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3, 2015

金馬趣事/逸聞 講哪國話有差篇

從「國語」到「華語」

快轉到1996年,當時擔任金馬影展主席的李行,積極將港台兩地、國語發音為限的金馬獎參賽資格,修改為「華語」為主的電影即可報名。這項變革直接改變金馬獎的歷史、也提升金馬獎在華語世界的地位。首先,以往必須以國語發音為主才能報名金馬獎的限制,直接扼殺寶島台語客語等電影的參賽資格,同時所有港片要參加金馬,也必須先配上國語,使得港片有一度多直接以國語攝製,不僅節省成本、得以參加金馬獎、也能在當時最龐大的東南亞華人市場直接上片。再者,基於兩岸長年的特殊政治關係,中國影片無法參賽、香港以外的華人影片也與金馬無緣。

將金馬獎定位為華語片競賽,直接造就當年出現史上第一部獲得最佳劇情片的中國電影,即姜文的導演出道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此後至今,在金馬獎得到最佳劇情片大獎的中國電影,陸續有1998年的《天浴》、2004年的《可可西里》、2012年的《神探亨特張》、以及去年的《推拿》。港台以外的地區得以參賽的結果,也造就如星馬地區或菲華語系國家的華語電影,能在金馬獎爭取到一席之地。如2007年的《意》,以澳洲出品之姿入圍最佳劇情片,最後讓陳沖奪得第二座影后;2009年惠英紅獲得最佳女配角的作品《心魔》,則是馬來西亞電影。乃至於2013年的第五十屆最佳劇情片,首度頒給新加坡作品、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都是金馬獎這項政策修改的影響。

6月 10, 2015

金馬趣事/逸聞 藝術服務政治篇

(國家電影中心官網放的圖片也不會做漂亮點...)
沒日沒夜地追趕的閱讀進度日前看三年前的《電影欣賞》季刊,兩期合刊的金馬五十專題,很有收穫。除了吸收些金馬獎、金馬影展的小史之外,也補了不少稗野趣聞。這裡特別整理一些個人覺得比較妙的相關資料,除了反映寶島特有的社會政治等時代脈動外,也體現電影產業環境變化的緊密牽動。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金馬獎的「特產」

早年的金馬獎,或許還在摸索期,但更可能是因為政治服務,曾有過些讓人無言的獎項,出現又消失。早在民國五十四(1965)年、第三屆金馬獎(1964停辦一次),開始有「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獲頒影片是電懋出品的《諜海四壯士》。民國五十六(1967)年、第五屆金馬獎更以空前絕後的「揭發共匪暴政特別獎」,頒給中國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故鄉劫》。此間還有「最佳社會教育特別獎」,總共頒過兩次,分別是民國五十二(1963)年第二屆、台製廠出品的《吳鳳》,以及民國五十七(1968)年第六屆、同樣由台製廠出品的《梨山春曉》。

有了這些先例,往後也偶有特別獎項出現,例如民國六十一(1972)年第十屆的「最能反映愛國精神特別獎」,頒給《留美中國同學反共愛國大會》。民國六十二(1973)年第十一屆則有「宣揚中國文字特別獎」,頒給卡通片《中國文字演變》。民國六十五(1976)年第十三屆(1974再度停辦一次)頒發「最具表現時代意義特別獎」給中國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香花與毒草》;類似獎項又在民國七十(1981)年第十八屆金馬獎,以「最具時代意義特別獎」之銜頒給中央電影公司(中影)出品的《皇天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