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10月初的某個清晨,愛倫坡被發現獨自頹坐在巴爾的摩的公園座椅,他當時已生命垂危。這位以恐怖、怪誕、離奇的懸疑推理故事聲名大噪的作家,死前最後時日的形蹤與遭遇本身也成了一個謎。原創劇本、也就是說(可能)並非改編自任何文本或援引真實事件的《神探愛倫坡:黑鴉疑雲》,搬演偵探小說始祖愛倫坡如何走向死亡的這個謎團。
以政治色彩鮮明並在電影美學上也成績不俗的《V怪客》(V for Vendetta, 2005)一鳴驚人的James McTeigue,在《忍者刺客》(Ninja Assassin, 2009)更向商業靠攏後,再次出擊的《神探愛倫坡》整體而言四平八穩,少了敘事或視覺層次上的大膽,多的是想要講個更完整細緻而且古典的故事。單就故事來說,本片雖有近兩小時篇幅,但節奏明快,藉由殺人懸案的一個個線索,引導觀眾隨愛倫坡抽絲剝繭,推敲殺手身分及犯案動機。
就犯案手法與殺人動機來說,本片與多年前的《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 1999)頗為相似。這是典型的模仿犯殺人模式;唯比較明顯的差異是,《神探愛倫坡》中作者本身成為被模仿的對象。猶有甚者,兇手以愛倫坡的女友為人質,要脅愛倫坡寫出新的推理小說來預測自己(或女友)的下場,而愛倫坡本人必須去解自己創造的謎題。推理小說迷應樂在其中,早早開始預測誰是真正兇手。但推理小說迷也都清楚,兇手是誰常常不是解謎或分析案件的真正重點。這裡的重點在於犯案者的挑戰/刺激,帶來作者與作品的主客體的微妙辯證關係;說得通俗些,無非是要探問作者與作品之間究竟是誰支配主宰誰、誰催生了誰、誰又成就了誰這等形而上的問題。
即使不看這等深奧的提問,本片可玩味處還有片中的城市地景與空間。整部片從頭到尾我一直有個巨大疑惑:明明這部片反覆提到巴爾的摩,為甚麼我總覺得那座城市根本就是倫敦?為什麼片中的城市,即使是大白天也總是暗的?更別提片中的角色操的英語何以都有濃濃的英國腔?多霧、陰暗、溼漉的磚石路、穿斗篷的男子、酒吧,顯然是十九世紀中期以降推理小說的標準元素,這些元素的組合交織成獨特的城市空間與地景,幾乎讓讀者/觀眾制約反射式地自動將類似畫面對位到推理故事中的神秘感、懸疑、陰森詭異、步步殺機。《神探愛倫坡》另一稱職之處在於營造出這種典型的視覺印象,有助於觀眾立刻進入情境,毫不浪費時間。我們幾乎是從電影的第一秒鐘,便進入故事的脈絡中,開始等待驚悚、謎題、與線索。
但也有可能是因為這種操作太過精準並謹守公式,反而少了點驚奇。無庸置疑,《神探愛倫坡》是一部聰明、可看性娛樂性皆高的商業電影;如果說它有什麼真正可惜之處,大約就是缺乏衝破類型常規的膽識,讓約翰庫薩克的愛倫坡(倒是有趣的選角)、或是全片的運鏡與剪接,有更出人意表的表現。
*有關本片其他短評,火行者部落格的文章很到位,建議一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