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05, 2015

看片小記 衡量一個人 (La loi du marché, 2015)

讓今年坎城影展最佳男演員獎能留在本土的法國電影《衡量一個人》,直探法國或整個歐洲內部日見嚴峻的就業問題。中年謀職不易的提利終於在商場謀得警衛一職,微薄薪資還要照顧家中輕度腦性麻痺的兒子。然職場上遇到的狀況,顧客順手牽羊、同事監守自盜,使他必須板起臉的同時、也不斷面對自己的人性掙扎:這一切究竟為了什麼?這真的是他該做、他願意繼續做下去的事嗎?

本片中文片名《衡量一個人》取自其英文片名The Measure of a Man;這片名或許傳達了令提利困頓思索、也是全片探討的人性課題。但我認為本片的法文原片名La loi du marché更能傳達本片要探討的情境題,即市場法則。打從影片一開始,提利在求職中心與工作人員爭論何以受訓不保證受僱開始,整個故事便是在探討不斷加速運轉的資本主義生產體制下的殘酷現實:提利之所以遭到解雇,無非是工廠外移或倒閉、或被更年輕力壯的人所取代;求職中心的工作坊,學員交換面試技巧的優缺點,如何操練更有說服力的面試表演;購物商場佈滿監視器,提利的同事教導他操作與監視的技巧,不斷提點他如何防範奧客扒手,更要小心自己人、也就是其他同事偷雞摸狗。

我想,這些就是本片編導Stéphane Brizé試圖透過原片名傳達探討的「市場法則」。而這市場法則,是全球化資本主義生產機制所標榜的量化指標、績效管理、以及從而無上限合理化、無孔不入的監控技術所全面收編的所謂的「生活」與「工作」。僅僅是半世紀前所看重的技術或經驗,如今對於財團與跨國企業乃至各種具規模的公司等雇主來說幾乎已無意義;取而代之的,是愈來愈精打細算的、量化的生產力與成本考量收益比。人徹底異化為報表裡的數字、穿著制服的生產機器;在工作崗位上,除了配合政策與紀律外,人的意志完全不重要。是以購物商場的資深同事自殺後,經理對眾人所說的一席話,與其說是提醒大家要彼此更加關注,毋寧是要各位更嚴密地彼此監視、堤防任何會為公司帶來困擾麻煩的人員。

本片的後半段不厭其煩地以相當篇幅,呈現提利工作的商場的監視器畫面。不論那是較提利資深的同事向她示範操作與監視的技巧,或是提利自己在看,我們都透過銀幕上的監視器畫面,與提利一同體驗了凝視/監視的不寒而慄。那種不寒而慄,是來自這無所不在、無時無刻不在運作著的凝視與監視所帶來的深層恐懼。我們已不再信任任何人,也無法再信任任何人;更令人不安的是,這公司、這企業文化、乃至於整個體制的運作,教導我們,如此監視、如此對人缺乏信任,是我們工作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如此麻木不仁的世界,如此的人性輓歌,正是本片提出的沈默的控訴:la loi du marché,市場法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