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01, 2021

當代華語武打動作片:徐浩峰的新江湖

《一代宗師》以一介武人寫史的氣勢與格局,不僅在於王家衛的「民國遣悲懷」和獨到美學,其可觀處也在於高度風格化的對白、表演、動作設計。而《一代宗師》打造的人物、性格與關係、民國時期的武術界流變等故事血肉,來自華語電影的新面孔:徐浩峰。

(有關徐皓峰/徐浩峰之辨,網路說法皆為本名徐浩峰、筆名徐皓峰。金馬官網與電影裡皆使用本名,這裡也比照辦理。)

不過我在當時還沒能留意到這號人物。我頭一次接觸徐浩峰的作品,是兩年後在金馬獎頗出風頭、令人驚豔的《師父》(2015)。還記得當時在戲院裡看《師父》才到一半,已認定這將是繼《臥虎藏龍》以來最重要的華語武俠/武打動作片。雖然徐浩峰此前與此後的作品,《箭士柳白猿》(2012)與《刀背藏身》(2017),都曾因金馬獎入圍而有機會登台,但我除了買進前者DVD而有幸得見,《刀背藏身》則至今無緣,相當可惜。

到目前為止,徐浩峰導演作品共四部,在上述三部之前則是首部導演作品《倭寇的蹤跡》(2011)。但徐浩峰早在2000年便以作家出道,或虛構或紀實,題材多與武打有關。徐浩峰還習武,成長環境也不乏武術前輩。耳濡目染加實作親歷,此多重身份提供他的寫作養分,導演作品也都改編自自己的小說創作,且在《箭士柳白猿》與《師父》身兼動作指導,甚至以後者奪金馬最佳動作設計獎。

舉凡武打動作片,多半是由具有武打背景出身的演員或動作指導兼任導演;能二者兼顧已不容易,若演、打、導還跨到編劇更是罕見,在徐浩峰之前可能只有成龍一人(事實上,青年時期的成龍能演能打還自編自導,更勝一籌)。但徐浩峰是以作家出道,而後跨進編劇、動作指導、進而導演,路徑又不同。徐浩峰能以自己創作的文字作品進行二度(編劇)甚至三度(導演)創作,自然能充分掌握台詞的細膩雅緻、作品理路、脈絡、故事與血肉。從徐浩峰自編自導的四部電影皆入圍金馬最佳改編劇本獎,入圍率滿百,可略見他的強項何在。

徐浩峰的獨特而高度風格化的敘事美學,首先在於極精簡的對白、情節與人物關係,甚至武打動作也簡約而樸拙,但故事則相對完整豐富且飽滿。這種帶有強烈文學氣息的精練,使徐浩峰作品的風格化有鮮明的表演性格,看起來很「酷」。此外,徐浩峰作品雖以武打為基底,卻講了非常多的江湖人事與歷史政治,並且往往是民初那個傳統東方與現代西方猛烈碰撞,動亂紛擾也同時不斷改變中國社會的年代。這類題材的武打動作片著實不少,李連杰的《黃飛鴻》(1991)或可算早期佳作,之前提過的兩部《太極》則未竟全功;但徐浩峰成功地將那樣的碰撞與紛擾視覺化為故事血肉,成就了氣質獨特、全新的武打動作類型樣貌。

箭士柳白猿 (2012)

且從《箭士柳白猿》談起。故事設定在1917年,不知名的北方偏鄉農村,青年雙喜遭逢親姐被地主姦污,因而出走並改名換姓,於叢林遇到江湖上主持公道的箭士柳白猿,拜師並沿用名號,成為新一代的柳白猿。同時,江湖上出現一位武藝高強、以「划勒巴子」狠辣的近身搏擊四處踢館的高手。當柳白猿先後遇上兩位女子,一位請他代報殺父之仇、另一位求他帶她遠離戲場,他不但先後牽扯出兩段情緣,也發現自己陷入重重致命佈局。而最後讓柳白原得以遠離這些險惡的,是答應與高手比試最後一搏。

以民初為背景的武打動作片何其多,武俠小說這文類興起的時代背景,本身就是民初動盪紛擾、內外交攻的亂世。霍元甲、黃飛鴻、葉問等代表性人物,都是這樣的時代產物。而《箭士柳白原》特出之處,在於揚棄制式的「民族英雄」或仁義俠者路線,另闢蹊徑、開創新的說故事模式。我在觀影時的驚喜,在於發現《箭士柳白原》的人物關係、劇情設計乃至於整體故事架構,居然很有黑色電影、也不無西部片的味道:

「江湖」是個邊陲之地,這裡故事總發生在荒涼小鎮的酒館野店,官府律法鞭長莫及的邊境。而江湖上主持公道的箭士柳白原,儼然是冷硬派偵探、也可能是行走荒野的牛仔(從類型角度來看,偵探與牛仔系出同源)。江湖險惡,充滿陰謀與誘惑,男女關係亦有算計,真性情只存在男人之間。偵探/牛仔要解決問題,處理各方政治角力的過程中,自己不免深陷其中、惹來殺身之禍。行走江湖無關公道,所謂正義,大約也只是另一種是非恩仇。

但徐浩峰果真把玩類型元素,也並非照本宣科套用類型公式,而是挪用黑色電影的道德模糊特質,帶入他的民初江湖。徐浩峰作品有別於其他華語武打動作片之處,在於他直探民國初年武術神話的崩落。那個中國開始經歷激烈現代化的時期,武俠小說文類誕生的歷史時刻,卻也是現代社會西方文明讓武林解體的過程。當甄子丹等人仍在現代時期打造武術神話,徐浩峰則解構武術神話(同時在動作設計回歸古樸博鬥技),中國武術所面對的威脅不僅是所謂西洋船堅砲利,也是軍閥烽起,不是強壓習武之人、便是將之收編。同時,《箭士柳白猿》結局的頂尖武人比試之後,兩人消失於江湖,柳白猿的箭法也從此失傳。不但故事主人翁從來不是什麼英雄豪傑,「武林」最後也竟爾消失,留下的只是個空殼。

《箭士柳白猿》的幾句對白,對於提點徐浩峰解構武林迷思很有指標作用,首推「武館裡教拳總是騙人的,不騙留不住徒弟」,道出武林門面的虛有其表。所謂武林與門派,在這裡無非只是像幫派結黨營私、鞏固勢力之類的行當,既無神妙劍法拳譜可言,俠義之道云云也只是擺個樣子。但若要說真正的高手大隱於江湖,另一句「亂世哪有一流人物」卻也道出末代武人的神傷,除了高手難尋的感嘆,或許也點出某種習武精神的失落。

柳白原與勁敵最後對決成了一場比試,沒有分出高下,可能也不必要。畢竟整個時代都過去了。隱藏在兩人身手與英姿之下的,其實是《箭士柳白原》接近頹廢虛無的消沈。這究竟是高手故作孤絕的矯情,還是拳腳終究難敵槍砲、江湖吞噬整片武林的時代感嘆,徐浩峰在《箭士柳白原》還沒說透,留了伏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