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08, 2021

2020台灣票房觀察 國片亮麗篇

2020年注定在電影史上必須記上一筆。詭譎之年、苦悶抑鬱之年、黑洞般的一年;以往該有的戲院盛典,節慶時分隨之而來的集體銀幕朝拜,螢幕上的閃閃星光,都因肉眼看不見的病毒而幾近全毀。

受到疫情衝擊,2020全年北美票房已無討論分析的意義;即使是宛如平行宇宙的寶島戲院,整個上半年的國片市場也近乎停擺:疫情初起、防疫最緊繃之時,從一月23日春節檔《你的情歌》、《喜從天降》上映,直到二月21日才有《失路人》接棒,其間足足四週檔次沒有任何國片上映。這可能是過去二十年來國片市場的紀錄了。即使到歷年重點時段的春假、暑假檔期,國片偶有振奮人心的票房表現,普遍來說仍乏善可陳。

當然,2020下半年的國片大逆轉都看在眼裡了。不管怎樣,先來看看2020年度國片票房,以下十一部為去年跨越3000萬票房關卡的國片:

孤味...........................................1.88億(上映中)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1.03億(上映中)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7922.3萬(上映中)
馗降:粽邪2..............................7214.3萬(上映中)
女鬼橋.......................................5811.95萬
無聲...........................................4989.8萬(上映中)
打噴嚏.......................................4707.5萬
怪胎...........................................4512.2萬(上映中)
同學麥娜絲................................4439.1萬(上映中)
親愛的房客................................3842.7萬(上映中)
消失的情人節............................3208.6萬(上映中)

2020年的國片票房前十一名,目前還有九部在戲院衝刺,但排名已不會再變;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孤味》賣勢仍強,最終可能跨越兩億關卡,而《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與《無聲》也將分別突破八千萬與五千萬大關。此外,這份榜單除了《女鬼橋》是搶在疫情風聲鶴唳時推出梅花座政策之際衝出還不錯的成績,其餘全都是下半年的作品,熬過梅花座時期的淒風苦雨、也挺過《天能》的風頭,才接連登場。尤其唯二破億的《孤味》以及《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都在最後一季才推出但迎頭趕上,前者甚至遠遠超越其他國片,以細緻的女性觀點結合夠濃厚的台灣鄉土情懷,催出驚人的票房潛力。至於以虐戀偶像劇的模式包裝同志題材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不論是青春男體或刻骨銘心愛戀,已確立其國片史上第一部破億同志題材作品的地位。

而《孤味》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兩片票房與口碑雙贏的成就,說明了台灣影視文化裡鄉土通俗倫理劇、以及偶像劇這兩劇種的成熟。這兩種在台灣電視紮根耕耘二十年的類型,尤其是本土劇發展模式早在上世紀已有雛形,終於在產製與行銷充分演練下開花結果,才能在電影產業有如此穩健、力求商業與藝術平衡的結晶。這種熟成是兩面刃:其優勢在於以小螢幕餵養兩個世代的觀眾群,至今已能以同樣的敘事模式與影音語彙,走進大銀幕重複那熟稔而明快的公式操作。但它的風險也正在於商業化的產製,需要持續但自我更新故事設定或細節,以免落入彈性疲乏、創意快速耗竭的窠臼。

誠然,這兩部作品、乃至今年國片榜上的多數,都未必是進得了經典之林的傑作,但2020可能是本世紀至今國片的商業表現與藝術成就取得最佳平衡的一年。且看探花《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是典型的浪漫愛情商業片,之後的《馗降:粽邪2》、《女鬼橋》是近年表現最出色的恐怖類型;但榜單上的後五名,除了《打噴嚏》是標準商業片,其餘都是較親近影展、訴求較小眾或題材冷門生硬的非商業取向作品。但它們的票房表現都超乎預期地理想,尤以國內繼《寒蟬效應》(2014)以來第二部以校園性侵為題材的《無聲》,居然以五千萬票房高居年度國片第六,相當令人驚訝。另外,取材同志議題且文藝腔較濃、但觸及廣泛的家庭議題引起共鳴的《親愛的房客》,以近四千萬票房擠上年度國片第十,也讓2020年的國片票房榜有兩部同志題材作品,也創了寶島影史紀錄。

國片能有如此佳績,好萊塢電影缺席的變相助攻當然最是關鍵;當然,文化部集結資源,整合出「國片起飛大聯盟」,從七月起不斷強勢宣傳,應也有一定助益。但這些作品本身以成熟、通俗但不落俗套的美學或敘事表現,才博得票房與好評,其間並無僥倖。這或許也說明了,賀歲或暑假等傳統強檔檔期的催票作用,有時不如電影本身的實力與口碑來得有效。

事實上,過去一年來有幾部題材、故事、或類型走向較大膽的商業劇情片,票房雖差強人意但表現其實不俗,像是惡搞喪屍與政治的《逃出立法院》,將校園霸凌與少女心機玩出新味的《哈囉少女》,最後都只收獲四、五百萬左右的票房,殊為可惜。表現較佳的《破處》,或許是以少年性幻想/啟蒙破題,最後以近1300萬坐收,或許也不算太糟。這些在我看來各自有勇於突破的企圖心,或許是題材、或許是類型公式,希望略低票房沒讓他們氣餒。特別是敢玩的惡搞喜劇片,近年屢屢有讓人驚喜的表現,期待未來還有更不落俗套的精彩作品。

至於實驗性強、藝術性較濃、非商業取向或獨立製作的劇情長片,則在這片「榮景」下繼續掙扎求生。十二月才上映的《親愛的殺手》,不知是鄭人碩壓陣、還是情慾題材燒起口碑,一個月催出近七百萬票房,不算太差。而遙望健康寫實經典《蚵女》(1963)的《蚵豐村》,再度著眼於寶島海線的養蚵風景,並以底片呈現出今日電影少見的濃豔色調與粗礪質感,雖堪堪跨越百萬票房的門檻,已是聊以告慰的佳績。更能打出明星牌的《野雀之詩》、《惡之畫》,卻分別只收30、50萬的票房,就算電影完成度欠佳,就算疫情衝擊進場意願,但如此不理想的票房表現,實在令人費解。

紀錄片方面,2020年票房表現最優異的作品是講述聖嚴法師生平的《本來面目》,隨國片起飛在秋初上映,最後以近千萬作收,正如2019年的《如常》,雙雙證明宗教領袖人物題材紀錄片的票房基本盤,或許就是信眾的號召力。《如常》與《本來面目》也各是該年票房最高的紀錄片,而去年其他紀錄片的票房表現,則明顯呈溜滑梯態勢,分別有《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317.9萬、《千年一問》284.7萬、《我的兒子是死刑犯》103.1萬,是2020年僅有的破百萬票房紀錄片作品。

總體而論,即使紀錄片始終不是票房強棒,千萬已是難能可貴,何況2020確是國片豐收之年。和2019年相比,我們或許沒有《返校》那樣炸出2.6億票房的blockbuster,但十一部破3000萬票房國片,卻遠超過2019年的四部;如果以破千萬門檻來算,2020年的十四部,則略勝2019年的十三部。此外,2020年國片票房前十名總和的7.25億,更遠遠超越2019年的5.47億,直逼2018年的7.61億。這是令人振奮的成績,放眼今年,期望能有同等甚至更加精彩的表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