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20, 2012

華依達回顧展 續兩帖

《戀愛編年史》原版海報
戀愛編年史 (Kronika wypadków milosnych, 1986)

《戀愛編年史》片名大體上忠於原文;將引人無比遐思的戀愛與無聊至極的編年放在一起,就巧妙引出一窺堂奧的好奇心。電影一開始是騎兵隊堂皇過街的行軍畫面,隨即我們看到的是圍繞著一對少年男女的一連串浪漫愛情事件。

時間是二戰烽火來襲前的1939年。雖然銀幕前不斷搬演羅曼蒂克情懷的男女愛慾,小資產階級的故事主人翁們也沉溺於美酒與遊樂中,反覆訴說戰爭不可能到來,但戰爭的風暴始終如畫外音般隱隱翻滾著。到最後一個段落,男女主角如羅密歐與茱麗葉般殉情未果、終而雙雙甦醒、回到大街上看著軍隊行過大街,故事主人翁終於意識到戰爭無可迴避。與華依達的其他作品相比,這部片的政治色彩要淡得許多;大量使用柔焦與光暈的攝影所製造出的綺麗視覺,也使得這部片讓我不由得聯想到《O孃的故事》(Histoire d'O, 1975)...也很像《赤焰烽火萬里情》(Reds, 1981)的許多場景啦(完全沒有貶低任何一部片的意思)。

也因此,本片在講的是大時代下的愛情故事,縱使沒有史詩格局,卻有著準史詩的企圖。華依達在來自不同家庭的幾個青少年男女的情愛關係間置入不少他固有的國族關懷,例如呼之欲出的階級差異、國族認同,更有不時閃現的猶太族裔的自我認同/矛盾。特別是後者,尤其在波蘭在二戰時期出現了惡名昭彰的奧斯維茲期中營後,特別讓觀眾為片中猶太人角色未來的遭遇無比擔憂,更使本片的處處旖旎與羅曼蒂克始終潛伏著隱隱不安。

如果我的解讀沒錯,那麼或許這種透過純情少年少女的小情小愛來拉出時代巨輪的格局,仍不脫華依達的高度。無奈的是,或許是我無法適應本片的剪輯,許多場戲的轉折都感覺到人物情緒明顯的不連貫,整體來說電影質感也不如華依達的其他傑作如《灰燼與鑽石》或《波蘭鐵人》。影展手冊提到本片拍攝過程中,原著小說作者、頗負盛名的波蘭小說家Tadeusz Konwicki親自參與改編劇本,並在改編過程中態度強勢,造成華依達導演工作的困擾。我寧願相信本片讓我稍感「卡卡」的觀影經驗,是由於這個創作環節的扞格。

(看得出哪位是波蘭斯基嗎?我猜是中間那位,不過我的眼力不好...)

這一代 (Pokolenie, 1955)

作為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華依達在《這一代》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大師手筆。從空中的遠景不間斷推近到貧民區的村莊近景、最後停在故事主人翁一夥人玩小刀的特寫,長拍(應該有)近兩分鐘的長鏡頭,在沒有電腦特效、攝影科技上有諸多限制的1950年代,這種拍攝手法在非好萊塢地區該是膽識十足的炫技了。

從蕭條破敗的後二戰波蘭、青年人的奔放衝勁與亟欲改變現狀的企圖心、到中下階層起而抗爭與共產主義在波蘭的蠢蠢欲動,《這一代》的故事大約完整體現且預告了華依達未來半世紀創作生涯的幾個彼此辯證的核心關懷。這部片有個小八卦,就是當今名氣響亮反超越華依達的波蘭同胞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在本片獻出他的劇情長片初出演。為華依達學弟的波蘭斯基,或因有好萊塢的助力,往後發展無可限量,1970年代後期避居歐洲後,也屢次回鍋華依達幕前,為學長站台演出。當時無人能預見這兩位波蘭影人的歷史重量,而這部片的偶然,成就了這麼個歷史見證。



*這次規模盛大的華依達回顧展,我只能看到片單四分之一的量,許多很想親臨風采的作品都只能含恨錯過了。有關這次回顧展,策展人聞天祥頗為用心,撰文受訪,能做的活動可能都做足了,電子媒體《放映週報》388期的頭條是他的專訪,對於概括認識華依達的創作歷程以及他與波蘭電影、波蘭歷史,有極大的幫助,由此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