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31, 2009

身體的欲望:阿凡達 (Avatar, 2009)

當初預告片出來時我有點暈倒,本來是不打算看了。但James Cameron在我心目中威望尚在,況且他差不多每拍一部片就樹立一次新的製作預算門檻,本片又是我毫無抵抗力的科幻類型,忍了三天還是去看了。而這部片證明了詹姆士掌握超大型科幻動作片的調度能力,從容不迫並且故事有條理有內容,遠勝後輩麥靠北。雖說《阿凡達》的故事稱不上高明,但是詹姆士就是有辦法整合無比炫目的聲光特效和故事本身及政治訴求,使電腦特效與故事相輔相成,而不是讓故事成為特效的陪襯。3D影像在片中毫不喧賓奪主,並非凸顯前景影像,而是用來增加背景的縱深,讓整個畫面都是立體而一致的。相較於今年夏天的華麗空殼變形金剛,《阿凡達》更加完整,更加緩急有序,更加面面俱到。

我看《阿凡達》,頗有用《風之谷》的環保理念來演一部外星版《與狼共舞》的感覺。這是關於一群人類到遙遠星球探索可用資源、無意間遇到外星藍色小巨人、重新領略生命與自然和平共處的道理的故事。說穿了這故事原非什麼新鮮得前無古人的點子,把潘朵拉星球換成美國西部邊疆,把納美人換成印地安人,把「人類」換成白種人(但其實也都還是白人),本片根本就是全盛時期的凱文科斯那作品,崇敬自然、回歸自然的環保訴求甚至不需要更動。但本片還引了一個有趣的設定,就是片名所指的人類與納美人(Na’vi)兩種基因混合造出的生物阿凡達。阿凡達計劃是生產人類在潘朵拉星的同名行動載具,因為星球上不適合人居的環境,使人類需要將意識接上阿凡達,由阿凡達在星球上自由移動,並且與納美人往來。也就是說阿凡達是沒有自己的意識的。但因為開發潘朵拉星資源、征服/驅逐居住在珍貴礦物資源地的納美人,也是阿凡達計畫的一部分,所以這個計畫同時也是殖民計畫。


沒有自我意志、作為人類心智「交通工具」的阿凡達,又是片名所指的主人翁地位,那麼它的關鍵內涵是什麼?有的說法是它影射印度濕婆神的化身,以此連結到印度神話。我的理解是從下半身殘障的陸戰隊員傑克(今年表現引人注目的Sam Worthington)開始,去看貫穿這部電影的一個主題,就是身體的感官知覺與自然的關係。從半身不遂的傑克頂替甫過世的兄長、加入阿凡達計畫、將意識輸入阿凡達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能藉由傑克的體驗了解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人與自然共處的環保訴求,始終緊扣著身體感知的環節。當傑克在阿凡達的身體中甦醒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先適應這個藍色的高大肉身,然後開始狂喜奔跑。傑克/阿凡達的狂喜,不但在於他又能追趕跑跳碰,也在於他能夠擺脫人類必須藉助人工呼吸系統才能在潘朵拉星自由行動的限制,直接以阿凡達的身體,還有那莫名所以的辮子神經突觸,去體驗這個神奇星球上所有妙不可言的景觀(視覺)、食物(味覺)、動植物(觸覺),還有與異獸超越語言的溝通(第六感?)和大地與神靈的奧秘呼喚。成為阿凡達後的傑克,超越的不但是他自身行動不變的限制,也是所有人類的感官能力的極限。

從這裡來看,本片略嫌陳舊的人與自然共生共存老調,就有關於身體與欲望的特殊內涵。人類傑克與載具阿凡達的關係在本片中乃是互相補足、彼此完滿,沒有自我意識的阿凡達因傑克而完整,成為真正有血有肉的個體。而傑克則藉由阿凡達探索或重新開發他的各種感官能力,彌補他下肢不便的缺憾,使他能奔跑行走,去到潘朵拉星的叢林深處。至於傑克/阿凡達在納美人的教導帶領下感悟潘朵拉星自然的奇妙與神的靈力等等,更是這個主題明顯不過的延伸了。所謂回歸自然這等New Age的標準口號,在片中便是很具體的關於身體慾望的具體回歸,而這慾望不僅僅是狹隘的性欲,而是所有關乎眼耳鼻口舌和手足髮膚的感官知覺的原始動力。這種具體的回歸在James Cameron謹慎的處理下,雖不免偶有粗泛之憾,但其略帶神秘主義的調調透過納美人的文化與信仰,卻沒有過度自溺的一廂情願。

我認為這是技術層面之外,《阿凡達》在電影解讀層次上的最大貢獻。他以一個虛構的身體,去反省人類的身體,還有整個人類身體、感知能力、以及生態環境彼此之間的關係。我不確定這部電影是否對資本主義剝削生態環境、疏離人的身體與自然、還有商品化物化任何東西等課題有深刻的批判;但是我認為從身體思考的面向為起點,可以幫助我們在看待這部電影與它在當代的社會文化意義時,去找到進一步詮釋的可能性。

12月 28, 2009

年度補課: 美人圖 (2008)

今年韓國外銷的情色意味濃厚的話題電影,除了興趣缺缺的霜花店,就是這部講述朝鮮國女扮男裝的宮畫師申潤福的《美人圖:私情畫慾》。本片攝影極美,幾場全裸和幾近全裸的激情戲拍得很有煽動力,換到室外風景時則山光水色,丰采不減。可惜故事講得稍嫌虎頭蛇尾,幾個很可以好好發揮的主題,例如高唱倫理道德的王室與私下淫亂敗德的大臣間的矯飾偽善、一個不准女性任官的畫師體制中潛進了有極高天才的女繪畫師的衝擊、奠定俗民繪畫的女畫師對感官慾望之美的主張等等,都僅僅點到為止,殊為可惜。

其中最讓我莫名奇妙的,是本片對申潤福情欲與俗民生活態度的處理。原是宣揚儒家倫理道德為主題的宮廷畫師申潤福,在偶然間觀察俗民生活並以七情六慾的人生百態入畫之後,逐漸被其他宮廷畫師排擠輕視。在當朝國王面前,對於加諸她身上的敗壞風氣的指控,申潤福坦然地說她不覺得這些繪畫有何敗德之處,因為她認為更重要的是那些情境中深深吸引她感動她的生命。這是整個故事的關鍵,因為它傳達出申潤福本人超越官員身分與政治意識形態加諸她身上的限制,用不帶偏見與傲慢眼睛去直觀生命中的各種欲望,並以此去感受其感動。正是這個幾近革命性的觀點,開啟朝鮮近世的精緻風俗畫(這也可稱為浮世繪吧??),讓申潤福認識了她自己的身體慾望,也暴露其他宮廷畫師的道貌岸然。

可惜的是,這麼重要的訊息在片中只輕描淡寫地帶過,並沒有充分發揮。少數著墨較多的部份,除了申潤福四處探看民間生活尋找作畫題材,就是她在開啟身體慾望後與愛人享受性愛的歡愉。但這裡有個問題值得追問,就是我們觀看這部電影中的情慾戲,究竟我們觀看的,是電影為故事主人翁情慾解放,還是他們自己的情慾解放?

12月 25, 2009

白色緞帶 (Das Weisse Band – Eine Deutsche Kindergeschichte, 2009)

這次回來第一次上電影院就獻給了奧地利重量級導演漢內克勇奪今年金棕櫚的這部新作。麥可漢內克真可謂當今最帶種的導演ㄓㄧ,非常勇於在古典的電影敘事中使用不古典的表現形式,用他擅長的冷調影像擠壓出擊暴力的意象,以此挑釁觀眾觀影的感知慣性。這部黑白片從頭到尾沒有任何配樂,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起伏,卻透過一個蒼老平靜的聲音說了一個暗流洶湧的驚悚故事。

本片原文片名在中文直譯的白色緞帶之後尚有一節副標題,查了字典且可粗譯為一個德意志的童話或是小孩子的故事。但是本片一點也不幼稚,更不天真爛漫,反而充滿極度壓抑、彷彿驚狂風暴來臨前夕的低迷氣息。據我弟說,漢內克本人曾經在一次訪談中提到,貫穿他大部分作品的一個主題是信任,也因此這部片可以從信任這個道德命題來討論法西斯的暴力與人性中的殘酷。無論如何,本片以一個奧匈帝國境內小農莊的一連串離奇事件影射德國法西斯的起源故事,這個創作企圖是顯而易見的。686在他純潔的罪惡一文中提到片尾收在塞爾維亞王儲斐迪南遭刺殺身亡,引爆死傷千萬的歐戰,使得全片虛構的故事有了關鍵性的歷史重量,而這個提點也極有助於我們看待這部電影時,去理解片中敘事與近代歐洲歷史發展的對位關係。

我是從這部片的幾個主要人物互動型態,去看到一個國族主義法西斯的成形。本片影射納粹法西斯起源的野心,是把這起源從三零年代的戰敗德國上溯到一次大戰前夕的德語系歐洲社會。而德語歐洲的根源不僅是以新教信仰、核心家庭為基礎的中產階級社會,它也是農工階級被消音的國族原型。見微知著,將本片故事在歷史縱軸上延伸,看到的不僅是德意志型態的國族主義起源,其實更可以看到啟蒙時期以降整個西歐中歐社會變遷的縮影。電影中小村莊裏的三個主要人物,牧師、男爵、與醫師,分別象徵文藝復興時期社會秩序下的三個統治權威:神權/教士階級、貴族、以及中產階級。然而從文藝復興到啟蒙又經過了一兩百年,新興中產階級催生的社會逐漸成為舊秩序的一部分,當年改造社會的動力漸漸被慾望腐蝕,中產階級到了十九世紀末,已然靠攏到當初他們所抵抗的舊權威之中,變成社會轉型與政治革新的阻力。三個統治權威因此都承載著各自的敗德與不堪:貴族依然對其他同胞的困境無動於衷,只關心自己的特權優勢;牧師空有傳道職責,但缺乏淑世熱忱,對自己的親人也缺乏體貼與信任;醫師則為了自身慾望與保母通姦甚至與女兒姦淫亂倫。

這樣的世界看在年輕一代的眼中,沒有任何未來可言。為了改造革新這樣的腐敗,這個社會便需要更新的秩序,而這個新秩序、新理想的蘊釀便在牧師的子女主導下暗中進行。固然直到故事結束,片中諸般事故的兇手還未查到,但牧師子女虎視眈眈的目光其實已使答案呼之欲出了。而這裡的重點並非兇手究竟是誰,而是法西斯成形的經過與它和整個歐洲社會的臍帶關係。這個國族運動法西斯的成形與年青一代兩者間的陽謀關係,才是本片真正的懸疑之處:究竟是怎樣的集體心理與動力,得以催生法西斯那匪夷所思的極端暴力?我認為這部電影想要傳達兩個重要的訊息,其一是法西斯並非納粹德國的特有產物,它的出現也不是毫無來由。法西斯的極端壓迫與極端殘酷,乃是起於對另一個專制與殘酷的反彈,所以我們看牧師對其子女的嚴厲到不近人情的管教,看子女從來得不到關愛而偽裝在冷酷眼神之下的殘暴,其實也看到從神權/王權專制變形到法西斯的親近血緣與符應關係。

另一個重要訊息則是法西斯造國運動中的潔癖與中產階級價值。支撐整個新秩序創造的理想,是反動舊秩序烏煙瘴氣的絕對道德感,而這種道德感有它倫理上與物質上對純粹或絕對性質的追求,因此凡不合乎這個追求之標準者,都必須一一剷除。所以社會秩序底層的佃農、不斷破壞集體秩序的貴族之子,還有醫師情婦保姆那見不得人的智障兒,都不見容於這個新秩序的理想國度。就這點來說,法西斯國族的殘酷昭然若揭,就是它完全沒有接納各種弱勢族群的包容性,正因為法西斯理想下的國族正是最弱肉強食最社會達爾文的潔癖世界,而這個新秩序之恐怖,在於這種潔癖的偏執根本不是一種遙遠的烏托邦,卻是其賴以運作的篩選法則。

瞭解這層道理,我們就能理解為何像獨裁、階級壓迫與種族歧視這些人類史上最慘烈的同類相殘形式,都在歐洲人身上發芽茁壯,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在歐洲發揚光大的基督宗教有關。基督宗教對於一神信仰及其絕對真理的追求,上承古希臘哲學思維,造就了對至高無上之真善美的執念,卻也啟發了神權與專制王權的絕對暴力,從羅馬教會到中世紀王國乃至於海外殖民帝國,無一不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血洗來體現獨夫式的威權。法西斯的種籽因此不是生於德意志在一次戰敗後極度挫敗恥辱的激烈反彈,而是早在以中產階級為核心的國族運動中,便已深埋在整個執迷於絕對而純粹真理的意識形態土壤裡。

電影中的白色緞帶,是絕對威權體現下絕對恥辱的表徵。正因為有絕對恥辱,才會有反抗它而出現的絕對暴力與瘋狂。白色恐怖能以如此具體的方式表現出來,本片成就可見一斑。

12月 21, 2009

年度補課開始

回來到今天將近半個月,學校終於把I-20辦好、也寄到了。兩週以來除了打球看片看小說,花最多的時間其實是整理久違一年半的房間。說那是轟ㄟ的房間其實也只剩半間,既要排排亂掉的書,又要把近年來買的西滴DVD歸定位,還要克制自己差點要全部翻下來整個重排的衝動。

當然啦,這一年多來沒機會看到的國片更要趁這段時間大補特補。這陣子只上戲院看了一部片,其他都是租DVD回家補課的下檔國片。既然是下檔已久,花篇幅特書一番好像也已經失去寶貴的討論時效性,所以七拼八湊寫個幾句眉批了事,鄉親也隨意看看就好。

而且為了因應局勢艱難,配合預算緊縮,回來都十天了才上咖啡館也算是破紀錄。上週末頭一次上師大路,喝了水準一般但絕對勝過星巴克的卡布奇諾,邊吃優格起士蛋糕邊寫看片報告,只能說生活就是要這樣享受的啊。

海角七號 (2008)

回來第一部看的片就獻給這風光一整年的巨星。但很可惜的是這部片也肯定是我這次片單中期望值與滿足感落差最大的電影,為此還憋尿跟女友激辯兩小時。我必須要說我很不滿意這部片粗糙的電影感,除了劇本和攝影屢屢讓我三條線之外,片尾高潮的演唱會也沒給我高潮到。我跟女友唯一的共識就是本片要傳達的那種對台客精神的肯定與擁抱,但即使如此,我還是沒辦法喜歡這部電影。

我認為可以從這部片好好問魏導、也可以好好問我們自己的問題,其實不是台客精神,反而是台客文化的情結。究竟是哪些人在擁抱台客文化,當我們擁抱台客文化時我們投射的是哪一種情感,我們又是站在哪一個社會位置去看待台客文化?這裏面或許牽涉了不必要的心理分析和過多的認同辨證,但卻有我們應該去認真剖視的認同政治。像我們看到馬拉桑、代表、茂伯、警察這些角色的庸俗但親切的喜感時,我們很可以說那是魏德聖對自己出身的自嘲,並且肯定他那不帶歧視地去擁抱屬於自己的那種庸俗的正面態度。但為什麼是喜劇?那喜劇的背後還有什麼,也是屬於我們的解嘲自況,還是我們帶有某種時空距離的回看?誰是「我們」?

說到底,如果真要擁抱台客文化,那我上好樂迪點一手啤酒唱伍佰的歌還比較實在些。

囧男孩 (2008)

與《海角七號》同年競技的《囧男孩》對我來說反而是更有討論價值的國片。當然就票房上他受限於題材與商業性,沒辦法跟噴出五億爆量的海角相比,但我認為兩部片不僅重要性可等量齊觀,就敘事與影像美學來說,本片成就應該更高出一籌。這部片以成人眼中教不聽的壞小孩去回看成人世界同等荒謬的欺騙與不負責任,是對成人世界扭曲的社會化做出含蓄但有力的控訴。不,我應該說,就本片來看,成人世界的社會化就是一種扭曲,所以去火星才變成是一種允諾,而不只是一種逃避。但本片也沒有因此為兩個小孩做的一些錯誤舉動平反,自欺欺人地說他們做的是都是天真無辜的因為他們都是小孩子。

這種不帶偏頗的批判與表現,是我覺得本片不容易的地方。他抓住了兒童某種不經修飾的心理與無關好壞的價值觀。許多成人眼中不合適或不正確的價值觀,在兒童眼中其實是無關好壞對錯的;反過來說,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價值養成,乃是成人所教導的扭曲與口是心非。當然,《囧男孩》中的世界沒辦法處理整套社會化過程的價值觀辯證與童真的失落及成人世界的扭曲這麼龐大複雜的課題,但我想編導楊雅喆對於這種辯證的自覺,使這部片不致流於心輔宣導或單面袒護等教條。

看這部片的時候,不知為何我想起楚浮的四百擊。當然四百擊中的孩子天真無辜多了,但是兩部片對學童那種誠懇並不歧視也不溺愛的眼光,可以說貌離神合。除了四百擊,這部片也很可以和蒼蠅王一起比較,對照前者的可愛與後者的殘酷,看出《囧男孩》某種世故的複雜。

赤壁 (2008)

吳宇森近年在好萊塢表現連年下滑後回歸華人世界,正逢電影產業茁壯反映國力日盛的中國,繳出這張四平八穩的三國故事,其實也證明了他日漸衰竭的創作力。但是在好萊塢磨練大型商業片的多年經歷,畢竟還是讓吳宇森累積拍攝大規模場面的功力。香港時期的吳宇森擅長表現的戰鬥場面屬於短兵相接的都市叢林游擊戰,如今轉到古戰場拍攝數十萬人對仗的大型戰爭場面,依然能展現頗有水準的調度功力,表現出「大」的質感。雖說開頭的新野之戰與趙子龍救阿斗的部份處理得稍嫌凌亂,選角也令人不敢恭維,但吳宇森大致上還中規中矩地交代了一個中國歷史也是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部份是幾個角色的刻畫,特別是心機深沉疑忌但故作開明爽朗的曹操(張豐毅),本片攝影以他明暗兩面的臉部象徵他陰晴不定的性格來帶曹操出場,真是令人讚賞。其他像是老臣魯肅和不讓鬚眉的孫尚香(趙薇),寫得也都不至於落俗套。戲份不多的孫權也很吸引我,故事中他夾在英年早逝的父兄與心口皆不服的老臣之間、需要證明自己可比先賢的領導能力,卻又心思游移,眉宇間竟沒有三國鼎立中雄據吳楚的英氣,而多了瞻前顧後、無法決斷的庸懦,實是個生動立體的角色,只可惜給張震糟蹋了一半,也沒剩下多少看頭了。

吳宇森回歸華語世界畢竟是繳出了不錯的成績單,跟大而無當至極的張藝謀陳凱歌相比,總算是讓人鬆一口氣。不過我個人是沒興趣看續集就是了。

12月 06, 2009

Liberal Arts

這陣子找教職找到有間學校徵人,系所赫然叫做Liberal Arts,超酷又完全讓人抓頭皮,一整個很模糊不知道那究竟是搞啥屁的。在美國唸書唸一段時間,大概可以理解Liberal Arts大約等於人文學科;然後呢?其實轟ㄟ也說不太上來,丟履歷之前去晃了一下他們系所網站(這是找教職必做的功課),印象也是包山包海。

請老闆寫推薦信的時候,老闆就問:你了不了這Liberal Arts是幹嘛的?轟ㄟ答:大概有點概念。老闆就很感心地給轟ㄟ上了三分鐘的課,講解美國的大學校園內所謂的Liberal Arts賣的大約是啥膏藥...

首先呢,用我們中文來理解,Liberal Arts大約等於社會人文相關學科,但又不只限於我們大學的法學院文學院。Liberal Arts可不是美國政治在講的偏右的保守派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也不全然是偏左的自由派(Liberal)。Liberal Arts,指的是相對於技職傾向較鮮明的領域比如說管理學院啦工學院啦護理醫藥學等等;也就是說Liberal Arts泛指人文學科(Humanities),社會學科(Social Sciences)以及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s)。所以我們看美國大學的學院制,往往會看冇,怎麼會把物理數學地理地質和哲學歷史文學擺在同一個學院裡面呢?原因就在於它們都是所謂的Liberal Arts,而非professional arts。所以Liberal Arts用中文來理解,應該比較接近文理科學,不是狹義的人文科學。

那麼這些文理科目強調的是什麼呢?老闆有在講,它強調的是能靈活跨越文理科目當中的各種範疇,簡單地說是跨領域,理想是能夠提供一個廣泛涵蓋文理思維與研究法的教育,讓學生可以從一個寬廣的角度去認識思想或知識的歷史運動。也就是說,Liberal Arts並不侷限在特定領域的研究訓練或專業知識,而是提供一種通才教育。

所以啦,既然這種文理科系的目標在提供通才教育,它要找的老師也要是能靈活跨越各種領域的通才。它不要一個可以寫出五百頁哲學鉅作然後對社會脈動一點也不敏感的思想家,它也不可能對一個整天鑽進檔案室或圖書館然後對學生一點都不關心的社會學者特別感興趣。至少在短期目標內,這種科系要求老師在教學上要能提供知識的廣度。也就是說,如果有鄉親想要找這種教職,妳/你得要強調自己是什麼都通彈性十足而且熱愛教學。轟ㄟ相信國內近年來大叢大叢冒出來的通識教育可能也是在朝這廣納百川的趨勢發展。

照這樣來看Liberal Arts跟轟ㄟ之前想的是差不多,但這也代表這個工作機會應該也是沒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