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讀書人自有讀書人的瘋狂,說起來既脆弱又無聊,一點小事都敏感得要死,為了虛無飄渺的概念與原則,可以爭得你死我活、莫名其妙地堅持,但其實根本也沒人甩你。今天要分享的這樁,恰好跟轟ㄟ我莫名的堅持有關,也是當今大學殿堂的某種怪象。
事情的伊始是這樣的。剛回國時,在前一份差事那裏,很幸運地跟同梯相處堪稱融洽,還會相約每週聚餐一次,交流些無三小路用的職場生存法則與
(廢話有點多,無誠勿入)
誰起的話頭也不記得了,但事情大約是如何有效備課、並且增進學生的學習狀況之類,一位同事就提到製作PPT之必要,一時間也有幾位同事附和。她們(也不知為何都是女同事)相信PPT教學法清楚易懂、一目瞭然,老師學生都方便。但我持反對意見。我對PPT教學的觀感容後再提,總之當場我就跟這幾位女同事抬起槓了,雖然我方(應該)只有小弟一票,但當時就是為了些煞有介事的原則,無論如何難以認同幾位同事的看法。後來我們各退一步,同意PPT教學法會因為學科領域的不同而有程度不同的助益。
當然,小弟的堅持是否有用、有必要,很快就得到驗證。大約半年多後,這份差事的合約結束、恰好我也很幸運地找到新工作,是份教職。這分差有些特殊,是要在中部地區的幾個協力校園間
不過我很快就發現越來越多學生開始放空閃神、或乾脆滑手機做自己的事,回收的教學評鑑也有不少抱怨,說沒有參與感、缺乏互動、上課有些枯燥云云,也有不知道課程內容的重點為何之類的評語。一方面是我教的是全英語課程,學生有時跟不上,放空或許難免,當時的我是這麼告訴自己。後來這類評語屢屢出現,上課情形時好時壞,學生翹課的、低頭做自己的事的、或是乾脆趴下來睡的都有,看在眼裡不免有些心驚。轟ㄟ我可不想剛入行就成為名滿江湖的三板老師啊!不行,該想個辦法。於是這學期我做了個實驗,學期一開始還是維持謝絕PPT教學法,課堂上仍維持過去的略顯低迷。到了學期中我開始製作投影片,在課堂上搭配使用,有時會以輔助的圖片或自製表格,引導上課內容,可以的話還穿插幾個搞笑的圖片說明。不得了,到了學期末,學生的反應幾乎無一例外地急轉直上,瞬間我成了幽默風趣、備課認真、充分與學生互動的老師。彷彿我教了兩三次的課、沒有太多更動的內容,突然變得好玩好懂。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想也知道,關鍵字就是PPT。好吧,我承認,就傳遞知識的技術性層次來說,投影片教學確實是簡易方便的利器,(就某方面來說)是學生的一大福音。但坦白說,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是真的認為投影片教學對知識的傳遞與啟發是弊多於利的。支持使用PPT還有一個說法,是因為它順應高科技與多媒體教學的趨勢。好,我以我在研究所上課與當助教的經驗來做比較。我們不是總喜歡向科技、民主自由、高等教育...族繁不及備載的大國亞美利加看齊嗎?但是怪了,我在美國讀研究所、以及我在當助教的那幾門課,PPT教學是絕少採用的方法。這些年下來,我覺得這樣維持最傳統的教學環境,不但相當適應而且學習效果極佳,完全沒感到哪裡不對勁或不方便,也沒聽過有多少學生會抱怨老師上課沒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而我待的那間學校在美國可不算太差,甚至是公認紐約州最好的公立學校。
所以高科技、多媒體的教學環境不等於高品質的教學,這一點我想應該夠清楚了。另外一點更重要的、也是我反對PPT教學的主要原因,在於它將知識的傳授、乃至於「知識」本身簡化成投影片與重點題綱,特別是在當投影片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後,容易讓師生都仰賴投影片作為接觸知識的主要途徑。當投影片成為教學品質與傳遞知識的主要門檻,它很快就會反過來制約我們對於教學與求知的想像,而我上學期的小小實驗就是絕佳明證。
換個角度想或許也行:如果將求學求知比喻做練功夫,那麼PPT就像是拳譜,它有很多圖片,易懂好讀好上手,但誰都知道只靠拳譜無法練成真功夫。武學之路沒有捷徑,要練真功夫、在習武道上有所精進,就需要一字一句修習口訣心法,必要時閉關苦思,才能向武林高手的境界邁進。所以投影片教學給的只是入門基本功,不可與知識混為一談,尤其是到了高等教育的階段,求知求學仍要進入書本(或電子書)的世界,進入作家、思想家、學者們完整的論述與思維脈絡,才有可能接觸進階的、深刻的「知識」。
我知道我的論調會讓一些同行的前輩後進不以為然,就像當年單獨與那些女同事抬槓一樣,不過我入行兩年的經驗,讓我更確定我的想法,而這也是我闖蕩江湖以來比較深的一個體會。但說真的,我並沒有要全面抵制PPT的意思,畢竟我從那小小實驗中得到了好處,上課變得活潑有效率、學生變得有參與感、課堂上也有了互動(而且我會繼續與PPT做這等惡魔的交易)。但我還是相信PPT只在入門層次以及特定學門有較大用處,真要在大學殿堂有較深刻的學習與收穫,一步一腳印的閱讀思考才能學到真本事。
2 則留言:
習慣了用個Like表達:我不能同意更多,或是轉貼做個記錄。
可惜這不是非死不可。
回想大學求學階段,除了教授多媒體製作老師使用PPT,其他老師幾乎沒有在製作簡報授課。當時沒有手機可以滑,最多是在課本上劃線,或是在筆記本上畫畫。
影響我最深的老師,授課異文化傳播,從不讓我們翻課本上課,而是每個星期一份報告,期中期末各一份報告,課堂上討論做報告的過程。
要做一份我大學四年實力評量的話,我想大一大二的實力指標,應該會落在高標處。
在做報告的過程,我很深刻地咀嚼了作者的文字及受訪者的身形舉動及聲音。
是不是?!好好做個報告,大多可以比較深刻感受原作品的內涵嘛。
話說我來看看有沒有個小工具,可以提供按鈕轉貼到非死不可,這樣妳就可以貼啦!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