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23, 2018

東京:豪德寺.招福貓.井伊直弼

手上的參考書告訴我,東急世田谷線推薦景點之一,是宮の坂站附近的豪德寺。這座超過五百年歷史的佛寺,在築成之初原屬臨濟宗,在十六世紀末改歸曹洞宗後沿用至今。至於豪德的名號則來得更晚,是到了十七世紀時,這座佛寺讓當時的藩主井伊直孝定為井伊家的菩提寺,而井伊直孝的戒名為「久昌院殿豪德天英居士」,本寺便從此定名為豪德寺。


但這些前朝遺事對觀光客來說並不重要。豪德寺之所以成為值得收入旅遊書的景點,在於它有個東亞文化圈、甚至許多其他文化圈皆知的文化產物:招福貓。相傳井伊直孝有次為了避雨,跟著一隻貓直奔入本寺殿內。事後他將這故事說給寺裡的師父,師父聽了非常喜歡,招福貓的傳說便由此出,這寺也成了井伊家的菩提寺。另外還有更具傳奇色彩的說法,是井伊直孝跟著一隻貓直奔入寺,因而避過雷擊,井伊直孝視為福貓,這座佛寺也因而從此與井伊家和貓結善緣。就因緣觀來看,第一個故事雖然平淡無奇,但境界較高;不過從世俗的觀點來看,「招福」二字較能呼應第二個故事的傳奇性,當然,娛樂效果也高得多。

豪德寺為了供奉這招福貓,不但特地建了「招貓殿」、殿中安放招貓觀音,更在一側設置「招福猫奉納所」這樣的粉絲專區,擺滿各種大小的招福貓,為數上千擠成一團,也是奇景。便是這裡讓豪德寺成為小受歡迎的景點。

招福貓與我們熟知的招財貓不同。招福貓據說是公貓,而招財貓則是母貓。但更重要的是招福貓舉右手,懷中不抱錢幣或元寶,而招財貓舉左手,懷中必有金幣或金元寶。簡單來說就是男生招福舉右手,女生招財舉左手。但這麼想來,國人比較可能是不知招福貓、只知招財貓,將前者誤認為後者,左右不分、福財皆可的狀況居多。


豪德寺的寺區一隅還有井伊直弼之墓。稍微查了一下這號依稀有印象但不知哪裡聽過名字的人物,才知井伊直弼是可是江戶時代尾聲的重要關鍵,在幕末扮演推動開啟國門、迎向世界的重要推手之一。他是位於近江國的彥根藩第十五代藩主,同時在德川幕府官拜僅次於幕府將軍的「大老」。井伊直弼於1860年過世,沒能見證日本進入轟然開啟革新的明治時期;但他人生最後幾年的政治事業有如千重浪,推動日本政治革新、與世界接壤,都有他參與的痕跡。

井伊直弼於1850年繼任彥根藩主後厲行藩政革新,接著在1853年美國軍艦一炮打開日本國門的黑船事件後,力主積極、應變的開國政策。井伊直弼因而促成日本於1854年與美國簽訂《日美和親條約》,雖然實質上是不平等條約,這卻讓日本一舉結束近三百年的鎖國時期,但井伊直弼卻也因此在幕府內與攘夷派的鬥爭白熱化。同時,井伊直弼更強勢介入德川幕府的繼承人政爭,種種動作皆在幕府樹立不少政敵,引發許多漣漪。但其中最具爭議性的,或許是井伊直弼於安政五年(1858)就任大老之際,未得到天皇授權便私自與美國簽訂《日美修好通商條約》;這紙同樣是不平等性質的條約,因觸怒天皇而非同小可,使已然紛亂的幕府政局平添幕府與朝廷對立的變數,一時之間,密令、撤職、肅清等政爭動作不斷,為此井伊直弼發動血腥肅清,牽連政敵上百人,史稱「安政大獄」,成為井伊直弼政治事業的一大污點。

如此紛擾,在1860年井伊直弼於江戶城遭暗殺而告一段落。井伊直弼死時年僅四十五歲。

雖然井伊直弼身後因持續延燒的政爭波及而遭問罪減俸,但他對於唯有走向開國與富國強兵才是日本生存之道的堅持,如今事後諸葛,已普遍認定他的開明與強勢使日本歷史完全轉向,賦予他相當的地位與評價。但也另有一說,是他的種種動作多為政治佈局,無非是與攘夷派政治鬥爭下的手段與選擇而已。

信念也好,算計也罷,日本在走入明治時期後,確實開啟空前的革新運動,造就接下來全面性的西化、現代化、工業化與富強。而這些井伊直弼生前都無緣得見。若知道自己的主張後來一一實現,井伊直弼該會為自己的遠見(或好鬥)與政治豪賭驕傲不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