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22, 2021

看片小記 沙丘 (Dune, 2021)

(片名的字型設計實在太出色,讚嘆不已)

名導先後出手改編、卻只拍成一部電影還相當失敗的《沙丘》(大衛林區的1984年版本中文片名為《沙丘魔堡》,考量到強烈迷幻氣息其實很有邪典風格),欽點近年風頭頗健的Denis Villeneuve高調重新召喚經典魅力。無奈《沙丘》命運坎坷,偏偏在原定面世的2020年十月碰上疫情依舊嚴峻,將檔期延後近年,才終於在今年威尼斯影展首度公映、並於本月排上院線;即使如此,美國硬是還要再等一個月才正式上映。

解析《沙丘》這樣氣勢磅礡、充滿神秘色彩的史詩格局作品,路徑當然可以很多。我忍不住想起導演Denis Villeneuve作品常出現的重要元素:溝通。從Villeneuve打開世界影壇大門的《烈火焚身》(Incendies, 2010)開始,語言等不同形式的溝通始終在他作品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是母題:

溝通與溝通的失敗,足以挑起並無限延伸族群間的歷史仇恨,如《烈火焚身》;《私法爭鋒》(Prisoners, 2013)裡令人難以直視的悲劇,也和溝通無效而強化的偏見或仇恨有關。溝通也意味跨越界線、建立連結;在《怒火邊界》(Sicario, 2015),「溝通」轉化為其鏡像「邊界」,持續在國族、階級乃至性別之間作用。到了《異星入境》(Arrival, 2016),整部片的重點更是人類嘗試解譯外星生物的環狀圖文字而開始「交談」;而《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 2017)何嘗不是關於人與生化人、生化人與虛擬人建立跨界溝通的渴望?

《沙丘》特意展現不同形式的語言,英文、中文、手語、異星的Fremen族語文、乃至於「魅音」,每一種都是溝通方式,也可能成為屏蔽他人窺秘的暗碼、或成為使他人乖順聽命的某種咒語。包括片中許多阿拉伯文語詞,對多數觀眾如我,都是需要轉譯才能得知文化與哲學深意的暗碼。而貫穿全片如幻夢的廣垠沙漠與閃鑠著神秘光輝有如微型宇宙的「香料」,何嘗不也是藏納著無數待破解暗碼的另一種語言。

很遺憾的是Denis Villeneuve並未就此開發關於溝通與跨越邊界的更深刻意義,《沙丘》對於初探殿堂的觀眾來説依舊不得要領,阿拉伯語詞缺乏解譯,彷彿整個改成英文或中文世界熟悉的語詞也不會減損故事的內涵或意義。更糟的是許多人物性格扁平,來去都有欠交代,邪惡、忠誠、勇猛,似乎都呆板得像童話故事裡的人物一樣,沒有理由、也無需經營。最令人捏把冷汗的莫過於故事主人翁保羅的「救世主」命運與他終於跨越族裔和地域界限成為Fremen一員,在強烈的阿拉伯文明與地景襯托下,充滿白種人帝國史觀的暗示。

《沙丘》很顯然是部半成品,無需導演專訪也看得出來。的確,我們也很可以說這部片裡許多未盡理想的人物性格與關係、故事發展與符號等鋪陳,可能都要等到續集來一一完成。但反過來想,若一部篇幅超過150分鐘的電影都沒辦法好好交代它在半成品該說好的故事,那麼我們還能為《沙丘》裝腔作勢、故作玄虛的史詩格局給出怎樣的評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