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7, 2021

2021女性影展 李美彌專題 兩帖

對影迷或電影(史)研究這一小撮人來說,今年女影最大的驚喜無疑是李美彌專題。這位包括我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內觀眾聞所未聞的導演,在國影經過長達三年的秘密情蒐,不但找到李美彌導演接受專訪,還從片庫中挖出她在1980年代初期連續三年發表的作品、進行數位修復,更請來影展現場和觀眾見面、座談。這次重見天日的三部作品,我挑了今年女影的開幕片《未婚媽媽》(1980)與《晚間新聞》(1981)。

今年女影慎重其事介紹李美彌其人其作,有無法低估的重要性。先就作品本身來看,《未婚媽媽》與《晚間新聞》同時觸碰到當時台灣正要開始浮現的未婚懷孕以及事業有成的專業女性等課題,她們所採取的姿態也顯露早期的女權意識。如今已幾乎成為女性自主的常識,例如女性應為自己而活,女人不是生孩子的機器,女性應懂得愛惜自己、為自己爭取社會生存空間等等,在這兩部片都略有發揮。《未婚媽媽》裡寧可勞累也要將孩子留在身邊的年輕單親媽媽,《晚間新聞》裡不願犧牲事業來成全丈夫傳宗接代願望的服裝設計公司女老闆,都有那麼點不肯屈就現實的志氣。


當然,這兩部作品裡的台灣、或更確切說台北,都有那麼點烏托邦色彩。不但劇中人物多半友善溫暖,《未婚媽媽》裡收留未婚懷孕女子的機構,甚至有些與世隔絕的天堂氣息,感覺相當不真實。但就女子自立自主、不仰賴男性、不委曲求全這點來說,李美彌作品比後來的台灣新電影時期強調職場女性、女性堅毅或母性光輝的作品,像是《最想念的季節》(1985)、《我這樣過了一生》(1985)、《桂花巷》(1987),都還更前衛、更具突破性。

同時,《未婚媽媽》、《晚間新聞》療癒系的溫暖勵志與直指社會脈動的現實性,也承接了健康寫實與台灣新電影兩個時期的特色。兩部片的音樂使用尤其有健康寫實的商業片氣息,特別是《晚間新聞》對插曲的使用與人物感情表現的拿捏,更看得出瓊瑤三廳電影的餘韻,幾個橋段頗令人莞爾。但如此也使《晚間新聞》擺盪在女性自覺與陳濫的情感表現之間,難以兼顧之下反而左支右絀,情節轉換間也稍欠經營,整體成績竟不如一年前簡單直白、明確有力的《未婚媽媽》。

李美彌作品的重新面世,補足了台灣電影史關於女性自覺與女權意識重要課題的遺缺,卻也同時暴露台灣電影史論述與研究令人費解的失聲:就以《未婚媽媽》來說,根據資料所示,上映之初票房極佳、也不無媒體報導,何以後來不論是關於健康寫實或台灣新電影運動的討論,獨漏李美彌?有論者尋思,或許是台灣新電影運動的史論都將1982年視為起點,而健康寫實的尾聲則公認是李行《早安台北》(1979),夾在期間的李美彌三部作品也許就這麼給略過了。

即使如此,都還有論者能從這段過渡期揪出一波接近剝削電影的女性復仇社會寫實片,沒道理當時的影評人、學者會對李美彌視而不見。除非:在那個寶島女性主義浪潮因美麗島事件而稍挫、《婦女新知》等新世代力量尚未銜接上的歷史真空,女權聲浪被有意無意地壓下來了。影響所至,李美彌在《女子學校》(1982)後等不及台灣新電影的浪潮掀起,便轉往電視界,而電影界也順勢患了失憶症,將其人其作從國片論述抹除。

有這樣的可能嗎?我們或許永遠找不到答案。但幸運的是,作品總算還在,人也還在,底片也找到了;而台灣電影史或許將從此改寫,具有女性自主意識、女權思維的台灣電影,可以一舉推到新電影誕生之前。


*延伸閱讀:許恩恩以學術論文的規格,隨今年女影順勢發表〈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考察《未婚媽媽》與李美彌在國片史的位置,頗有翻案的野心,文章雖長但絕對值得一讀。女影手冊裡也有李美彌專題的介紹,較輕薄短小,也提供參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