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3, 2014

看片小記: 築巢人 (2013)

在去年台北電影節大放光芒,一口氣拿下紀錄片、剪輯、以及百萬首獎的《築巢人》,或許因為排檔關係,自得獎後足足拖了快半年才上院線,而成為今年第一部上檔的紀錄片。之前對導演沈可尚的認識極少,印象中只有《茱麗葉》(2010)的第二段(就是讓李千娜得金馬新人獎的那段);好在這次等到了《築巢人》上院線,不能再錯過。而且我再次幸運地選到有導演映後Q&A的場次,雖然看完已經有些晚了,還是留了下來。

這部規格有點不尋常的紀錄片,如同導演本人一樣「叛逆」,帶著我行我素卻又充滿人性的風格。50多分鐘的片長既不能是長片,也不算短片;上院線、跑影展都嫌太短。沈可尚又偏偏不肯只窩居電視頻道的樣子,他說毛片總共有上映版本的十倍、估計應該是九小時的長度,最後剪成現在的長度,只因為他覺得「應該」就是這樣子了。想來還是靠著百萬首獎的加持,這部片才有機會排上院線。但不到一小時的片長看下來並不輕鬆;有許多關於自閉症或是故事主人翁陳家父子的資訊,片中並沒有特意交代,同時全片因為陳立夫獨特的狀況也放大了觀影張力。偏偏電影本身又極度節制,沒有旁白,也沒有太多煽情溫情的編排,身為觀眾必須相當投入,去感受沈可尚想要創造的影像與觀眾的對話。至於導演何以要這麼節制、完全退到攝影機後(這問題是我問的),沈可尚在鋪陳一段後,還是以寫意的方式回應道,最後在剪接室中覺得應該把他自己的畫面全部拿掉,這樣才對。

沈可尚頗有種聽搖滾樂的讀書人的氣質,隨和謙遜中感覺得到他對自由與創作的執著。對於《築巢人》中陳家父子圍繞著自閉症的糾結與拖磨,沈可尚一反近年國內紀錄片超量脫軌的勵志、溫情、催淚訴求,拒絕提供救贖,只因他認為不夠「真實」。也因此,《築巢人》有種近年國內紀錄片少見的一種美學上也是情緒上的不加修飾、赤裸質地;影像中的陳氏父子並不和樂、常有衝撞,電影更以陳父那虛脫、幾近絕望的自白收尾,當然,也是因為沈可尚認為那較貼近自閉症患者家屬的真實心境。的確,掀開心理的陰暗角落並不好受、也不好看,更沒有正面的教育意義,但它比較能讓我們看到人性的複雜與生命的沉重,而這也是任何一個主流社會都比較不願意面對的。而沈可尚的堅持,讓短短50多分鐘的《築巢人》不僅綻放人性光輝(即使並不溫暖),也同時昇華到許多紀錄片所沒有的藝術層次。

台北電影節自從建立自己的品牌後,似乎在文藝氣息與社會使命上走得比金馬獎更遠了。很少有一個綜合型態的電影獎,能屢屢將最大獎項頒給紀錄片。自從2005(第七屆)設立百萬首獎以來,台北電影節已多次將百萬首獎頒給紀錄片,包括首(第七)屆給了《無米樂》(2005)、第十二屆的《乘著光影旅行》(2010)、第十三屆並列首獎的《沈沒之島》(2011)與《爸爸節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2011)、前年第十四屆的《金城小子》(2011),到去年第十五屆的《築巢人》,至今九次的百萬首獎有五次給了紀錄片。不論是對紀錄片或是對綜合型電影獎來說,這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肯定與成就。就這點來說,我認為台北電影節的格局、高度與可能性,可以也可能更甚於金馬獎。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在公視看了兩次,看了您的篇章,又更了解原由了,謝謝。

轟ㄟ專用 提到...

不客氣。也謝謝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