、華麗、狠辣或剛猛的肢體「美學」,卻可能非常寫實地呈現武術家近身搏鬥的真實境況與凶險。比試關鍵在於點到為止,既分高下便無需再戰,其他都只是花招而已。徐浩峰在動作場面相對多的《師父》所要傳達的,或許便是這種講究務實與效率的武術觀、動作表現與肢體美學。

而《師父》把玩類型元素的趣味,則將開宗立派與武藝傳承的使命等「武俠」類型核心,轉接到刺探虛實、結盟納羽又相互為用等江湖政治。這些在金庸小說便有的爾虞我詐,確實是江湖之所以為江湖的心機,但《師父》玩起來不但有間諜戰與政治攻防的神采。因尊師一句他是「門派的全部未來」,陳識不惜一切都要完成使命,不為傳承、只為踐履;同時,電影也藉天津人與天津武館的自恃自傲,勾勒出這「江湖」的護短、排外等封閉心態。這些暗含貶抑色彩的段落,大概是全片最接近封建舊習的時刻了。接下來,陳識驅逐先前收的徒弟,卻讓另收的高徒去踢館、再當作自保和開設武館的跳板。此間相互利用、出賣與背叛的江湖陰險,令武林俠義的道德綱常幾近淪喪,虛無與幻滅成為《師父》最真切的教訓。

(這膾炙人口的「打關」段落,很有日本劍俠片也很有西部片的神采)

從這樣的政治訊息來看,《師父》可以説極端反類型,但這也開啟電影與時代脈絡進行激進且深刻對話的空間。本片從民初中國面對西方「登門踏戶」的激烈西化/現代化帶給武林武館等「江湖」這個小世界的衝擊,幾乎完全瓦解了武林神話。徐浩峰在《師父》真正面對武林幻滅的殘酷現實、武人也只能混水摸魚招搖撞騙過日子的不堪,所有支撐起的門面,都只是有現代化武力撐腰的軍閥大舉進城前,讓武館苟延殘喘的最後一點尊嚴。

這是以往絕大多數以現代時期為背景的武俠/武打動作片不處理的課題,而擁槍砲重兵與科技優勢的又豈止西方人?1930年代的中國也是軍閥橫行的時代。在《師父》裡,這些拳腳武術與武館傳統面對現代只能不斷撤守的歷史必然,展現在富麗堂皇、有免費麵包吃的西餐廳,俄羅斯美女環繞的夜總會,還有軍閥身上筆挺且勳章滿佈的軍裝。又比如咖啡館與茶攤招牌當街而對的畫面,苦力在街頭茶攤、武人則喝咖啡展身段,同樣是不落文字表現西方/現代凌駕中國/傳統的時勢。

徐浩峰在片中早已藉幹練卻也十足世故的武館女館長和機鋒處處的台詞不斷提點我們如此哀愴、現實的時代輓歌。一場鄭山傲與女館長的對話中,鄭老爺子慨嘆:「武館不出人才,因為我們不教真的」,女館長既是無奈也是坦然地回道:「拳術自古秘傳,廣招學員的武館是生造出來的,政客做政績,商家做名聲,等他們做夠了,不再捐款,武館的繁榮也就斷了。好日子不長,何必認真。」

女館長一語,道破武館現實也戳破武術神話。或許貨真價實的高超武術仍存在,就像陳識、鄭山傲、耿良辰,或《箭士柳白原》裡的高手們那一身絕技,但武館就只是門面,如此而已。在另一場戲,陳識犧牲了耿良辰、換來開武館的終極心願後,與女館長一同站在陽台,看著軍隊入街的景象,女館長再次輕描淡寫地說,「本該武行做的事,軍人給做了。為向市民表態,軍人將接管武行。多少年來武行的事都是武行自理,這一刻起,好日子沒了。」一樣精準點出武術也好、武館武行必然沒落的現代世界。

鄭老爺子黯然隱退、臨去南美前,也語重心長地這麼告誡陳識:「武館必沒落,前途在軍界」。女館長輕描淡寫的世故或鄭老爺子看透時局的徹悟與幻滅,天津武界的老江湖不約而同道出武界神話的瓦解,但這當中所投射的時代訊息,更是徐浩峰藉由精準對白道出《師父》這部作品的真正核心。

如此時局如此現實下的大眾文化或平民文化裡,武人與武術的生存空間,只能是視覺符號了:國族精神的象徵,或娛樂,一樣是、或更是門面。《師父》藉後設意味十足的兩場戲充分體現這殘局,且都跟電影、或者說西洋鏡有關。本片故事背景,1930年代,也是電影這門藝術,或是說新科技、新娛樂,在中國開疆闢土的年代;《師父》裏鄭山傲遭高居軍閥副官的徒弟在同步拍攝的影片中狠狠修理,陳識在自身武館開館當天放映正風行的影片《火燒紅蓮寺》(1928),一紀實一虛構,各成了意味深長的重要註腳:

如果鄭山傲遭徒弟「教訓」的紀實影片,是背叛師門、也是象徵現代軍事武力凌駕傳統武術地位的見證,並牢牢烙印在底片而成為一種「證據」;那麼在武館內放映帶起中國武俠片風潮、三年內連拍十八集的《火燒紅蓮寺》,則是以那神怪電光的噱頭特效畫面,乍看獻禮、實為對於現場所有武人的訕笑嘲弄,同樣也是另種形式的時代見證。武行武界武館,都已成昨日黃花。

就這點來說,《師父》是自身的預言也看盡武俠神話自身的幻滅。這麼說當然不是要否定整個銀幕前後的武術傳統與眾位大家的實力。當年的霍元甲、葉問等真正的師父,還有自李小龍以降的武打巨星們,身手當然都貨真價實;只是,如今這都不再重要,因為在銀幕前那都是「表演」。


*延伸閱讀:關於徐浩峰作品的討論,隨《師父》而起;不過,對於作家徐皓峰著作的討論,如《刀背藏身》(2017),可以一窺他對刀的獨特偏好與見解,或許對欣賞《師父》大量出現的持刀打鬥有些幫助。BIOS Monthly網站的文章〈從簡斷到凝鍊〉則對《師父》的原著與電影兩版本做比較;另外針對電影的討論,則有關鍵評論網的文章〈「規矩」套著「規矩」〉和鳴人堂網站的〈中國式和諧的「江湖」秘密〉,觀點幾乎完全相反,各有參考價值。我個人較認同後者的觀點。

9月 12, 2021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叫Disney

尚氣與十環傳奇 (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 2021)

隨著《黑寡婦》啟動第四階段漫威電影宇宙,緊接著的是一大串超級英雄裡目前唯一的亞裔臉孔尚氣。《尚氣與十環傳奇》可視為漫威加入米老鼠集團後的指標,在四平八穩的家庭故事磨掉所有可能尖銳的政治稜角,再安置所有可能的安全閥,讓電影成為宛如主題樂園的童話或神話娛樂。當然,電影更要催促觀眾去消費所有相關周邊商品,然後電影或故事本身終於成為文化消費的一環,最後變得什麼都不是。

《尚氣》毫無疑問便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從漫威影業的開業作《鋼鐵人》(Iron Man, 2008)以來,漫威電影往往有豐富的現實社會或政治對話,或是性別政治、或是種族正義、或是全球化反恐戰爭、又或是政治滲透與整肅。即使是架空在神話世界或惡搞天堂裡的《雷神索爾》與《死侍》系列,也很懂得把玩類型公式或政治正確。

但《尚氣》選擇第三條路線:東方主義。簡單來說,《尚氣》就是一部通俗類型片;剝去神話與奇幻元素,《尚氣》就故事骨幹來說不過是一部黑幫動作片,幫派老大在四處擴張地盤成為大家長後驟然失去至親,於是強勢尋親仇,更召回子女要重現昔日美滿的家庭圖像。將故事嵌入電腦特效與迪士尼公式,高度卡通化的《尚氣》就成了年輕龍騎士對抗時空英豪老爹的奇幻神話。

換句話說,《尚氣》將許多陳腔濫調匯聚一堂:「古老東方」的千年傳説,訴說一群神勇英武的幫眾征討四方、建立地下王國的故事;這群幫眾的主腦戴著具有「神秘」力量的十環,千年而不老,直到他遇上有著「神龍」之力高強武功的女子,兩人終於相愛結合。

這裡特意標誌這簡明版起源故事的幾組關鍵字,是要強調《尚氣》的東方主義陳痾,塞好塞滿、一個不少。事實上,《尚氣》必須將故事源頭追溯到上古神話與千年傳説,援引《山海經》、龍的形象和道家思維的水意象來潤飾神話,同時又呈現去歷史的現代中國,便已帶有強烈的東方主義式文化想像(不過,就娛樂效果來說,神龍與水的意象玩得確實挺漂亮)。若我對薩伊德的論述理解沒錯,東方主義式的文化想像,重點在於去歷史與以偏概全的簡化論述,或許還能加上去政治化的社會情境。

而《尚氣》裡的中國,正是完全抹去歷史痕跡的現代中國、還帶著偏狹的社會與神話想像;片中尚氣父母相遇的1990年代晚期,為青年尚氣出現在現代舊金山提供時間錨點,但關於當時乃至今日的中國社會毫無鋪陳。那是個完全架空於現實的中國,一個純然的符號與想像空間。而唯一出現的「中國」城市,則是個去政治化的澳門。捨上海、香港而以澳門為展現繁華熱鬧、充斥資本主義與歐美殖民歷史痕跡的租界般的法外之地,不但抹去這座城市的地方文化與政治痕跡,更抹去香港過去以來作為西方眼中的東方門戶城市的再現政治痕跡。《尚氣》裡的澳門正如同這部電影本身,是架空於現實歷史與政治的空中樓閣,完全成為神話。

但要說《尚氣》全無現實投射,卻又不盡然。本片或許真藏了什麼玄機:千年來帶軍南征北討、英勇神武的男子,號稱建立地下帝國、卻終究不過是領著黑社會的頭子,這頭子最終還被魔音迷惑而失魂,成為十足的昏庸老父;但更耐人尋味的是,「大羅」這看似遺世獨立的香格里拉,一群龍的傳人隔著湖代代堅守的古老秘密,居然是吞食靈魂的惡獸。昏君與敗絮其內的桃花源,這是否《尚氣》編導團隊特意藏的暗碼?很難說。我只能說噬魂怪獸的巢穴所在也未免太耐人尋味了。

《尚氣》同樣令人尷尬的還有「語言」,而這又回到東方想像的簡化論述窠臼。本片開場足足五分鐘左右的中文獨白,讓華文觀眾感受到編導團隊滿滿的誠意,但正是這咬字清楚的北京腔中文露了餡。這也是我對許多中文發音的大型商業片的不滿之處。宛如正音班教學的北京腔中文,顯然著重在表演的某種示範作用,而不是角色本身的背景;在《尚氣》的脈絡裡,不論是千年前的徐文武(梁朝偉)或千年後的徐尚氣(劉思慕)、瑞文(Awkwafina),他們說的中文都一律是普通話;即使他們的中文還帶著微微的南腔北調,透露或粵或美西的鄉音也都洗得極稀。

如果說這種中文表演是因著最廣大的中國市場而有意為之,那麼這大概是最糟糕的自我東方化,連聲音的歷史與空間多樣性線索,都要粗陋地扁平簡化成單一聲腔。

更糟的是,在這高度後現代、主題樂園化的二十一世紀,還要執著於這文化政治的「正確」,只會落得自討沒趣。在追究本源與真實(authenticity)都失去意義的後現代,什麼都是假的、也什麼都可以是真的;我們面對的是徹底的虛無。周蕾(Rey Chow)在評述張藝謀電影的文化政治時曾提過,所謂「中國」意象,即使對於中國電影創作者來說,如今也成了他說什麼就是什麼。或許周蕾說這段話時無意顯得消極,但衡諸張藝謀晚期作品裡恣意塗抹的中國意象,卻也彷彿相去不遠了。

而既然《尚氣》本來就是一個神話、一部毫無史實基礎的娛樂作品,它講的是什麼腔調的什麼語言、架空於怎樣的現實與社會政治、又附著在什麼扭曲假造的文化想像之上,很重要嗎?有必要如此認真執著與追究嗎?而這恐怕是好萊塢、或更精確說Disney最狡猾之處,將異文化挪移到主題樂園式、封閉的神話或文化想像空間,抹去具體的歷史、語言、文化等政治痕跡,再以純然娛樂產品的方式提供商品、文化與符號消費。

我們便以消費者的形式被徹底收編,最終變得連批判都失去了立足點。

最後提一件事:關於尚氣落腳在舊金山,以華裔美國人身份開啟故事,同樣不知所云。除了繞幾句流利美式英語和替人泊車這等極其挑戰「少數模範」(model minority)迷思的設計之外,《尚氣》探討了什麼華裔或亞裔美人的感性(Chinese/Asian American sensitivity)?沒有,於是在舊金山這華裔美人歷史重鎮盛大開場的《尚氣》,關於華裔美人的歷史、文化、認同政治,什麼都沒說;舊金山在這裡也成為背景,一個遊戲的空間與純然的符號。換句話說,又是另個東方主義的文化想像。

誠然,比起乏善可陳的《黑寡婦》,《尚氣》雖無任何驚喜,娛樂效果已屬出色。沒錯,《尚氣》為了呈現東方意象已做了許多功課,但是就探討表現東方題材或觸及亞裔文化感性而有新意的好萊塢電影來說,《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 2008)《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 2014)在思考認同政治這件事情上做得都好太多了。


*延伸閱讀:在漫威的原始設定裡,尚氣的出身為美國大眾文化中惡名昭彰的傅滿洲(Fu Manchu)之子。問世百年來,傅滿洲成為美國文化裡亞洲形象的一個原型,更成為後來「黃禍」(yellow peril)的重要代表。根據INVERSE網站的介紹文章,原始漫威故事中的滿大人,也確實以傅滿洲為參考,而綁架鋼鐵人/Tony Stark的本來應為《鋼鐵人3》裡才現身的滿大人。漫威電影宇宙對原始文本做了許多修改,將尚氣的形象洗白不少;INVERSE的文章也訪問《尚氣》編劇,同時簡要整理了從最早的傅滿洲、黃禍一直到《尚氣》的再現政治軌跡,對於認識美國大眾文化裡亞裔臉孔形象的脈絡頗有幫助。但我對結論的過度天真並不認同。

9月 05, 2021

看片小記 亂世浮生 (The Crying Game, 1992) 數位紀念版

疫情以來的這波舊片重映,居然能有當年爭議之作《亂世浮生》,雖然並無數位修復的「數位紀念版」無異於DVD版本,卻已是繼《美麗佳人歐蘭朵》、《慾望街車》、《亂世佳人》之後的大銀幕上另個驚喜。

《亂世浮生》的開場很有氣勢,遠景的推軌鏡頭帶入一個河邊樂園,一對情侶般的男女穿梭其間,戀情歡愉而熱烈。眼看這對情侶就要在河邊激情,緊接著卻急轉而下,演變成追求全境獨立的愛爾蘭解放軍(IRA)綁架英國士兵的事件。被綁架的英國士兵沒能逃出生天,他將在倫敦的摯愛「托孤」給監管照護他的解放軍成員,從而竟衍生出一段畸戀。

我在當年看《亂世浮生》時不得要領,身邊無人啟迪激進性別或認同政治,當時國內的激進性別與認同政治更還在拓荒時期,而坊間也只是針對本片托孤對象的性別傾向大作文章,很要不得的奇觀窺淫心理。如今重看,時空與眼界已非往昔,看懂箇中些許細膩,欽服於編導Neil Jordan的創作關懷。

天寬地闊的開場之後,來到倫敦場景的《亂世浮生》將愛情故事放在視野往往受限於街區矮房的城市風景,多流轉於酒吧、巷道、家室間;同時,故事格局彷彿也變得狹小,不深入耙梳英國與愛爾蘭的歷史恩怨與政治關係,只著眼在男女情事。這樣的設計,加上次要人物個性疏於耕耘而略嫌扁平,說整部電影裡的政治鬥爭只是幾個過激份子的暗殺家家酒,恐怕也不是太過苛刻的批評。

但《亂世浮生》的用心在於主人翁的政治符號:(不情願的)愛爾蘭解放軍成員,黑人英國士兵,高度女性化的男同志;在追求國族自主的鬥爭中,黑人士兵成為祭品,解放軍成員逃離殺戮血腥的政治鬥爭,卻自我流放到帝國中心,與黑人士兵托孤的愛侶發生戀情,才赫然發現這位「女子」其實是扮裝的男同志。他們之間的相濡以沫、彼此欲求,實乃相依為命,將生命交付於彼此。

這樣的人物設計與角色關係所開展出的,是同時跨越種族、性別、國族界線的愛情故事,很有大時代兒女轟烈愛情的史詩情調。《亂世浮生》的重點卻在於這三人都是大英帝國裡的邊緣人,在Neil Jordan眼光獨具的安排下,將他們拉到故事舞台的前景;而讓他們的情慾與存在本身總是帶著幾分不安、甚至凶險的,則是藏匿在背景卻總甩脫不掉、有如不散陰魂的大英殖民帝國與高度恐同的社會。即使是推翻殖民統治的愛爾蘭抗暴陣線,國族大纛對這三人來說也高遠巨大得令人窒息。只有在酒吧與臥房那樣狹小而封閉的空間裡,他們才能安全跨越國族與性別的政治界線,暫時釋放自己的情慾,他們的國族與性別認同才是真實而有人性的,不只是政治標籤或概念。

當然,這些認同符號的展現,如今都太過政治正確,奪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亂世浮生》,這樣的人物與故事設計在今天則略顯生硬的斧鑿痕跡。但在三十年前,《亂世浮生》的嘗試堪稱大膽前衛。這或許是好事:三十年走來,不論在性別、國族、種族政治,我們都有了些長進。

8月 28, 2021

杜琪峯的無以迴避:中國「結」

但僅僅是《PTU》兩三年之內,杜琪峯對香港的關注與香港未來的思索,有了再一次的劇烈轉變。而這次的轉變將對他接下來十年的創作,扮演某種定錨的關鍵意義。

香港回歸未過十年,2005年的《黑社會》及續作《黑社會以和為貴》(2006),出現杜琪峯創作軌跡前所未見的黑暗與凝重,直探回歸後的香港面對中國步步逼近、即將全面掌控的窒息與無力。《黑社會》系列既和《無間道》系列與諸多類似題材港片對話,也無疑是城市政治與歷史的冷酷寓言:猶記得在《無間道III:終極無間》(2003),香港警察與中國臥底合作揪出穿梭兩地的走私黑幫與警部內賊,到了《黑社會以和為貴》,卻已無那種裡應外合、齊心通力的浪漫。杜琪峯眼中的「以和為貴」,是香港三合會的新任話事人只想做生意,「安份」經營香港地下經濟,卻沒想到中國政府悄無聲息從旁協助進而插手,最後掌握話事人主導權、授意指定新任話事人,好讓它能有效掌握地下香港的動態。

原來,真正的黑幫,這隻三合會長也翻不出去的黑手,是中國政府;堂堂三合會會長,地下香港總督,在雄起的中國跟前也不過是任由擺佈的一步棋。當年聆賞《黑社會以和為貴》深深震撼於這時代寓言/預言,卻萬萬想不到十年後已然成真。

從此以降,杜琪峯持續關注回歸後的香港命運,也越來越不見那種開拓電影美學的野心以及把玩浪漫的輕鬆與詼諧。2007年的《神探》藉警察精神分裂式的執著與宛如自我剖析的故事開展,來審視香港面對回歸的集體焦慮;2011年的《奪命金》,透過香港人特有的投機性格、黑幫調頭寸撐門面的困窘,藉金融風暴的歷史事件折射出香港在回歸十年多之後不斷流失的各種優勢。這是相較於港英時期的三重失落與無力感:精神原鄉並未隨回歸而真正找到「祖國」,政治民主依舊不可得、自由反而收緊;至於汲汲營營奮鬥半世紀終於享有的繁榮富裕,如今連投機都僅能堪堪度日。

香港是一座夾縫中的城市,這是香港影評界自己給的說法,這說法也相當中肯真切。那麼,杜琪峯在跨越回歸十年的作品裡,流露出愈見強烈的這些匱乏、窘迫、焦慮所引發的窒息感,彷彿指出這道夾縫正在消失。至於香港電影工業遭中國商業電影崛起而擠壓、愈居劣勢,則是杜琪峯這樣道地港味的電影人有口難言的酸楚。

確實,過去十年來,杜琪峯仍能推出或幽默或浪漫的作品,如首度進入中國內地的合拍片《單身男女》(2011)、精彩有奇趣的《盲探》(2013)以及大手筆嘗試歌舞類型與進一步劇場化的《華麗上班族》(2015),卻也有緊繃到讓人無法喘息的《毒戰》(2013)。但更重要的是,過去十年來的杜琪峯作品逐漸流失以往那股濃厚道地、市街氣息的香港味。好壞還很難論斷,有可能只是杜琪峯單純想做點改變,但更有可能是中國市場的拉力與言論空間逐漸限縮,使杜琪峯作品的故事、背景設定、或投射觀眾等考量,必須愈來愈考量中國官方的喜好與中國市場的口味。


在我看來,《毒戰》可以是觀察2010年代杜琪峯作品裡中國因素衝擊的指標。以中國警察一路深入偵破香港的中國內地製毒網絡為故事主幹的《毒戰》,是整體水準極高的警匪動作片,人物個性鮮明而強烈,故事與情節都非常緊湊、張力十足。事實上,2013對杜琪峯來說是豐收年,這一年杜琪峯同時繳出《毒戰》與《盲探》兩部高水準佳作,堪稱過去十年的創作高峰,且在中國票房大有斬獲,分別成為杜琪峯作品在內地首部突破一億與兩億人民幣門檻的作品,一年內兩部作品一口氣跨越兩關卡,商業上的成功有目共睹。《毒戰》更讓他第七次入圍金馬最佳導演獎,無疑是金馬獎最鍾愛的香港導演(至今共入圍八次)。

但《毒戰》卻也是杜琪峯過去十年來香港票房最低的作品,賣座甚至未達五百萬港幣,與中國市場的風光相去何止遠,說天壤之別都不為過。為什麼由香港重量級導演推出這麼一部製作水準高又整齊的作品,在家鄉會遭受這等冷眼?《毒戰》有別於杜琪峯以往的警匪黑幫題材作品者,在於人物的道德模糊這項重要特色完全消失。這部片的主要人物與形象大約是黑白分明的世界:嫉惡如仇、除惡務盡的中國警探,搭配團隊合作效率神猛的中國警隊,對比深入中國製毒、極度自私且心狠手辣的香港反派;配角們固然有好有壞,但香港來的黑社會們一律不是什麼好人。而在故事尾聲,神探般的中國隊長固然英勇殉職,許多公安也在街頭槍戰裡死去,但香港黑社會也橫死街頭、死刑室內伏法,無一僥倖。

簡單來說,《毒戰》的敘事核心可謂道德與正義偏頗的中國視角的產物,而在這樣的視角下,香港很容易就被投射成貪婪墮落的化身,資本主義腐蝕已盡的罪惡他者。穿透《毒戰》的種種精彩,骨子裡無異於半世紀前的樣板戲,以簡化的道德教條與國族神話,控訴西方資本主義殖民香港的百年罪孽。

這是關於《毒戰》與認同政治最糟糕、最走入死胡同的解法。但可能有別的嗎?從杜琪峯自己的說法、某些評論也試著為杜導緩頰,《毒戰》是新的嘗試,是杜琪峯自我調整以協調港式警匪片獨特視野與內地觀眾口味的折衷方案。但兩地市場反應懸殊是鐵錚錚事實。而杜琪峯的中國「結」恐怕也隨香港局勢急速惡化,讓他愈難施展身手。2013年以來,杜琪峯沒能再推出水準以上的作品。


延伸閱讀:關於《毒戰》,香港影評人朗天發表在《明報》的影評,後來刊登在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官網,可以一讀;杜琪峯接受香港01網站的一篇專訪,提到他的創作歷程與《毒戰》的某種個人挫敗,也是理解這部作品的一個脈絡。

8月 24, 2021

漫談杜琪峯:跨世紀的創新

近日複習了手上的杜琪峯作品,加上幾天前才在電視上重看了《毒戰》(2013),等於綜覽他過去二十年的創作軌跡,便忍不住懷想這位曾經令我拜服、道地港味的導演。

說杜琪峯是香港最能同時維持多產與兼顧雅俗共賞品味的電影創作者,應不為過。他既能拍搞笑、浪漫的輕喜劇,也能拍狠辣、凝重的幫派槍戰片,還能嘗試其他口味的劇情片,而且能借重編劇或影像,開發自己的電影美學。

從杜琪峯的基本資料才知道,我很久以前就開始「跟隨」他的作品:創作早期的賀歲喜劇《開心鬼撞鬼》(1987)、《八星報喜》(1988);那帶點傳奇色彩的《阿郎的故事》(1989),我也在電視台重播看過些片段。那是杜琪峯藉票房表現與打磨商業片敘事技巧,建立自己在電影工業的一席之地並累積電影歷練的時期。

進入1990年代,已成商業片小經典的《天若有情》(1990)並未因劉德華加持而締造高票房表現,倒是1992年的政治諷刺喜劇《審死官/威龍闖天關》,或許有周星馳與梅艷芳與精彩劇本和緊湊敘事等多方力撐,衝出五千萬港幣,也讓杜琪峯在香港終於有了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作品。杜琪峯緊接著在隔年又推出幾部頗有借古諷今意味的古裝片,如結合神話的《濟公》與兼容動作、成人童話色彩的悲喜劇《赤腳小子/江湖傳說》,雖然無法重現票房奇蹟,卻逐漸建立不無政治指涉氣息的杜琪峯式敘事的個人招牌。

跨世紀蛻變:《鎗火》、《PTU》及其他

展現杜琪峯的電影美學重要蛻變,使他進入電影作者階段的作品,要等到世紀之交才真正出現。1999年,杜琪峯共繳出三部作品,較有話題性、票房表現也較佳的是耍帥耍酷的諜對諜警匪動作片《暗戰》,但令影壇驚艷的卻是讓杜琪峯拿到第一座金馬導演獎的《鎗火》。《鎗火》的故事梗概非常簡單,幫派帶頭老大遭獵殺,召集幫內好手護主的同時,也調查這場獵殺的幕後黑手;過程中,殺手頻頻出招,護主成員也在一致對外的同時漸生情誼...《鎗火》的迷人之處,不僅在於故事推進穩健有張力,保護幫派老大的一行人形象鮮明且酷勁十足;杜琪峯還開發出有別於吳宇森華爾滋風格的槍戰視覺美學:

《鎗火》裏的槍戰,幾乎沒有一般動作片裏槍戰場面會有的奔跑、嚎叫。事實上,片中槍戰裡的各人,肢體可以說是靜止的,彷彿雕像、模特兒、或持武士刀的劍客,帶著刻意琢磨的肢體美;而如此看似平靜的畫面,卻也令槍戰平添劍拔弩張、暗濤洶湧的緊張氣息。《鎗火》也充分利用打烊商場與深夜街頭,將日常生活場景轉化為舞台。日常生活場景劇場化是非常普通也普遍的戲劇技巧,但杜琪峯的處理方式讓他的寫實美學多了卡拉瓦喬筆觸,那暗夜街頭的聚光燈線條與強烈光影反差,讓人物在舉手投足與行進駁火間多了極濃的劇場感,簡直有巴洛克繪畫的聚焦戲劇效果與懾人魅力。

這應該是杜琪峯首次嘗試這種美學表現,也顯然為香港幫派動作片開發出高度風格化、既寫實又矯飾、耳目一新的樣貌。而這樣的美學手法,接下來在《PTU》(2003)還會有更純熟廣泛的使用。前後兩部作品,分別藉幫派與警察故事,開創出新型態的鏡頭語言、表演風格與美學表現,更講出一致的香港情懷。這兩部作品也都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及金馬最佳電影/劇情片,也分別為他奪下金馬與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導演獎項。

當然,杜琪峯在這段時間持續推出俏皮與浪漫兼備的輕喜劇,不論是《孤男寡女》(2000)、《鍾無艷》(2001)、《瘦身男女》(2001)、《嚦咕嚦咕新年財》(2002)、《我的左眼見到鬼》(2002)、《百年好合》(2003)等,賣座皆維持高檔。持續推出帶有市場考量、相對輕鬆的作品,除了讓杜琪峯保持多樣題材創作的靈活度,毋寧更像是確保他能為實驗性更強的作品提供穩定財源。

而除了開發電影美學,杜琪峯的電影敘事也在這時期出現轉變。曾有香港影評人說,每一部香港電影在某個意義上都可謂是香港這座城市的寓言。果真如此,杜琪峯作品大約從1990年代晚期可以看出這樣的態勢;《鎗火》、《PTU》都很能傳達一種同舟共濟、拋棄芥蒂與成見以求互助共存的自強精神,後者更以「穿上制服就是自己人」點出全片寓意。即使是看似搞笑俚俗的輕喜劇《嚦咕嚦咕新年財》,也以「牌品好,人品自然好」之類的台詞,讓劉德華對著鏡頭向香港觀眾精神喊話。

跨越回歸的許多不確定與不安,杜琪峯創作能量愈見豐沛,也更能以強烈市井氣息、舉重若輕般掌握時代脈動,透過生活化的喜劇、甚至江湖色彩濃厚的黑幫故事,巧妙迴避制式說教的酸腐,卻清楚傳達他對香港城市命運的關懷。

8月 21, 2021

看片小記 脫稿玩家 (Free Guy, 2021)

《脫稿玩家》可能是我近期看過最沮喪的喜劇片。

別誤會,《脫稿玩家》情節豐富、處處笑點、娛樂性高,是相當聰明俏皮、可愛有趣的商業片。片中的兩個真實世界,物理真實世界裡科技宅工程師的大反攻兼真愛告白,虛擬世界裡覺醒的人工智慧蓋伊帶領同胞找到世外桃源,都完成各自的happy ending。自由的普通人(形容詞free + guy)或解放世人(動詞free + guy),兩個任務都達成了,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在感動歡欣的淚水之餘,細想《脫稿玩家》故事背後的訊息,我幾乎確定這是一部見證時代的悲劇。

乍看之下,《脫稿玩家》很有《楚門的世界》(Truman’s World, 1998)的影子 ,但是就虛擬人物的覺醒與充分意識到自身存在的極限來說,本片架構與核心訊息更像另一部同時期的科幻佳作《異次元駭客》(The Thirteenth Floor, 1999)。畢竟楚門活在假造的世界,但他是這個世界的主人翁,整個假造的世界可是環繞著他轉動的。但《脫稿玩家》的虛擬世界裡,蓋伊正如同所有其他人、也正如《異次元駭客》裡的人物,都只是「角色」。在造物主/玩家進入這個世界之前,他們都既沒有作用也沒有具體意義。

直到他們覺醒,意識到自己的虛無。

《異次元駭客》的副故事線裡,得知自己只是任人擺佈也無能為力的「角色」時,虛擬人物請玩家別再來亂。這是他們能為自己做到最好的請求。《脫稿玩家》有個更陽光的解套方案:讓覺醒的蓋伊有如摩西,帶領眾人走向那將海一分為二的渠道,進入世外桃源。這是《脫稿玩家》有別於《異次元駭客》之處:後者的主故事線,男主人翁穿越了虛擬與真實的界線;而《脫稿玩家》的蓋伊,坦然接受自己的工具人角色,安於自己的虛擬本質,留在香格里拉。

至於真實世界裡的科技宅,造物主、玩家、真正的主人翁,則獲得最終的正義、友情與浪漫,什麼都得到了。

我們在這裡看到了《脫稿玩家》最令人沮喪的時代寓言:革命與解放的不可能。在這個由跨國資本、虛擬世界與電玩、無盡與無盡的消費所構築而成的時代,我們已經失去了徹底推翻這個系統/母體的想像力與行動力。我們都是、也只能是玩家/消費者。面對這樣無從解放、無法革命、也因此無需反叛的世界,我們能做到最大的挑釁與顛覆,是想像一個逃逸的世界,在那裡成為一個聰明而快樂的消費者。

就這點來說,《脫稿玩家》的精神更接近《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 2018) 與《駭客任務》(The Matrix)系列,最激烈的反叛在於學習與「系統」共存。這是見證我們這個時代的真正輓歌:當全片最顛覆性的行動竟是萬惡資本家為了遮醜而不惜破壞上億使用者的伺服器,而身懷絕技的科技宅所追求的極致正義是捍衛著作權與掘出深埋的真愛梗,你會憑弔《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 2010)最後讓虛擬人物跨越界線進入真實世界,其實暗藏著更豐沛前衛的解放。

*沒那麼題外話:特別選的這張海報顯然參考自德國浪漫主義畫家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的名畫〈霧海上的旅人〉(Der Wanderer über dem Nebelmeer, 1818)。這幅波瀾壯闊、很能傳達浪漫主義情懷的作品,放在《脫稿玩家》的脈絡,滿滿的戲謔俏皮之餘,也不無犬儒式的自嘲。

8月 01, 2021

當代華語武打動作片:徐浩峰的新江湖

《一代宗師》以一介武人寫史的氣勢與格局,不僅在於王家衛的「民國遣悲懷」和獨到美學,其可觀處也在於高度風格化的對白、表演、動作設計。而《一代宗師》打造的人物、性格與關係、民國時期的武術界流變等故事血肉,來自華語電影的新面孔:徐浩峰。

(有關徐皓峰/徐浩峰之辨,網路說法皆為本名徐浩峰、筆名徐皓峰。金馬官網與電影裡皆使用本名,這裡也比照辦理。)

不過我在當時還沒能留意到這號人物。我頭一次接觸徐浩峰的作品,是兩年後在金馬獎頗出風頭、令人驚豔的《師父》(2015)。還記得當時在戲院裡看《師父》才到一半,已認定這將是繼《臥虎藏龍》以來最重要的華語武俠/武打動作片。雖然徐浩峰此前與此後的作品,《箭士柳白猿》(2012)與《刀背藏身》(2017),都曾因金馬獎入圍而有機會登台,但我除了買進前者DVD而有幸得見,《刀背藏身》則至今無緣,相當可惜。

到目前為止,徐浩峰導演作品共四部,在上述三部之前則是首部導演作品《倭寇的蹤跡》(2011)。但徐浩峰早在2000年便以作家出道,或虛構或紀實,題材多與武打有關。徐浩峰還習武,成長環境也不乏武術前輩。耳濡目染加實作親歷,此多重身份提供他的寫作養分,導演作品也都改編自自己的小說創作,且在《箭士柳白猿》與《師父》身兼動作指導,甚至以後者奪金馬最佳動作設計獎。

舉凡武打動作片,多半是由具有武打背景出身的演員或動作指導兼任導演;能二者兼顧已不容易,若演、打、導還跨到編劇更是罕見,在徐浩峰之前可能只有成龍一人(事實上,青年時期的成龍能演能打還自編自導,更勝一籌)。但徐浩峰是以作家出道,而後跨進編劇、動作指導、進而導演,路徑又不同。徐浩峰能以自己創作的文字作品進行二度(編劇)甚至三度(導演)創作,自然能充分掌握台詞的細膩雅緻、作品理路、脈絡、故事與血肉。從徐浩峰自編自導的四部電影皆入圍金馬最佳改編劇本獎,入圍率滿百,可略見他的強項何在。

徐浩峰的獨特而高度風格化的敘事美學,首先在於極精簡的對白、情節與人物關係,甚至武打動作也簡約而樸拙,但故事則相對完整豐富且飽滿。這種帶有強烈文學氣息的精練,使徐浩峰作品的風格化有鮮明的表演性格,看起來很「酷」。此外,徐浩峰作品雖以武打為基底,卻講了非常多的江湖人事與歷史政治,並且往往是民初那個傳統東方與現代西方猛烈碰撞,動亂紛擾也同時不斷改變中國社會的年代。這類題材的武打動作片著實不少,李連杰的《黃飛鴻》(1991)或可算早期佳作,之前提過的兩部《太極》則未竟全功;但徐浩峰成功地將那樣的碰撞與紛擾視覺化為故事血肉,成就了氣質獨特、全新的武打動作類型樣貌。

箭士柳白猿 (2012)

且從《箭士柳白猿》談起。故事設定在1917年,不知名的北方偏鄉農村,青年雙喜遭逢親姐被地主姦污,因而出走並改名換姓,於叢林遇到江湖上主持公道的箭士柳白猿,拜師並沿用名號,成為新一代的柳白猿。同時,江湖上出現一位武藝高強、以「划勒巴子」狠辣的近身搏擊四處踢館的高手。當柳白猿先後遇上兩位女子,一位請他代報殺父之仇、另一位求他帶她遠離戲場,他不但先後牽扯出兩段情緣,也發現自己陷入重重致命佈局。而最後讓柳白原得以遠離這些險惡的,是答應與高手比試最後一搏。

以民初為背景的武打動作片何其多,武俠小說這文類興起的時代背景,本身就是民初動盪紛擾、內外交攻的亂世。霍元甲、黃飛鴻、葉問等代表性人物,都是這樣的時代產物。而《箭士柳白原》特出之處,在於揚棄制式的「民族英雄」或仁義俠者路線,另闢蹊徑、開創新的說故事模式。我在觀影時的驚喜,在於發現《箭士柳白原》的人物關係、劇情設計乃至於整體故事架構,居然很有黑色電影、也不無西部片的味道:

「江湖」是個邊陲之地,這裡故事總發生在荒涼小鎮的酒館野店,官府律法鞭長莫及的邊境。而江湖上主持公道的箭士柳白原,儼然是冷硬派偵探、也可能是行走荒野的牛仔(從類型角度來看,偵探與牛仔系出同源)。江湖險惡,充滿陰謀與誘惑,男女關係亦有算計,真性情只存在男人之間。偵探/牛仔要解決問題,處理各方政治角力的過程中,自己不免深陷其中、惹來殺身之禍。行走江湖無關公道,所謂正義,大約也只是另一種是非恩仇。

但徐浩峰果真把玩類型元素,也並非照本宣科套用類型公式,而是挪用黑色電影的道德模糊特質,帶入他的民初江湖。徐浩峰作品有別於其他華語武打動作片之處,在於他直探民國初年武術神話的崩落。那個中國開始經歷激烈現代化的時期,武俠小說文類誕生的歷史時刻,卻也是現代社會西方文明讓武林解體的過程。當甄子丹等人仍在現代時期打造武術神話,徐浩峰則解構武術神話(同時在動作設計回歸古樸博鬥技),中國武術所面對的威脅不僅是所謂西洋船堅砲利,也是軍閥烽起,不是強壓習武之人、便是將之收編。同時,《箭士柳白猿》結局的頂尖武人比試之後,兩人消失於江湖,柳白猿的箭法也從此失傳。不但故事主人翁從來不是什麼英雄豪傑,「武林」最後也竟爾消失,留下的只是個空殼。

《箭士柳白猿》的幾句對白,對於提點徐浩峰解構武林迷思很有指標作用,首推「武館裡教拳總是騙人的,不騙留不住徒弟」,道出武林門面的虛有其表。所謂武林與門派,在這裡無非只是像幫派結黨營私、鞏固勢力之類的行當,既無神妙劍法拳譜可言,俠義之道云云也只是擺個樣子。但若要說真正的高手大隱於江湖,另一句「亂世哪有一流人物」卻也道出末代武人的神傷,除了高手難尋的感嘆,或許也點出某種習武精神的失落。

柳白原與勁敵最後對決成了一場比試,沒有分出高下,可能也不必要。畢竟整個時代都過去了。隱藏在兩人身手與英姿之下的,其實是《箭士柳白原》接近頹廢虛無的消沈。這究竟是高手故作孤絕的矯情,還是拳腳終究難敵槍砲、江湖吞噬整片武林的時代感嘆,徐浩峰在《箭士柳白原》還沒說透,留了伏筆。

7月 27, 2021

青年鄭有傑

疫情宅在家的時間,把塵封在櫃子裡的DVD拉出來複習,重看了鄭有傑的兩部早期作品,加上去年有機會看了他的學生時期短篇作品《石碇的夏天》(2001),再對照他近期的作品如《親愛的房客》(2020),比較能掌握他的創作理路與核心關懷。

鄭有傑的影像世界始終關注歸屬感。這個核心關懷,透過家庭或地域開展,並觀照性別、國族/族群、世代等認同課題:從身處他鄉的旅人如《石碇的夏天》和《一年之初》(2006)開始,或是青少年如《陽陽》(2009)與電視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010),或是新住民如《野蓮香》(2012)、亦或是原住民如《太陽的孩子》(2015)。所有故事裡的主人翁,對於鄭有傑來說,或客居他鄉、或留在原生地,無非都在尋找某種意義的「家」。

《野蓮香》,台越混血海倫清桃主演

「歸屬」作為鄭有傑作品的底蘊,隨著他兼採通俗敘事與以景寄/寓情的寫實美學,到了《親愛的房客》彷彿散發出某種熟成況味,與二十年前的《石碇的夏天》遙相呼應,像是一個段落結束。若從《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開始認識鄭有傑,會得到通俗敘事、弱勢關懷、寫實美學等印象;但回顧他早期作品,會意識到青年時期鄭有傑的創作野心,相較於進入本世紀後的作品,有更強烈的實驗色彩。

鄭有傑年屆三十才推出的首部劇情長片《一年之初》,在他至今恰好二十年的創作歷程中,反而「玩」得最兇、手法最大膽、風格最強烈。前後跳接的非線性敘事軸,困居異鄉的僑民,夢幻般的超現實場景,許多手法都是後來不再採用;特別是飾演華僑的黃健瑋一場從東家衝出來的打鬥動作戲碼,畫面陡然切換成黑白色調、並時而大角度且晃動的手持鏡頭,製造強烈的視覺衝擊,更成為鄭有傑至今唯一的大膽嘗試(這個手持鏡頭也是鄭有傑作品中幾乎僅見的打鬥動作戲)。以上種種,都讓《一年之初》成為鄭有傑相當罕見的前衛色彩作品。

也許是「玩」得太兇,也或者是還在摸索個人風格,到了三年後的《陽陽》,鄭有傑對於視覺美學的嘗試收斂不少。但這裡所謂的收斂是指少了狂放衝撞,鄭有傑轉而開發動輒一分鐘以上的長鏡頭美學,且幾乎全片使用手持攝影跟隨人物,來創造紀實影像般的真實感。在敘事層次,故事人物陽陽與演員張榕容的互文指涉,鄭有傑也玩了一手漂亮的後現代虛實交錯混雜。就這點來說,《陽陽》仍顯得大膽富實驗性,探索形式可能性的創作野心不亞於《一年之初》。

從《一年之初》與《陽陽》的形式美學實驗,轉向到2010年代的議題探索,或許說明了過去十年來的鄭有傑作品,在影像美學走向內斂平穩的同時,更關注弱勢族群處境,屢屢直視台灣現實。這可能是鄭有傑另一層次的自我探索,透過望向社會邊緣來思考自身在這具體時空脈絡下的位置。《野蓮香》或《太陽的孩子》的溫情調性或許略顯俗氣,但可能也因此催生出《親愛的房客》的創傷與和解。《親愛的房客》也許是個分水嶺,走進人生與創作下半場的鄭有傑,可能將有另一次突破。


*延伸閱讀:鄭有傑自承是枝裕和是他最喜愛的導演,自然也受他的影響很深,從創作關懷便看得很清楚。稍微一想,《親愛的房客》應該也是他最接近是枝裕和的作品。《親愛的房客》推出時,報導者網站的鄭有傑專訪推薦一讀。

7月 20, 2021

看片小記 愛情遺跡 (Luxor, 2020)

漢娜獨自來到埃及古城路克索,下榻素負盛名的飯店,在街頭與古蹟遊蕩,偶然間遇到二十年前的舊情人蘇丹。考古學者蘇丹帶著漢娜走訪舊朋友與舊建築,兩人也在敘新與憶舊之間,逐漸釋放出漢娜的疲憊和茫然:為何是路克索,當真是單純度假,還是想「不期然」遇見蘇丹?漢娜又為何來度假,是要放鬆、遁逃、或追尋?

英國、埃及、阿聯聯合出品的《愛情遺跡》很有療癒系的情調,藉由漢娜來到路克索與舊情人的重逢,作為個人的心靈追尋之旅。影評人Lizzy將本片類比為某種版本的《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2004);事實上許多外媒都更早提到本片與Richard Linklater「愛在」系列的某種神似。相較之下,甜寒在釀影評粉專的短評提到《構築心方向》(Columbus, 2017),可能是更貼切的聯想。我則是莫名想起侯麥之類的法式情懷旅遊題材影片。這類影片有許多彼此的影子,以私遊記式的影像片段寫意、寄情,景物與心境相互映照。《愛情遺跡》也就帶著這些影子,講述關於漢娜的公路小品。

看似小巧怡人,但含蓄的《愛情遺跡》收斂著許多時代的沈重線索:電影大部分的時候,漢娜若不是眉頭深鎖便是與蘇丹輕描淡寫聊著才剛轉過歷史街角的重大事件。漢娜是醫生,而且似乎是無國界組織之類的醫生,才剛從敘利亞駐地離開,將轉往葉門之前,來路克索度個假。漢娜的假期便也有點逃脫的味道。相較之下,看似輕鬆愉悅的蘇丹,此刻正考掘的遺跡,也才經歷過劫掠,上千年的破瓦爛罐給盜走,也許是阿拉伯之春造成的埃及動盪的餘波,蘇丹沒說個明白。或許遠不如漢娜在戰場前線所經歷過的,但蘇丹也遭遇過生活裡的動盪。事實上,兩人所親歷的當代亂事,恰好便是本世紀以來西方最重大的動亂縮影。而這些見證都藏在那些輕描淡寫的餘音裡,像是太遙遠以至於彷彿隱隱雷鳴般的炮聲,驚心動魄只在他們的隻字片語中稍稍洩漏線索。

《愛情遺跡》提到,漢娜如今年過四十。孔子說不惑,偏偏人到了這年紀,往往對人生很有些困惑。漢娜對於自己、與蘇丹的感情、對於生養子女,都深深困惑而煩惱。那些古文明留下的遺跡,與情人曾流連其間的路克索,也就成為漢娜自我探索的寄託、也是電影投射漢娜境況的隱喻。也因此,她終究去造訪那位女巫,在夢中進了古神殿見到嬰孩,夢醒手中多了顆石頭,到最後為自己的感情做了決定,就都有了前後裡外呼應的作用。

整體來說,《愛情遺跡》有著淡淡的感傷,但那是溫暖的、像是帶著淚痕現出微笑的那種感傷。這使本片看似漫不經心、偶而離題的故事,也像漫步在路克索的漢娜那樣隨興所至,越到後來就越有了浪漫的輪廓。這也或許說明了在本片短短兩週半的拍攝期間,男女主角Karim Saleh和Andrea Riseborough也從初識跟著他們的角色終而到相戀,成就一段佳話。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總覺得Andrea Riseborough面熟,查了資料才很驚訝發現看過她的《遺落戰境》(Oblivion, 2013)、《鳥人》(Birdman, 2014)。前後不過五、六年的時間,她的外貌轉變已讓我一時認不出。


*延伸閱讀:有關Andrea Riseborough與Karim Saleh戀情助攻電影的報導,參見Variety短評;Forbes網站則有篇Andrea Riseborough專訪indiewire網站的無八卦影評也值得一讀。
**同場加映:以埃及為場景的電影,在寶島院線相當少見。略去奇幻冒險獵奇的神鬼傳奇系列,過去二十多年來應只有《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 1996)和《衝突的一天》(Clash, 2016)那樣的得獎片。《衝突的一天》以阿拉伯之春在埃及造成的政權移轉引發的動盪為題材,可作為《愛的遺跡》背景資料來看,影片本身相當可觀。

7月 16, 2021

看片小記 阿依達的救援行動 (Quo vadis, Aida?, 2020)

從五月下旬開始的三級警戒,總算在疫情趨緩下「微解封」。封關近兩個月的戲院終於重新開張,我在重啟當天選了波赫作品《阿依達的救援行動》買票進場。

面積僅台灣1.5倍大的蕞爾小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Bosnia and Herzegovina),和所有巴爾幹半島地區一樣有著紛擾不斷、歷史爬滿血跡與戰爭瘡疤的命運。也因此,自蘇聯瓦解以來,波赫1991年宣佈獨立、隨即內戰爆發、到1995年戰爭終於結束,我們能看到的波赫電影作品,都不脫戰亂悲劇:兩部奧斯卡等級作品,包括獲得最佳外語片的《三不管地帶》(No Man's Land, 2001)以及入圍最佳國際電影獎的《阿依達的救援行動》,以戰爭中波士尼亞婦女受集體強姦並屠殺為題材的《無人知曉的維舍格勒》(For Those Who Can Tell No Tales, 2013),和《旅行之歌》(Grbavica, 2006)。

查了《阿依達的救援行動》導演Jasmila Žbanić,才發現這已經是我繼《旅行之歌》與《無人知曉的維舍格勒》以來第三次觀賞她的作品。有別於兩部前作著眼於歷史當下、以回溯或默然將戰爭慘酷置於背景,《阿依達的救援行動》回到四分之一世紀前的戰爭現場,逼視1995年波士尼亞人面臨國內的塞族軍隊獵捕、屠戮的焦急與絕望,和逃難與等待救援的迫切與無助。故事發生在1995年,拖宕近四年的波士尼亞戰爭在塞族軍隊推進到極點下大勢底定、走向尾聲。波士尼亞邊陲小鎮Srebrenica原是聯合國維和部隊駐守的安全非戰區,卻在塞族無視聯合國的最後通牒下強勢攻佔;最後通牒宣稱的砲轟回擊從未發生,小鎮裡數以萬計的波士尼亞穆斯林集體逃向聯合國部隊基地尋求庇護。

阿依達是聯合國工作人員,負責翻譯;她也是Srebrenica當地的波士尼亞穆斯林。當塞族軍隊大舉進城,當地的聯合國部隊卻毫無後援,面對蠻橫的塞族軍隊也只能束手無策。逃難的波士尼亞居民設法躲進聯合國駐地卻橫遭阻擋,阿依達能盡的最大努力,除了扮演好翻譯的角色,便是設法讓自己的丈夫與二子能逃脫塞族軍隊的搜捕。塞族軍隊承諾護送逃難的波士尼亞居民前往安全地區,該運送傷患前往醫院的巴士卻無一抵達,運送男子的卡車也不知所蹤,阿依達則在分秒必爭的奔走中獨力對抗焦急與絕望。

《阿依達的救援行動》並無好萊塢電影制式的happy ending;正如真實世界裡的戰爭從不保證救贖,本片也不提供皆大歡喜的結局。阿依達最終沒能成功救出親夫與二子,本片也一反導演前作《旅行之歌》、《無人知曉的維舍格勒》的溫柔,讓我們看到塞族軍隊不經審判調查便屠殺手無寸鐵的波士尼亞男子,也看到阿依達的絕望與最後的沈默、認屍現場的哀痛潰堤。而真實世界中的Srebrenica屠戮,超過八千名波士尼亞人死亡,屍體在經過二十年才陸續從荒野被挖掘出來。

《阿依達的救援行動》毫不浪漫,旁觀波士尼亞人在塞族軍隊的粗暴殘酷下的無助與絕望,雖不至於如坐針氈,卻也絕不輕鬆,甚至會有些不舒服。本片也不無控訴地直陳聯合國部隊高層對於Srebrenica悲劇置之不理,形同放棄救援與默許屠殺,讓駐地的前線部隊毫無後援只能撤退,是放任塞族軍隊為所欲為、釀成悲劇的直接幫凶。正如同片中苦等後援空投炸彈而不可得、高層長官皆閃躲不見人影而痛罵What good is ultimatum if you don't deliver it的聯合國駐地指揮官所示,身為最高權責機關,在最應該介入的關鍵時刻卻選擇逃避,無異於邪惡。

Jasmila Žbanić或許要刻意表現塞族軍人的凶惡殘暴,這也勢必在波赫國內引發爭議與舊恨。但真正慘酷的是戰爭本身所製造的人倫悲劇。在討論《無人知曉的維舍格勒》時,我提到維舍格勒五百年帝國征伐所留下的歷史仇恨;在Srebrenica的族群血仇,相信也是類似以歷史向現在咎責、以仇恨追討正義的模式。《阿依達的救援行動》有個片段,在聯合國部隊駐地大門,前來追捕波士尼亞穆斯林士兵的塞族軍隊裡,一位年輕士兵和阿依達打起招呼,不無輕蔑的話家常;原來他在戰前曾是阿依達的學生。

因為一場戰爭、因為被召喚的歷史記憶,彷彿誘發沈睡已久的深層憤怒,原來是街坊鄰居、親切相處的人,轉眼成為血海深仇的死敵。戰爭如此荒謬,最和善的人能做出最殘暴的行徑。「歷史」同樣荒謬,成為創造記憶的素材與製造仇恨的觸媒。「正義」、「公道」成為私刑的藉口,和解必須以洩憤為前提,這是所有歷史悲劇的真正悲劇。

本片的結局,阿依達在戰後多年隻身回到家鄉,回到曾經的居所。那個「家」,建築物還在,但已破碎不成家,名符其實的家破人亡。阿依達堅持要回此公寓,也回到學校教書,電影的尾聲是學校裡的歌唱表演,鏡頭帶過一張張天真無邪的孩童臉孔以及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的成人臉孔。有些塞族人留下來,也有些波士尼亞穆斯林像阿依達一樣回來了,曾以刀槍、死亡與強暴撕裂的兩族人,又宛如什麼都不曾發生過似地,在同個鄰里共同生活。但這些人沈默的神情中,卻有股說不出的、無法解讀的情緒。

我們或許會問阿依達們為何要回來,也或許會問留下來的塞族人們,想對穆斯林鄰人們說什麼。《阿依達的救援行動》原片名Quo vadis, Aida?這問句是個極老的聖經典故,原意大約是「去哪裡」、「往哪裏去」。阿依達的救援行動最終失敗了,而獨自存活下來的阿依達、或者說帶著歷史創傷的波士尼亞人、又或者說家國遭仇恨深深撕裂的波赫,從此何去何從,彷彿血未乾凝的傷痕,才要開始結痂。


*題外話,但不是那麼題外話:有關Srebrenica屠殺事件可參考維基網頁。一如波士尼亞戰爭——或者說幾乎所有戰爭,屠殺經過也發生了強姦波士尼亞婦女的事件。Srebrenica與維舍格勒一北一南,兩地相距約十公里。
**延伸閱讀:有關波赫複雜的建國獨立、族群概況與內戰始末,對照《阿依達的救援行動》,可參考影評人翁煌德的評論

7月 13, 2021

新世紀華語武俠/武打動作片:兩宗師出手

這麼一路點名下來,華語武打動作類型在2010年代頗有些佳作以上的表現。其中最高規格的兩部,在人物個性、電影美學、製作水準、敘事高度等層次都是大師級手筆者,應該是王家衛十年磨一劍的《一代宗師》(2013)與侯孝賢唯美講究的《刺客聶隱娘》(2015)。王家衛與侯孝賢雖然都不是類型片出身、更非以武打動作馳名,甚至不是商業片導演,卻以華語電影「作者」的高度,將這兩部作品各自在武打動作與武俠次文類發揮到極致。

從構思到最後完成磨了多年的《刺客聶隱娘》,追溯武俠小説系譜的源頭,到千年前的唐傳奇尋找俠客身影。而依侯氏獨到的長鏡頭與寫實主義美學,或許無意追求血脈賁張或展現肢體奇觀的打鬥場面,可能也不會有什麼歃血為盟、表演姿態十足的感情戲碼。在侯孝賢的武俠世界裡,沒有門派、招式、私仇;侯孝賢打造的聶隱娘,是關於一位刺客在政治征戰紛擾的亂世思考與追求個人生命的故事。

《刺客聶隱娘》始於政治鬥爭與行刺,終於止殺與遠離政爭。而《刺客聶隱娘》的動作設計與身體美學在生理物理與舞蹈美感間追求平衡,則使電影悖離武打動作片的固有範式。侯孝賢的聶隱娘可能還超越了武俠類型忠孝節義的道德訓示層次。他試圖透過聶隱娘的掙扎、困惑到最後的出走,開拓天人合一、歸隱鄉野、最後相忘於江湖的敘事可能性。到最後,《刺客聶隱娘》裏甚至武和俠都沒有了,有的只是一位女子在世間的自我追尋。

《刺客聶隱娘》是個關於女刺客棄絕刺客身份、恢復「女人」身份的故事,在靜謐深長的侯氏鏡頭美學搭配下,相互烘托出唯美超然的意境。反武俠、反類型的武俠片,讓《刺客聶隱娘》獨樹一格,甚至超越《臥虎藏龍》的高度。但過強的藝術性恐怕也使《刺客聶隱娘》曲高和寡,雖有金馬最佳劇情片、導演與坎城導演等大獎加持,卻似乎沒能在華語武俠片激起太多漣漪。

相較之下,通俗許多的《一代宗師》為王家衛繼《東邪西毒》後的另一部類型相關作品,也同樣是演繹既有文本而非純然原創。但兩部時空背景與題材截然不同的故事,《一代宗師》自然也不會複製《東邪西毒》的武俠寫意路線,而更接近硬裡子實打的武打動作片。不過,以王家衛的性格,自然不會打造一部典型的功夫片;依他自己的說法,《一代宗師》的發想是要講「傳承」這個武俠或功夫片都沒探討過的命題。而本片以近半世紀的時間跨度,呈現葉問從廣東佛山安逸優渥、意氣風發的前半生,到因戰禍顛沛、落腳香港的孑然後半生。但《一代宗師》實則是兩個故事拼合而成的作品,另一爿、也是個人認為更有血肉更豐富飽滿的,則是圍繞著宮二開展的故事。而相較於著重武鬥與流離的葉問故事軸,宮二的故事有門派家風、拳法比試、殺父/逆師血仇、男女情愛,類型元素更完整。

葉問與宮二是精心設計的對比,男女、南北、簡練與華麗、傳後與斷絕。但兩人也共同經歷了現代中國的劇烈變動,民國時期的抗戰與輾轉來到殖民地香港,將兩人在各自的離散中又共同離散到偏安一隅而牽繫到一起。《一代宗師》特意突顯的時代脈絡,讓電影成了王家衛定錨時代書寫的《教父》(The Godfather, 1972;語出編劇徐浩峰),影評人686也以「民國遣悲懷」之題作為本片註腳。就這點來說,《一代宗師》以葉問為核心,講的實是關於武人、武門與武術,在民國時期的中國隨歷史動盪流轉的故事,從而超越了武俠或功夫片的格局,成為歷史劇。

當然,《一代宗師》的時代關懷,葉偉信的《葉問》(2008)也關照到了,差別或許在於王家衛讓他的作品多了時代的詩意與惆悵。也許側寫民國歷史動盪的《一代宗師》或轉向玄秘的《刺客聶隱娘》,類型、敘事、美學與產業等層面的開創性、突破性終究未能超越《臥虎藏龍》,但就開拓版圖的意義來說仍功不可沒。也是過去這十年,華語武打動作片浮上檯面的新世代作品與作者,將有一位後起之秀,以從未有過的面貌與風格,繼甄子丹成為新一波後浪。


*延伸閱讀:關於《刺客聶隱娘》,若有興趣追溯創作過程,不妨花點時間啃編劇謝海盟的《行雲紀:《刺客聶隱娘》拍攝側錄》(2015);另外,《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43期也製作了電影與影人專題,值得一讀。有關《一代宗師》,之前提過的《王家衛的映畫世界》資源豐富,舉凡章子怡、王家衛、徐皓峰專訪,到針對剪接以及上映版本的討論,可讀性相當高。


7月 09, 2021

之前聊到「」這樣個除了地名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用途與含義的少見漢字,如今又碰上一個「洧」。

水部六畫的「洧」,字體結構相當簡約,卻讓我耗了不少時間瞎猜該怎麼念,才找到ㄨㄟˇ、和「尾」「偉」相同的好記讀音。如前述,「洧」沒什麼意思,就是一水之名,位在今天中國的河南省,發源自靠近山西晉城的陽城山,流經鄭州與許昌之間的潁川地帶,繼續向東流入賈魯河。

洧河(古稱洧水)由來已久,許多春秋戰國時期的經史書籍都提過,許慎《說文解字》自然也收了,而且過了兩千多年,也就河南一帶有這樣的地名與這樣的字義,真夠獨家。以此之故,河南在歷史上便免不了有些地名冠上「洧」字;早在隋朝便設置過洧州,到唐太宗貞觀年間正式廢止,是「洧」字輩最高的地方官制。之後有金朝設置洧川縣,歷經明清兩代乃至民國時期都還保留,1949年中共建國後才裁併。不過,開封市尉氏縣倒還有個洧川鎮,算是勉強留住歷史痕跡。

關於洧水有個典故可以聊聊。《詩經.鄭風》有段〈溱洧〉,顧名思義大約是鄭國溱洧二水地方的詩歌。爬一下網路,這段講男女遊樂的詩歌頗受孔子批評,似乎過於淫佚。記得中學時期國文老師提過鄭衛兩國音樂淫靡不雅,好逸樂而被《禮記》特別點名抨擊。不過,我也找到美國的漢學家Jeffrey R. Tharsen(康森傑)發議論為〈溱洧〉辯護,簡單說是儒家可能剝除在地民俗脈絡並道德上綱,以至曲解文意,更使後人誤解原文。


*同場加映:有個長得跟「洧」頗像的「洕」,筆畫數更一模一樣,讀音卻毫不相像。「洕」,讀作ㄧㄣˋ,音同「印」、「蔭」。洕在歷史上是個新創字,《說文解字》並未收錄,《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上提供的資料,最早是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篇》才有「洕」的紀錄,一直到《康熙字典》的詞條,都還收著《玉篇》的字解:「小水也。一曰小水文」。同樣是水流,「洕」的讀音和字義都與「洧」頗成對比,是涓涓細流。「洕」這挺雅致秀氣的字,如今咱們教育部的國語辭典網站卻不收了,可惜。

7月 05, 2021

這個原該大家都認識的字,其實我從來沒搞懂念法。又是個有邊讀邊、不求甚解、結果根本念錯的字。

「自忖」這樣的較古典、通常武俠或歷史小說或較講究的文章會有的用語,我們都不陌生。記得曾聽過別人念自「ㄈㄨˋ」,後來盲從也跟著念自「ㄈㄨˋ」;前幾天注音打字怎麼找都找不到「忖」,這麼一查才終於發現自己大錯特錯。

忖,心部三畫,讀作ㄘㄨㄣˇ。早在《說文解字》便收了「忖」,許慎不囉嗦,只用一字解:「度」,用白話説就是心裡揣度,很會意的一個字。後來的《廣韻》解作「思」,也相去不遠;後來在其他文獻便可以看到「忖度」、「忖思」這類衍伸出的同義複合動詞。這字解一直到《康熙字典》乃至於今日也都沒什麼變化。

當然「忖」正如同許多中文字,可當作姓,只是我沒聽過哪個聞人從此姓,字典給的例子也不認識。倒是《康熙字典》裡收了一則有趣的條目:《禮記》的〈玉藻〉篇有「瓜祭上環」,東漢經學家鄭玄這麼注解「上環頭忖也」,慚愧自己的文言文程度有限,查了幾個網頁也只能約略忖度,這大概說明的是某種尺寸的玉器吧。

(關於何謂「瓜祭」以及古人為何對吃瓜如此慎重,《萌典》網站這麼解,提供參考)

「忖」幾乎沒有同音字,唯一另個音同的字「刌」根本見都沒見過。「刌」,以寸為單位或間隔來切割,可想而知是相當精細的刀法。確實,刀部三畫的「刌」不但是切割,往往還帶著須有節度的恭謹慎重。有趣的是,最晚到了清朝,如《康熙字典》和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都提到「刌」「忖」相通,一時卻查不到這兩個原意相去甚遠的字,是何時開始、又是怎麼個通用法。

7月 01, 2021

新世紀華語武打動作片:2010年代,版圖位移與類型反芻

《臥虎藏龍》在世紀之交引爆的武俠/武打熱,隨張藝謀華麗武俠、武術西進好萊塢雙線並進在國際開枝散葉;香港方面則如前文提到,自有強調硬橋硬馬打鬥或結合嬉鬧的功夫喜劇等支脈繼續茁壯。在新世紀的頭十年,時裝武打動作仍由香港一支獨秀;較接近「武俠」氣質的古裝動作片,則幾乎只有張藝謀撐起大樑,另外就是蘇照彬身兼編導、兩岸三地合製出品的《劍雨》(2010)。

《劍雨》是世紀之交開始浮現的典型中(資金)港(技術)台(創作)三地合作模式的產物,雖不是話題之作,在電影台的重播頻率卻相當高,多少說明受歡迎的程度。《劍雨》精緻細膩但不追求華麗,而以豐富情節與立體的人物性格和情感,紮實說好一個關於幫會、尋寶、復仇甚至還有臥底的故事,幾乎所有傳統武俠小說會有的元素都到位了,最後還成就了一段愛情故事。這看來四平八穩、甚至有點老套,看在新世紀武打動作片電腦特效滿天飛、視覺奇觀優於一切的大前提下,已如傳統美德。《劍雨》的厚實血肉歸功於編劇出身的蘇照彬,成就了他第三部、也是至今最後一部導演作品;而這樣裡外兼顧的《劍雨》夾在兩個年代之間,遙遙輝映浪漫精緻的經典《臥虎藏龍》,竟顯得頗為異數。

2010那一年的香港,值得一提的武打動作片則是懷舊氣息濃烈的《打擂台》。這部隔年在香港電影金像獎拿下最佳電影在內四項獎的作品,不論要貼上喜劇片或武打動作片的類型標籤似乎都有那麼些不夠貼切,但「戲仿」、「懷舊」無疑絕對妥當。電影故事的主幹是香港邊陲地方的一個沒落拳館,師父昏迷三十年,拳館早已改為茶樓,留下來照顧的兩弟子都已過中年,苦撐著淒冷寒愴的老店。偶然間,師父醒轉了,卻瘋癲不知今日事,無視房產公司收購拳館/茶樓的威脅,一心只想打擂台。

就打造昔日美好回憶來創造活在「現實」的錯覺來說,《打擂台》的故事發想有點《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 2003)的味道。主打溫情笑鬧與武鬥的《打擂台》,自然沒有《再見列寧》的莊嚴姿態,但仍有它豐富的文化政治指涉。一些點綴作用的諧音遊戲如「太極羅新」、「羅新門」(不知是否影射什麼真假「羅生門」)或有些娛樂效果,但「收樓」的房產公司與失憶三十年的老派武術家,無疑直指新世紀香港房地產炒作以及武打動作片濫用特效等社會經濟與業界的某種失控。本片宣傳文案特別強調復歸不吊鋼絲不耍特效,藉由針貶時下武打動作片來創造復古懷舊的效應;另一方面,也藉房產公司業務員主角的醒悟來完成道德與溫情表述。

如果說《功夫》是對港產武打動作片的致敬,那麼大方向正確也顧及小細節的《打擂台》便是對老派港產動作片「正統」的回歸,因此也是對香港電影工業、更是對香港命運的自我指涉。只不過,著意復古的《打擂台》,卻也犯了昔日港產武打動作片會有的所有毛病:薄弱的感情戲,沒有明確推動劇情作用的插科打諢,過於簡略的情節鋪陳或許使電影節奏輕快,但作品的樸實卻也不免因此走味成草率。作為老派影迷集體記憶的投射對象,《打擂台》的逗趣與回望怕也是一種溫柔的送別。

《打擂台》問世的時間點以及奪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或許具有見證時代走勢的分水嶺意義。香港獨霸華語影壇武打動作設計數十載的地位,隨著中國電影工業成熟而出現版圖位移。之前提到的甄子丹和周星馳,都開始遊走港中兩地;而在香港發跡的中國武星,如《殺破狼》(2005)開始受矚目的吳京,也不再依附香港影業求生存(雖然吳京後來許多作品都脫離武打動作類型)。對於台灣電影工業,最振奮人心的是隨著商業電影在過去十年來的成熟,也終於出現像樣的動作片。2018年,洪子烜的首部劇情長片《狂徒》成為台灣最接近類型血統的武打動作片;如果我的資料沒錯,《狂徒》也是金馬獎創設「最佳動作設計」獎項以來,首次由國人奪下此獎(洪罡顥)的作品。雖然此前早有合製的《臥虎藏龍》(2000)奪獎,但捧走獎項的是袁和平,近三十年由香港與中國影人霸佔的動作獎項,到了2019年的金馬獎終於留在寶島。附帶一提:2020年的金馬獎,寶島又以奇幻恐怖喜劇《逃出立法院》(黃泰維、李紹朋)留住此獎。

當然,香港仍穩居動作片聖壇寶座,但動作片再也不是港產、粵語的專利。動作片是技術與資金都高門檻的類型,動作場面越複雜、壯觀,技術與資金的要求就越高;這也是為什麼過去的華語影壇,只有電影工業成熟的香港撐得起這個類型,而求發展的特技演員或武星都必須到香港。動作片的版圖位移也好擴張也罷,本世紀起中、台兩地的商業片發展帶動的磁吸效應,無疑是最重要的關鍵。

而之前提到周星馳所帶來的類型混雜的刺激,並不是說之前沒有過,但始終未成潮流,卻在過去十年來發酵。像是陳可辛的《武俠》(2011),在武打動作的類型公式與故事框架裡注入推理偵探的類型元素,藉金城武的捕快一角搬演黑幫故事裡的偵探辦案,另有黑幫緝拿逃匿叛徒的支線,豐富戲劇張力。本片還請來半退休狀態的武俠動作片第一代天王王羽重出江湖,當年引起話題,王羽還一舉獲得金馬及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男配角獎雙提名。此外,甄子丹也藉本片三度奪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甄子丹十年內三次獲得金馬最佳動作設計獎,甄家班快速累積成果,雖然這是甄子丹最近的一座動作設計獎,仍不無長江後浪的接班氣勢。

又或是馮德倫的兩部《太極》(2012),藉清末民初、西式機械文明衝擊江湖的歷史時刻,講個帶有科幻氣息的武俠動作片。科幻武俠這混種類型,早在《急凍奇俠》(1989)便已做過一次成功的嘗試。坦白說,馮德倫一個故事拍成兩部片,野心之大自不待言,但或許電影沒能充分整合所有想要探討的機械動力、工業文明、太極武學、父子情結或兩代新舊之爭、男女情愛等諸多軸線,兩部片的篇幅居然仍無法好好交代一個故事。眼高手低、貪多嚼不爛可能是《太極》的問題,科幻武俠沒那麼容易駕馭,馮德倫稍早的典型功夫喜劇小品《精武家庭》(2005)還更輕巧可口。


*延伸閱讀:關於《打擂台》的討論,在香港熱絡得多,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網站就有兩篇不太差的文章,分別探討片中的時空錯置懷舊。關於《武俠》,《放映週報》在上映當年與陳可辛做了一次相當精彩的訪談,刊登在316期,值得一讀。至於《狂徒》,可參考釀電影發表在方格子的導演訪談《放映週報》第634期的導演訪談也可以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