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20, 2021

趼;趼

「趼」,足部四畫,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網站上有兩個讀音,一為ㄐㄧㄢˇ,音同「繭」,一為ㄧㄢˊ,音同「言」、「顏」。

與「繭」同音的「趼」,儼然就是「繭」的別字,字義也確實相近,為手足部位因摩擦而產生的厚皮。教育部網頁所舉的例句可上溯到《莊子.天道》篇:「百舍重趼,而不敢息」;唐朝的陸德明在《經典釋文》的《莊子音義中》如此解釋「趼,胝也」,便是胼手胝足的「胝」,如此理解「趼」則一切清楚明瞭。

至於「趼」的另一讀音ㄧㄢˊ,教育部辭典網頁未提供任何說明或例句。這得要從其他書來理解。

像是《說文解字》,所收錄的「趼」不從《莊子》,並且解字也大不相同:「獸足企也」,翻成白話文大約是野獸墊起足蹄。段玉裁的注解落落長、難字也多,例句引自《爾雅》:「騉蹏硏、善陞甗」。此說深一層的意思,則要參考宋朝邢昺的注疏:「趼,平也,謂蹄平正」。

所以讀作ㄧㄢˊ的「趼」,在名詞和形容詞兩種詞性會有不同字義。比較耐人尋味的是這些字義卻似乎一直到明清時期,才由《康熙字典》整理齊全。這當中應該還有些公案需要文字學者考察一番。我自己的猜想是「趼」的用字過程中或許在某一刻和部首相同、但筆畫數不同的「趼」相混用了(如左圖)。

而耐人尋味之處正在於,如今或許是筆畫從簡、或許是將錯就錯,都只有筆畫較少的「趼」來指涉厚皮、墊起足蹄、腳平滑等意思,並且分出兩種破音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