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2, 2010

看前人的文章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古字,不知其意也就罷了,如果遇到不會唸的就慘了,想查字典還未必知道怎麼查。在打中西日報的那三篇社論的時候,有幾個字是瞎矇給我猜出念法的,但好戲壓軸,為了找最後一句這個字可真是吃足了苦頭,怎麼試就是試不出它可能的念法。

這個「勗」字到底怎麼唸?原來唸做ㄒㄩˋ,音同「敘」或「序」等。它主要當作動詞使用,作「鼓勵」「鼓舞」解,教育部新編國語辭典的網頁上舉了漢朝蔡琰「悲憤詩」中的詩句做例子:「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勗厲。」

說文解字中收的「勗」字下考證到左傳中就有「勗,勉也」的句子,所以中西日報的那篇社論裡用了「勗勉」是有所本的,作者的中文底子也真厚的了。有趣的是在說文解字中,「勗」的讀音從「冒聲」,「如茂,與懋音義皆同」。我是不知道兩千年前的人唸冒或茂是不是和我們的閩南語或北京話相近,就算是好了,那「勗」的念法是怎麼從冒聲轉到今天的ㄒㄩˋ,可真要文字學者來考究一下。

還有一點很奇怪的,是說文解字中的勗「從力」,而教育部的新編國語辭典網站卻把這個字放在「曰」部。若照許慎的爬梳,「勗」的古字又寫作「勖」來看,可能是從「力」部比較合理。

中文真是不容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