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12, 2012

華依達回顧展 兩帖

灰燼與鑽石 (Popiól i diament, 1958)
波蘭鐵人 (Czlowiek z zelaza, 1981)

聲名總飄在空中、但其人其作從來無緣得見的波蘭導演華依達,名氣不如多年前乍逝的同胞奇士勞斯基。但英雄比氣長,尚未滿八十的華依達不僅健在,且仍活耀、創作不輟。此番由國民戲院推出南北巡迴的回顧展,雖然由其近六十部作品中精選二十餘部放映,已是規模驚人。對有做功課焦慮的影迷來說,在有限的預算與時間下哪怕只是看個五部八部,對於認識這位作者已是相當受用了。

我自己就在雙城人生與極有限預算的雙重壓力下,選了大約七部左右的華依達作品來當作補課。想當然耳沒有按照出品年份按順序收看(太基本教義派了我想)。最先看的是較晚近的《波蘭鐵人》,彼時華依達已經創作長片約四分之一世紀。本片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篇幅幾可謂史詩規模,而片中政治色彩鮮明的社會運動故事,更確認本片的格局與企圖心。這部討論1980年代初期波蘭內部社會運動的作品,講的是當時波蘭國內的反共黨壓迫風潮,以濃烈的人本關懷與自由精神,批判共黨政府的集權統治,反過來壓迫工人階級的生存正義,終於逼使工人與學生的聯合而催生由華勒沙領導、後來終於取代共黨政府的團結工聯

這部電影的成就無須我贅述,單單是與歷史同步記述的創作方式,結合當下新聞畫面、虛構故事、並邀得華勒沙親自入鏡,就同時達到見證歷史與虛實交織的難度與高度。同等難得的還是華依達透過故事主人翁、電視記者溫克的視角,追蹤工運領導人的傳奇半生,以帶有推理色彩的層層開展,來鋪陳出整個故事。也就是說,我們雖然透過溫克的四處訪查,逐漸看到整個工人運動與幕後推手馬切克的英雄般事蹟,但我們看到的也是溫克其人其事。我尤其喜歡溫克這個角色,演員Marian Opania的演出魅力十足,把一個只求自保、當權者前囁嚅畏縮、嗜菸嗜酒、到最後終於鼓起勇氣揮別自己齷齪的臥底任務的小記者形象,詮釋得精準到位,讓我著迷不已。

《灰燼與鑽石》是華依達的第三部劇情長片,與五零年代的許多歐洲片一樣,採用黑白片的格式,卻也因此格外有味。(本片使用的是2011年數位修復的拷貝,所以影像非常清晰)由《波蘭鐵人》回看《灰燼與鑽石》,更能清楚看到社會/國族政治作為華依達的基本關懷而貫穿其作品。《灰燼與鑽石》講的是共黨統治不久的波蘭,某地下反抗組織試圖暗殺地方上的書記、穿插年輕刺客的浪漫夜故事。全片故事發生基本上發生在兩天之內,又大部分集中在暗殺當晚、鎮上的酒店(或酒館)內。乍看頗為古典的敘事中,華依達運用一些實驗性較強的技巧,以特寫與剪切非敘事效果的畫面,來描述故事主人翁、年輕殺手(碰巧也叫做)馬切克的心理狀態。本片攝影與選角頗有古典好萊塢的魅力,飾演馬切克的早逝演員Zbigniew Cybulski頗有James Dean的風采(雖然長相讓人聯想到Josh Brolin),幾乎由他一個人的銀幕魅力撐起一整部片。

不過《灰燼與鑽石》意欲傳達的信息當然不僅止於演員魅力或影像美學。本片片名取自波蘭詩人Cyprian Norwid的詩:

So often, are you as a blazing torch with flames
of burning rags falling about you flaming,
you know not if flames bring freedom or death.
Consuming all that you must cherish
if ashes only will be left, and want Chaos and tempest
Or will the ashes hold the glory of a starlike diamond
The Morning Star of everlasting triumph.

理想的火炬將帶來自由(烏托邦)或死亡(幻滅)?火炬燃燒到了盡頭,僅僅是一片灰燼,抑或能煉出璀璨的鑽石?而為了革命理想的反共抗爭與刺殺行動,究竟能否將馬切克一行人與波蘭帶往烏托邦,還是他們終將成為歷史塵埃,湮沒在一具又一具已為理想而犧牲的軀體中?片名、詩作與故事彼此指涉所拋出的大哉問,是馬切克無法解開的難題,也是所有為政治理想犧牲奉獻的人的永恆懸念。

由於對波蘭近代史的認識有限,華依達作品中極密實的社會符碼與政治脈絡,多少造成觀影上的障礙。但反過來看,能因為華依達的電影而對素來陌生的波蘭多了點認識,實是樁一舉兩得的好交易。



*有關《灰燼與鑽石》電影故事與詩作的介紹,英文資料可參考維基詞目,由此去
**華依達回顧展的策展人聞天祥,在聯合晚報上寫了篇介紹,恰好簡述了上述兩部片的背後故事,很值得參考,由此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