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21, 2016

英倫十日:歷史課,薔薇與都鐸

(時間的女兒)
以上是我不曾知道的英國史。中世紀以降的英國王室遞嬗與政治興革,正如同幾乎所有歐洲王朝的歷史,充滿絞纏錯綜的人名與系譜。單單是英國王室,一堆愛德華威廉理查亨利,這個三世接的未必是那位二世,這家子原來也是幾百里遠另一個王室的親族,堂表間聯姻、親兄弟砍來砍去的所在多有。倫敦塔內Bloody Tower那透著陰森寒意的別名,就是得自一對神秘消失的年幼王子。這對兄弟由於父王愛德華四世(Edward Ⅳ)早逝,在不過十歲上下的年紀便成為孤兒、也是王位繼承人;他們的叔叔理查理應攝政輔佐12歲的愛德華五世(Edward Ⅴ)為國王,卻在1483年篡位而為理查三世(Richard Ⅲ),這對年幼王子也隨即在這塔內消失無蹤生死成謎。自十六世紀中,The Bloody Tower之稱開始流傳;又過了一百年,1674年,於White Tower附近發現一副裝著一對兒童屍骨的小木箱,這段王位爭奪的血腥暗黑史才算告一段落。

說起來,幾千年中國的皇戚諸侯彼此征伐結親的也沒少過,或許差別只在於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由秦朝底定中央集權的單一帝國模式,什麼私通燒殺都在皇帝腳下自作自受。而歐洲一直都是各自獨立的王國間愛來又亂去,單單是英國就不可和中世紀的英格蘭王國混為一談,更別提當時的歐洲各王國時而聯姻時而交戰,既有親族關係又是對立國,要搞懂真的要費很大力氣。對中世紀英格蘭有粗淺印象的人(比如說我),能夠立即想到的關鍵字大約是薔薇/玫瑰戰爭與都鐸王朝,但其實這幾個關鍵字出現時,也已相當於歐陸文藝復興時期的近代史了。

是說英格蘭王室大概很少寧靜過吧?小王子們人間蒸發、成為王位爭奪祭品的同時,整個英島正深陷長達三十年的薔薇戰爭(War of the Roses)。這場同樣起因於王位爭奪的家族戰爭,大致上分裂成蘭開斯特(Lancaster)與約克(York)兩大家族派系,三十年的漫長交戰過程中據說共導致近五十個貴族家族滅絕消失;天,黑手黨的教父爭奪戰都沒這麼狠。這兩大家族中,之前提到的理查三世、包括他早死的親哥哥愛德華四世(Edward Ⅳ)與兩位命運淒慘的早夭王子,皆出身自約克家族。而理查三世登上英格蘭國王的寶座,也結束一段短暫的和平,啟動薔薇戰爭的最後階段;終於,在1485年,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Henry Tudor)率軍擊敗理查三世的軍隊,取而代之成為英格蘭國王,是為亨利七世(Henry Ⅶ)。為了鞏固王權,這位亨利隨即迎娶約克家族、愛德華四世的長女伊莉莎白(Elizabeth of York),統一兩家族、並結束1455年開打的薔薇/玫瑰戰爭。

…所以結個婚、皆大歡喜不就沒事了嗎?那過去三十年來賠上千萬條命到底是為了什麼是不是!

這裏補條藝文消息:這場血跡斑斑的英格蘭宮廷史,後來由莎士比亞寫成《亨利六世》(Henry Ⅵ),並在劇中以蘭開斯特與約克兩家族的家徽、分別是前者的紅玫瑰與後者的白玫瑰標誌這場漫長的戰爭,於是The War of the Roses、薔薇/玫瑰戰爭從此成為這場漫長戰爭的名稱。另外,之前提到那疑似下令殘殺年幼親侄的國王理查三世,後來也被莎士比亞寫成著名的同名劇作《理查三世》(Richard Ⅲ)。以上兩部歷史劇,相信熟稔文學或戲劇的朋友絕不陌生。另外,有關理查三世的歷史惡名與謀殺二王子的懸案,還有一本通俗史《時間的女兒》可供參考。

(都鐸王朝結合兩家族徽章的玫瑰徽章)
總之,戰爭結束了,亨利七世「再度」統一英格蘭王國,也開啟近一百二十年的都鐸王朝。但都鐸王朝較為後人知曉、具歷史意義的關鍵,或許是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亨利八世(Henry Ⅷ)。這位聲名狼藉、據說好色癡肥又權力慾薰心的國王,為了生出繼承王位的子嗣以鞏固王權,先後共娶了六個老婆(並且下令處死其中三個)。不過,這六次娶妻也不盡然都為了生男孩,也有因為美貌而喜新厭舊的例子。只是,歷史上國王要廢妻再娶,總會鬧得雞飛狗跳,加上當時歐洲已受基督教會統治千餘年,一夫一妻制深入婚姻文化肌理、同時教會禁止離婚,那麼亨利八世的淫欲/香火大事要如何解決?這位國王可跩了,他於1534年發動「宗教改革」,宣布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會,是為英國國教派(Church of England),同時解散英格蘭威爾斯等境內所有的修道院,並自立主教、且國王身兼教會最高領袖(Supreme Governor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雖然後來羅馬教會曾在英國短暫復辟,新舊教派交替主導權之際血也沒少流過,但從此就有了英國國教派。

亨利八世對英國的「貢獻」,不僅在於讓英國從此脫離羅馬教會的直接控制,更在於他的其中兩個小孩也在歷史上赫赫有名,而且都是女的。說來有些諷刺,亨利八世不斷娶妻廢妻、甚至殺妻,目的之一是要多生子嗣以鞏固家族王權,理想狀況當然是兒子接管王室較為妥當。偏偏他的小孩當中繼承王位而又最出名的兩個都是女的。瑪麗一世(Mary I)是亨利八世的長女(與第一任妻子所生),1553年成為英國史上第二位女王(第一位是在她之前的姑姑、也就是亨利八世的妹妹Jane Grey,僅在位不過十日)。瑪麗一世之所以歷史留名,在於她利用王權之便,企圖恢復自己親爹廢止的舊教、並坑殺英國境內的新教徒,將近三百名新教徒送上火刑台,其殘忍冷酷,便是史上有名的「血腥瑪麗」(Bloody Mary)。

(莎翁情史奪奧斯卡大獎的爭議至今未息)
瑪麗一世同父異母的妹妹、即亨利八世的二女兒伊麗莎白一世(或稱伊莉莎白,Elizabeth I),就是那個有名的「童貞女王」(The Virgin Queen)伊麗莎白。她接了姊姊血腥瑪麗的大位後,鞏固了英國國教的勢力、同時採取相對開明的專制統治,英國更在1588年與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對戰中贏得戰爭,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強權。英國國力在伊莉莎白一世44年(1558-1603)的統治下走向強盛,文學成就也在這段時間走上一次高峰,馬婁(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莎士比亞都在此時浮現於文學地圖。有趣的是,由於伊麗莎白一世終身未嫁未生子女,等於都鐸王朝至此而絕;在她之後繼承王位的遠親為現任蘇格蘭國王,一口氣收攏英格蘭、威爾斯與蘇格蘭三王國以及愛爾蘭,造就了史上頭一次不列顛群島的統一,也將源起於蘇格蘭的斯圖亞特王朝(The House of Stuart)推上權力的頂峰。

打個岔,我們參加的Free Tour of Royal London中間停的一站St. James's Palace,乃由亨利八世建造,是他生前最愛的宮殿之一,瑪麗一世的部份器官埋葬於此(?!),據說1588年英國迎戰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當晚,伊麗莎白一世也在此度過。如今我們只能站在Marlborough Road的門外,遙望它毫不起眼但閒人禁入的入口。

如果有任何鄉親耐著性子讀到這裡還沒頭昏眼花,那麼我向你/妳致敬。英國王室歷史實在不是普通的紛亂,不但各王朝分分合合,領有的頭銜與土地也都不同,與歐陸各王國的關係也變化多端。從亨利八世到伊麗莎白一世,英國(這時的英國指的是英格蘭、威爾斯與愛爾蘭)的宗教情勢就翻轉兩次;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伊麗莎白一世任內的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到了斯圖亞特王朝統一不列顛群島時,英國卻已無力與西班牙再競爭海權。至於所謂的血腥瑪麗,也不是生性兇殘,而可能是多舛的成長經歷使她性情大變;有關瑪麗一世的生平,維基的中文網頁已經有很豐富的說明可以參考,之前提到的薔薇戰爭等關鍵詞也都建議一一查閱,多吸收點歷史常識也是好的。愛看電影的朋友,應該不會忘記凱特布蘭奇技驚四座的《伊莉莎白》(Elizabeth, 1998)以及讓她莫名敗北、將奧斯卡后座輸給葛妮絲派特洛的《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1998);前者堪稱伊麗莎白一世其人其事的經典影視入門,後者則大約是伊麗莎白時代後期的莎士比亞逸史,也能瞥見Judi Dench以不到十分鐘呈現老年伊麗莎白一世便拿下奧斯卡女配角獎的不可思議演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