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笑中帶淚的韓國喜劇,是轟弟死命推薦下得見的(「這是我最近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他慷慨激昂地這麼說)。或許是在國內直接發DVD的緣故,本片中英文譯名都頗混亂,各有兩個版本,並且各只差一個字。DVD上的片名打的是《我的超人男友》(The Man Who Was Superman, 2008),網路上具規模的中文電影網站卻寫著《我的超酷男友》(A Man Who Was Superman)。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一致,我不清楚,只能說代理商喜歡發揮想像力、自創中文片名,不免讓人困擾。
一個與超人自稱、卻從任何角度來看都平凡、不起眼得無以復加的男人(黃政民),每天在街上行善助人,天真且樂觀。他相信自己是落難的超人,由於被光頭壞人在腦中植入克普頓石而失去所有能力。但他不能因此放棄超人的使命,並且必須保持快樂,就能有一天把克普頓石排出身體、找回超人能力。在電視製作人秀晶(全智賢)看來,這位超人既自溺得愚蠢、癡癲瘋狂、又可笑至極。秀晶找上超人作街頭人物的節目題材,原來只是想當作一個娛樂與笑話,直到她與他長時間並深入相處後,才慢慢挖掘出他悲劇性的背後故事。
本片至少可以從三四種不同的切入點來賞析箇中妙趣。比方說生活中的奇觀作為一種表演(戲劇)、媒體的窺奇與剝削(影像消費)、超級英雄類型的反省,等等等等。每個切入點都很有值得發展的詮釋與論述。雖然電影到了後半段,不能免俗地讓我們知道超人故事背後的「真相」,但無論如何本片無關乎真實與虛構、理智與瘋狂。超人是裝瘋還是真傻、他究竟是否意識到自己的「異常」、或是心智「正常」的秀晶應否「幫助」他變回到「正常」人,絕非觀看本片的重點。
《我的超人男友》蜻蜓點水般帶過韓國的國族政治與世界當代時勢題材,包括環保、全球暖化與光州事件,為一個小故事拉出頗寬闊的視野和歷史縱深。本片另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巧妙利用超人概念與基督教的救世主象徵,來支撐全片的論述基礎。片中有個高度自覺的橋段,精準演繹這個觀察。在這片段中,超人正對著應是宣教小貨車上的大型電子看板,宣傳車的音響溫情喊話,有如他已過世的父親在對著他說:「兒子,你與眾不同,獨一無二。」超人彷彿在感應父親的慈愛口吻,微笑回道:「爸!請給我勇氣!」這時超大尺寸的電子看板打出這樣的字幕:「你並不軟弱…每個人都有助人的能力…幫助人們,直到他們察覺為止」。僅僅以極低限的技術與視覺效果,能做出如此貼切而巧妙穿越文本的交叉指涉,並以不帶成見、甚至正面積極的方式看待所謂的瘋狂,著實令人激賞。
如果放在超級英雄的次類型光譜中,本片很能讓人聯想到雷聲大雨點小的《特攻聯盟》(Kick-Ass, 2010)。不過,在沒有好萊塢強力金援的後盾下,本片識時務地走小成本製作、以扎實的劇本與聰明的穿針引線,來講一個沒有炫目或昂貴特效、也不搞英雄崇拜的劇情片故事。它很有後設的趣味,但更多了反思類型的深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