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21, 2016

看片小記 驚爆焦點 (Spotlight, 2015)

今年奧斯卡重量級的角逐者中,不以特效或高度風格化影像美學吸引目光的作品,多是改編自真實事件、側重緊密敘事或戲劇重量、小而美的扎實作品。《驚爆焦點》探討的是美國波士頓環球報於2002年刊登的天主教士性侵兒童的現象的幕後故事。電影聚焦於環球報內的四人團隊「焦點」小組(Spotlight),專門深入挖掘社會政治遭到粉飾或噤聲、不為人知的內幕;由資深報人羅比(去年藉《鳥人》再度大放光芒的Michael Keaton)領軍的焦點小組,於2001年報業主編換人之際,在主管建議下開始調查波士頓天主教區內的教士性侵兒童案件。原來以為只是個別的性侵案,沒想到半年多的調查結果,竟是牽連數十年、涉及教會與律師政界上百人的龐大案件;焦點小組的調查過程,也遭遇來自教會、地方人士、不願出面的性侵受害者等多方阻撓。重重黑幕加上九二一事件的衝擊,使這案件的調查與出版一再拖延,到了2002年才終於曝光。

天主教士性侵兒童的現象,引爆的不僅是波士頓一座城市,也不僅限於教會內部。這是結合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教徒、高階神職人員、粉飾太平的教會、有利益關係的律師及政客、以及多年來輕忽不管的報業,彼此掩護而構成、盤根錯節的體制化暴力。如同片中人權律師米契(Stanley Tucci)所說,如果需要一整座城鎮才能養育一個孩子,那麼也要一整座城鎮的共謀,才能毀了這孩子(If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 it takes a village to abuse them)。本片呈現的弔詭之處在於,揭發性侵醜聞、追求真相的正義感,犧牲性侵受害者、粉飾太平所要成就的,都以波士頓的共同利益與城市之愛為名,作為合理化的後盾。更糟的是,一直在弱勢階層中扮演重要的物質與精神支柱的天主教會,其黑手一旦伸向弱勢社區中的兒童,往往造成受害者的雙重創傷,正因為這些受害者的弱勢身份使他們從未有任何自我保護或甚至憤而起身抵抗的談判籌碼。也因此,根據片中所示,單單是波士頓一城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二十餘年間,就出現近百位教士性侵案例、並有高達千餘名的受害者。而從未有人被定罪。

當這新聞報導曝光而轟動全美、進而引發全球風暴之時,我正在美國,剛升上碩士班二年級。當時的我對此事略有耳聞,但並沒有特別留意它的嚴重性;但我相信這件事對於美國社會的衝擊,應不小於九一一事件。波士頓是美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相當大規模的愛爾蘭裔人口,也因此不難想像天主教會在當地根深蒂固的影響力。波士頓的天主教性格,在清教徒立國的美國社會中顯得獨特。美國社會有紛雜繁多的新教派系,加上美國的移民歷史及多元的移民性格,對於(尤其是來自歐洲的)異文化相當有包容性,卻偏偏對天主教有許多成見。猶記得美國史上唯一的天主教徒總統甘迺迪,在競選之初,曾有人這麼問他:羅馬教宗與美國,你會效忠誰?由此可見,美國主流社會對於天主教會凌駕社會政治、干涉政府運作的疑慮,不但有其歷史成因、更深植於社會潛意識。人都知道天佑美國(God bless America)是人人琅琅上口的諺語,但這神恐怕是新教徒的神。也因此可以想像,爆發這件性侵醜聞,美國的天主教徒多麼不堪與憤怒,而這又如何加深美國新教徒對天主教會的偏見。

《驚爆焦點》不但講了關於天主教會姑息性侵醜聞、甚且干預司法運作的黑幕故事,也在攝影等環節反映出這層美國社會的疑慮。本片大量在波士頓市區內取景,片中幾個中景、遠景鏡頭,呈現鏡頭前的人或景,我們卻難以忽視背景中佔去七成畫面、巨大得直要吞噬這些人的教堂。這些畫面讓我們看到波士頓街景、建築、人;而我們沒看到的,是埋藏在這些街景與建築之後、卻又時時展現在這些街景與人之前的社會政治脈絡與權力關係。而倘若我們對於這些一閃而過的影像切片中的教堂無甚印象,那麼我們薄弱得或許有些難堪的記憶,恰恰說明了這些由社會政治與權力關係交織而成的空間,多麼容易遭到忽視,我們天天看著它、卻視而不見。

這種社會政治的權力關係緊緊包覆的城市空間,讓波士頓成了封閉、排他性強、小鎮性格鮮明的城市。要能看清這樣的城市中被遮蔽、粉飾掉的真相,有時需要個局外人。本片中推動揭發性侵案的幾個關鍵人士,多是某種意義下的局外人:人權律師米契,來自亞美尼亞;我們無法自片中得知此人的背景,但熟知人權或種族迫害歷史的朋友,對於二十世紀初的亞美尼亞大屠殺應該不陌生。而焦點小組中負責追蹤米契這條線的麥克(Mark Ruffalo)雖然是波士頓土生土長,卻是葡萄牙裔;Rachel McAdams飾演的Sacha則雖然是天主教徒,卻不是在波士頓出生。以上這些一閃而逝的訊息,都如一砂一世界般點出波士頓的族裔政治與可能殘存的封閉性格(至少就電影所暗示的部分),每粒砂投進池子的當下,會激盪非常微不足道、又稍縱即逝的漣漪。如果米契、麥克、Sacha是一粒粒的砂子,那池子就是波士頓。

《驚爆焦點》的故事軸心是性侵案,但真正明星當然仍是焦點小組。好萊塢相當擅於呈現報業(以今日媒體主流該說是新聞工作了)眾生相,戴著正義光環挖掘真相者有之,呈現新聞業重重黑幕者亦有之。本片與數月前的《真相急先鋒》(Truth, 2015)主題與意識型態都接近,但從結尾可看出一點不同,也是莫大諷刺:《真相急先鋒》的結局並未真的找到真相,片尾則頗不失英雄主義調調地交代了故事主人翁的境況;相對地《驚爆焦點》故事最後揭露了真相,電影卻不交代焦點小組及其成員的去向,而回歸性侵案的事件本身,給我們一串地名,是這則報導的後續衝擊,即陸續揭露天主教士涉嫌性侵兒童的教區。歷史證明焦點小組的謹慎與關注,果真帶來漣漪效應,梵蒂岡因此焦頭爛額至今。

涉獵較廣的影迷,也可以本片題材與其他電影做跨文本閱讀,窺見主題、事件的全球性連結。去年年底的《贖罪俱樂部》(El Club, 2015),著眼於智利海邊小鎮的退休神父,便探討了性侵兒童的問題。波士頓身為美東大城,其電影再現卻往往有保守的小鎮性格,並且交織著內幕重重的社會政治網絡,《神秘河流》(Mystic River, 2003)、《神鬼無間》(The Departed, 2006)、《竊盜城》(The Town, 2010)都是比較近的例子。重回A咖行列的老牌影星Michael Keaton不是第一次扮演世故卻也有其正義感的報業記者;他在二十多年前的喜劇《媒體先鋒》(The Paper, 1994)已經預習過了。扮演焦點小組中唯一女性的Rachel McAdams,在《絕對陰謀》(State of Play, 2009)似乎也演過類似的角色。比較大的驚喜應該是本片編導Tom McCarthy,演員出身、導演資歷平平,這次憑硬裡子的《驚爆焦點》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與原著劇本,電影也入圍最佳影片。以本片氣勢,可能陪榜成分居多,但對於僅僅是第二次入圍的McCarthy來說,想必是一大鼓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