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09, 2021

之前聊到「」這樣個除了地名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用途與含義的少見漢字,如今又碰上一個「洧」。

水部六畫的「洧」,字體結構相當簡約,卻讓我耗了不少時間瞎猜該怎麼念,才找到ㄨㄟˇ、和「尾」「偉」相同的好記讀音。如前述,「洧」沒什麼意思,就是一水之名,位在今天中國的河南省,發源自靠近山西晉城的陽城山,流經鄭州與許昌之間的潁川地帶,繼續向東流入賈魯河。

洧河(古稱洧水)由來已久,許多春秋戰國時期的經史書籍都提過,許慎《說文解字》自然也收了,而且過了兩千多年,也就河南一帶有這樣的地名與這樣的字義,真夠獨家。以此之故,河南在歷史上便免不了有些地名冠上「洧」字;早在隋朝便設置過洧州,到唐太宗貞觀年間正式廢止,是「洧」字輩最高的地方官制。之後有金朝設置洧川縣,歷經明清兩代乃至民國時期都還保留,1949年中共建國後才裁併。不過,開封市尉氏縣倒還有個洧川鎮,算是勉強留住歷史痕跡。

關於洧水有個典故可以聊聊。《詩經.鄭風》有段〈溱洧〉,顧名思義大約是鄭國溱洧二水地方的詩歌。爬一下網路,這段講男女遊樂的詩歌頗受孔子批評,似乎過於淫佚。記得中學時期國文老師提過鄭衛兩國音樂淫靡不雅,好逸樂而被《禮記》特別點名抨擊。不過,我也找到美國的漢學家Jeffrey R. Tharsen(康森傑)發議論為〈溱洧〉辯護,簡單說是儒家可能剝除在地民俗脈絡並道德上綱,以至曲解文意,更使後人誤解原文。


*同場加映:有個長得跟「洧」頗像的「洕」,筆畫數更一模一樣,讀音卻毫不相像。「洕」,讀作ㄧㄣˋ,音同「印」、「蔭」。洕在歷史上是個新創字,《說文解字》並未收錄,《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上提供的資料,最早是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篇》才有「洕」的紀錄,一直到《康熙字典》的詞條,都還收著《玉篇》的字解:「小水也。一曰小水文」。同樣是水流,「洕」的讀音和字義都與「洧」頗成對比,是涓涓細流。「洕」這挺雅致秀氣的字,如今咱們教育部的國語辭典網站卻不收了,可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