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6, 2011

看片小記: 中國 (Chung Kuo - Cina, 1972)

數年前辭世的安東尼奧尼,在1972年受到周恩來的邀請,到中國待了近一個月,走訪包括北京、上海、南京等五座城鎮,拍攝有關新中國的紀錄片。彼時中國正進行滔天巨浪般的文化大革命,安東尼奧尼在電影之初的旁白中自道,他想要拍攝中國人民,一幅又一幅活生生的人物圖像。總長度三個半小時的紀錄片,不論是天安門前、北京的市場中、林縣的市街上、蘇州的食坊裡,鏡頭確實儘可能地捕捉各種臉孔與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態。安東尼奧尼或許帶著對共產黨中國的某種期待、也或許帶著些對神祕東方的好奇,以平實的凝視尋找中國形象的各種樣貌。

10月 20, 2011

2011女性影展之 麵包情人 (2011)

今年女性影展看的前三部片恰好都是國內出品的紀錄片,趕了頭香看開幕片麵包情人》。這部為這次影展博得滿堂彩的電影,本身還在釜山影展參展,導演李靖惠抽空回來參加開幕式,結果從韓國傳回本片得到AND發行獎的消息。從新聞得知此殊榮獎金甚少,但作為第一個拿到此獎項的國片已屬不易,更難得的是,根據導演本人的說法,得到這個獎的電影,可以得到補助、在韓國國內做公開的商業放映。真個是雙喜臨門。

本片以長達十二年多的時間,追蹤台北市一家安養院內的老年患者與菲律賓籍看護移工的生活,而主要聚焦於貝比(Babe)、羅莉塔(Lolita)、艾琳(Arlene)、瑪琳(Marlyn)等四位移工。幾乎所有的紀錄片工作者,創作起點都是日常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李靖惠也不例外。她自陳,拍攝這個紀錄片計畫之初,是由於自己的阿嬤就住在那間安養院裡,才得以近距離接觸外籍移工,深入她們的生活。李靖惠以近乎人類學者加超限馬拉松的毅力,不但一部片拍了十二年,還將觸角伸到菲律賓,去觀察追蹤她們的原鄉與生活。李靖惠涉入此拍攝計畫之深,與其說這是關於菲律賓移工的紀錄片,不如說這是關於她的幾位朋友的生命歷程的影像紀錄,而這群朋友恰好是菲律賓移工。

10月 18, 2011

電影作為一種民族誌

賽德克巴萊:彩虹橋 (2011)

賽德克巴萊:彩虹橋上映至今,討論焦點紛紛圍繞在賽德克族的再現政治、霧社事件的歷史真相、國族情感的凝聚與賁張。凡此種種皆無不可,但我想先拉開點政治正確的距離,來談談這部電影

就電影論電影,我認為彩虹橋太陽旗更豐富、也更深刻複雜,相較之下是好得多的作品。在太陽旗最後的霧社出草後,除了看著莫那魯道領導的賽德克族人一步步走向絕望,走向逃亡與殉族,彩虹橋還能搬演些甚麼,是進戲院之前最大的疑問。本片的貢獻首先在於追蹤霧社出草這高潮的後續發展;它給了我們逃亡與殉族,也給了我們叢林戰與最後決戰。這兩場戰役比起霧社出草的情節更加重要,在於它確立了本片在史詩等級的國片、更不用說大型戰爭片在過去三十多年來發展的示範作用。不論是攝影、場面調度、爆破、肢體表演等層面,本片在製作難度與規格,幾可直追好萊塢大型商業片的等級。叢林戰的飄忽、機動、以及在樹影如魅的隱蔽與懸疑中表現既促狹又靈活的空間感;在開闊平地上的最後決戰中,使用攝影機運動與快速剪接展現出正面對決的氣勢、節奏與壓迫感,接續操演,反覆練習影像所能製造的各種不同空間感以至流暢成熟。這是彩虹橋帶給台灣電影工業的最大貢獻之一。它可能比花費八千萬打造的霧社街更成就卓越(雖然這也很重要);如果魏德聖的辛苦能帶來更多啟發,那麼這兩場戰役所示範與累積的拍攝技術,應該能在往後數年帶來更多類似的精彩視覺表現。

10月 12, 2011

王丹導讀《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下)

如果對韓寒的這段從前後故事情節之間跳出來的敘述覺得難以理解,那麼將流沙」、「植物」、「動物」分別置換成「中國共產黨」、「(無知的)中國百姓」和「(自由或覺醒的)中國人」,這個小故事的政治味道與寓言性格就清晰可辨了。王丹認為,這段故事是韓寒的夫子自道,對他懵懂的、政治批判力未萌的那段青春時期感到可惜,才會說「我就這麼渾渾噩噩的度過了我所有熱血的歲月」;而韓寒在覺醒了、與六四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有了共鳴後,終於為了「這幫孫子騙了我二十多年感到憤怒、必須開始做點甚麼。

若將流沙寓言當作1988》全書的註腳,那麼本書便是韓寒的覺醒宣言,是他從中國政府統治中醒悟的除魅過程。這本書標誌了韓寒從部落客/作家走向公共知識分子的轉捩點。他意識到自己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公共人物的身分,能夠讓他開始與中國進行對抗,而這個時機的成熟,就是表現在他所寫的這本重重影射政治、諷刺社會現實的故事書。而韓寒以連結二十年前那一代的學運份子和理想主義,作為召喚他這一代理想主義的開始。

10月 10, 2011

王丹導讀《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上)

九月底某個週四晚間,慕名去了誠品信義店聽王丹導讀韓寒的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除了恰好讀了這本至今唯一讀過的韓寒作品,又恰好愛不釋手,也衝著有昔日民運領袖導讀今日文化菁英的新作,不去太可惜。

我遲到了大約三分多鐘,導讀剛剛開始,王丹正要進入正題,現場椅子擺得不多,人坐了六七成滿也才十來個。挑了中間剛好可以將王丹看得清楚的空位坐下。導讀前後進行大約整整一小時,再加上現場問答約二十分鐘,整個活動比預定時間提前十分鐘結束。注意到主辦單位大塊文化有錄影,還特地問了可否拿一份拷貝。工作人員說整段錄影過幾天就會上傳到官網。

如今活動過了十天,官網上一點動靜都沒有,想來不是大塊擺道,就是他們作業未免太慢。不管,這裡先把手邊的筆記整理出來和鄉親分享。我認為這是一次很好的導讀;王丹讀得很細(人長得也比想像中好看),幾乎是一頁一頁帶我們讀1988》到大約75頁的地方,帶領我們走進王丹眼中的1988。整場導讀認真中時而閃現幽默詼諧,講得流暢而豐富,很有收穫;只是我耳快手慢,記下來的有限,在大塊video上傳之前,謹以自己整理出來的一些筆記,與鄉親分享。

10月 06, 2011

...我對社會科學研究和學術出版的基本態度...

「...在於讓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讓簡單的事情變得有深度,然後讓有深度的事情變得有趣。...我覺得這才是學術的王道。」

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與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

10月 03, 2011

論文就是妳/你自己

這道理很早以前就在同學之間流傳了。對轟ㄟ我來說,因為自己本來就不是個有辦法擺爛也無所謂的人,所以對於論文要不要好好寫這件事,也一直不覺得是個問題。不過畢業一年來偶而還是會耳聞關於寫論文的有的沒的,想想或許應該分享一下關於寫論文的心得。

有種人念研究所,不論是碩博士,真是瀟灑當作職前訓練在念的,論文只要過得了指導教授那關,怎樣胡謅亂寫都無所謂。相信我,要能夠不在乎品質與結果只求過關,寫出一本不堪入目的論文,那也是一種才能;有人就是可以為了趕求職趕畢業,草草寫完論文交差了事。這種情形在留學生身上尤其常見。為什麼?因為留學生畢業後多數要回國服務,會傾向於認為:反正回國後也沒人會去翻那本論文,先找到教職再說,其他的重新來過就是了。更糟的是,有的人會以台灣當作論文題目,想說反正在國外沒人真的懂,矇混過關再說,於是論文中有完全錯誤的資料、考證不足的文獻、或是極度偏頗的觀點。這些狀況不一而足,雖然不知道情形是不是普遍,但總不乏其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