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接了兩件翻譯的案子,都是親友團互相幫忙,當然也是賺賺外快。打從去年斷斷續續接了翻譯稿以來,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英文程度不過爾爾之外,中文程度也是半吊子。台語說人生海海,轟ㄟ看那海合該是學海吧?!
今天要介紹的是「刣」。
看到這個字,相信看官們的直覺是跟轟ㄟ我一樣念作ㄊㄞˊ;這次接的翻譯稿裡有段中文化的台語句,將中文的「殺」寫作「刣」;教育部的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網站上,確實也是這麼讀這個字。但如果各位就這麼認為「刣」的國語也有邊讀邊,那恭喜,你們跟我一樣,是絕對不會在微軟新注音或是任何字典上找到這個字,因為它根本不念作ㄊㄞˊ!
在康熙字典裡,「刣」的條目很短,只有「音鍾,刮削物也」;咱們教育部的異體字字典網站上的相關資訊也大同小異。原來,「刣」不但發音和它長的樣子難以聯想,詞性也不同;它其實只當名詞用,而且要怎麼用還要稍微傷腦筋。這個字沒有收錄在《說文解字》裡,所以在漢朝它顯然還沒造出來;根據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網站上提供的資料,「刣」最早出現在遼代的《龍龕手鏡》,只有記載念法,連釋義都沒有。但大體上可以知道,從當時不知大家講的是北京話高麗話還是河洛話,「刣」的讀音就已經大致確定了,千年來竟沒有甚麼改變,到了康熙字典還承襲一樣的唸法用法。不過這個字到了今日似乎氣數已盡,在教育部的重編國語辭典和成語典網站,都沒有收錄「刣」或跟這個字有關的詞語。照張大春老師的說法,大約就是這個字已經死了。
但似乎未必。有意思的是,到了咱們教育部的閩南語辭典,取其形、略變其義,再將詞性動了點手腳,拿到台語來用,竟然就變成了其實也很說得通的另外一個字,讓ㄊㄞˊ這個音找到了相當合情合理的字形。真不知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點子,真該鼓鼓掌,能讓一個在國語中消逝已久的字,在台語文當中找到新的中文生命,並且巧奪天工、極端合用,實是美事一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