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0, 2016

他們在島嶼寫作II 香港三帖

四年前成功結合文學與電影、精緻優質的島嶼寫作系列,去年陸續推出第二波的作品,不但規模擴大到七部片,也跨越海疆到香港。這安排開拓了以台灣為基礎的文學視野,頗有媒合近年開始風行的「華語文學」大旗之功。新的系列納入香港,也同時延續「島嶼寫作」的概念,所選擇的西西、劉以鬯、也斯三位,則是對台灣影響頗深的香港作家。我想辦法進戲院把這三部都湊齊了,以下一併報告。


我城 (2015)

找來陳果執導的《我城》,以非常有玩心的方式呈現西西的文學與性格樣貌。雖然西西的作品幾乎都以香港為題材,但她最早卻是先與台灣讀者結緣、才在香港逐漸建立她的作家名聲。除了電影同名的西西第一部長篇小說《我城》(1979),片中也用了相當篇幅介紹一些其他的西西作品,包括《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1984)、《美麗大廈》(1990)、乃至西西因患病治療轉而書寫布偶題材的《縫熊志》(2009)、《猿猴志》(2011)。穿插在董啟章、馬世芳、鄭樹森、莫言等名人訪談之間的,則還有西西自述創作歷程、包括任教生涯、也有療病工作坊裡開始縫製布偶的經過,讓我們窺見西西其人其作的切面。


西西顯然是溫暖有親和力的人,帶著些童真可愛,而本片也試圖呼應這一點,透過模型、真人玩偶等設計,讓這部文學家紀錄片看起來不太文學、甚至頗為俏皮。我尤其喜歡的兩個片段,一是片尾讓西西坐在一家茶餐廳裡說故事,接著鏡頭開始後退,畫面裡出現一個接著一個拍攝人員,包括攝影師錄音師打光師傅場記等,但他們都穿著玩偶裝蜜蜂裝怪獸裝(著蜜蜂裝的正是陳果本人),彷彿要讓西西開心、也取悅觀眾似的,可愛極了。另一個片段出現在稍早,片中接受訪談的眾人,每個人唸一句西西的作品(忘了是哪一篇),再一一串接起來;這個溫暖無比的片段,也儼然是眾人對西西的禮讚,對於作家的推崇,這或許是最美的方式。

《我城》的活潑與溫暖,在「島嶼寫作」系列中頗為獨特,在陳果的作品中也顯得不同。不過,後來得知這部片的拍攝引起些風波,招來西西友人對陳果的批評。無論陳果對西西、或是對這部片的態度是否如該評所云,還是陳果不過是懶得對他自己的性格行事多做解釋,我認為都是後話,不該因此折損《我城》的柔光。


1918 (2015)
東西 (2015)

劉以鬯的《1918》以及談也斯的《東西》都是香港導演黃勁輝的作品,成績雖有高下,不過還是在此一併討論。

國內讀者對劉以鬯的認識大抵都止於他高度現代主義色彩的《酒徒》(1963)、《對倒》(1972,另有1975短篇小說版本),電影掛的則或許知道這兩部作品直接影響了王家衛分別拍出《2046》(2004)與《花樣年華》(2000)兩部作品。其中《酒徒》更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意識流小說。本片也聚焦於這兩部作品與其影響,以過半篇幅、同時穿插王家衛兩部電影的片段,極力「舉證」劉以鬯的影響力與文學地位。本片的其他篇幅則娓娓道來劉以鬯的進入出版業的上海時期、南洋辦報的青年時期、當然還有他與妻子落地生根的香港時期。

片名《1918》是劉以鬯的生年。劉以鬯被尊為香港第一位作家(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終其一生可謂專職文人,除了辦文學雜誌、擔任報紙副刊編輯的那些年,其他時間都是全天候筆耕。除了《酒徒》與《對倒》兩部純文學、也是劉以鬯純為滿足寫作樂趣的創作之外,還有許多較具商業色彩的作品。《1918》震撼我的其實無關電影本身,而是劉以鬯先生以年屆近百的高齡,仍然身心健朗。同時,他在全天候筆耕的那些年,每天都必須繳出一萬字的稿,這件事更讓我肅然起敬;別說要有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支撐一個人每天能有一萬字的寫作量,要記得那是個沒有電腦的年代,僅僅是每天手寫一萬字,光用想的都手軟,更何況是寫。而劉以鬯是這麼度過他的寫作事業。你如何能不歎為觀止?

可惜的是,《1918》略多的致敬篇幅,尤其是穿插王家衛電影的橋段,顯得錦上添花、因而不夠內斂,反有種廣告片的錯覺。


同樣是黃勁輝的作品,悼念2013年過世的也斯的《東西》則透過相當大量的訪談與也斯本人旅遊紀行的影像紀錄,構築也斯豐富的面貌。也斯交遊廣闊,也極愛旅行;《東西》片中有這麼一段也斯的自述,說他的每個朋友都代表他性格的一面,把他所有的朋友湊在一起就能了解他。本片蒐羅的大量訪談,包括導演的自陳,既是側面認識也斯其人其事,也是對於也斯的回顧與悼念。我沒讀過也斯的作品;透過《東西》認識的也斯,詼諧、親和、有包容力,毫無某些文人會有的憤世嫉俗、或矯情、或自命清高。本片也因此沒有文學紀錄片可能會有的所謂文青姿態,而更像家族影像。

不過片中某位顯然熟知也斯的香港學者說,早年的也斯批判性較強烈,香港本位的姿態也較強硬,晚年的那位樂觀開朗、溫煦可親的也斯,是他晚年大病一場後才有的新版本。也無妨,晚年的那位也斯應該不會介意他「性格的一面」出賣憤青也斯吧。

《東西》片尾的也斯葬禮一如也斯本人與全片風格,像是對也斯溫柔的告別。這片尾也與片頭黃勁輝的自敘兩相呼應,為本片畫上完美句點。通篇《東西》正如也斯的散文詩,平淡中有溫暖,淺白的字句映現也斯平實幽默的性格。


關於老與其他

兩位香港導演拍出三部關於香港作家的文學紀錄片,略不同於其他「島嶼寫作」作品的文藝氣息,相較之下輕巧得多。不過這三部作品倒是和其他「島嶼寫作」作品有一點相通:這些紀錄片裡的作家若不是近年甫離世、就是已逾古稀。「老」成為貫穿這系列的一個關鍵字,呼應、或甚至成為這系列徐緩沈靜影像的血肉。當然,這再次提醒我們持續創作華語文學紀錄片的急迫,對於留下(尤其是)台灣文學耆老的影像,根本已是搶救任務。我們極度需要有質感的華語文學紀錄片;「島嶼寫作」在台灣,至少還有齊邦媛、鍾肇政、葉石濤(1925-2008)、黃春明、隱地、陳映真等資深作家可以做,而很快也要輪到吳晟、廖輝英、朱天文這些人。

有件事我在這一系列的「島嶼寫作」開始清楚意識到的,是電影中隱而未宣的族裔政治。從上一系列的林海音、鄭愁予、王文興、周夢蝶、楊牧、余光中,細數到這系列中的台灣作家瘂弦、洛夫、林文月、白先勇,幾乎不見生長於本土、以本土台灣歷史與生活為創作題材的作家。在選擇拍攝的作家間,除了文學地位或影響力、作家年紀等考量,是否還有族群差異,值得玩味。我的這觀察在第三波「島嶼寫作」可以有進一步的印證,不過,這有點敏感的話題,說白了或許頗傷感情。

3 則留言:

小童 提到...

可是林海音與林文月都是台灣人呀! 還都是望族呢!! 不過他們生長的年代都是與日本或中國糾纏不清的,也還沒發展出以台灣為主體書寫的意識。鄉土文學是較晚的事,台灣意識就更晚了,因此或許其主力戰將都還不夠老到可以開始幫他們做回憶錄的年紀吧!!(我是想到幾個英年早逝的,但因為命短,一方面很難說對整個時代有何獨特的代表性或整體貢獻,一方面可能要拍成一部夠分量的電影也有點難吧?!)

轟ㄟ專用 提到...

我把妳的留言搶救回來囉~

小童 提到...

哈~~我的留言不重要啦!!反正我們已經討論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