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12, 2017

2017 台北電影節 伊卡利號:航向宇宙終點 數位修復版 (Ikarie XB-1, 1963)

由於地緣關係、也因為日本通俗文化在全球市場的強勢流行,我們對於科幻電影全球版圖的認識,除了美國之外還有日本;近年來韓國與俄羅斯也紛紛推出優質的科幻片,將科幻片視為電影工業發展的一個指標。但影迷們也會知道,史上公認第一部科幻片其實誕生在歐陸,由改編自Jules Verne小說作品、Georges Méliès導演的原汁原味法國作品《月球之旅》(Le Voyage dans la Lune),早在1902年便問世;十九世紀變創作無數狂野奇想科幻小說的Jules Verne,自然成為早期科幻電影最重要的靈感來源。即使是時隔四分之一世紀,足以名列經典科幻片的另一部作品《大都會》(Metropolis),也是歐陸製造,由德國表現主義健將Fritz Lang一手打造。而當時的好萊塢,仍將主要精力放在喜劇、西部片等娛樂導向的商業類型,彼時顯然還沒有發展科幻題材的概念。

或許也是如此,直到1960年代,我們還能在歐洲看到一些相當具有開創性、前衛的科幻電影。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經典重現」單元,邀來1963年的捷克作品《伊卡利號:航向宇宙終點》,向我們證明好萊塢科幻片大舉攻佔全球票房市場之前、甚至在美蘇太空競賽白熱化之前,許多科幻電影世界觀的基礎、情境的設定、故事進程的基本模式乃至於情節衝突點等設計,多在歐洲科幻論述便已提供重要參考。《伊卡利號:航向宇宙終點》的中文片名兼收原文與英文片名(本片於1964年在美國上映時的片名為Voyage to the End of the Universe),故事設定在2163年,太空船伊卡利XB-1號,彷彿希臘神話中蠟翼奔日的伊卡魯斯(Icarus),航向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位於半人馬座的南門二(Alpha Centauri)。搭載多達四十人的伊卡利XB-1號,在這歷時兩年餘(地球時間超過十五年)的任務中,要在抵達南門二的過程中探索未知的宇宙。這群太空人與學者,不僅將在航程中遭遇不知如何來自1987年、配備核武的廢棄太空船,也遇到釋放致命不明輻射的暗星(dark star)。正當他們在絕境中準備迎向死亡時,來自南門二的高科技文明適時來援,而這拯救他們的星球,被伊卡利號的人們稱為「白星」,White Planet。

《伊卡利號》有相當多後來太空科幻題材作品會有的故事參考,特別是人與人工智慧的逗趣互動(當然也有可能是驚悚互動),充滿未來感的高科技設備,神秘未知的星體,令人生畏的能量,來自過去、卻不知為何已遭廢棄的遺跡,在在是科幻題材製造懸疑的固定樣本。本片也有高度自省、反思歷史的設計,片中那艘來自1987年的廢棄太空船,橫死的船員、致命毒氣、核武,加上伊卡利號船員有關二十世紀人類文明的記憶(納粹集中營、原爆),無疑投射了人文主義思維對於戰爭的批判。《伊卡利號》以不到九十分鐘的篇幅,已具備太空科幻電影的原型,乃至於庫伯力克五年後的太空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有論者認為許多設計應取材自《伊卡利號》。短小簡潔的《伊卡利號》可能沒有科幻史詩的格局與氣勢,其中的種族政治暗示(可怖暗星與救贖白星的對比)於今觀之也顯得刺眼,但《伊卡利號》確實是科幻迷不該錯過的經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