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09, 2015

2015台北電影節 托托和他的姐姐們 (Toto si surorile lui, 2014)

(原版海報,坦白說我還挺無言的)
羅馬尼亞電影自從2007年的《4月3週又2天》驚豔影壇後強勢登上世界舞台,多以冷冽寫實風格的作品取勝。今年台北電影節邀來的羅馬尼亞作品《托托和他的姐姐們》是很有劇情片張力的紀錄片,背景為導演Alexander Nanau的故鄉、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圍繞著托托一家三姊弟的生活,來窺看羅馬尼亞的毒品與少年基礎教育等問題。

電影開場十分鐘不到,就以幾個片段精準點出這一家人的處境:小男孩托托和兩個姐姐住在一個有如貧民窟的破社區中。他們居住的公寓家徒四壁,沒有自來水、沒有可烹調的爐灶,毒癮者進出自如仿佛沒有門鎖,到了凌晨一點多,托托仍沒能吃到晚餐。同時,托托姐弟們的母親因運毒吸毒被捕,正入獄服刑。換言之,年幼的托托與他的姐姐們住在一個破敗社區的破碎家庭中。

這部沒有明顯「劇情」起伏的作品,藉由平實展現托托的生活情景以及他與最親密的二姐安德蕾相依為命的片段,來讓我們看到年僅十歲的托托以及兩位未成年姐姐的生活,可以到如何驚心動魄的地步:在托托姐弟的家中,沒有一張像樣的床,姐弟都睡在沙發上;公寓內日光燈徹夜明亮,因為舅舅隨時會帶毒癮朋友進門吸毒;眾毒癮者注射海洛英時,一旁的托托若無其事看著他們;托托的大姐安娜染上毒癮,被破門而入的警方逮捕監禁,出獄後信誓旦旦要戒毒、卻很快又重回毒蟲行列。這些紀實影像在在向我們展示,成為毒癮的一份子,並非如劇情片那樣有什麼大反派戲劇化的威脅利誘,而往往是如本片中所示,在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一步步讓人淪陷。

本片有趣的地方還在於人物關係與地位的微妙變化。影片一開始由長姊安娜代母職、扮演照顧托托的母親角色,卻在她吸毒遭警方破門臨檢逮捕後,逐漸淪為只會空口說戒毒、卻不斷注射海洛英來逃避現實、放著自己的家變得破敗髒亂的毒蟲;相較之下,一開始叛逆不肯回家的二姊安德蕾,卻在安娜入監待審時,開始肩負起照顧托托的重責,以致後來與托托相依為命,成為代理母職的親姊,帶著托托入住孤兒收容所、也以十三、四歲的少年身,展現驚人的早熟與無比的溫柔。至於托托以懵懂的童年,在街舞中找到樂趣,並未迷失在咫尺之遙的毒品誘惑中,更令人驚異於現實之中生命本身卑微但堅韌的力量。

不過,《托托和他的姐姐們》之所以能以紀錄片的形式與樸實的影像,散發動人的光芒,當然要歸功於導演Alexander Nanau在紀實影像中編織戲劇張力的魔法。全片幾乎以隨身跟拍的方式,將攝影機緊追著各個人物,而不論是托托姊弟三人、或是其他人物,在攝影機前表現得如此自然,難以想像這種極近距離跟拍以及面對攝影機完全自在的表現,會是紀實影像做得到的成績。說來或許好笑,整部片從頭到尾,我都以為《托托和他的姐姐們》是一部劇情片。作為一部劇情片拍攝難度已經夠高了,作為紀錄片,《托托和他的姐姐們》能有這樣的成績,令人咋舌不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