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24, 2016

看片小記 史帝夫賈伯斯 (Steve Jobs, 2015)

以《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 2010)首次入圍並且得到奧斯卡最佳編劇的Aaron Sorkin,去年再次譜寫電腦/高科技產業的蓋世天才故事,此番從美國東岸轉到西岸,並由另一位奇才導演Danny Boyle執導,講蘋果電腦一進一出的賈伯斯故事。

全片不以流水帳的老套交代天才一生,而是以三場關鍵的產品發表會為主要事件,來烘托賈伯斯出名的偏執與完美主義。這三場事件分別是1984年麥金塔電腦、1988年賈伯斯被迫離開蘋果電腦而自創品牌的NeXT、以及1998年賈伯斯王子復仇回到蘋果電腦後推出iMac等三場產品發表會。這三場發表會分別代表賈伯斯事業軌跡中的三個轉折點:麥金塔電腦讓賈伯斯也讓蘋果電腦遭遇重大挫敗,更讓蘋果電腦開除專斷、一意孤行的賈伯斯;自創品牌並在四年後推出NeXT電腦的賈伯斯,這次又失敗了,卻是有策略的失敗,使他重回蘋果電腦;王子復仇的真正成功,出現在整整十年之後,iMac真正讓蘋果電腦起死回生,從此一路風光近二十年,蘋果熱至今不衰。

在這三場事件中密集穿插著層出不窮的狀況,快節奏呈現賈伯斯與工作夥伴間的來回爭論,讓我們看見賈伯斯對各種細節幾近苛求的偏執,要打造如藝術品般的科技產品,也以此向世人展現他眼中人類文明的新里程碑。我們看到他堅持麥金塔電腦要能說出「哈囉」,以顯示電腦也能人性化;我們也看到他解釋NeXT電腦不是正立方體、卻其實是正立方體,如何與人類的視覺有關;我們更看到他對iMac筆記電腦的桌面影像的那隻鯊魚,挑剔到第三十九隻才終於滿意。而許多追求完美的任務,都是在發表會開始的前一刻、甚至已開始的當下,才賭命般地完成。而這確實是分秒必爭的玩命:在讓麥金塔電腦說話的那場使命必達的任務中,賈伯斯便以俄羅斯輪盤的賭命做比喻--要脅或許是比較恰當的說法,要工程師安迪限期完成而不是站在那抱怨做不到,否則要在發表會上公開他這位失敗工程師的身份。在這些分秒必爭的任務中,也穿針引線些賈伯斯家人隱私的插曲。

有趣的是,這三場故事乃至於整部《史帝夫賈伯斯》從未呈現賈伯斯在舞台前主導電腦、高科技業乃至整個世界思潮方向的成就與功業。與世人所想望的賈伯斯的「成功」與「風光」相反,本片在呈現得最多的是後台的賈伯斯、以及賈伯斯的失敗。後台的混亂、爭執、挫折頻頻、與狀況百出的危機處理,往往才是所有台前風光背後的真實人生。而這三段故事的敘事進程,很可以用棒球來理解:成績驚人、眾所矚目的年輕新秀站上打擊位置,第一顆好球卻揮棒落空(麥金塔);第二顆好球揮棒出去依然不是安打,卻打成界外球(NeXT),給了賈伯斯起死回生的契機;到了第三顆好球,賈伯斯擊出結實的一棒,總算揮出全壘打。本片給觀眾的賈伯斯,是為了追求心目中的完美而堅持到底,不惜與身邊所有人奮戰、或是纏鬥到底的優雅暴君。

是的,當賈伯斯仍在世時,有關他獨裁、苛求、追求完美到不近人情的評價舉世皆知。他對於前女友以及私生女麗莎的對待,加上他與其他工作人員的往來,對比於他對於創造電腦藝術品無止盡的熱忱,與其說是表現他的無情,不如說是讓人看到他對於人的無情和對於電腦藝術品(如果有這個詞的話)的理想之間的反差。《史帝夫賈伯斯》讓我們看到的史帝夫賈伯斯,是一個典型的藝術家,也具有令人難以直視的領袖魅力,卻又是相當務實的企業家,精算著產品市場與經營策略。他的出眾品味與眼界超越他的時代,流露出他的藝術家特質,並引領一群傑出的工程師與經理人追隨到底;然而他的吹毛求疵、就事論事、與不近人情,卻也顯示出他帶有反社會色彩的科學家性格。他對於昔日戰友與親生女兒看似絕情卻又關愛十足的矛盾表現,外人難以理解,他自己恐怕也說不清。

賈伯斯疏於親職、苛待朋友嗎?或許是的。賈伯斯畢竟是人,有許多的不完美。但是他逼使自己去追求完美,並為了這完美而得罪眾人。因此他也超越了自己的有限。無論如何,本片的賈伯斯向我們提問的正是這缺陷與卓越之間的矛盾:追求卓越與不凡,究竟需要具備什麼人格條件,又需要做到什麼程度的堅持,才可能成就那卓越與不凡?我相信,那份自信、堅持、吹毛求疵與不近人情的就事論事,是對於這個鄉愿、矯情、懶怠的俗世很好的回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