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17, 2018

寍、寧

偶然間讀到這段文字,才知道有寍這麼個字,還有個頗美妙的解法。

魯迅在原發表於1934年的〈門外文談〉裡,聊「寫字就是畫畫」時談起有些足堪會意的字,可以有很美妙的聯想:『一顆心放在屋子和飯碗之間是「寍」,有吃有住,安寍了。』

從字裡行間來看,「寍」似乎和我們熟悉得多的「寧」是互通的。但或許並非如此。先來看「寍」,音同「凝」,從宀部九畫;這是《說文解字》便已收的古字,許慎是這麼解的:「心在皿上。人之飲食器,所以安人。」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補充說寍乃寧的正字,但後來後者取而代之為通用字。快轉到《康熙字典》,也都還收錄「寍」,說明則變成「古文寧字」。

而我們都很熟的「寧」,在許慎的時代主要用法為「願辭」,大約就是我們在說「寧可」、「寧願」、「毋寧」時在使用的發願動詞。像是「寧缺勿濫」、「寧死不屈」之類的常用成語中的「寧」,也是作為願辭使用的。此願辭的造字邏輯乃是以安之「寍」為意象與聲符、其下加一「ㄎ」(而不是「丁」),說明「將難達之意終於表達出來」。將原本放在心中的願望終於擠了出來、或是在無可奈何非不得已的情形下所做的願望,才會有「寧願」、「寧可」;這便是作為願辭的「寧」的本義。《康熙字典》的「寧」字項下則考據出《易經》、《詩經》的時期,已有安定、安康之類的形容詞用法,可能是「寧」假借「寍」之意的開始。在形聲字「嚀」尚未通行之前,也曾以「丁寧」來傳達今日常用的「叮嚀」、叮囑之意。但到了乾隆時期的段玉裁,對「寧」的註解已成「今字多假寧為寍,寧行而寍廢矣。」

附帶一提,「寧」還有一個常見的異體字「甯」,就願辭或安定安康的用法,兩者是互通互換的,但妙的是「甯」部首為「用」而非「宀」。此外,根據字典說法,兩字都有ㄋㄧㄥˊ與ㄋㄧㄥˋ(如「佞」)兩種讀音,但「甯」只在當作姓使用時才讀作ㄋㄧㄥˋ,「寧」並無此讀法限制。至於「寍」並不與「甯」互通互換,也一律只有ㄋㄧㄥˊ一種讀法。

無論如何,雖然「寍」是「寧」的古字,但後者較多義,因此可使用的場合也較多。而如今,我手邊的五南版《國語活用辭典》還收錄「寍」,教育部網站的編修字典卻已找不到「寍」字了。今日「寍」的消亡,對比此造字的用心,魯迅撰此文時可曾知道百年後的我們安居不易、戰兢方得飽飯的時代焦慮?原來,文字的興衰也反映時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