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02, 2021

青年溫德斯:過渡1980

美國朋友 (The American Friend/Der amerikanische Freund, 1977)
事物的狀態 (The State of Things/Der Stand der Dinge, 1982)

漫遊、探尋,追問、追悔;溫德斯在公路上、影像裡走過七○年代。

在《公路之王》總結「公路三部曲」後,也彷彿映照溫德斯自身創作歷程,轉向紀錄片工作,並更進一步擁抱美國通俗文化。他的下一部劇情長片《美國朋友》是改編自Patricia Highsmith「雷普利」系列推理小說、1974年的Ripley’s Game。

(附帶一提,同部小說於2002年再度被改編為同名好萊塢電影《魔鬼雷普利》)


《美國朋友》被認定為new noir的黑色電影類型,是溫德斯的突破性嘗試。雖是類型作品,溫德斯仍以他的個人風格大幅度改造成撲朔迷離的殺手故事,將主要場景與人物都移到德國。自然,片中仍拼湊許多美國通俗文化元素:可口可樂、牛仔(帽)、紐約、美式酒吧、點唱機、撞球檯;溫德斯甚至請來嬉皮文化公路電影的銀幕代表Dennis Hopper飾演亦正亦邪的雷普利。這些都收攏在美國原生種的黑色電影類型裡,頗有大會串的嘉年華氣息。

同時,《美國朋友》也依然是溫德斯色彩強烈的公路電影。故事在不斷移動中進行,飛機與火車旅行同時成為移動工具、推動故事的媒介、以及浪逐的符號,或許也更增添不安、懸疑的氣息。當機艙與車廂成為故事的重要場景,如此聚焦於不斷移動乃至執迷,讓殺手執行任務的意義也變得相對模糊。雷普利設計殺手入局,除了報復與些許作弄,好像也沒有什麼具體意義。《美國朋友》仍然是溫德斯的公路電影,但追尋意義的精神、或動力可謂消失殆盡,甚至已然放棄,留下的只是虛無。

而在這彷彿朝向死亡與毀滅之旅的作品中,身患絕症的主人翁殺手或賣假畫、買兇殺人的雷普利,看起來都不是《美國朋友》的核心人物。我有種感覺,透視溫德斯大幅改動後的《美國朋友》的關鍵人物,其實是那位潛身紐約、假死作畫的德國畫家。這無論在原著或電影裡都原本無足輕重的人物,永遠無法現身、也或許永遠無法歸鄉,是終極的流離失所、徹底的失根(displacement)。溫德斯刻意要在的《美國朋友》置入這樣一位德國畫家,讓我忍不住揣想那就是他的化身,一個來自德國、困居紐約的幽靈,所有回到故土的創作都成了飄蕩在原鄉空中的鬼之迴音。

旅途仍然繼續,只是意義不再存在;人還在,卻只是四處漂蕩的遊魂。《美國朋友》是否可能因此成為溫德斯朝向後現代的轉捩點?想著想著,便浮現這樣的念頭。


遊蕩與浪逐來到八○年代,溫德斯於1982年推出《事物的狀態》,一舉奪下威尼斯金獅,首座世界級影展首獎讓他在電影事業攀上新的高峰。

(事實上,溫德斯在1982年共推出四部作品,包括首部好萊塢作品Hammett,也是一部new noir風格懸疑片,執行製作人還是Frances Ford Coppola。但不曾讀過相關討論,網路上則多是關於這部片的攝製紛擾,於此略過不論。)

一組在葡萄牙海邊近乎遺世獨立拍攝科幻片的劇組,突然面臨資金不到位、底片也用罄的窘境。苦等後援的同時,劇組各人開始像是斷線風箏般,有的讀書有的寫作,有的藉彼此身體撫慰寂聊、也有的乾脆出走。最後德國來的導演飛回洛杉磯找製作人討錢。

把玩公路電影已然熟爛,溫德斯進到新的創作階段,在《事物的狀態》將公路電影的遊蕩宗旨上升到哲學高度:這裡的旅途被轉化為進退不得的懸宕狀態。劇組困在葡萄牙海邊那彷彿廢墟的酒店裡無止盡地等待底片,那使電影能成為電影的起點;拍攝工作不得不擱置後,人們開始脫軌、逸出他們的工作節奏,或許不知所終,某個意義上卻也是藉這空檔回歸生活。但這裡的生活,如家人相處、如尋求慰藉,卻也是被擱置而非回歸常態的生活;亦即,在這懸宕之中,沒有意義可供探尋。有的,只是空等待與徒勞地追尋裡浮現的荒謬。這種荒謬與無謂之況味或許有那麼點近似《歧路》,卻更像是貝克特式的等待。

而作為《事物的狀態》引子的戲中戲科幻片,或可理解為溫德斯對漫遊、浪逐等「公路」狀態或精神的擴充:在某種意義上,科幻未嘗不是時間的漫遊。但這戲中戲—片名《生存者/The Survivors》—加上戲中戲的德國導演,都讓溫德斯自我指涉的暗示呼之欲出。如果說溫德斯之前的作品可理解為個人心靈狀態的投射,那麼《事物的狀態》大可是他的創作自況了。本片攝製完成於溫德斯第一部好萊塢作品Hammett拍攝工作暫停(或停滯)的期間,而《生存者》是戲中戲導演的第一部好萊塢作品,同樣進退不得。《事物的狀態》直白揭露溫德斯來到好萊塢的適應不良,也不無他藉戲中戲導演遭製作人挖苦來自嘲一番的無奈(雖然溫德斯多次宣稱Hammett並無所謂拍攝問題)。

《事物的狀態》因此成為一部關於拍片卡關的導演述說一個關於拍片卡關的導演的作品,並藉此回顧自己電影事業的關懷:電影是什麼,美國通俗文化,路途與追尋。原來轉向通俗類型的《美國朋友》或大駕光臨好萊塢的Hammett該要是標誌溫德斯的轉型,如今卻倒像山不轉路轉、誤打誤撞騎金獅的《事物的狀態》,才是他新的起點。《事物的狀態》成為溫德斯青年時期電影事業的總整理;有人更認為,有了《事物的狀態》,才有接下來讓溫德斯在世界影壇大放光芒、影史留名的《巴黎德州》與《慾望之翼》。從許多角度來看,「公路三部曲」之後、從《美國朋友》到《事物的狀態》的三部作品,都有了那麼點過渡的意味了。

(《事物的狀態》裡這造型特殊、過目難忘的小車,變成銜接到日後《里斯本的故事》重要線索。但這都是後話了)


*延伸閱讀:關於《事物的狀態》,代理商甲上娛樂的介紹文章簡單交代由來,另外,威尼斯得獎後於1983年發表在《紐約時報》的影評,都建議一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