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菲林 (2014)
膠卷遊戲 (A Film Is A Film Is A Film, 2013)
基努李維之數位任務 (Side by Side, 2012)
已推動紀錄片影展多年且年年壯大的華人平台CNEX,今年將影展層次提升到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的規格(但就邀片數量來說與往年沒有太大差異),以〈愛去‧愛來〉為主題,展期為十天。CNEX質量兼顧的製片水準非常對我胃口,同時廣納百川、主題絕少設限,每年總會擠出時間去看個幾場,補補紀錄片的功課。
今年影展有個場次有些後設趣味,談的是電影的承載平台,從膠卷到數位的過程。這場次共有兩部短片與一部長片。兩部短片都有強烈的懷舊與浪漫情懷,國產的《再見了,菲林》以極短的篇幅,以幾乎是走馬看花的方式,訪談了可能已經消失的字幕製作公司、膠卷沖洗公司、和幾位元老級的電影工作者,談他們在膠捲時代的工作、經驗,以及他們面對膠卷時代消逝的感想。就保存文化資產的角度來看,本片幾乎具有國寶等級的重要性,但不知是作為更大型拍攝計畫的提案、趕拍、或預算考量,《再見了,菲林》在快速交叉剪輯了這些簡短的訪談段落後,竟就這麼結束了,對於手工業式的膠卷沖洗與字幕打製的工作細節與歷史沒有更多的介紹,對於國內僅有的最後這一批幕後工作者的身影與生命史也沒為觀眾保留更多影像。整部作品船過水無痕,可以深耕並寬闊的題材,到頭來單薄淺短,竟有種廣告片的錯覺,非常可惜。
同樣也是短篇的美國作品《膠卷遊戲》,雖也帶著對膠卷時代流逝的懷舊浪漫,但正如同本片中文譯名,它是一場可愛的遊戲。導演以第一人稱,說明她在紐約市擔任影片放映師的經歷,在面對戲院大規模以數位放映系統取代膠卷放映的過程中,決定去學習膠卷電影拍攝,感受膠卷電影創作的手作質感。導演並帶著遊戲的態度來「玩」電影,如在膠卷上貼各種小玩意、或是將膠卷洗白後在上面塗色作畫,看看放映出來會呈現如何的影像。本片比較像是日記,紀錄下導演的心情故事與遊戲,形式自由但趣味十足,觀來不覺隨便潦草、卻有放鬆之感,足見導演具備一定的說故事功力,堪稱不錯的習作示範。
中譯片名訊息清楚但其糟無比的《基努李維之數位任務》,原英文片名Side by Side指的是好萊塢電影工業中數位時代方興未艾、膠卷時代卻尚未死透的兩兩並立較勁的這個當代風景。本片陣仗驚人,由基努李維肩挑製作人、旁白口述與訪談人多職,具體而微介紹了數位電影時代的誕生與衝擊。它將數位電影的誕生,一直追溯到1960年代電子攝影晶片的發明,建立起消費型數位攝影機、電影的數位放映系統及其技術演進、到專業的數位攝影機問世的歷史脈絡,資訊完整豐富。而訪談對象更廣泛接觸數位與膠卷兩大派的導演、攝影師、器材與製片商等,從最極端的全面數位化擁護者如盧卡斯(George Lucas)、Robert Rodriguez、James Cameron、Wachowski姐弟,到溫和兼容的David Finch、Christopher Nolan、馬丁史柯西斯等,正反辯證熱鬧無比。
《基努李維之數位任務》隱約採取認可膠卷重要性的立場,但保持開放的態度,呈現這場辯證兩方的論點。本片也介紹隨著數位時代來臨造成的拍攝與後製各環節的衝擊,讓觀眾知道,數位時代的出現影響所及,絕不僅止於電腦特效、畫面從2K、4K、到5K的銳利與精緻細膩等差別而已。數位攝影的劃時代變革,首先衝擊到輕巧裝備所帶來的取景與攝影角度的靈活、長鏡頭時間不再受到限制,毛片沖洗的傳統與等待時間徹底改變了,它也改變了演員的表演方式。數位時代對後製乃至發行與放映諸環節的影響,則同樣深遠。舉凡攝影師與調色師的角力,剪輯工作的情境,膠卷放映與數位放映的畫質差異及品質控管,到影片的保存,都可以是爭論的議題。
總之,數位時代的來臨使得電影工業成為競技場已非新聞,《基努李維之數位任務》只是為我們補充更完整豐富的論述內容。本片對於找樂子的電影觀眾或許稍嫌沉悶無趣,但對於電影美學與電影工業有較深興趣的朋友,本片不應錯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