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29, 2017

評點幾項金馬之最

之前提過,從金馬獎歷史來看,馮小剛是極少見同獲編劇、表演、導演三類獎項的怪才。金馬獎堪堪跨過半世紀,說是二十世紀後半葉華人電影菁英的見證,大約也說對了一半。我這就好奇,查了一下金馬得獎記錄,還真有佛心人士開了個維基網頁,表列金馬得獎人之「最」。我之前在讀電影欣賞雜誌的金馬五十專題時,整理過金馬獎項的一些趣聞,今天來看看有什麼得獎者的其他金馬之「最」。

既然由馮小剛開了頭,就來看看金馬獎史上還有哪些身兼編導演的能手。其實沒有。之前也提到過的姜文、侯孝賢與陳建斌裡,侯導已經是最接近的,憑《悲情城市》(1989)、《好男好女》(1995)、《刺客聶隱娘》(2015)拿了三座導演獎,編劇方面則有《小畢的故事》(1983)、《油麻菜籽》(1984)兩座改編劇本獎以及《童年往事》(1985)原著劇本獎;即使如此,表演方面仍以《青梅竹馬》(1985)一票之差與金馬影帝錯身而過。至於姜文與陳建斌,前者雖然也演戲、但從未以表演入圍過金馬獎,而以《陽光燦爛的日子》(1996)得到當年的金馬最佳改編劇本與導演雙獎,至於陳建斌以《一個勺子》(2014)金馬影帝與最佳新導演掄双元,入圍改編劇本卻沒得獎,也是差一步。

編導演方面還值得一提的有戴立忍。這位實力派演員曾在2009年憑《不能沒有你》勇奪當年金馬最佳導演與原著劇本獎,無奈表演方面還是差了一步,曾以《想死趁現在》(1999)得最佳男配角獎,也有其他三部作品獲男配角提名,偏偏影帝就是沒入圍過。如果說導演作品甚少的戴立忍堪稱異數,那麼女生方面也有一位;表演起家的陳沖分別以《紅玫瑰與白玫瑰》(1994)與《意》(2007)兩度獲得金馬影后,1998年首執導演筒的作品《天浴》,一舉拿到當年金馬導演與改編劇本獎。編導演三獎在手的女性影人僅此一位,比較接近的全能型女影人只有張艾嘉,曾以《我的爺爺》(1981)、《最愛》(1986)奪金馬影后,但劇本與導演獎都只有入圍、未曾得獎。

說起來金馬獎與奧斯卡獎有相似的性別偏見,更呼應產業生態,不但女性影人難登導演座椅,就算當了導演,也未必受大獎肯定。別說得獎,入圍都難;1979年,初出茅廬的許鞍華以首部作品《瘋劫》在金馬獎入圍最佳導演,也是第一位在金馬獎入圍導演獎項的女導演。然而此後金馬導演獎項繼續大小眼,下次再有女性入圍金馬最佳導演,已經是1986年的張艾嘉《最愛》,但仍是沒能得獎。接下來陸續入圍金馬最佳導演的女性影人還有張婉婷《流氓大亨》(1987)、許鞍華《今夜星光燦爛》(1988)、羅卓瑤《秋月》(1993)、許鞍華《女人四十》(1995)、羅卓瑤《浮生》(1996)、張婉婷《玻璃之城》(1998)。也終於在1998這一年,陳沖以《天浴》成為金馬獎第一位得到最佳導演獎的女性。而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曾入圍金馬最佳導演的女影人,除了張艾嘉出身台灣、單點爆發的陳沖來自中國,許鞍華、羅卓瑤與張婉婷都是香港導演。事實上,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除了張艾嘉,沒有任何台灣女導演入圍過金馬最佳導演,而且入圍最佳導演的女影人,也還是許羅張三人。這是因為投入導演一職的寶島女影人不夠多,夠優秀的台灣女導演還沒出現,還是金馬獎不免也有它的性別偏見,或許都有些吧?

而繼陳沖之後,許鞍華終於也趕在世紀末開胡了,緊接在隔年以《千言萬語》(1999)得到她的第一座金馬最佳導演獎。許鞍華堪稱金馬獎最寵愛的女導演,不但首部作品《瘋劫》就入圍最佳導演、並奪得優等劇情片、最佳攝影與剪輯三獎,後來也分別以《今夜星光燦爛》(1988)、《女人四十》(1995)、《千言萬語》(1999)、《桃姐》(2011)、《黃金時代》(2014)入圍最佳導演,至今共計六次入圍,為女導演之最,其中《千言萬語》、《桃姐》以及《黃金時代》獲得金馬最佳導演獎,與李行、杜琪峰、侯孝賢並列金馬獎史上獲得最多導演獎者。許鞍華導演的作品中,也有《女人四十》、《千言萬語》兩部為當年金馬最佳影片,這樣的紀錄也是女導演之最。

接續剛才的話題,獲得最多金馬最佳影片獎的導演乃是李行,計有《養鴨人家》(1965)、《路》(1967)、《秋決》(1972)、《吾土吾民》(1975)、《汪洋中的一條船》(1978)、《小城故事》(1979)、《早安台北》(1979),共七部之多,至今無人能超越。李行當然是優秀並且貢獻卓越的導演,幾乎一人扛起整個健康寫實風潮;但值得推敲的是,他所有獲得金馬最佳影片的作品也幾乎都是健康寫實作品,同時也都是在台灣戒嚴時期出品,其中前四部更是在金馬獎尚未建立提名制度時得到獎項。換句話說,戒嚴時期僵化的社會政治直接限制藝術表現的開放與多元可能性,使得金馬獎直接受制於國民黨政府、由藝術服務政治,政治正確主導電影美學,而這也是健康寫實最為後人詬病之處;同時,香港新浪潮的活力尚未襲來,更別提1996年金馬獎始轉型為華人電影獎、廣納華語世界所有作品參賽,這些都讓戒嚴時期的台灣傑出影人面對的競爭遠不如後來激烈。

台灣新電影於1980年代崛起後,約有十年好光景;因之而起的幾位導演作品,也很有些備受金馬關愛。之後執導作品獲得金馬最佳影片的導演,有王童以《假如我是真的》(1981)、《稻草人》(1987)、《無言的山丘》(1992)等三部「緊追」在李行之後。同樣以三部奪金馬最佳影片的導演還有李安,以《囍宴》(1993)、《臥虎藏龍》(2000)以及《色.戒》(2007)每隔七年領走一座,只可惜他近年又遠離華語題材,不知何時會再來金馬。以近年的華語導演表現來看,只要李安回頭執導華語題材,便有機會超越停機已久、復出不利的王童,短時間之內也只有張作驥、陳可辛、許鞍華可能導出第三部金馬最佳劇情片。

中文維基的「金馬影史記錄列表」項下還羅列不少有趣的金馬紀錄,雖然整理的都只是數字,沒有什麼進一步的說明,仍是有些指標作用的金馬獎冷資訊。編、導、演是比較難多產的獎項,相較之下技術獎項要得獎好像比較有機會。張叔平是個怪物,至今得過11座金馬獎為個人之最,更匪夷所思的是分屬美術設計、服裝/造型設計、剪輯三個範疇;美術與服裝造型屬性相通,這還說得過去,怎麼有辦法在剪輯台前也出手不凡,想想真是駭人。但還好肥水不落外人田,金馬獎史上單一獎項獲獎最多的是咱們呆丸郎:真正國寶等級的杜篤之從1985年的《超級市民》到2015年的《刺客聶隱娘》為止,三十年間共得過十座金馬最佳錄音/音效獎,平均三年拿一座當真不手軟。緊追在後的也是國寶級呆丸郎李屏賓,從1993年《戲夢人生》開始到2016年《長江圖》為止,總共得了七座金馬最佳攝影,也是獲得金馬最佳攝影獎第一人。

杜篤之、李屏賓都是與侯導等人一起催生台灣新電影的老前輩,這些人如今徒子徒孫已然成群卻仍工作不輟,實在令人肅然起敬。在蔡明亮逐漸轉戰美術館與舞台劇、廖慶松逐漸減產交棒之際,還有侯、杜、李等人持續投入,與年輕世代影人同場交流、傳承、競爭,真是寶島影迷影人至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