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30, 2013

大學時代系上有位同學名字裡有這麼個「芃」字,便知道了念作ㄆㄥˊ(音同彭)。年少無知,不求甚解,沒知道這字的意思(其實大多字都不知道)。大學畢業後再沒遇過這個字,事隔快二十載,這學期教的班裡,一口氣遇上兩三個學生名字裡都有這個字,還記得字怎麼念;是個啥意思,或許是時候該來查查了。

芃,艸部三劃,形聲字。早在詩經》的〈鄘風•載馳〉即有「我行其野,芃芃其麥」;後來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芃」解作「艸盛也」,說明清楚又俐落,也因此「芃芃」便是用來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由於「芃」從凡聲,我手上的五南版《國語活用辭典》更進一步解說道,「凡聲之字多有廣眾義,故草類茂盛之狀為芃」。這麼說來,如「帆」、「汎」等字,似乎也隱約可以猜到它們的原意了。

不過「芃」還有一解,同樣點出《詩經》、這次是〈小雅•何草不黃〉,有「有芃者狐,率彼幽草」這麼的文字,《康熙字典》收的詞條則引了《毛傳》:「芃小,獸貌」來為前句作解,下面還加上朱熹《集傳》裡的:「芃,尾長貌」作註中註。總之,以今日的說法,這裡的「芃」是用來形容獸毛蓬鬆、雜亂的樣子。

雖說以草盛解、以毛蓬鬆解,意思大致相似,但是用在名字上,講花草講獸毛,意境上可差了一截。或許屬老虎的跟獅子座的很適用吧?

11月 23, 2013

2013金馬國際影展 續兩帖

今天要介紹的另外兩部金馬國際影展電影,也是以高中生為主題,也成績可觀,但與上一篇介紹的兩部性質不太相同。

(本片有兩個王家衛與李安梗,不知兩位大導演有沒有看到,現場觀眾、包括我都覺得很好笑)

11月 21, 2013

2013金馬國際影展 兩帖

在行程尷尬一如過去兩年的狀況下,仍是硬湊了八部片買影展套票。今年挺幸運,一路看下來的作品水準很整齊,還發現其中選到的幾部湊巧主題相似,可以一併報告。這裡先介紹兩部片,都是亞洲作品,都是以高中生的成長故事為題材。

聽冥王星唱歌 (Pluto, 2012)

本片以南韓菁英高中的校園文化為背景,演練激烈競爭的升學體制下人性的扭曲與終至毀滅。好不容易從候補名額中擠進菁英學校的高中生,有個從事壽險業的單親媽媽,家庭背景遠遠無法與富裕的同學相比。但資質優異又努力的他,很快受到最菁英的小圈圈的注意,也被吸收進這個小圈圈。這時他才逐漸發現更多殘酷的真相。

聽冥王星唱歌》巧妙借用關於冥王星的天文學爭論,即冥王星是否仍該被納入太陽系的行星之一,來比喻誤闖菁英少年團的故事主人翁。他在這群所有光環齊集於身的小圈圈裡顯得突兀,是因為平庸出身終究不可能適用於這個社會金字塔頂端,還是社會向上流動的機制已改變得沒有他這類人的容身之地?冥王星面臨太陽星系分類機制改變下的尷尬地位,反映的也是如今貧富分化加劇的社會下,自古以來因科舉制度而存在的一試定終生的階級流動機制正被取代。如今資質與天份在社會生存的重要性,已遠不如財富與身分等籌碼。

聽冥王星唱歌》採用較為古典的敘事策略與美學形式,或許是要把最多的關穎情緒張力,留給戲劇本身。同時,以接近通俗劇情片的方式來呈現這升學競爭與人性扭曲的故事,對同在人口稠密且資源珍稀的其他東亞社會來說,相當能感同身受。相信看過這部片的國人,肯定都心有戚戚焉。

青春殘酷練習曲 (2013)

世界影壇難得一見的國度哈薩克,印象中只在數年前有跟哈薩克其實沒有直接關連的惡搞喜劇芭樂特(2006)。然兵貴在精不在多,此番哈薩克再有電影呈現在世人面前,是整體成績更為出色的冷冽校園驚悚劇青春殘酷練習曲

本片與《聽冥王星唱歌》同樣以高中校園的霸凌為題材,但著眼於弱勢者的內斂、壓抑、與孤立;電影後段發展近似於《聽冥王星唱歌》,霸凌的受害者後來終於走上復仇一途,以暴制暴,不同之處在於本片維持冷冽內斂的底蘊,完全不走渲染煽情的路線。但更重要的是《青春殘酷練習曲》令人驚嘆的電影美學表現。導演埃米爾拜加津(Emir Baigazin)首次執導長片,不但有超齡但鋒芒難掩的沉著穩健,攝影成績更為驚人。全片幾乎每個畫面,從構圖、線條、到圖案與顏色,都色調冷冽且無比乾淨,有如頂尖好萊塢團隊製作的科幻片,成功(或許也是意外)營造出疏離、且有一種接近超現實的感覺。甚至片中屢屢出現小強的畫面,在拜加津的鏡頭下,竟也不那麼油膩令人作嘔。

我非常好奇導演是如何辦到的,但他稍早在柏林所受的訓練應該很有關係。由哈薩克與德法三國聯合出資製作的《青春殘酷練習曲》,在今年柏林影展勇奪金攝影銀熊獎,應該沒有僥倖。對我來說,這部片唯一的問題,可能是所有的男配角都長得太帥,就連在校園中霸凌他人的反派角色,竟也有型俊美得太不真實。哈薩克的大男生,當真都是天生的模特兒嗎?

11月 07, 2013

詩人的獻祭

犧牲 (The Sacrifice/Offret, 1986)

犧牲的酷卡文宣上,有關電影本事如此說明:亞歷山大是一位評論家,在他五十大壽時廣播正播放著發射核導彈的壞消息,一場全球性的和災難眼看就要爆發。正當人心陷入不安和恐慌之際,亞力大仍懷抱著拯救世界末日的痴夢。某日,他突發奇想地放火燒了自己的房子,期待世界的、家人的和自己的新生,然而永恆的是宇宙還是人類,至今仍是無解的疑問。

(畫面中這場戲充分展現塔可夫斯基透過穩健運鏡與超絕場面調度來追求視覺上的對稱)

11月 04, 2013

咼 (增補)

初見這個字時我真愣住了。怎麼唸呢?一時還真摸不著頭緒。

就連要查字典,腦筋也轉了幾回,才猜到從哪個部首查起。先來看部首筆畫。這個字從口部、六劃。說文解字對此字的解釋為「口戾不正」,換句話說是嘴歪斜,想來不是太好的意思。《康熙字典》則收錄到南唐時期的「多了姓氏的用法;對於這族人何以得此姓氏,這裡不予置評無論如何,」做姓氏用,大致是今天這罕見字能夠看得到的場合了吧。

那麼究竟怎麼唸呢?這可是真正麻煩的地方了。有朋友從去猜或讀作ㄍㄨㄛ;但從眾家字典來看,它的發音還真混亂,至少有五六種,也不知哪個才對。非常好用的漢典網站收到的唸法就有ㄨㄞ()、ㄏㄜˊ()、ㄨㄛˇ()、ㄨㄚ()、ㄍㄨㄚˇ(寡,疑作為冎的變體字)、ㄍㄨㄛ()六種讀法;我手上的五南版國語活用辭典並列ㄎㄨㄞ與ㄍㄨㄛ兩種發音,並且只有當作姓氏時作後者讀(後面卻又附上一條說明:審訂後,併為單音ㄎㄨㄞ)。咱們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裡,則只有ㄎㄨㄞ一種唸法(同音字也是罕見字如),微軟的新注音輸入法也將此字做如此拼音的設定。有些字典還查得到咼另有一變體字,讀作ㄍㄨㄛ,或許說明了上面第六種讀法的由來。

鄉親們看,這是不是很傷腦筋,即是要唸都不知唸哪個音才對。偏偏這學期來了個咼姓同學給我教到,還真是對統一發票都沒那麼好運。應該找一天來問問這位同學,他/她的姓該怎麼念才對,否則該念ㄍㄨㄛ的給人家念了個嘴歪斜的ㄎㄨㄞ可就真尷尬。



PS:廖文豪老師所著《漢字樹2》收了這個字(頁24),他將咼的讀音定為ㄎㄨㄞ,並說明以咼為聲符的衍生字包括過、堝(ㄍㄨㄛ)、蝸、渦、窩、萵(ㄨㄛ)等。但廖老師並未解釋咼讀音異變的由來以及它何以會從「口戾不正」演變出這些涵義不盡相同的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