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10, 2017

「尷尬」很尷尬

教育部很愛搏版面,總能出招鬧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既有娛樂效果也強逼國人上國文課,也不知道是不是用心良苦。前陣子又來那麼一下,官版國文詞典網站上羅列的詞條「尷尬」讀音,除了我們從小背到大的「ㄍㄢㄍㄚˋ」之外,竟也收錄大家有邊讀邊的不正經唸法「ㄐㄧㄢㄐㄧㄝˋ」,瞬間引起軒然大波,紛紛罵翻教育部將錯就錯到是非不分顛倒黑白至此的程度。隔沒兩天,教育部出招更絕,請來國文老師翻閱古典,證明「尷尬」古唸法確實原來是「ㄐㄧㄢㄐㄧㄝˋ」,教育部其實沒錯,我們那些戲鬧的有邊讀邊竟然也根本從來就都是對的。這下妙了,究竟教育部是嘴硬還是搞復古,是呼攏還是玩真的?

教育部再怎麼亂來,總不可能竄改所有古典吧?又不是《一九八四》。先問問手邊的五南版《國語活用辭典》,不問還好一問驚嚇到,「尷尬」的釋義有我們極為熟悉的難為情,第二第三義有事情棘手難處理,也有比較少見的鬼祟、行為不正。但是,「尷」在釋義之前竟有白紙黑字「又音ㄐㄧㄢ」、「審訂後,併為單音ㄍㄢ」,最後在唯一的詞條「尷尬」的尾巴來記「又音ㄐㄧㄢㄐㄧㄝˋ」。老天別鬧了吧。往前翻一頁到「尬」,駭人真相二度上演,也事先簡潔釋義「形聲;從尢,介聲。介有獨特義,故異於常行為尬」,唯一詞條也是「尷尬」,最後再補一記回馬槍「又音ㄐㄧㄝˋ」「審訂後,併為單音ㄍㄚˋ」。

《國語活用辭典》的「尷」條目一開始還有訊息頗引人好奇,說「尷」本作「尲」,是形聲字,「从尢,兼聲」,後以俗字「尷」通行。這麼一來更坐實了「尷」本來讀作「ㄐㄧㄢ」的可信度了,並且這俗體字已取代原來的「尲」而成為今日通用字,造成《說文解字》有「尲」而無「尷」、《康熙字典》還並列「尷」「尲」,到了今日的各式字典辭典乃至於中文輸入法卻皆有「尷」而無「尲」的狀況,只有異體字字典才找得到「尲」了。

這麼說來,原來其實是「尲尬」了?總之,《說文解字》的「尲」「尬」項下,正如「葡萄」等雙聲字,焦孟不離,「尬」字項下只有「尲尬也。從尢介聲」,得要回到「尲」字項下才有「不正也」一解。於是,從「尲尬」到「尷尬」,讀音變了、字形也變了,唯獨字義沒什麼變。

但話說回來,教育部究竟是援引古經典籍以正視聽,還是嘴硬還押對寶,歪打正著硬拗,居然成功盜上壘包,真相大概永遠只有那知情的少數人知道。不過真相如何也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教育部如此大費周章,上追到音韻學的典故來為自己對於「尷尬」的正確發音找到知識合法性的權威基礎,卻忘了此「尷」已非彼「尲」,更沒去追究漢語音韻上千年的發展,如今只留下發音規則的文字記錄、其音究竟如何卻沒有聲音紀錄,那麼根據北京話發音的「ㄐㄧㄢㄐㄧㄝˋ」真的忠實再現了「从尢,兼聲」「從尢,介聲」的「尲/尷尬」了嗎?

叨絮至此,只能說傅科說得很對,知識、真實與權力往往互相建構,掌握知識的人便握有權力,其知識論述便呈現為真實,往復循環,直到此階段的循環瓦解,進入下一階段的知識—真實—權力的建構過程。

最後附上冷知識一枚:「尷尬」同屬的部首「尢」和另文提過的「青」一樣,也是專為少數弱勢族群服務的冷僻部首。五南版《國語活用辭典》「尢」字部下所收者,除了常見字「尷」、「尬」、「兀」、「尤」、「就」,還有今日挪用為台式閩南語用字的「尪」(另有寫法作「尫」者,辭典已經不收了),其他的都是不曾見過的罕用字,僅三枚:「尨」(音同龐)、「尰」(音同眾)、「尳」(音同古)。而這無意義字的部首「尢」本身也是個經過變形的字,古體的「尣」電腦還打得出來呢。看來又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