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露天電影院當晚,〈看不見太陽的那幾天〉導演李家驊到場座談,得知電影在去年推出後有不少批評。我讀到有關這部片的批評,比較有印象的只有這篇,提到關於本片格局狹隘、自我設限的問題,我多少也能認同。在兩次看片的印象中,我也注意到整部作品未能收納運動現場其他重要組織的動態,例如公投盟,乃至於學運團體內部的異聲如賤民解放區與大腸花,使這部片在表現運動內外聲音紛呈這方面流於扁平、單面向。即使有〈退場前。志工絮語〉、〈世代正義藍綠之爭〉等段落,將鏡頭轉向學運內部叫沈默的角落如物資組、立院二樓區、孤鳥攝影師等,對於豐富全片紋理並未有太大助益。當然,仍有像李惠仁的〈烈焰下的崩解與重生〉與蔡崇隆的〈國家機器的啟動〉等高手出招,讓我們難得地看見「反派」警方與官方的說法,端出較持平也較多樣化立場的影像,讓這些立場自行辯證對話。當然,蔡靜茹〈我們的1990〉讓野百合世代在片中佔有一席,不論是世代交替、理念傳承、或平行對照的脈絡,都豐富本片的意義,同樣值得肯定。
不過,我與同事都注意到有些片段似乎和去年濟南路版本不一樣了。記得沒錯的話,似乎至少〈我來街頭的理由〉和〈一夕之間我長大〉重新剪輯過,拿掉一些並且補進一些片段。而座談中李家驊也提到,由於學運後有些成員
這是《太陽.不遠》仍待釋放的情感能量,當然也是它的負擔。整體而言我對本片肯定多於批評,因為它是集體記憶的某種歷史見證、也是那股激情的一個寄託;它比較像是拼湊出來的筆記而非論文,有重點整理,但刪節之間頗見潦草與不成熟。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多關於318學運的紀實影像問世,優劣互見,但總要有第一部。作為這第一部,《太陽.不遠》對得起許多人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