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17, 2010

看片小記: U-Carmen eKhayelitsha (2005)

記得退伍那年也是我弟系上輪到他們那屆畢業公演,在退伍前兩個月的某個週末,剛好休假,去看了這部室外表演、由馬汀尼導演的《仲夏夜夢》(1999)。這部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喜劇的作品,搬到那個春末新夜關渡半山腰的舞台上,卻變成拖把掃把水桶齊飛、五彩燈光四射、溜冰鞋來去穿梭的十足台味舞台劇。即使對莎士比亞陌生如我,也看得出來這個作品的變裝功力,完全把經典莎劇改編成用國語台式品味台式趣味演出的台劇。

看完《U-Carmen eKhayelitsha》(坊間暫譯片名「卡雅莉莎的卡門」),我大約有這樣的聯想。這部南非出品的音樂電影勇奪當年柏林影展金熊獎,曝光率和商業放映的機會卻都很少。這部電影改編比才的經典歌劇「卡門」,改編幅度之大之猛,等於是完全重新寫了卡門的故事,使它再也不是比才筆下的卡門,而是南非開普敦市郊卡雅莉莎小鎮的卡門。我對歌劇「卡門」並不了解,但就我看這部片的印象是,它保留了歌劇的旋律與故事主幹,卻用卡雅莉莎當地班圖語系的科薩語(Xhosa)整個重新填詞,置入當地的社會情境與人民的生活文化,並且融合當地民間的歌唱與音樂,變化出這部獨特有活力的南非卡門。

持平而論,這部片的整體成績堪稱平穩,佔最多篇幅的演唱方面因為有點過度而顯得聽覺彈性疲乏,不過那大概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對歌劇毫不熟悉也不習慣的關係。但是我認為這部片最令人讚許激賞的,不是它穩健的攝影剪接,也不是演員的唱功,更不是演繹經典歌劇的努力。本片最大的成就,是它藉由以南非小城的故事、以科薩語演唱歌劇卡門並重新填詞、更將歌劇卡門的音樂與南非小城的當地音樂相互錯雜、交混呈現。這些元素放在這樣一部電影裡,就把電影美學的實驗變成一個政治行動。這很可以是一場後殖民的電影美學實驗,並且是全球舞台上種族政治的文化抗爭行動。換句話講,誰說歌劇卡門必須在端莊堂皇的歌劇院廳中才能表演?誰說歌劇卡門必須大家正經危坐、所有人字正腔圓唱西班牙女郎的故事?誰說歌劇卡門是歐洲人古典傳統的文化財產?如果我們可以有台客原汁原味而且精彩好看的莎翁喜劇《仲夏夜夢》,憑什麼南非卡莉沙亞不能有他們科薩語的歌劇卡門?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能看到《U-Carmen eKhayelitsha》顛覆正統的企圖心,讓它以自己獨有的方式重寫經典,開發歌劇卡門的可能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