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29, 2008
長闆坡
長板坡上趙子龍浴血救阿斗的故事,多半用來強調忠臣倫理,表彰下位者的道德。可是反過來想,如果劉備是個爛老闆,趙雲會肯為他賣命嗎?你當人家是追骨頭的狗,叫衝就衝啦??沒有好老闆,忠臣不過是血白流罷了。駿馬尚且求伯樂,伯樂又何嘗不是苦尋駿馬?別說屬下不好幹,好老闆也不是好走的路啊。
我家老闆就不能算是好老闆。她難相處已經是聲名遠播的了,大部分跟他共事過的人都深受其害。雖說她是很熱心也很有智慧的老師,總是吸引得到忠心耿耿的學生—包括我,可是她有些脾氣實在很惱人。比如說她一忙起來就會情緒不穩定,也會忘東忘西,麻煩的是明明記錯的事還會當成是對的,別人指正她有時候她還會反過來說是你的錯。好吧,就算忙中有亂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會有固執的時候,但是好老闆有一項要件就是要沉得住氣穩住大局,要懂得穿針引線。一堆人等著聽妳發號施令、等著你協調人事分派工作啊,不然要妳這老闆幹麻?(所以政治領導人大多不是好老闆,因為領袖氣質跟管理人角色很難兼顧)部屬身段要柔軟,因為往往要看上司眼色同事心情辦事,但是有時候老闆身段要更柔軟,有錯要認有擔要扛,恩威並濟才管得動三教九流的部下,不是嗎?
不同領域對好老闆的要求可能不一樣。沙場上要能驍勇善戰,官場上則要能有為有守,商場中要能左右逢源,教室裏要能有問必答。但大體上他們要能留住部署的心,除了這些以身作則的品質技能外,也要能體貼部署的辛苦。我們老闆這點就做得不夠好,有時候大家千辛萬苦做出來的企劃案,她會回個伊眉爾說這個文案糟透了,趕快重做因為我們沒時間啦。這種台詞蹲辦公室的一定常常聽對不對?可是氣人的事她也沒說她要的是什麼,ㄚ妳不給個提綱就給我們瞎子摸象、摸出來的形狀妳不滿意又要抱怨,也太磨人了吧?!給個口頭嘉獎再要人修改這種表面功夫至少該做足吧?人都是有情緒的嘛。
關於我們老闆的怪脾氣還有許多點點點,這裡就不提了,免得寫個沒完。所以我們家秘書翹頭,有一部分責任要歸到我們難搞老闆的頭上。咱們中國人古老的銘訓裡有很多人生智慧,說到五德終始,就是在提醒上位者,雖然老闆位高權重,但是你玩過頭了,下面的人是可以起義的。就算不能起義,拍拍屁股要走也是行的。將來要當人家長官的戒慎戒慎啊!
還好我家老闆不懂中文…
4月 23, 2008
與誰練劍
今天跟一個幾年前從這裡畢業現在在大台北教書的一位學長MSN,他在講國內學術界到處辦學術研討會逼教授瘋狂擠paper的怪象。他最近剛寫完一篇,準備要在一場研討會裡發表,然後他說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二次在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我看了大吃一驚。我身邊的同儕們每年發狂似地到處跑研討會,一年少說三四場是有的,而我雖然已經搞自閉一年多,好歹也發了四篇。關於出席研討會發paper這種事,跑過場的大概感覺得出來,大部分都不會有好論文;特別是研討會場子越大,參加的人越多,論文的品質就越參差不齊。當然對有些年輕學人來說,跑研討會的附加價值多過發表的論文本身,比如說認識同好啦,聽取批評啦,拉拉人脈啦等等。講好聽一點是廣結善緣,說得不客氣就是無益於學術訓練。
研討會到底要不要跑?我的老師們都挺勤快的,也常常鼓勵我們多跑場子。以我參加研討會的經驗,我對這種活動幫助學術訓練或思考的成效是很懷疑的。也許那不是我的菜吧。想想看,南征北討地發表,事前要做準備功夫,交通往返要錢要時間,一趟跑下來也耗費不少精力,運氣好的話遇到肯聽肯建言的人,但那絕對是少數。所以這一切是為了甚麼?方便升等嗎?好找工作嗎?這些都投資都不會有對等的回收的。
我想到武俠小說。就拿金庸作品來看,小說裡重要人物的出場大致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那種在深山裡練練練,練個N年,給師父槌破頭磨穿衣服後,在某個武林大會或是鬧哄哄的筵席裡一戰成名,比方說袁承志張無忌,或是洗心革面的神雕大俠楊過。另一種是以戰養戰,從無數個擂台場子裡慢慢累積他的經驗值,以至於他成為武林高手時,往往也變成知交天下的明星,比方說陳家洛,還有幾乎所有作品中的配角,哪幫幫主哪莊莊主之類的。前者一出場就光芒四射,耀眼的不只是他倏然拔起的豋場方式,也是他驚人的天才;後者是積了多年之功慢慢熬出頭,所以贏得眾人尊重,不純然是靠技驚四座的真功夫,也是靠八方英雄的力挺。什麼是實力?功夫的養成該走哪個道?跟著師傅練劍就好呢,還是要到處找人過招?還真難有個定論。
原來人生舞台的豋場,道理大致可以作如是觀。武林如此,學術界亦然。
我看了大吃一驚。我身邊的同儕們每年發狂似地到處跑研討會,一年少說三四場是有的,而我雖然已經搞自閉一年多,好歹也發了四篇。關於出席研討會發paper這種事,跑過場的大概感覺得出來,大部分都不會有好論文;特別是研討會場子越大,參加的人越多,論文的品質就越參差不齊。當然對有些年輕學人來說,跑研討會的附加價值多過發表的論文本身,比如說認識同好啦,聽取批評啦,拉拉人脈啦等等。講好聽一點是廣結善緣,說得不客氣就是無益於學術訓練。
研討會到底要不要跑?我的老師們都挺勤快的,也常常鼓勵我們多跑場子。以我參加研討會的經驗,我對這種活動幫助學術訓練或思考的成效是很懷疑的。也許那不是我的菜吧。想想看,南征北討地發表,事前要做準備功夫,交通往返要錢要時間,一趟跑下來也耗費不少精力,運氣好的話遇到肯聽肯建言的人,但那絕對是少數。所以這一切是為了甚麼?方便升等嗎?好找工作嗎?這些都投資都不會有對等的回收的。
我想到武俠小說。就拿金庸作品來看,小說裡重要人物的出場大致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那種在深山裡練練練,練個N年,給師父槌破頭磨穿衣服後,在某個武林大會或是鬧哄哄的筵席裡一戰成名,比方說袁承志張無忌,或是洗心革面的神雕大俠楊過。另一種是以戰養戰,從無數個擂台場子裡慢慢累積他的經驗值,以至於他成為武林高手時,往往也變成知交天下的明星,比方說陳家洛,還有幾乎所有作品中的配角,哪幫幫主哪莊莊主之類的。前者一出場就光芒四射,耀眼的不只是他倏然拔起的豋場方式,也是他驚人的天才;後者是積了多年之功慢慢熬出頭,所以贏得眾人尊重,不純然是靠技驚四座的真功夫,也是靠八方英雄的力挺。什麼是實力?功夫的養成該走哪個道?跟著師傅練劍就好呢,還是要到處找人過招?還真難有個定論。
原來人生舞台的豋場,道理大致可以作如是觀。武林如此,學術界亦然。
4月 18, 2008
足球 VS 棒球&網球
昨晚跟Y到她舊居附近的希臘餐廳,她吃地中海漢堡飽,我點潛艇堡。電視上現場轉播王建民主場單挑紅襪的比賽。一男一女竟然就聊起職業運動。
我跟她說我始終搞不懂足球規則,也對這運動始終提不起興趣。然後瘋迷足球的她則說她無法了解棒球跟網球有什麼好看的。她覺得棒球沉悶,不但節奏緩慢而且三上三下的制式攻防非常無聊。然後話題轉到網球,她就說兩個人一顆球有什麼好看的。
猴猴猴,講到網球的奧妙阿姐妳這就不懂了。我說你必須體會孤獨的況味(solitude)才能懂得欣賞網球。而且網球跟桌球羽毛球都不一樣哦。她聽了若有所得地點點頭(或者是因為啤酒好喝點點頭...)
然後她接著說如果是這樣的話,足球引人入勝之處在於你必須不斷奔跑不斷拼鬥不斷嘗試進球,而且往往在九十分鐘賽事結束時兩隊還是沒能得分。我就說,所以妳的意思是足球是一種關於絕望與失敗的運動囉(desperation and failed attempt)?她想了想,同意了。
然後她啜了一口她的啤酒,我喝我的lemonade。
我跟她說我始終搞不懂足球規則,也對這運動始終提不起興趣。然後瘋迷足球的她則說她無法了解棒球跟網球有什麼好看的。她覺得棒球沉悶,不但節奏緩慢而且三上三下的制式攻防非常無聊。然後話題轉到網球,她就說兩個人一顆球有什麼好看的。
猴猴猴,講到網球的奧妙阿姐妳這就不懂了。我說你必須體會孤獨的況味(solitude)才能懂得欣賞網球。而且網球跟桌球羽毛球都不一樣哦。她聽了若有所得地點點頭(或者是因為啤酒好喝點點頭...)
然後她接著說如果是這樣的話,足球引人入勝之處在於你必須不斷奔跑不斷拼鬥不斷嘗試進球,而且往往在九十分鐘賽事結束時兩隊還是沒能得分。我就說,所以妳的意思是足球是一種關於絕望與失敗的運動囉(desperation and failed attempt)?她想了想,同意了。
然後她啜了一口她的啤酒,我喝我的lemonade。
4月 11, 2008
Punch Line
我家阿爹是個神人。
你必須跟一個宦海浮沉三十載又因為掐指神算而廣結善緣的人共同生活近距離接觸,才能感受到用三言兩語打出那推拿勁道厚實深沉的太極拳,究竟是何等功力。
上星期打通電話回家報平安,阿爹接了電話。阿娘不在,父子兩人就一陣亂聊了起來。
說亂聊其實也不過就是老爸最近身體好吧,然後換他交叉質詢論文寫得順不順利求職有沒有什麼眉目之類的拔辣。還能有什麼新鮮事?就跟他報告說反正兩邊都看看啊如果有機會留下來先待一陣子也不錯啊什麼的。
「我是希望可以在這裡先工作個幾年再回去啦,」能夠多接觸不同的工作生活環境,這不是很好的經歷嗎?然後趁機問了人稱半仙的他,「那你覺得怎麼樣?」
結果我們家這位往昔蝦兵蟹將傍身、善男信女們前呼後擁的將軍兼笑面佛不疾不徐地送出這麼一句:
「如果啊,你認為留在美國工作就可以不用面對結婚的事情,那是非-常-不-好-的-想-法。」
… … … …
我爸真是個不世出的神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