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31, 2010

Modernity, Identity, and Utopia in Latin America

“If all efforts for the liberation of men and women from domination, servitude, social inequality, arbitrary authority, despotism, obscurantism, and the like, are in vain, if all hopes of achieving the complet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faculties and collective joy are chimerical, if they are only something that history reduced to ‘master narratives’ of impossible aspirations, then it should be admitted that the promises of modernity are not only not rational, they are decidedly irrational. The only thing that really remains, then, is power. The rational thing would be to surrender oneself to it. In this way, the seduction of power offers itself to us as an alternative to modernity.” --Aníbal Quijano

12月 30, 2010

看片小記: 三個傻瓜 (2009)

我跟41看這部片時才首映檔第二周而已,日新威秀已經只剩下晚上兩個場次,可是我們那場幾乎爆滿,小小十排的放映廳擠得暖烘烘的,而且不是周末。不知道戲院一副急著要下片,到底是在幫誰卡檔期?

本片歡樂是挺歡樂的,但究竟算不算標準的寶萊塢作品我也不清楚。相較於我看過的幾部寶萊塢電影,《三個傻瓜》有些口味比較重的情節,像是菁英大學生因壓力而自殺這種陰暗的片段,應屬少見。不過平均十五分鐘來段歌舞、堅貞無比並且純潔浪漫的男女情愛、明快俐落的節奏感,還有標準的歡樂大結局,確實都是寶來塢手筆沒錯。這部片如果能引起國人許多共鳴,可能還因為裡面討論到的教育體制高度競爭下扭曲的校園文化、龐大的學業壓力、同儕較勁導致拜物拜金的心態、家庭(父母)期許所帶來的桎梏,加上這些種種環境因素與個人志業追求所帶來的衝突,都是我們很能感同身受的生命經驗。

三個傻瓜中其實只有兩個才是真傻,藍邱高度的自省自知與聰慧,使他通篇以無比智慧提點拉加和法罕。藍邱的樂天、熱情與熱血,簡直不可思議到非人的程度,也因此「一切皆安好」「追求卓越、成功自然隨之而來」這等天真到不切實際的信念,才有可能成為反覆唱誦並且有信服力的標語。本片大部分篇幅用來表現藍邱在帝國工程學院裡的生活點滴,但從主敘事來看,這部電影的主軸心其實發生在這批人入社會十年後的時空。這其實是拉加法罕還有無聲火一行人,從印度心臟新德里出發,尋找失蹤藍邱的旅程。如果藍邱是理想、熱血、自信的代表,那我們大可把這個故事看做這一代印度青年人肯定自我、逐夢的宣告式。對於追求夢想的熱切、自信而有理想、樂觀且誠懇,這種澎湃無比的熱血,不僅是拉加與法罕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我最該牢牢記住的朋友。

當然,旅程途中還順便繞去搶婚,提醒我們別忘記真愛和理想是一樣重要的。

12月 13, 2010

高屋建瓴

有個新字哦,沒查字典一時間還不確定怎麼唸說。瓴,ㄌㄧㄥˊ,音同「零」、「玲」,意思是屋上仰蓋的瓦…解釋了還是不知道在講什麼;比較詳細的解釋有說它的形狀像溝,用來引導水,所以「瓴」的俗稱又叫瓦溝。

既然跟瓦有關,有些詞像是「瓴甓」、「瓴甋」就都跟磚塊脫不了關係。不過憑空又多了兩個生字,還不一定會讀,就不多說了;「甓」唸作ㄆㄧˋ,音同「屁」,「甋」唸作ㄉㄧˊ,音同「笛」。好像都是現在用不太到的字詞了。

但瓴也作水瓶解,或泛指乘水的瓦器,這個用法就跟今天要介紹的成語有關。「高屋建瓴」可絕了,「建」居然不是建造?!根據教育部網站,這裡的「建」是傾倒的意思,該不會是破格的用法吧?不管。「高屋建瓴」這樣組合起來,意思是自高處往下倒水,比喻居高臨下,形勢無法阻擋。之前上傳的中西日報社論中,把高屋建瓴和「黃河倒懸」放在一起,都是一樣的意思;但「黃河倒懸」卻沒出現在字典裡,想來又是作者自認高明的破格用法。

再次受教了。

12月 11, 2010

再續論華僑女子自立根性之薄弱

〈再續論華僑女子自立根性之薄弱

老乙
中西日報 1909.9.3

以上之所謂地也貲也勢也。均謀教育之必要。未易得知者也。不生於教育之地。則別父母。拋家鄉。負笈萬里。在男子且難。況女子乎。不稍有教育之貲。則謀生計。贍衣食。尚須張羅。是自顧且難。況求學乎。不優有教育之勢。則被束縛。被拑制。有志未逮。在頑錮之父母方以為得計。在柔弱之女子。又安能擅行其志乎。夫三者皆教育上之大阻力。有所缺則不足以言教育。其情形彰彰矣。今旅美之華人女子。豈有此阻力乎。珊珊少年。腦力充足。有謀教育之精神。蔚蔚新風。身親其境。有謀教育之機會。不振此精神。趁此機會。為急起直追灌輸文明之計。乃徒拘守倚賴之故錮習。錯過可貴之年華。不自知其不可。殊足哀矣。

華僑女子教育之不可緩。其關於個人生計問題。猶屬小事。其關於社會發達問題。實為重要。中國重男輕女之風。經數千年來成為天然之習慣。至近年男女平權之說。震驚男子之耳膜。掀動女子之向慕。於是自由平等之名詞。為社會所主動。而振興女學之聲浪。亦因是而起。惟當此女學幼穉時代。師範旣難於延聘。科學實難於備習。故求一完全教科之女學堂。實不可多覯。其餘因缺於師範而未能舉辦者。尚不可勝數。易俗移風。雖有其志。發聾震瞶。未得其人。雖欲聘男教習以為充當。亦慮社會之程度未足。然則女教習缺乏。是中國女界前途之憂也。今華僑女子。無志於教育則已耳。苟有志於教育。完成其女學師範之資格。他日歸餉祖國。必為祖國女界之歡迎。而奉為發達女學之導師。出其所學。一洗中國女界數千年來之黑暗。其裨益社會之功。固不在禹下。不此之務。是謂放其天職。棄其責任。虛生文明之地方。喪失女子之義務。吾未見其可也。

華僑女子之人格。不可不自高。惟不自謀教育。則雖欲自高而無從。嫁女必索重聘。乃中國最野蠻之積習。故有心世道之人。紛紛組織婚姻改良會。蓋惡其類於販賣。賤視女子如奇貨也。今華僑女子之重聘。則尤十倍於中國。豈以為不如此不足以高其人格乎。不然。何以除教會書館女子之外。每出於此之一途。為父母者旣恬然行之而不怪。為女子者亦羣焉從之而不恥。以高貴人格。狃於野蠻積習。此固不經教育有以貽之咎也。惟不經教育。故不能自立。惟不能自立。故牢守倚賴之性質。不敢以其人格之高貴。脫出於野蠻牽動之地位。是亦不可廢然思返乎。

要之教育者自力之引線。卽自由平等之主要也。野蠻婚嫁者世俗之習慣。卽自由平等之賊蠹也。華僑女子熱察彼都之自由平等。應無不欣之羨之。獨於野蠻婚嫁。則安之若素。於教育自立。則付之闕如。此所謂先甘居於野蠻之人格。而欲行文明之事業也。置肉食於器。而密閉之。則久而不腐。若引新鮮之空氣以入之。而不密閉其蓋。不終日而餒敗生矣。華僑女子旣不知教育自立為何物。而居於文明地方。熟察自由平等之權利。如肉在器中。而入之以空氣。其不至於餒敗者幾希。或者曰以若所言。不無過激之偏也。十步之內。非無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子比而同之。不已過乎。嗚呼。持此意以相責。吾知罪矣。惟不急謀教育。則期期知其不可。謀教育而成其自立之人格。則固女界前途之幸福。實記者所厚望也。

12月 10, 2010

續論華僑女子自立根性之薄弱

〈續論華僑女子自立根性之薄弱

老乙
中西日報 1909.9.1

夫女子自由男女平等之權利。乃根於天賦。出於自有。非他人所能予奪。亦非個人所可放棄者。然必以自立為元素。乃可縱行而無弊。無驊驥之才。不能負重。無烏獲之勇。不能打鼎。其勢然也。今使女子自由男女平等。徒於外貌求之。不問其程度之能自立與否。是退化之自由平等。非進化之自由平等也。勢不胥女子而流為卑劣下賤不止。嗚呼。吾為此言。無非靳女子應有之權利。而不肯代為吹歔也。吾固以為欲謀女子之自由。男女之平等。必以女子自立為之的。斯可無妨於社會。然則欲謀女子之自立則將奈何。曰女子教育是也。女子教育之在今日。久為士夫所提倡。其關於個人重要問題。中國女子或知之未周。旅美之華人女子。必知之已詳。知之詳而不急思自謀教育。為開通女界之主人翁。乃反錮蔽於倚賴根性而不能移易。此則吾所大惑不解者也。矧乎旅美女子之謀教育為甚易。不若內地女子之謀教育為甚難乎。試一較其難易之故。我旅美華人女子亦可瞿然興起矣。

地方文明與地方野蠻。處其間者有幸不幸之分。美為文明之國。學堂林立。教育普徧。新風沁人。無人不學。華僑女子幸而生於斯。長於斯。但患其荒嬉而不學。不患其欲學而無所。蓋我國女學生。亦為美國教育家所歡迎也。若中國內地則不然。舍少數大城市以及開通鄉邨而外。均屬蠻煙毒霧。無新空氣。其士夫則固守舊智識。舊腦筋。未肯為女子謀教育。其女子或亦狃於三從。習於四德。不以教育為要圖。卽有一二志向遠大。出於尋常女子之上。惟亦苦無就近學堂。足以成其志向。又不便以一弱女子。逆父兄命。跋涉遠方。隻身求學。於是賚志抑鬱者有之。此限於地之難。不若旅美女子之易謀教育者一也。

貲財為學堂所必須。欲興學務。必先籌欵。無的欵而欲興學。由不食食而號寒。不衣衣而啼饑。可斷其無濟也。美國所有學堂。無不籌有的欵。為常年經費。來學者或不收學費。或供繳少數學費而已足。我華僑女子之有父母者。能籌此少數學費者甚多。卽不能籌措。又有教會書館公家學堂為之助。并無向學無所之憂。若中國則財政困難。人貧地瘠。振興學務就地籌欵之聲浪。澎漲已久。上以是倡。下以是和。卒之滋擾地方。千般羅掘。所謂成立之男學堂。尚屬如鳳毛麟角。遑論女學乎。女子亦國民一分子。振興女學。亦地方應盡之義務。惟財政奇絀。未易圖成。坐令多數女同胞。欲謀教育而無法。此限於財之難。不若旅美女子之易謀教育者二也。

習俗因地而轉移。風氣因勢而競尚。我華僑女子之父母。吸彼都之空氣。沐文明之思想。諒無不欲其女之績學。為世界上有用之人。特患女子之不欲求學則已耳。苟欲求學。則其父母甯有不嘉其心成其志者耶。甯有吸新空氣沐新思想之人。不願其女之處於文明位置耶。若中國內地風氣未開。頑錮守舊之父母。每以女子無才是德一言。為女界之金箴。其所謂慈愛而日望其女者。祇預備作富家婦而已。不特不為女子謀教育。卽女子不自甘暴棄。為自謀教育計。亦往往被壓制。被詈罵。不能行其志之所欲為。雖欲興女學者大不乏人。究之輕視女學者居其多數。此迫於勢之難。不若旅美女子之易謀教育者三也。

12月 09, 2010

論華僑女子自立根性之薄弱

這篇社論總共分三天刊登在〈中西日報〉上,由署名「老乙」的作者投書。分成三天刊登,落落長的篇幅,內容好像也沒有多些。讀這種百年前的中文,不但可以看到從文言文轉變成白話文書寫的過渡階段,更有趣的是還可以看到那時候的文章有多八股,一堆堆砌而沒有實質內容的文字。不過現在很多人寫文章好像也是這樣...

論華僑女子自立根性之薄弱

老乙
中西日報 1909.8.30

世界開通。新風迫人。女子自由男女平等之學說。灌輸社會之腦中。卽以數千年來守舊食古之中國。亦被牽動。寖寖乎有同醉歐化之勢。上流之男女倡之。下流之男女好之。慕平等博自由之聲浪。遂如高屋建瓴黃河倒懸之不可遏抑。向者束縛婦女。以不出戶庭為道德。一意服從為淑善之蠻野。已至此而一變矣。雖然。必人人有自立之性質。而後可言自由平等。自立根於教育。教育者人類進化之原始。無男無女。均不可偏廢也。今華人女子之受教育者幾何。不能自立。而日言自由。日言平等。則自由平等之學說。適為喪名辱節之媒。於女子故無當也。

吾非謂女子自由男女平等之說之非也。夫羣盲不足以語離婁。羣聾不足以語師曠。孩提之童。呱呱而泣。筋骨柔脆。步履未牢。不足以語飛廉。華人女子。向每安於倚賴之常。局局其行。吃吃其口。竈廚堂奧之外。不知為何物。孕育爨濯之餘。不知為何事。渾渾噩噩。不識不知。徒仰鼻息倚生活於他人。彼其所以生所以死。猶且未曉。安知所以為人。彼其為人猶且未曉。安知乎權利。彼其權利猶且未曉。安知乎自由平等。嗚呼。以此等無學問道德之婦女。而語之以自由平等。是語羣盲以離婁。語羣聾以師曠。語孩提以飛廉也。明不能見。知不能及。力不能行。是破壞自由平等則有餘。認真自由平等則不足。然則自由平等之說。固非未受教育之婦女所可言也。

夫今日女子教育之必要。人人能知之也。中國人數四百餘兆。而女子居其全數之半。以此二百餘兆之女子。具有天資,具有聰明。具有腦力。具有才識。惟不經教育。則均棄於無用之地。醉生夢死於丈夫壓力之下。亦大可哀矣。況乎一衣一食。均向人取給。生利者居其半。分利者亦居其半。中國生計。幾何不日蹙耶。是故。憂時之士。觀於歐美婦女之自立。根於教育之發達。不憚苦口焦舌。著論演說。為女學之提倡。比年以來。中國女學之成立者。若京津。若滬甯。若湘鄂。若汴浙。若粵桂。無不次第發起。日有動機。漸漬擴充。其勢必有普及之一日。此內地女界教育之前途。大有可望之機也。內地女學之振興旣有可望。則不能不有感於旅美之華人女子。

今旅美之華人女子。不下千數百人。所謂經受教育者有幾乎。所謂受教育而能自立者又有幾乎。幼習語言。僅至普通而止。不及高等而止。處自由平等之國都。慕自由平等之風尚。而所謂自由平等之程度。則遠遜於人。為父母者。或亦放棄教育之責任。不以女子自立望之。甚且拘守野蠻婚嫁之陋習。而以奇貨居之。嗚呼。女界黑暗。不獨在中國者為然。觀於廖奉獻女士在浸信會演說之言。(觀十三日本報所登便知)不禁有所感觸。深為旅美之華人女子惜也。旅美之華人女子。非如中國女子之囿於鄉村拘於錮習者所可同日語。獨於教育有缺。自立之根性薄弱。則與中國未受教育之女子無分伯仲。此固女士未到美國以前之所不及料也。

12月 07, 2010

看片小記: 麥克邁超能壞蛋 (2010)

自從《史瑞克》系列讓夢工廠成功拓開皮克斯獨霸的美國電腦動畫市場後,這兩大長年來就不斷互相較勁,逼出彼此最多的點子、激出彼此最驚人的創意,而這些創意的一大策略,就是玩後設。類型後設、故事後設,將好萊塢的造夢神話不斷拆解,揶揄作弄、反諷自嘲。後結構到眼花撩亂,愛之者讚嘆創意還能無限延續,恨之者浩嘆資本主義剝削神話的剩餘價值,竟沒有止息的一天。

《馬達加斯加》系列電影的造物主推出的新作《麥克邁》(Megamind, 2010)顯然以超人的故事為原型,再去顛覆、翻轉,藉此賦予故事血肉。大約超人故事裡所有的公式都被拿來搞笑了:為什麼壞人總是不受歡迎而且還要有點醜?為甚麼超人一定很帥而且髮型超讚?為甚麼壞人聰明絕頂卻總是不會贏?為甚麼超人抓到壞人總是把他關進一定逃得出來的監獄?為甚麼壞人總是要捉那超人「命中注定」的女主角,而且他總是想捉就捉得到、卻始終不能真正威脅超人?

到後來,《麥克邁》甚至玩起正邪實乃互相依存的哲學命題。當麥克邁(以為)自己終於殺了城市超人、從此可以為所欲為,沒多久他竟開始感到失落:他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為了解決自己的存在焦慮,麥克邁決定自己製造一個超級英雄,來和他繼續玩正邪不兩立的遊戲。後來存在命題越玩越大,不僅壞蛋當了超人的爹,新超人想當大惡人,原來超人根本不想再拯救世界,大家都不想幹了!

說穿了,整部片就是超級英雄與絕頂惡魔的BB彈戰爭,死不了人,無關痛癢。《麥克邁》既然無法處理後設類型的繁複辯證,也不可能解決正邪對立或神話人物的存在焦慮,它能做的就是不斷搞笑,把毫無意料之外的老梗玩得夠好笑,也算克盡職責了。至少電影很有誠意也很用力地擠出笑料,電影看完,劇情也忘了一半。從狂打廣告到票房表現的落差,感覺得出本片氣勢不如夢工廠另外兩棵高大的搖錢樹,雖非意外卻有點可惜,畢竟布萊德彼特就算不露臉,聲音還是那麼迷人。但只要還能後設下去,反英雄的英雄應該還有機會再玩一票。

11月 29, 2010

看片小記: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2010)

大約三四年前在一堂東亞文化課當助教,有一次講到韓國的泛靈信仰,教授在講解這種信仰的起源時,用了一個很生動的意象。他說:用迷信的觀念去理解泛靈信仰是不對的;你們想,在以前那個沒有電燈的年代,又是韓國那種多山的地方,一到晚上到處都是暗的,從這山頭看那山頭,只看到遠遠的一片漆黑,還有很多奇怪的聲音,你會用什麼方法去理解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世界?

這種對於叢林深處神秘的態度,就是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電影創作的最大原動力ㄓㄧ。他特別喜歡探索這種大自然中難以明言的神秘,並且融合佛學的輪迴與業報等觀念,在影像中反覆表現人與其他動物間的變形,來模糊人與自然之間的界線。早在2004年的《熱帶幻夢》中,他就玩味過人與老虎的變形記,而在今年出品的《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他則思考猴靈的傳說。你毋須熟稔泰國的民間信仰或古老傳說,也能夠進入阿比查邦的電影世界,親近他所要傳達的那種神秘。

對我來說,這是阿比查邦過去十年來最平易近人、也最好看的一部電影(我承認他的片我看不懂比看懂的多)。本片剪輯極為俐落,導演向黑暗深處冷冷望進去的長鏡頭美學,在阿巴斯、侯孝賢、蔡明亮之外,又開發出另一種凝視的可能性。許多畫面既美麗又帶著因為過度蒼綠而帶著一股說不出的陰鬱詭異;幾個有關波米死去的妻子惠的鏡頭,讓人聯想到泰國鬼片那種陰森森的恐怖感,卻又美麗絕倫。阿比查邦善用他獨特的電影語言,傳達一種泰國通俗文化中的恐懼元素,拍出一部超脫恐怖故事的電影;在他的電影世界裡,人、鬼與靈,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可以坐在同一張餐桌前,聊各自的故事,談對彼此的想念。

除了電影結尾那我至今無法了解的片段之外,還有一段是面貌醜陋的公主,在一個水潭中獻身給土虱靈、與之交合(以換取美貌?)。這段與前後故事可說完全無關的插曲,根據阿比查邦自己的說法,是關於變形與輪迴的一部分:或許波米的前世、或惠的前世,其實是那公主或那土虱。既然導演自己這麼解,或許真是如此吧?但我有種感覺,導演特意在電影中放進這前後不搭軋的片段,是與觀眾玩一個遊戲,要我們自己去解碼,讀出我們自己想要的意義。畢竟,這麼有趣又含意深遠的小故事,不放進電影未免也太可惜了。

*放映週報的導演專訪由此去;破報的導演專訪由此去

11月 22, 2010

因為找資料的關係會讀一些清末民初的書刊,有時候會碰到連有邊都不知怎麼讀的字,更別說是什麼意思,在這種時候就特別容易感到自己國學程度的低落。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意味這些字現在已經沒什麼人在使用了,才會感到陌生。不知關於有些字的生命,是不是跟我們的白話文運動有關,讓一些很精緻頗有古雅風尚的字,走向衰微?

看清楚了,這個字是「片」+「戶」+「甫」哦。牖,唸做ㄧㄡˇ,音同「有」、「友」,有動詞名詞兩種用法。牖做名詞解,是「房屋牆壁側面的窗」,和「窗戶」一起使用就變成複詞,如「窗牖」、「戶牖」。「甕牖」在辭典中頗常見,原來是以甕的破口當作窗,用來比喻貧寒之家,從古籍取來的辭當做成語,則有「蓬戶甕牖」、「桑樞甕牖」等,都用破蔽的器物當做家具,來表現那種拮据貧困。

牖作動詞解則是開導啟發的意思,家裡那本厚得可以當枕頭的新辭源說,牖當動詞時義同誘。我們平常講對社會大眾有所啟發云云,前人用兩個字「牖民」,巧用開窗意象來傳達啟迪心智的意思,既典雅又貼切,多高明。不過動詞「牖」似乎不太好用,除了「牖民」就沒看過別的用法了,總不能填進歌詞來個牖你牖我,那未免也太文謅謅了。

只可惜這字現在都沒看誰在用了,究竟一個字的生命是怎樣走到盡頭的,還真難說個明白。不知張大春老師如果有幸駕臨敝格,是不是願意來解一解?

11月 12, 2010

社群網戰隨想

000000.
首先我要向飾演故事主人翁馬克的Jessie Eisenberg致敬,畢竟要能像他這樣從頭到尾都講話這麼快還不會咬到自己舌頭,如果不是演技高絕那就是天生如此。有沒有人注意到馬克整部片都穿著他那雙拖鞋?這麼小的細節就能讓馬克這角色的性格瞬間清晰立體,本片用心令人讚賞。

000001.
先從大衛芬奇說起。他近年來對好萊塢的市場嗅覺顯然功力大增,不但選擇的題材越見大眾化,使用的電影語言也越走親民,到了今年的新作《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 2010),已能在掌握故事能力的機智與呼應社會現狀的犀利中,同時看到通俗電影公式的四平八穩。當年讓他一炮而紅的《火線追緝令》(Se7en 1995)中頗具實驗色彩的視覺和心理層次上的邊緣性格,以及《鬥陣俱樂部》(The Fight Club, 1999)中顛覆中產階級社會深層經濟與心理結構的革命精神,到了過去五年來幾乎洗刷殆盡。

000010.
像大衛芬奇這樣走向社會寫實路線的主流劇情片,呼應的其實是整個中生代精銳導演中的某種創作趨勢。比方說葛斯范桑。對應他冷冽犀利的《大象》(Elephant, 2003),前年八方討喜的《自由大道》(Milk, 2008)已通俗太多(葛斯范桑其實很早就在作通俗風格的嘗試,也許《大象》才是一記奇招);若再加上諾藍(Christopher Nolan)逐漸遠離《記憶拼圖》那種大玩敘事邏輯的實驗精神,我們幾乎可以確定這種轉向是一種不謀而合的集體表態。這種表態是好是壞還很難說,但在這種向影像敘事的通俗風格靠攏的趨勢下,大咖如柯恩兄弟者依然忠於自己獨特的影像風格,誠屬不易。

000011.
回題。本片從哈佛校園開始就清楚告訴我們,它講的是關於天才的故事。不只有聰明才智或身體上的各種超能才是與生俱來的才能或天賦,意志力、魅力、領袖氣質、甚至偏執狂,也是一種天才。如果賺大錢做大官得大獎這種世俗意義上的成就是人生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那各式各樣的天才未必都會成功,但他們都能為人所不能為,而這就是一種成就。不然你以為是怎樣的偏執,能讓一個人因為被情人甩了,就不眠不休寫程式,弄出一個讓學校網路癱瘓的網站?

000100.
但馬克如果沒進哈佛,就不會是今天史上最年輕billionaire的馬克,正如同比爾蓋茲如果當初沒進哈佛,很有可能就不會是今天微軟的比爾蓋茲,即使他們都沒畢業。絕對不要小看明星/貴族學校對學生未來的決定性影響力。他們能提供的優越求學與社交資源,高手過招同儕較勁的高度競爭環境,更別提只有社經資源在社會金字塔頂端或憑才氣努力脫穎而出者才進得來的高門檻,讓學生們無一不是天之驕子,社會向上流動的血腥鬥爭下層層篩選後倖存的佼佼者。馬克能找到他的第一個CFO和寫程式的geek團隊,都是從哈佛校園裡開始的。

這完全是菁英論的思維,甚至帶著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暗示。但這裡肯定的不必然是品味或財力上的菁英,而是我們所謂的佼佼者。我們固然沒辦法看到太多關於社會不正義的批判,正如同《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1997)也沒看到一樣;但是故事中的哈佛新生馬克成為臉書的馬克,很大一部分是由於他自己、還有他身邊的同儕,都是佼佼者。所以:名校能為你開許多門。進名校這件事本身,就是對政經社會資源還有(或者)個人才能的肯定,畢不畢得了業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先進得了一間名校。

000101.
電影安排讓鳳凰會命令華度照顧那隻雞,是記妙招。華度從頭到尾被馬克牽著鼻子走、也常常被蒙在鼓裡,有志難伸,有冤難伸,落得最後遭到馬克有意無意的利用背叛。鐵籠中無可奈何的雞,豈不是華度的最佳寫照?

000110.
回到社群網站這個概念。馬克花費近月設計的臉書,架設完成前的最後一個動作,是在每個用戶的個人網頁上加上情感狀態的訊息。這個項目是馬克靈機一動下最後的畫龍點睛,它精準點出這個時代人際關係形式的轉變,既體現某種人與人之間互動形態還有交陪模式的成形,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人際關係的崩解。「關係」的內涵是什麼,人與人之間建立溝通的具體方式又是什麼?網路的出現建立起跨越國界地理疆界甚至語言的社群,人際的串聯變得既虛擬又真實,有時甚至比真實還真實。但在臉書的個人網頁上,當人的存在變成一道道條列式的選項時,它也將一個人複雜而有機的種種具體面向和社會經驗,割碎切斷,化約成「單身」「已婚」「交往中」等和兩三字便道盡的資訊。

而這是我們正在活生生經歷的真實體驗,它正在成為我們認識世界並且理解他人的一種方式。我們將之稱為現代社會。我們還能與「人」建立關係嗎?片尾收在馬克盯著電腦螢幕上前女友的網頁,不斷更新以得知她是否已將他加入為朋友,是對於網路社群世界過度依賴的一記重擊。網路社群與肉身世界的社群儼然已成為兩個世界,同等真實也一般虛幻,臉書一路走來不過數載,五億用戶如你我,還有許多問題待思考。

11月 07, 2010

生命的灼痕

當愛來的時候 (2010)

打從十五年前憑《忠仔》(1994)以平地一聲雷之姿登上國內影壇,張作驥的影像創作就始終保持故事立體、肌理飽滿、質地濃密、情感暴烈、江湖味與人文氣息兼具的特色。即使他的感性也往往透著男人的陽剛味,像是情感過於濃烈́、以至於溫柔也帶著激情傷痕的影像之詩。

張作驥很喜歡講小人物的故事,就這點來說或能和蔡明亮兩相對照。他鏡頭下的人物多生活在都市底層,言行舉止沒有太多中產階級品味的矯飾,因此往往粗野鄙俗、魯莽無文,跟蔡明亮鏡頭下那種存在主義氣息的、疏離感強烈的都會人那種心理層次上的邊緣不一樣。相較於蔡明亮電影中那種世紀末頹敗氣息、瀰漫著蒼涼蕭索的斑駁水泥叢林,張作驥的電影會關注台北大都會中比較破落、草莽氣息比較強的那種邊緣空間。從《忠仔》裡關渡平原上的寺廟、《黑暗之光》(1998)中的基隆、到《蝴蝶》(2008)中屈居東北角海灣一隅的南方澳,都是人味飽滿的影像空間。他傾向於呈現那些人那種衝撞謀生空間必要的粗暴與俗氣、不懂得太多精緻修飾的情感表達,時而帶著階級或性別弱勢的無奈、同時卻又充滿渾猛堅韌的生命力。到了新作《當愛來的時候》這個特色加倍清楚,故事背景的萬華,即使緊臨台北的文教精英區塊,感覺就像是另一座城市、另一個都市空間、另一個地方的人事物。 (以上作品出品年份以張作驥電影工作室官網之資料為準)

生之暴烈

《當愛來的時候》(2010)《蝴蝶》一樣,浪漫美好的片名之下其實是非常暴力殘酷的故事。電影一開場就給我們一個震撼迫人的影像:不知名的商場大樓中煙氣瀰漫的快炒店,客人熙來攘往;老人勸隔壁桌的年輕人換桌,因為那桌會招致厄運;大腹便便的老闆娘邊要照顧忙碌的生意,邊斥責閒晃的女兒不肯幫忙。罵聲方休,無預警的陣痛,逼使老闆娘在遍地油污垃圾的店內牆角生產。

在漫流著髒水油漬的餐館角落迎接新生命,那突如其來、看似雜亂污穢又生命力勃發的影像所帶來的視覺衝擊,為我們拉開本片典型的張作驥式暴力美學的序幕。這個新生命降臨在一個充滿躁鬱情緒和語言暴力的家庭,而待得電影過了近三分之一,我們才開始摸清這個複雜的家庭組合,遠不是一般想像中主人公大享齊人之福的舊式父權家庭。餐館老闆黑面(林郁順)原來是給雪鳳(呂雪鳳)招贅進來,因而在家中總是河東獅吼,徒有大嗓門和肢體暴力,卻沒有傳統男性家父長的尊嚴。而雪鳳因無法替黑面傳宗接代,使得黑面收了子華(何孟庭)做細姨,在連兩胎女兒後終於得子。除此之外,家中還有雪鳳年邁的老父,更有黑面從金門老家接來(應是)自閉傾向的弟弟阿傑(高盟傑)。一連串的家庭風暴從來春意外懷孕開始,不間斷的爭吵與叫罵在雪鳳、黑面、子華與來春之間來回。而在黑面返鄉回金門、卻在老家門前酒醉中風時,才知道原來長女來春(李亦捷)非黑面親生,子華實乃黑面的青梅竹馬,而子華能進入這個家庭,也是當初雪鳳大方收留

這樣的故事架構,元素之豐富、情節之繁複、戲劇張力之強,大約是一整齣電視劇的規模,卻在張作驥的原創故事中,以兩個小時的篇幅一一收攏進去。他幾乎拉出台灣社會中本土中下階層家庭的整個縱深:青少年性文化、少女未婚懷孕、招贅娶親、離鄉背井與異地謀生,乃至於地方與黑白道勢力的競爭與共生關係,都圍繞著這個家庭環環相扣,彼此呼應。各個環節之間的呼應方式,正如同各個角色之間的對話與情感交流一樣,充滿彼此衝撞互嗆的暴力。每一個暴力事件的解決,往往必須用更激烈的暴力去擊潰、去壓制。來春懷孕的消息傳開,換來男友人間蒸發和家中親長怒罵與拳腳;來春消化這些外在壓力的方式,則是沮喪與憤怒下擊打自己的肚子。黑面在雪鳳的強勢與無法規訓來春的雙重無力感下,只好找自閉的阿傑出氣;全家在一片愁雲慘霧中,黑面決定帶子華一家回金門散心,卻換來在老家門前因酗酒過度中風昏迷。最後,黑面的重度昏迷終於讓來春成長、使子華和雪鳳接受彼此;此刻,雪鳳卻無法接受失去黑面的事實而崩潰了。

本片一環扣一環的暴力,就像是餐館裡帶來厄運的八號桌一樣,像近在眼前的威脅一樣總是無法擺脫,只能無可奈何地學習與它共存。這樣飽含真實況味的暴力觀感也許和張作驥的個人生命經歷有關,並且想當然耳帶著他鮮明的雄性暴力色彩。或許張作驥有意識到這些故事與影像的雙重暴力,即使全片極少出現髒字辱罵,那盈漲爆裂的情感張力依然令人難以承受。因此他巧用攝影與剪接策略,除了換場時鏡頭溶出溶入間拉長空黑影像的獨特標誌外,也常將鏡頭設在門框之後,讓門框進入影像,隔開我們和爭吵衝突中的角色,製造觀影情緒的緩衝空間。我不記得他在之前的作品是不是已經開始經營這種攝影策略,但這種將門框放進畫面的技巧在本片大量出現,並且顯然收到效果。

柔韌之生

當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往往是叱責咒罵時,它所表現的不僅僅是情感剝奪式的語言暴力,也是彼此溝通失敗的暴力。就這點來說,阿傑這個角色是整個家庭成員畫龍點睛的安排,因為他的自閉傾向正點出了整個家庭無法溝通的境況。這個家庭在溝通上的失能,肇因於所有的對話都變成爭吵責罵,都是單向的負面情緒宣洩。只有家人眼中不善表達的阿傑,總是平靜而緩慢地自顧自在說好似無關緊要的事;偏偏也只有他,在偶而的話語間平靜地為家人傳達他們難以面對的真相(「哥哥袜返來啊」),並且和他的小雞之間流露出超乎語言對話的相處。

溝通得以重新建立,依然要以暴力的方式來開啟。在黑面昏迷、雪鳳崩潰之後,整個家庭的運作幾乎靠子華一個人扛了起來,而她努力換回雪鳳渙散心智的苦心,也在浴室裡裸裎相見下子華涕淚俱下的告白中道出緣由。稍早雪鳳在黑面的病床前痛哭流涕的呼喚,同樣用那樣激烈的方式,才終於開啟心防盡卸的溝通。這些終於敞開心懷的「溝通」,無論是身體或心理層次上終於得以親密溫柔;這些溝通卻也是如此情感濃烈,那麼椎心得令人不忍。至於逐漸與週遭環境和命運的殘酷取得和解的來春,最終認同母親的關鍵,是在子華用朝天放槍的強悍來宣示她的地盤後,才在來春訝異的臉上得到確認。更重要的是,這些「溝通」,都是在一方看不見聽不見而無法--無能--回應的時刻才出現的。關於家人之間情感表達的暴力,一針見血之處莫過於此:對話往往無法開啟溝通,而真正的溝通則常常在對話終止時開始。

電影以來春也在店裡堆著垃圾、溢著油漬污水的角落生產收尾,呼應開場子華的生產。從來春臉上交雜虛脫與欣慰的神情,我們看到生命得以繼續往前走所必須經歷的激烈、痛楚。在張作驥的眼中,生命的歷程永遠是充滿暴力的,不論或好或壞,都沒有溫和靜謐的甜美時刻。但來春生產的過程和子華的還有一點不同。我們在子華的生產看得到血紫色的臍帶和新生兒那些充滿生之暴烈的影像,到了片尾的生產畫面,鏡頭不再強調渾身浴血的新生兒,而是帶到來春微笑的臉。張作驥作此安排,或許是要肯定來春學習接受人生對待她的許多暴力,藉此傳達生命本身的韌性與希望。寫到這,也許我們能回頭來思考片名帶給我們關於這部電影、這個故事的可能涵義。電影海報上的《當愛來的時候》,「愛」是反過來寫的。這是什麼意思,又和本片有何關聯?愛的反面是恨嗎?如果是恨,當它來時會如何?當恨來時該如何面對,又該怎樣重新找到關於親人關於人生的愛?

可能生命在這殘酷世界中所有的暴力與柔韌,正是本片透過愛字反寫的巧思要我們去細細品嚐的底蘊。對張作驥來說,生命並不是在呵護與關愛下才會成長茁壯的,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兼具強悍與溫柔,既脆弱又堅韌,越是打擊蹂躪它,生命越能從一息尚存的縫隙迸發出自我延續的驚人能量。愛或愛的反面,都同時具備暴烈與堅韌的力量;它們都是生命不斷自我循環延續的體現。學習透過自己的雙眼看見溫柔的張作驥,藉著雪鳳、子華、來春三個女性聲音,甚至可以加上阿傑略帶陰性化的存在,找到他的創作生命中不曾出現過的,關於柔韌的生命力的鮮明標記。

《當愛來的時候》能讓張作驥爆發出另一次創作高點,除了編導與攝影剪接的成就,演員表現也絕對要記上一筆。從呂雪鳳、何孟庭、李亦捷、到高盟傑,不論嘴硬心軟、氣急敗壞、叛逆又無助、或是痛徹心扉,所有口條與情緒都演得十足到位夠味。今年金馬獎本片創紀錄的十四項入圍,呂雪鳳的女配角獎,高盟傑的男配角獎,還有李亦捷的新人獎,三個演技獎項入圍毫不僥倖。片尾由李亦捷獻聲主唱〈彼岸〉,可能無法成為經典名曲,但其旋律簡單動人之處,頗呼應故事最後那釋懷與諒解的心境。

*參考:放映週報專訪張作驥「當愛與掌聲一起來臨」

10月 29, 2010

由典範到規範,費絲言

「反禮教」論述的歷史意義:

就整個「貞節烈女」知識體系發展的脈絡來看,五四反禮教論述的提出,實有其不可忽視的重大意義。在反禮教的時代風潮中,貞節烈女的實踐被納入「禮教吃人」的範疇之下,「道德」不再被視為是人的內在本質或是與個人命運密切連結的特殊力量,而是一種外在的「壓迫」。透過「禮教」這個概念,「社會」不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種人為的建構與支配性的制約機制,從根本上扭轉了整個貞節烈女知識的基本立場與發展方向,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深受影響。由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說,五四時期的反禮教論述,在整個貞節烈女知識發展的脈絡中,是一革命性的變化。」(頁327)

10月 25, 2010

殖民無間道,羅永生

「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曾經是香港殖民地性質的標號,當年英人續租不遂之後換來的,卻是一句「五十年不夠,一百年也可以」。我們身處的,也許就是這種()殖民的詭譎時空:還未曾開始,就已經結束;宣告了結束的,其實還未真正開始……時間上的永遠負債。

維持現狀既是這瞬息萬變的殖民城市背後的秘密,我們這一代出走殖民地的欲望,也許就在起步一刻,已註定要不斷回望。然而,沒有記憶,就沒有主體的我。殖民文化的深刻效應,亦正在記憶與遺忘的複雜操作中,改寫主體的我。這本小書裏頭,記錄了我十多年來對香港殖民歷史處境的反思,它們啟發了我對其他相關研究課題和領域的興趣。不過更貼切的說,裏面其實是一些拒絕遺忘的個人見證。

我這一輩香港人都曾在一段叫「過渡期」的漫長時間活過,在這「過渡期」終結了十年的日子,高興這本書能夠及時面世。畢竟,這還是一個大時代。(〈序言〉,viii)

10月 22, 2010

看前人的文章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古字,不知其意也就罷了,如果遇到不會唸的就慘了,想查字典還未必知道怎麼查。在打中西日報的那三篇社論的時候,有幾個字是瞎矇給我猜出念法的,但好戲壓軸,為了找最後一句這個字可真是吃足了苦頭,怎麼試就是試不出它可能的念法。

這個「勗」字到底怎麼唸?原來唸做ㄒㄩˋ,音同「敘」或「序」等。它主要當作動詞使用,作「鼓勵」「鼓舞」解,教育部新編國語辭典的網頁上舉了漢朝蔡琰「悲憤詩」中的詩句做例子:「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勗厲。」

說文解字中收的「勗」字下考證到左傳中就有「勗,勉也」的句子,所以中西日報的那篇社論裡用了「勗勉」是有所本的,作者的中文底子也真厚的了。有趣的是在說文解字中,「勗」的讀音從「冒聲」,「如茂,與懋音義皆同」。我是不知道兩千年前的人唸冒或茂是不是和我們的閩南語或北京話相近,就算是好了,那「勗」的念法是怎麼從冒聲轉到今天的ㄒㄩˋ,可真要文字學者來考究一下。

還有一點很奇怪的,是說文解字中的勗「從力」,而教育部的新編國語辭典網站卻把這個字放在「曰」部。若照許慎的爬梳,「勗」的古字又寫作「勖」來看,可能是從「力」部比較合理。

中文真是不容易。

10月 21, 2010

論女界青年會 留美華僑均富助資建設 (中西日報)

〈論女界青年會 二續 留美華僑均富助資建設〉

中西日報 1916.10.4
顯微 著

古人之言風化也。其重要主義。在以上化下。故易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无窮。容保民無疆。天地感而萬物化。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書曰。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曁。聲教訖於四海。詩曰。爾之遠矣。民胥然矣。禮曰。君子議道自己。而置民以法。又曰。上好仁。則下之為仁爭先人。故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皆此義也。夫執政者任國家之重。固宜盡職守所當為。足為國人矜式。而自世界文化益進。人材日多。普通社會。有志振興風化者亦日多。本其學力。著作演說。理想不厭詳明。措諸事功。建設必求實騐。集會益大。收效益宏。固近世風化。非如古者徒以上化下已也。對於社會有志教育之人物。實為之中堅。而又得普通社會中人。多明此義。相與協力。具有財力者樂為資助。用能恢之彌廣。行之彌遠。一社會教育團體之組織。規模宏大。會所林立。遍於寰球。經費浩繁。遞年增加。會員之數。久而愈衆。不甚偉歟。就其小者觀之。一團體所建設之會所耳。就其大者觀之。則教育所及。振作人類之精神。翊贊人類之事業。功績昭垂。非言思擬議之可盡焉。今夫濟貧賑災。惠澤一時。買公債。捐軍餉。維持大局。華僑尚義。久為國人共知。所以如是其踴躍者。蓋以痛癢相關。責任所在。義不容辭。而至乎教育。所以惠澤永世。維持人心風俗。培養囻家大本。關係尤重。資助建設。當更如何踴躍耶。本年西人女界青年會。在三藩市籌資建築會所。半月之內。集捐二十五萬元。吾儕財力。雖不及人。而尚義之心。未嘗稍讓。黽勉為之。自有足觀。今其時乎。

人也者。相觀而善者也。所謂觀者。在良師益友之砥礪切磋。苟無良師益友。而所與親識。所與游□。平日不講問學。惟不根之談是言。無謂之事是作。汚染旣久。革新益難。此在中國女界。猶深以為可病。況在華僑區女子。苟未受教育。則中國之所謂道德。美囻之所謂道德。皆未有聞。日用行事之間。耳之所聞。目之所見。心之所習。陋俗之沾染日多。性情之變遷日甚。究其結果。適以養成不中不西之異物。積年久。流弊益甚。大為人心風俗之憂。再延數世。更不知其變態之至於何極。言念及此。吾人為民族計。能不寒心。此非過為危詞也。道路之言。恒評議今日女子。若何過於自由。若何不嫻禮教。此在今日。已復如是。再延數世。非經教育之途。豈能一變至道耶。至道固無可期。且將沉溺而不返。挽此狂瀾。伊誰之責哉。西人女界青年會。抱人道主義。世界主義。巳決定年費巨資。助華僑女界之教育。吾人自待。常較外人之待我尤為親切。資助女界青年會。卽與自助無異。固當踴躍爭先。不讓外人之獨專其美。庶免人助我而我不自助之誚。吾知此會成立後。非徒三藩市華僑女界。得享社會教育之益。影響所及。凡美洲華僑女界。將皆漸知教育之重要。以次興起其力學之志。流風所播。恢之彌廣。行之彌遠。前途樂觀。正自靡涯。予嘉西人女界青年會能發宏願。奉行世界主義。無此疆彼界也。予望僑胞同視女界教育為重要。各出其力。資助建設。以盡自助之義務也。因為此文。相勗勉焉。

10月 20, 2010

論女界青年會 華僑應建設之事業 (中西日報)

論女界青年會  華僑區應建設之事業

中西日報 1916.10.3
顯微 著

三藩市為華僑往來孔道。華僑居留美國。有家室者。以三藩市為多。就華僑區觀之。固儼然自成一市塲。人煙稠密。土生子女。遞年增多。將來繁衍。無可限量。夫成立家室者。人數旣遞年增多。為後人計。當盡其道。非可漫然不講求教育也。華僑區之缺點。論者恒謂無公共藏書樓。無公共閱報所。無公共遊戲塲。及其他凡公共事業。應設而未設者尚不鮮。關於男界者固然。關於女界者亦然。社會教育之缺點。至易見也。計華僑區女界。就教育之關係。大畧為之類別。一則現在學齡時期入校肄業者。二則現在學齡時期不入校肄業者。三則旣入校肄業而中途輟學者。四則已過學齡時期而又有家務待理者。四者合計。固就學者居少數。不就學者居多數。其中途輟學者。或逼於家計。需做小職業以資生活。或因父兄視教育為緩圖。疏於督責。語云。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駒光易度。時不再來。廢時失學。至可惜痛。救正之策。果何所出。是故父兄之責。抑亦有志社會教育者。恒欲謀補其缺憾者也。至已過學齡時期而又有家務待理者。不能入校肄業。自無俟論。然旣失學於前。又不能補習於後。則於相夫教子。主持家政。扶助鄰里。凡應盡之職務。豈能悉協機宜。旣未協乎機宜。豈能自安簡陋。旣欲去其簡陋。豈能一無所為。今姑勿論失學於前。處事動見簡陋。就使少時已受完備教育。相夫教子。均盡其道。而對於今日教育未興之女界。豈能坐視。不出其所學為之牖導扶掖耶。旣欲牖導之。扶掖之。其道曷由。豈能不賴多數女同志。各出心思才力。因時世之宜。行適當之法。為之不懈。恢之彌廣。使女界日躋於高明。人類日增其幸福。此皆社會教育之所當有事者也。

吾國輕女重男之陋習。由來久矣。以謂男子可承先祀。女子則否。而不悟承先之義。貴能承其先德。子而才。自能光宗。子而不才。是以辱其先人。而欲其子之才。不可不先講母教。欲講母教。不可不於女子幼少時期。教之德行才藝。儲能於平日。乃能效實於臨時。家庭教育。為根本主義。其理非深奧難曉。徒以閉錮於習俗。重男輕女。厯百世而不能改。有語以改革之義。輒嘲譏之。視改革習俗為違反道義。眼光狹小。利害不明。甚矣乎習俗錮人聰明。至於不能振拔之可畏也。父母對女之心理。弊病約有二端。一則賤惡之過甚。其以產女過多而溺殺之者。忍心害理。固不足論。自餘卽不至此。而聽其不學而愚。終其身智識末由開發。此為強囻對於征服之民。有此虐政。閉塞其人之聰明。使之永為牛馬奴隸。不能振拔。父母之對於其女。豈可閉塞其聰明。使之蠢愚。以人而同於牛馬。而數千年來。安之若素。有志改革此種陋俗。今猶鮮其人。則對於女子賤惡過甚之心理蔽之也。二則溺愛之過甚。大抵恒人之情。對於女子。兼具賤惡過甚溺愛過甚之兩種心理。愛情本乎天性。盡人而能。惟曾從事問學者。能得愛情之正。否則以姑息為愛。以放縱為愛。匪為無益。適以害之。恒人溺愛。不教其女以道德才藝。皆害其女者也。試執途人而語之曰。爾之女為爾所害甚矣。其人必不服。且反顏而悻然怒出惡言。而無如其女誠未嘗受教育。於實際上不能諱愚為智也。嗟乎。吾國人之為父母。對於其女。溺愛之也。則花鳥之。賤惡之也。則牛馬之。豺虎之。蛇蠍之。父母以此待其女。夫亦以此待其妻。親愛之也。則花鳥之。使用之也。則牛馬之。防範之也。則豺虎之。蛇蠍之。烏有以弄花鳥養牛馬防豺虎蛇蠍之心理。待其妻女。可造成其女之道德才藝者乎。邇者識時之士。頗有志於振興女學。救弊補偏。用意至美。而我華僑留寓外洋。識見所及。應較內地為廣。於世界教育之趨勢。何者為學校所當從事。何者為社會所當從事。研究豈厭精詳。擘劃貴乎縝密。則女界青年會。為華僑區應建設之事業矣乎。西人女界青年會。近見華人男界青年會。遞年發達。現特擬在三藩市華僑區開設枝會。以振興華僑女界教育。聘定西女幹事員。經租定士得頓街夾沙加免度街角舖位為會所。刻已鳩工改造。此華僑女界青年會之嚆矢也。

10月 17, 2010

論女界青年會 (中西日報)

有鑑於當初寫論文時找資料困難,有些冷僻檔案資料沒有數位化,必須查微捲找報紙,特別藉這個機會把一些找到而且鍵入電腦的資料潑上來,只希望剛好也有人在查類似的資料時,省去同好的麻煩。

我此次找的資料是華人在美國的第一份全國性中文報紙【中西日報】,主要是有關女性或婦女議題的時論。這裡有一篇連續三天登在頭版的系列文章,分別出現在1916年十月二至四日,專門介紹並討論當時成立在舊金山華埠的YWCA,當時華人稱為「女界青年會」。我照本宣科,也分三次登出全文;由於這是近百年前的資料,【中西日報】也已不存在近半世紀了,全文公開應該不會有版權問題。原文並無標點,句子之間僅以句點隔開;為求忠於原文,有些字儘量使用原有的字型,而文字太模糊難辨者,以空白方塊標示,特此說明。




論女界青年會

中西日報 1916.10.2
顯微  著

近世教育趨勢。研究日精。整理日密。為學之途□博。玄科實科。各求致其極功。男界女界。各求盡其天能。十九世紀以來。教育事業。突飛進步。磅礡宏偉。遠軼十八世紀以前。豈不盛哉。

吾國女教未大修明。數千年來。以嚴格看待女子。如易經有無攸遂在中饋之爻。詩經有無非無議唯酒食是儀之詞。見諸禮記者。曲禮內則諸篇。尤不一而足。商紂以婦言是聽而亡國。雍以謀及婦人喪家。凡經傳之所教戒。女子居家。當幽嫻貞靜。主持中饋。不與外事。後人本此諸義。著作家訓。條理漸較古者為詳。顧以數千年開化古囻。女教未大修明者。實有二大缺點。可得而言。

一則無進步之目的。近世科學昌明。固由世界文化進步。而世界文化進步。非文化之自進也。得力之點。全在人為之研究。歐美各國文學致治。農商技藝。結會之多。不可數計。一會之成。宗旨所標。實行所著。非徒除弊方面。期於周到。更於興利方面。多所開發。舊義不切時用。因之改良。新理有裨實際。因之採行。舊者未必皆惡。而不適用者。無庸固執。新者未必皆善。而凡適用者豈容棄。能與時俱進。斯收效乃無窮。此結會研究學術。以進步主義為可貴也。吾國古者教士於學。取士於學。制藝科舉之法行。學校仍不廢。學校固為求學機關。而舍學校外。文學政治。農商技藝。結會以研求學問者。寥寥鮮覯。故文化雖古。反不及近世新興諸國進步之速。凡百學術。皆中此病。女教之未大昌明。亦緣於是。今不必博徵詳考。多所費詞。試取內則篇中。畧錄其一二節。卽可知女教當因時改良。不能執古說行諸今日。如曰。婦事舅姑。鷄初鳴。咸盥漱。櫛縰。笄總。衣紳。左佩紛帨刀礪小雋(角旁)金燧。右佩箴管線纊施般(下从系)袠大雋(角旁)木燧衿縷綦履。又曰。父母舅姑將坐。奉席請何鄕。將衽。長者奉席請何趾。少者執床與坐。御者舉几。歛席與簟。縣衾篋枕。歛簟而蜀(衣旁)之。凡此之類。不可指數。古今起居飲食。風俗習慣。殊異之點至多。無論其遠者。卽至近數百年間亦復如是。故時至今日。仍未能因古人舊說。求新知以為家庭教育之良範。以無進步之目的也。

二則女子不入學校肄業。女界居國人之半數。數千年來。不令就學。智識閉塞已久。開通益難。間有傳習。亦只是詩詞小技。無補於家政之大。古人舊說。凡關女界責任。女子以未嘗學問。無從領畧。男界對此。亦不注意。間涉獵及之。未嘗視為與國家大計有關。女界黑暗。由之日甚。此不學之貽害也。

一囻之興。固賴學校教育之盛。尤賴社會教育之盛。社會教育之途廣矣。青年會佔其重要機關之一。一八四四年。衛廉佐治發起男界青年會於倫敦。其後推行各國。會所林立。成效卓著。女界青年會隨之而興。數十年來。經多數會員之討論研究。陸續改進。條理精密。萃古今之教育學說。得其要領。就社會之風俗習慣。彌其缺憾。適切於時世。推諸四海而皆準。今畧詮其所標三大主義如次。

一曰德育。女界對其父母。對丈夫。對子女。對社會。對囻家。皆有應盡之責任。不可不以德育為基。吾國古諺。謂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誠誤盡一般巾幗女流。自孔子聖人。且非不學而能。烏有於倫理責任。素不講求。能備諸美德而躬行實踐者。女界青年會。用力救正此病。詳論女界應盡之責任。使知遵行。此德育主義也。

二曰智育。天賦人以聰明。無論男女。均宜發展其才力。婦女蠢愚。直接為累於家庭者至大。卽間接為累於社會國家。亦非輕小。子女幼時。不得母教之助。學問進步遲緩。為患尚淺。沾染惡習。母氏無法救正。為患乃深。立身齊家。相夫教子。以及社會上公益。皆非愚拙者所能善其事。此女界青年會。所為注重智育主義也。

三曰體育。女界當留意講究衛生。空氣日光。飲食衣服居住。皆有關於人之強弱。支配適宜者體魄強。否者必弱。為母者體魄弱。則所生子女。隨以俱弱。凡體魄強者。其腦想亦強。集多數體魄腦想俱弱之民以為國。欲求國強。必不可得。集多數體魄腦想俱強之民以為國。欲求國弱。亦不可得。女界青年會。所為注重體育主義也。

10月 10, 2010

超親密小戲節 之四: 【突然有人開始跳舞,慢慢的,全部的人都跟著跳…】

(本文同步載於飛人集社劇團部落格)

我在超親密小戲節看的六場戲裡面,【突然有人開始跳舞,慢慢的,全部的人都跟著跳…】的展演場地設在鄰近新生國小的學校咖啡館的地下室,氣氛良好座位舒適,還有涼爽的空調。但這齣實驗性格強烈的多媒體燈光短劇,卻也是最不浪漫、劇情不明、涵義隱晦、甚至是壓抑躁鬱的一場表演。

從視聽元素來說,兩位演員穿著既像無菌室的隔離服裝,又像是醫師進手術室所穿的衣服。一位演員坐在鋼琴前,邊談著無調性而且低迷的音樂,邊操作電腦、播放更多的無調性音樂;另一位演員坐在地上,操作他腳跟前的投影機,切換籠中鳥、林中人、胎兒超音波等圖片。對鋼琴前的演員來說,彈奏出什麼樣的音樂似乎並不重要;在彈奏的同時擺弄僵硬不自然的肢體動作,讓觀眾看到他身體的扭曲、僵直,彷彿才是他演奏的主要任務。

雖然這齣劇的主題並不明朗,故事線也不清楚,卻是相當挑戰我們觀戲情緒的一場演出。它刻意讓我們不自在,製造一種說不出的疏離感,顯然在傳遞一個訊息。我自己將那些彷彿互不相襯的服裝和圖片組合起來,感覺到這齣戲也許在表現都會人面對重大疾病時的焦慮、恐慌、無助,與無路可逃。過去幾年來幾場重大的傳染病,從SARS、禽流感到H1N1,都是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區造成規模最龐大的流行,並且跨越地理疆界,成為國際間交相傳染的疾病。生活在大都市的我們,像籠中鳥一樣坐困愁城,像林中人一樣迷惘失措,軀體僵直,精神惶然惑亂。

那超音波途中蠢蠢欲動的胎兒,究竟是我們殷殷盼望的新生,還是等待就贖的生命呢?戲終了後投影機射在牆上的畫面,是演員的電腦與投影機切斷訊號後、投影機失去訊號的空白畫面,一大片藍螢幕的左下方有三排小字,最下面的那排打出NO SIGNAL,還有顯示說明的HELP字樣。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那個HELP不是投影機的空白畫面,而是整齣戲僅有的獨白。

9月 12, 2010

工商服務:魏振恩詩集【行將出發的黎明】

學長的中文詩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選過比較喜歡的幾首潑在這裡,如今學長耕耘有成,將數年來發表過的中文詩集結成書,於六月正式出版了。本來打算剛出版就幫他打書的,無奈因為要不到封面圖檔,然後學長又非常瀟灑地去歐洲過暑假,一直拖到現在才把資訊找齊。

由於某些無奈的理由,這本詩集目前沒有網路的購書管道,有興趣的朋友煩請前往各大實體書店選購,據說誠品書店買得到。也可以用郵政劃撥的方式向出版社直接購買,資訊如下:

(本書封面圖片由作者魏振恩提供)

魏振恩【行將出發的黎明】,(文學台灣叢書第99號ISBN978-986-6327-25-4),春暉出版社出版,售價200元。欲購買請郵政劃撥帳號04062209,戶名陳坤崙。如欲了解本書其他資訊,可直接聯絡春暉出版社(07)767-3385。

9月 10, 2010

看片小記: La otra conquista (1998)

打從回台灣前幾天因為忙最後打包忙清空公寓忙趕飛機忙調時差忙重新適應台北的生活節奏,再加上無數雜事瑣事小事,一晃眼過了快兩個星期,本格眼看雜草叢生無人聞問,實在是...再不來翻翻土乾脆收掉算了。

這部墨西哥出品的舊片是兩三年前我那幫做解殖研究的同志們推薦的,一直到回國前再不看大概就此生無緣的時刻,終於在上飛機前幾天讓Netflix送到家門前,才終於有機會看到真面目。這是一部以十六世紀西班牙王國在今日的墨西哥大肆屠殺阿茲提克人民為背景的電影,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傳教士強迫當地原民拋棄自己的信仰改信天主教,其中一位傳教士在與阿茲提克帝國的末世王子往來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面對西班牙同胞在此地殘酷屠殺時梁之上的掙扎,也看到王子從堅守自己的信仰到為聖母瑪利亞瘋狂執迷的轉變。

嚴格來說這不能算是好看的電影,很多鏡頭的使用和畫面經營都很粗糙,劇情也頗乏善可陳。但這是一部有高度政治企圖的作品,不但批判西班牙殖民的血腥暴力,也反省墨西哥歷史中聖母形象la virgen de Guadalupe其起源的複雜與歷史創痛。電影有兩個片段堪稱全片註腳:當阿茲提克王子Topiltzin被西班牙軍隊捉住並架上刑台鞭笞時,跪在刑台上王子抬頭看見聖母瑪利亞像慈愛的臉正對著他流淚,Topiltzin看著聖母像,充滿屈辱與憤怒,為他消失的祖國和信仰發出無聲的嚎叫和哀悼。後來我們看到改名為Tomas的Topiltzin在修道院中發狂,將聖母瑪利亞像看做自己原來宗教中的女神,認為女神和聖母變成同一個神,賜與他信念的試煉。Tomas終於在癡狂中決定從修道院偷出聖像,而在過程中被聖像壓倒在地,因此死亡。

這兩個片段前後對照,完全是歐洲在美洲文化殖民史的縮影:那些當初流盡鮮血被迫接受的文化宗教價值,既是血腥記憶的象徵,後來也變成神聖的符號。在美洲的幾個重要的有色人種,如拉美族群和非裔族群,都牢牢記住他們的歷史記憶中這段非人待遇的過去,而象徵殖民歷史最鮮明的文化標誌如基督教天主教,卻又提供其認同形式最神聖最堅實的精神力量。本片所暗示的Guadalupe的誕生,正是在這樣的情境當中,用阿茲提克人他們自己的鮮血換來的。如果說本片有什麼激進又充滿矛盾的政治宣言,那麼它也許是:Guadalupe的起源不是天主教,不在歐洲;她是墨西哥精神之母,是阿茲提克女神進入現代世界的面貌。

8月 28, 2010

1 week to go

昨晚睡得沉,應該是過去兩週來最安穩的一覺。既不是特別累,好像也不是心頭有個重擔放下了。但公寓裡有場幾乎是翻天覆地的轉變。打包整理變賣家具的一個多月來,書架辦公椅脫手極快,惟獨幾件多年來用得順手的床頭櫃書桌,不知為何始終乏人問津。在這裡的台灣留學生同學會的email網絡裡再三求售,就是沒人想來看看。

昨天中午接到一通電話,電話另一端是個陌生女子的聲音,原來是新到的學生,不知從哪聽說我在半賣半送,脫手家具。我們約了見面時間,她帶一位朋友來住處物色家具。見了面彼此自我介紹後,知道對方是從白俄羅斯來的留學生,要來唸社會學。我們短暫交談了幾分鐘,聊了求職不易、留學生活和學門差異的閒話。沒多久,他們搬走我最心愛的臥室矮木櫃、超大尺碼床墊,外加DVD架和僅有的椅子。連同稍早學弟搬走的那張書桌,十年留學生涯伴隨最久的幾件最最親密的家私,在同一天全都離我遠去,有了別的歸宿。屋裡剩沒幾件櫃子架子了,整個家突然變得空曠好多,臥室沒有床沒有了矮櫃,好像回到剛搬來的那天,四壁徒然。

好在當初搬進來時房東有預留一張futon,動手動腳費了點力氣,把futon扳平變成床,睡覺又有著落了。接下來的七個晚上,這裡就是客廳兼臥室,睡覺看電視看DVD同時搞定。想想住在這裡七年來從來沒把futon扳平試睡過,這晚竟是最香沉的一夜。

一覺睡醒,時辰尚早,用早膳前先來整理前一天左搬右動後的凌亂,看看住了這麼久的公寓,一點一滴又回到剛搬進來時的樣子。花了半個多小時清地毯,又把客廳剩下的沙發床電視等等家私排到喜歡的定位,然後邊吃早餐邊煩惱:沒有桌子也沒椅子後剩下的整整一星期,是要怎麼解決吃飯的問題?

看看時間還早,應該去學校圖書館辦點事。想不到接下來還發生個插曲,差那麼一點點就釀成世紀悲劇……

8月 16, 2010

看片小記: 3隻猴子 (Üç maymun, 2008)

這部在國際佳評連連,還讓Nuri Bilge Ceylan扛回當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大獎的土耳其電影,在國內彷彿也極受寵,竟然爭先作全世界第一個商業放映的國家,比它的祖國土耳其還早半個多月上映,台灣電影市場果然令人不解,可以把好萊塢電影塞近九成戲院,搞得自己的片排不上院線,也可以讓這種小眾中的小眾非商業片領先全球做世界首映。

3隻猴子是部極重視以影像的美學形式來表達故事的電影,所以主要的故事敘述與情感張力不是透過對白來傳達,而是影像本身。電影本身的主題也不真正處理國內文宣所說的情慾,而是秘密,是家人之間如無底洞般黑暗與深沉的靜默,那可能接近於難言之隱,也可能是不願再提起的往事,或說不出口的醜事。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噤口不語所造成的悲愴,正是故事的驅動力。

本片攝影相當令人印象深刻,大量的近景和特寫讓我們很清楚地凝視演員的臉部表情變化,看著他們抿著嘴唇說不出話,或是說出口的只是彼此傷害的話,也看著粗粒子和色調很少的影像,讓畫面呈現出不是蒼白就是陰暗,讓我們直接感受電影那透不過氣的抑鬱感。

這是電影利用攝影來擠出低調故事線中深沉力量的功力,有幾個音軌與影像刻意剝離的片段也巧妙製造出一種超現實的質感,對攝影有興趣的觀眾一定會對本片讚賞不已。中文官方部落格中幾篇影評將觀賞本片的許多關鍵都點到了,我這裡就不再廢話。雖然我對角色交替出場的方式沒有充分交代故事轉折這點稍嫌不滿,還有偷情的部份也有點莫名奇妙,但這些瑕疵並不影響全片凝鍊冷冽的力道。

8月 02, 2010

看片小記: 小津安二郎之【浮草】

(很無奈,【浮草】的DVD照也是Criterion Collection的版本)

對比於【早安】的溫情,【浮草】則有極多無奈、困苦、憤怒,我們也比較能夠感受到小津試圖傳達的時代批判。從本片故事主人翁是一群四處表演野台戲的流浪藝人來看,可以猜想【浮草】的片名所指應該是這些藝人居無定所四處飄蕩的命運。而本片透過飄零戲子的故事給我最印象深刻的訊息,是對父親形象與家父長權威的反思。

故事起於日本南部濱海村落等待年年造訪的野台戲團,載著戲團的船一靠岸,鑼鼓喧騰地帶來熱鬧的氣息,電影卻旋即讓我們看到這戲團原來只是個寒酸破落的小本經營,而村落的三兩人口也不會為他們帶來什麼興隆的生意。但戲團團長嵐駒十郎每年都固定會率團來這個小漁村表演,即使戲團眼見就要關門大吉,還是想辦法來這麼一趟。女友兼頭牌的すみ子對這門毫無賺頭的生意百思不解的同時才偶然發現,原來戲團每年得要走這麼一遭的箇中緣由是駒十郎固定造訪的小酒館女主人お芳是他的舊情人,而多年來舊甥相稱的清實乃親生兒子。

駒十郎對這高挺俊美的姪子/兒子感到驕傲,認為下一代前途無量,不必步上他這走唱藝人的坎坷命,於是暗暗將希望寄託在清的身上。無奈發現駒十郎私生子秘密的すみ子因妒生恨,要戲團內的小妹去引誘清,藉此破壞清的前途也因此讓駒十郎死心,偏偏年輕男女戲假情真,到後來演變成真戀愛。故事到後來的高潮出現在駒十郎發現年輕男女的戀愛後,惱怒清的大好前程將因此葬送在一個歌女手中,不但怒斥自己團員小妹,也責怪清不懂事。沒想到平時開朗懂事的清卻向駒十郎頂撞,說他並非什麼長輩模範,也不過每年來晃那麼幾天,又有什麼立場責罵他。

電影走演至此,家父長權威形象的崩潰這個信息已經表露無遺了。以駒十郎本身的立場來看,他原本也並沒有把自己當作清可以學習崇仰的表率;他反覆掛在嘴上的其實是清可以從此受高等教育,走更好的路子。只是,當駒十郎後來要擺出家長的姿態來訓示清、卻被清毫無保留地頂撞時,駒十郎最後一層那屬於親長的尊嚴也被撕裂扯爛了。畢竟,駒十郎除了徒具父親的虛名之外,他又有什麼所作所為能他自己親長的資格做任何的背書呢?到後來駒十郎終於體會到自己在戲團解散後,也不可能在這家裏留下來,做他真材實料的父親;而清終於了解自己的身世後,依然繼續過他沒有父親的日子,朝著也許依然光明燦爛的前途走下去。最後駒十郎還是離開了,清則多了個有名無實的父親,這個家庭並沒有成為美滿的家庭。

【浮草】在五○年代末期的日本出現,並且由溫和的小津執導推出,其時機與作者立場頗耐人尋味。當時的日本在二次戰敗後,又被美軍託管了七年之久,整個社會的經濟實力和國族自信心還沒真正爬起來。戰後出生的世代在低迷但和平的政治氣氛中成長,無論整個世代的才氣實力如何,在沒有戰敗恥辱與他國軍事託管的狼狽經驗下成長,總有一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天真與傲氣。不論是從年輕世代還是年長者的角度來看,身心俱疲、元氣未復的父執輩都不足以作為即將大展身手的年輕世代的典範。他們只是一群戰敗的公雞,徒然守著家父長的頭銜,不能真的給自己的下一代什麼。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小津透過【浮草】對於自己那個世代的反省。那個把整個青春都奉獻給軍國主義與大東亞戰爭的世代,到頭來只得個戰敗的屈辱和已然日漸衰老的身軀,幾乎什麼都沒留下。可能這部片稱不上國族主義的反思,而且小津在廿多年前頭一次拍黑白默片【浮草物語】(1934)的時候,電影的基調與內容可能很不一樣。但我相信在更深入了解小津的整個創作脈絡後,這部作品應該會有它獨特的世代交替和父權批判的意義。

P.S. 【浮草】裡面對虛有其表的家父長權威的反叛,可以和石原慎太郎同名小說改編、稍早出品的電影【狂野的果實】(狂った果实, 1956)相互對照。對比【浮草】聚焦於父執輩的無力感,【狂野的果實】對大量美國流行文化與父權缺席影響下成長的年輕世代,其迷亂放縱、狂野無所適從,有更鮮明具體的描寫。

7月 22, 2010

緊來甲衫褲收收

島上每逢夏天,暴來暴去的午後雷陣雨總是惱人。記得小時候在新園過暑假,只要天上烏雲積得厚了,空氣滯悶到都聞得到溼氣,午覺剛睡醒的阿嬤就會從客廳裡走出來,吩咐我們幾個玩不累的小孩幫忙收衣服。通常手忙腳亂間還趕得及在豆般大的雨滴落下來前收完那幾排衣褲被毯;有時候動作慢一點,人還在收最後幾件衣服,雨已經像大水潰堤一樣轟然而下,早上才洗淨的衣服,又隨人淋得濕透。

我們家搬進台北市後,洗好的衣服不再像在南部那樣曬在庭院邊,而是像所有北部的家庭一樣掛在陽台晾著。衣服掛在陽台或許不怕台北慣有的綿綿細雨,但遇到夏日雷雨那又沒輒了。放暑假的那幾個月,有時下午沒出門,當雨的前奏又嗅得到時,媽也喊著我或弟弟幫忙到陽台收衣服。她會像阿嬤一樣講著:「欲落雨啊,緊來甲衫褲收收了。」我們就像帕夫洛夫的狗一樣,乖乖走到落地窗前,從媽手上接過還未全乾的衣褲,一一展開放到椅子上,繼續在屋裡晾著。

人長大後許多教訓都學會了,手腳也快了,淋溼的衣服越來越少。後來我們家陽台加裝了玻璃窗,媽甚至不再喚我們;只要見到大雨將至,她便輕鬆溜溜得關上玻璃窗,讓那幾排衣服繼續晾著。那句帶著催促的親切叫喚,也隨著中學午睡時拂過耳際的風聲、冬天到了深處細雨打在台北街上的答答聲,鎖進我的聲音記憶裡。今日雨在小鎮時落時停,雨滴打在屋外的柏油路上時,混著塵灰的溫熱溼氣鑽進屋內,我聞著那溼氣,聽著滴答雨聲,遠方傳來隱隱雷鳴,突然想起已經很久沒再聽過的那句話。

7月 19, 2010

看片小記: Pirate Radio (2009)

這部國內未能在院線上映,可能也沒能引進DVD的英國片,在大西洋彼岸的原片名是The Boat That Rocked,不知為何到了美國化名成Pirate Radio,台灣網路鄉民自然而然沿用美國片名,翻成中文「海盜電台」。

Pirate Radio講的是1960年代末期一個漂泊在倫敦外海的搖滾音樂電台的故事。根據當時英國的社會背景,由於國內的所有廣播電台在政府限制下,均不得放送被視為毒品與性解放等社會亂源的搖滾樂,一群帶有無政府政治理想與搖滾樂狂熱的嬉皮買了一艘中型漁船(或是貨輪?),在船上架了個電台,開到倫敦外英國政府無法可管的公海,對全英國全日無休地放送搖滾樂。此海盜般的舉動讓它成為五千萬英國人中近半數收聽的地下電台,也因此惹惱英國政府,讓英國政府無所不用其極要徹底摧毀這海盜電台。


這部塞滿六零年代搖滾樂的喜劇電影,嚴格來說並不能算是奠基於真實歷史事件或人物的劇情片,畢竟片中的電台Radio Rock與許多DJ都是虛構的。電影是將歷史中出現過的人物與事件稍加改編重組,用來傳達全片真正要體現的那段歷史事件背後的反叛與搖滾精神。就故事架構和敘事來說,這部電影鬆散自由的風格可能不容易對上傳統影評人的嚴謹標準,倒是和它搖滾歡樂的恣意風格頗相襯。

就某個角度來說,我們或許可以把上述元素串聯起來,稱這部片做寫意風或印象派的電影。它的重點不是在重現那段歷史或是某個特定的人物,而是要表現那個時代活生生出現過的濃烈嬉皮色彩的思考與生活態度,隨意但認真,樂觀卻不進取,自由博愛,逍遙取樂。這當然是過度天真的想法,這也是在各種層次上都稍嫌簡單的一部電影;但它緊抓住搖滾精神和嬉皮生活的態度並勇於追求,讓一種正面歡愉的能量穿透整部片。導演Richard Curtis延續2003初試啼聲作品《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ually)眾星雲集大家樂的特色,再次上演他歡欣淺顯的商業片風采,通俗但不愚蠢,幽默卻不剝削,娛樂效果十足。

雖說以搖滾樂為主題的電影多如繁星,其中以六零年代為背景的佳片也不少,想來Pirate Radio根本稱不上全面深刻,無法與同類傑作如《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 2000)相提並論。但Pirate Radio徹底的搖滾精神與真誠的樂天態度是許多矯情的自省電影所沒有的。至少對我個人來說,我願意忽略這部片的許多缺陷,去領略享受它的天真歡愉,浸淫在這兩個小時的搖滾派對中。

7月 01, 2010

【黑色之書】語錄

「對煉金術士而言,不知道自己永遠無法點石成金,這不是他們的悲哀,而是他們存在的理由。就算現代的魔術師把他的戲法秘訣毫不隱瞞地洩漏給外人知道,狂熱的觀眾依然會情願說服自己,在魔杖一揮的剎那,他們看見的是魔法而非騙局。同樣地,有那麼多的年輕男女,只因曾經在生命的某一個時期聽見了某一句話、讀了某一則故事、看了某一本書,然後便在這氛圍的影響下,墜入情網。在激情的暈眩中,他們結了婚,始終不曾理解他們愛情背後的謬誤,就這樣開開心心地共度餘生。…就算我們終於明白這個事實,一切也不會改變:所有的文字、所有可信的文章,指涉的都不是生命,相反地,書寫本身就只是在指涉一場夢。」(頁109)

6月 27, 2010

虛招阿湯哥

自從爆出科學教派/山達基口出狂言疑雲以及已然瘋狂傳聞的兩年來,阿湯哥休息了整整一年半,娛樂新聞看不出他任何的拍片動態。直到今年暑假檔,阿湯哥以近乎暴起之姿,藉諧仿諜報動作類型的《騎士出任務》(Knight and Day, 2010)重出江湖,作為他是否還有票房號召力的試溫計。

《騎士出任務》也許還不能讓阿湯哥重回好萊塢呼風喚雨的頂級巨星寶座,畢竟本片乍看之下邏輯荒唐,故事漏洞百出,並且多數情節和笑點近乎惡搞,非常沒有湯姆克魯斯招牌的英雄形象。那是因為這部片的關鍵既非諜報、無關子彈何以都飛不近男女主角身旁一尺之距、更無關通篇故事中的政治運作和利益爭奪究竟是怎麼回事。但如果因此斷定這是一部蠢片則有失公道,在我看來這部頗有企圖心的商業片委實是部聰明的佳作。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後設電影,拆解類型元素以及明星形象的偽作品。

這是頗有周星馳精神(雖然姿態高得多)的喜劇片,它要諧仿精典諜報動作片,更是湯姆克魯斯的自嘲之作。我們看到動作追逐橋段的場景,從飛機座艙(而且一定是開始往下掉必須迫降或跳機)、公路追逐、異國情調的熱帶小島、歐洲大陸的臥鋪火車、到有著磚石路面運河窄巷的中歐小鎮,無一不是○○七系列的經典場景或是《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招牌景觀。所有這些場景的搬演和輪番上陣,在在是要向諜報類型傳統致敬;這些經典場景,還有發生在這些場景中的妙問答以及各種因地制宜的搏鬥,才是本片的主角。故事情節的進展只是為了把這些場景串接起來,才會出現June(挑戰高齡美腿極限的卡麥蓉狄亞)在這個場景昏去、在另一個場景醒來這種看似編劇奇懶無比卻其實相當合理的安排。

當June昏去睡醒的主觀鏡頭交代場景轉換和帶動故事進展時,我們多少能意識到她是男女兩位故事主人翁中的主軸心,也是我們(觀眾)的分身。從電影開場直到結束,June不斷替我們向神祕的諜報員Roy問這個難解的奧秘: Who are you?她問的不僅是Roy的真實身分,也是湯姆克魯斯這難以參透的天王巨星。這是個雙重指涉的問題,也因為這個雙重指涉,我們才會在Roy/湯姆克魯斯在墜機後向June解釋說也許有人會向她描述他是個發瘋的諜報員時,發出會心一笑。

電影中超級諜報員Roy的真實身分終究水落石出,皆大歡喜的結局卻不真是他再次拯救永遠腐敗不堪的國家情報單位或是矢志效忠的祖國,而是俏姑娘June救了他。片中最後一次昏去睡醒的主觀鏡頭,是來自被下麻藥的Roy。到這裡電影的主觀位置才終於降臨在諜報員身上,而我們對他的認同與歷史卻仍近乎一無所知,正如同我們對湯姆克魯斯其人的認識,好像知道很多關於他的事卻其實毫不了解。結果我們看了一部諜報動作電影,情報攻防卻不是重點,故事演繹並非關鍵,甚至諜報員本人都不是故事主角;所有上述的元素都是用來指涉電影文本以外的其他東西,或是鋪陳更多的諧仿笑料。這部電影的主要人事物,竟然只有Jane是表裡如一的(雖然她的職業怪不可言)。

《騎士出任務》是部虛招處處的電影,故事情節主角,全是偷天換日的偽裝,顧左右而言他的障眼術。看完電影,我發現自己一瞬間竟有種暈眩,彷彿我和June一般迷濛。經過一陣迷亂、再醒來後的Roy,睜開雙眼發現自己人在中古跑車中,而跑車安穩停在熱帶海灘的公路邊,原來這次是June帶著虛弱復原中的Roy/湯姆克魯斯脫離險境遠走高飛。戲中Roy得回清白並有俏佳人相救,從此逍遙;戲外身陷謎團與事業困局的湯姆克魯斯,誰是能夠搭救他的天使呢?

6月 25, 2010

成長的儀式

安迪長大了,這是他結束高中生涯的夏天,他即將告別家人告別少年,展開大學生活。距離同系列的上部續集片《玩具總動員2》(Toy Story 2, 1999)將近十年,故事也和電影一起成長,安迪與玩具也陪同觀眾度過十載光陰,這是故事設定的戲裡戲外相映照的高明之處。長大的安迪對童年玩具越來越沒興趣,玩具在他生活中的位置漸漸被青少年其他玩物給取代,比如說滑板或電腦。安迪對玩具拋諸腦後,在伍迪警長率眾精心安排的一場手機呼叫主人的戲碼表現得一針見血又令人心碎,安迪對著手機頻問“Anyone there?”正是他對伍迪他們已視而不見的殘酷。

玩具們在貫穿全片的冒險,與其說是對安迪棄養下的失望反應,不如說是他們順應命運、尋找新歸宿的合理行動。從安迪家的閣樓門口、護幼中心、垃圾處理廠、到再次回到安迪手中,讓包括伍迪在內的所有玩具們—其實特別是伍迪他自己—所體認到的,並不是他們必須永遠對主人忠心不渝,而是作為玩具,他們應該要盡到娛樂的本分,所以他們最理想的去處最終不是安迪家的閣樓,而是另一個小孩的臥房。本片重要的命題,就是成長的儀式:安迪要離開童年與玩具,進入大學生活和大人的世界,伍迪一幫則也應該告別安迪,迎向新的主人。玩具縱有靈魂,但終究是玩具,它不應該只屬於一個人,然後因為人的成長而塵封於紙箱或塑膠袋中。它必須服務另一個小孩,讓他(她)歡樂,這是它成長的儀式。

從前在看前面兩集的時候,並沒有特別注意為何主要的兩個玩具人物要安排西部牛仔警長和太空人。後來才醒悟到這正是美國社會文化中必然該要有的安排:還有哪兩種人物比牛仔和太空人更能體現典型的開拓邊疆的美國精神?唯一不同的是巴斯光年能有無邊無際的太空,而伍迪卻永遠留在西部了,而且是那過去的、到了太平洋岸便是盡頭的西部。所以伍迪是當今美國社會眼中的牛仔,屬於過去的英雄,樂觀進取卻也同時守舊落伍;因此他貫穿三部電影的一致口號,是不斷提醒夥伴,他們是安迪的玩具,就算安迪拋棄他們遺忘他們,他們也不應該背叛安迪。因為除此之外他們什麼也沒有了。

另外還有個關於這系列電影與資本主義生產/消費邏輯的迷思,是大部分的玩具看起來都獨一無二。至少伍迪的例子是。誰都曉得玩具從來就是壞了再買、弄丟再買,只要沒斷或不缺錢,隨時再買就有。尤其在美國這樣的市場,大量製造永不匱缺,乃市場運作的法則。在這種環境下要如何製造每個玩具都是獨一無二的魅惑想像?讓生產線式的集體無個性和標榜個體獨特性的個人主義這兩種相互衝突的價值觀能夠在社會文化中並存,始終是美國的神秘之處。《玩具總動員》系列的魔力與幻象也正在此,Pixar團隊頗能領略箇中奧妙,當然也是其產物。

6月 15, 2010

advisor/adviser

之前在寫英文寫作的時候對這個字有點小困擾,不知道該用-er還是-or,兩種用法都有人用,轟ㄟ自己是喜歡用-or因為看得比較順眼。

兩個其實是同一個字,可以互換沒有差別。在美國唸研究所的同學們對這個字應該很熟悉,不需要廢話了。牛津英文字典裡特別有說明,advisor/adviser當做指導教授指導老師是美式英語特有的用法,從十九世紀末才開始出現的使用方式,在此之前通稱各行各業的顧問。

6月 09, 2010

六月電影亂入之二

《刺客公敵》Killers, 2010

我承認,我是豬。我想看這部片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看雖然選片有問題但是有型有格的金髮波妹Katherine Heigl是不是依然那樣辣汪汪。片爛我可以忍受,只要小黑狗有對我風騷一下就好。

更正:Heigl的銀幕形象從來就沒有風騷過;更糟的是,她打從一炮打開美國電影市場的《好孕臨門》(Knocked Up, 2007)以來,就一直重複那套有點硬梆梆有點難搞又有點憨直的鄰家傻大姐形象(聯想到鄭裕玲,不要問我為什麼)。偏偏她老招一直耍,接連幾部片下來竟也票房不惡,只好任由她繼續剝削自己的剩餘價值。反正小黑狗只要還甜美可人,三不五時露點長腿大波,她的搞笑片十年內還是有一定的票房實力吧?!(我就是沒出息的那一個…)


(這張撩死人的竟然是張片場劇照因為電影裡面完全沒出現,Kutcher你假公濟私太超過了吧啊啊啊!!)總之,我對這種不愛惜自己籌碼也無意開發表演潛力的演員大多很失望,雖然V不同意,但是我認為以小黑狗的外型,還有她在《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 2005–)的表現外加一座艾美獎的實力,根本很可以挑戰高難度的浪漫文藝片或劇情片。讓她來演瑪麗蓮夢露搞不好會令世人驚豔,就像Jamie Foxx演雷查爾斯一樣。不過,以我對本片的期待和她端出來的菜色…嗯…我滿足了!!

好,回題。這部小黑狗和Ashton Kutcher合作的愛情動作片—真的是愛情動作片不是A片,企圖融合浪漫愛情喜劇和諜報動作兩種南轅北轍的類型,雖然說不上七拼八湊四不像,但也頂多是個沒頭沒腦漏洞百出的庸作。有影評把這部片和伯恩系列作比較,認為是愛情喜劇版的Jason Bourne;比較貼切的會聯想到,沒錯,就是Brangelina的定情作《史密斯任務》(Mr. & Mrs. Smith, 2005)。差別在於這部片中的御用殺手Spencer (努力轉型且身兼製作人的Kutcher)並不是身懷絕技一敵百的頂尖刺客,令他陷入重重殺機的也不是什麼即將被揭發的機密陰謀;Spencer身手並不俐落,欲置他於死地的殺手都很搞笑,而且主謀下令暗殺他的理由也很荒謬。

因為這都不是重點。

(如果這都不是重點那還有什麼能看啊,難怪網友對這部片倒盡胃口,真的不能怪他們)

我這麼說好了。這部片不只是《史密斯任務》的搞笑版,它應該看作是《史》和《超完美嬌妻》的變形合體(The Stepford Wives, 2004一定要是妮可基嫚這個荒謬可笑的版本感覺才對)。退休殺手Spence隱瞞身份和Jane結婚後住到一個中產階級社區,平靜無波的生活過了三年,有一天Spence突然遭到同事鄰居瘋狂追殺,他過去的殺手身分才在Jane面前曝光,他們也才赫然驚覺三年來的同事鄰居都是暗伏的殺手。

這是當代美國中產社會的黑色寓言。美國中產階級那套特有的郊區文化,乍看下草坪修剪整齊、窗明几淨、各事物井然有序、人人安居樂業,怪異的是那種看似親切有禮的社區里鄰,人與人的距離其實很遙遠。相敬如賓又極注重隱私的生活默契下,彼此之間根本了解極少,房幃內各自的幹什麼勾當耍什麼心機,套一句咱們的話,當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中產階級郊區文化特有的偽善,就是架構在這種看似親近實則陌生的人我關係上。而美國中產郊區這種的生活型態呈現的高度反差,往往也正是它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之處,因為它讓我們看清熱絡周到根本和誠懇一點關係也沒有。

《刺客公敵》對美國社會最精采的嘲諷,就是出現在那友朋接二連三變身為敵人的情節。這個擺明從射擊電玩遊戲裡那種射倒一個又一個的對手的設計,從表面看是搞笑又荒謬的殺手故事,但隱藏在故事背後的,乃是對美國主流文化相當一針見血的政治觀察。

5月 30, 2010

毫&亳,差一撇

注意看,鄉親們:這兩個字不一樣哦!轟ㄟ是今天在看小說的時候發現的,一開始以為是眼花了少看一撇,結果發現不是眼花,而是錯別字。轟ㄟ把字放大來看看:



這是我們熟悉的絲毫不差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毫」,不用多介紹了。



少一根毛就不是毫哦,它唸做ㄅㄛˋ,音同播種的「播」或是巨擘的「擘」。這個自本身是沒有意思的,根據咱教育部編修的國語辭典,這個字的用法只有在地名上面才會用到,比如說商湯建都於亳,在今天的安徽省西北臨河南省界,地名還保留著,亳州是也;春秋有個小國也叫亳,是不是同一個地方就不知道了。

要不是今天轟ㄟ突然求知精神奮起,搞不好又過了幾十年還是不會知道原來這是不一樣的兩個字,雖然說不知道好像也沒啥大不了的就是了,但是鄉親們,我們不要一天到晚不求甚解,對不對?你們看,我們今天就多學了一個字,還學了點中國地理。

就醬,下課!

5月 28, 2010

難關難關,博士論文真是難過的一關

這是轟ㄟ泡茶聊天觀察來的心得,跟鄉親分享一下。

每個人在攻讀博士這件事上造化不同,有人天縱英才三五年就出師了,有人磨田野磨理論磨寫作,光寫論文一閉關就是三五年。轟ㄟ資質駑鈍,屬於後者。在寫論文這個關卡上一旦動彈不得、擠一段文字比便秘還辛苦的時候,往往會開發一些轉移注意力的玩意兒,說放鬆心情也好,說逃避現實也罷,總之不知不覺就跑出了另一個興趣。

轟ㄟ過去兩三年在寫論文的關卡上煎熬的時候,就試過下廚做菜、串門子打牌、卯起來看DVD,還有開個部落格寫寫鳥文,好讓自己不要因為一直在鑽那個寫不出東西又偏要硬寫的牛角尖搞到自己轟掉。這幾年來到處坐檯…ㄟ…與人交陪應酬、從旁觀察的心得,發現這種現象原來不是本人專屬,其實還挺普遍的。如今終於過了這一關,回頭去看,轟ㄟ就注意到身邊的朋友滿多這類人的,像N會去學Salsa跳舞,MS會放黑膠然後發呆一整晚,S弄了幾枚喇叭玩起音響還搞單眼數位相機玩攝影(這隻比較猛一點),SK跑去練瑜珈還想出師帶學生。當然乾脆躲起來或直接轉行當職業學生的也有,也有某位宣稱自己熱心投入社區運動,說起來很了不起,那不只是個興趣,但這個case我們看在眼裡,心底都清楚他不過就是這裡走走那裏露露臉,從來都沒真的幹過什麼轟轟烈烈的事。

說真的,當寫論文寫到一個瓶頸,不論是指導教授不見蛋、自己寫不出個鳥來、還是寫出來的都變成大便,那感覺真的很差。誰都知道難關在那就要去正面面對它克服它,不要逃避才是解決之道。但是說得簡單,要做到是有多難啊,不信的來跟轟ㄟ做個實驗:多年來轟ㄟ有個習慣,每天要求自己做伏地挺身,卅下起跳,當天運動超過卅分鐘者可以不做。就這麼簡單的要求,別說養成天天做到的習慣,就是持續不間斷地做一個月,已經需要一點堅持了,寫兩百頁的博士論文更不是什麼輕鬆事。

特別是深陷論文寫不下去的瓶頸,情形嚴重到開始有種看不到論文寫完的盡頭的焦慮時,那真是不如死了算了。偏偏讀書人多是孬種,筆鋒很利但都很怕死,進嘛又不敢乾脆去死,退嘛又拔光頭髮還是寫不出像樣的東西,那鄉親你說要怎辦?就才會轉去弄些沒三小路用的事情,結果慢慢發展成一個興趣甚至專長,拖得論文越是沒有進度。有的人是會心一橫,浪子回頭終於把論文寫完,有的人這裡摸摸那裏玩玩,論文還是有一搭沒一搭在寫,反而興趣變副業,博士有沒有唸完好像越來越不重要。

所以如果鄉親身邊有在念博士已經在寫論文、而且論文已經寫到第三年還不知道打算何時收尾、同時不知何時開始有在培養一個興趣,那你們大概可以猜想得到:這位仁兄師姐寫論文大概卡住了,他們需要搞個興趣來給自己心理治療一下,否則他們不是往下跳就是去找個人來砍了。轟ㄟ的話不要不信,去年本校真的有個博士生就砍倒了一個教授。

不過你們千萬不要去問他們怎麼突然有了這個興趣是不是因為論文寫不下去。他們絕對不會承認的。

5月 26, 2010

女人,男人,龍紋身

關於性別關於性

《龍紋身的女孩》 (Män som hatar kvinnor, 2009)片中有幾個片段看了讓我有點困惑。當Mikael尋到Lisbeth住處時,Lisbeth正和另一個女人在床上裸身而眠,這個畫面的作用理當在告訴觀眾她的同志性向。後來Lisbeth答應隨Mikael到斯德哥爾摩市郊小島上的莊園小屋接辦富豪世家託付的偵探任務。幾個晝夜的相處、四處蒐集線索後,有個晚上發生了一段插曲,讓Lisbeth決定和Mikael發生性關係。後來兩位故事主人翁又同枕共眠了過幾次。

Lisbeth忽然之間變成異性戀了嗎?為什麼她自從離開自己的公寓之後,我們再也沒有另一位女子的任何消息,也無從知曉Lisbeth的同志性向在何時發生了化學變化。對於這個問題,V的回答很乾脆:她是bi啊!!其實這個回答合乎邏輯,Lisbeth的轉變也符合他和Mikael愈見密切的合作關係。但我總感到哪裡不對勁,似乎有什麼地方接縫太粗糙,轉折給了太多的方便。這樣的劇情轉折好像是在說:Lisbeth本來應該是男女通吃的,只是她在故事一開始碰巧跟女生在一起,後來跟Mikael密切合作慢慢有了感情,就偶而發生了關係,表示她接受了他,這很合理嘛。


但這正是我感到不合理的地方。雖然這在劇情安排上,似乎滿足男女主角擦出火花的故事需要,但借用女主角模稜兩可的性向來偷渡這個安排,著實有點狡猾。我不是說雙性戀這個性別認同很狡猾,而是這個認同被用來當作觀眾自動補位的答案,是個狡猾而且懶惰的敘事/理解策略。雙性戀在這裡彷彿不是一個性向,而是一種兩手策略,變成為故事邏輯補漏洞的安全牌。只因為Mikael是男主角,Lisbeth跟他發生關係就變得合情合理,她就自動變成雙性戀了嗎?她之前的同床女友從此無消無息就不需要任何交代了嗎?我不這麼認為。

把「雙性戀」當作一種認同形式,有很大部份關乎後現代的情慾詮釋邏輯和性別政治策略。特別在大都會的文化情境中,這個標籤的使用,策略性考量可能多過情欲表達。同時,至少在電視電影等大眾媒體中,雙性戀這標籤的使用絕不是男女平衡,它也不會和異性戀或同性戀幾個情慾認同暢通無阻並且對等互換,它更不會在所有種族族群的媒體文化中同樣適用。從這幾點來看,Lisbeth的例子用「雙性戀」來理解,應該不能算是為本片簡陋的性別政治與故事邏輯解套。我這麼說好了,假若今天故事的兩個主人翁都是男性(或都是女性),而公寓裡的同床伴侶是異性,我們會看到電影安排兩個主角發生性關係嗎?如果發生的話,會變成怎樣的故事?要嘛情慾與性別認同會變成本片後半段的主題,要嘛這會變成一部A片。

傅柯在《性意識史》第一卷的重要論點ㄓㄧ在於指出十八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歐洲社會對性活動近乎執迷的探究與規範,使得主體性的建構和性認同緊扣在一起。簡單來說,正因為主流的異性戀與優生觀點的支配焦慮,使得歐洲社會需要去規範管制並且譴責那些「不正常」的情欲表達形式,從而使得個人認同與主體性的基礎和生物概念下的性變得密不可分。這是傅柯biopower概念的一種表述形式;它也可以用來理解異性戀如何變成一個支配性的霸權論述和性別認同形式。

我這幾年來固定參與的性別政治研究小組,也對歐美相關主流論述有許多反思,其中一個批判是gender(一般理解為「性別」)的觀念本身內部的思考障礙。簡單來說,幾個重要的思考障礙在於,我們用gender來套用社會的性向或性別建構,卻沒有意識到這個概念本身已經和性連在一起,並且反映異性戀的主流價值。就這一點來說,即使在後現代的性別論述當中,異性戀不再是唯一的價值判準,關於性別認同的思維模式,依然是以異性戀的邏輯在運作或是導引到那個方向去。就哲學層次來說,這表示西方的後現代性別論述並沒有在根本上擺脫異性戀性論述的思維,它還是在形上學的層次上支配我們對性與性別的理解。所以當我們在思考性別或性向問題時,這些概念其實是在異性戀邏輯當中啟動的,而用這些概念來理解我們的兩性之間的社會價值或情慾活動,本身可能是有問題的。

或者,關於信任

也許我們不需要用同志愛或雙性戀的標籤來理解Lisbeth的轉變。或者我用性別性向的觀念來想這問題從一開始就是錯的。讓我們回到Lisbeth和Mikael發生關係的那個晚上:在那之前Mikael問了Lisbeth幾個問題,她是不是有圖像式記憶力,還有像她這樣有驚人記憶力的女子為何會過著無法與人相處的生活。這幾個問題挑動Lisbeth的敏感神經,讓她彷彿一時間不知所措,以致倏然起身離開工作室。接著Mikael去找到Lisbeth,說如果他說了什麼不恰當的話請她見諒。當晚Lisbeth便在Mikael熟睡時去搖醒他,和他有了短暫、突兀、生硬但激烈的交合。


把這段插曲和Lisbeth的法律監護人對她的性侵犯兩相對照,還有片尾她和母親的關於父親家暴與男女感情的對話,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看待Lisbeth一開始和女人同床、後來又和Mikael親密:Lisbeth的轉變反映的可能不是她的真正性向,而是她與親密的人表達信任的一種方式。她向Mikael開展身體,不必然是因為她「愛」他,或是因為她的性向使然,我們從那場床戲中只看到激烈但突兀且生硬的交合,既不歡愉也沒有什麼情感互動。那甚至不是性「愛」,而應該把那段插曲看作是性「賴」,因為Lisbeth接近Mikael的動作代表的也許是,她感覺到她可以信任他,以此建立性關係是在表達那份信任。身體是人與人之間物理距離的最後防線,一旦這道防線都卸下了,表示他們之間赤裸裸的、幾無戒心的互動。因此,透過性接觸的親密身體互動,Lisbeth向Mikael(還有她之前的同床女子)傳達的,與其說是愛和欲望,不如說是信任,更能幫助我們認識這個故事。

男人與女人之間

在我重新解讀Lisbeth性活動的轉變和兩性互動的心理基礎後,回頭再看電影前半段大費周章鋪陳Lisbeth法律監護人的部份,還有後段富豪家族內的諸般虐殺變態罪行,會比較好理解這些片段之間的故事邏輯。這位惡劣的監護人不僅利用其身分對Lisbeth進行性勒索,後來要求免費的性服務不成,更轉而雞姦強暴她。而富豪家族裡的強暴罪行,更包括內部的亂倫強暴以及對外的種族仇恨與姦殺女子。前後對照之下,這些故事線在Lisbeth身上疊合的關鍵,是男人在社會優勢之上加諸女人身上的暴力,而這種暴力的背後是更深層的仇恨。那股仇恨隱藏在冷酷的面孔之下,卻極度瘋狂到令人無法以任何理智去面對它思考它。

身為女人,當無法反抗或面對這種暴力、這種仇恨、瘋狂,只好選擇躲藏、逃避。於是電影中主要的兩個身陷這個暴力中的女人,一個選擇不再信任男人,一個選擇遠走他鄉。

我在網路上搜尋本片相關資料的時候,發現本片包括原著小說的片名書名,在原產地瑞典和所有外銷國度都不一樣。中文片名書名《龍紋身的女孩》和英文西班牙文版本大致相同,但瑞典文的片名書名《Män som hatar kvinnor》原來的意思卻是「恨女人的男人」(men who hate women)。要了解這個狀況腦筋還得轉一下:為什麼這本書這部電影的主要幾個外文書名片名要整個改掉(或兩者混用),去強調那從來沒給個來龍去脈的紋青?

我的揣測是:「恨女人的男人」直接點出這個故事的梗概,讓我們比較好了解貫穿整部電影的故事軸,而電影也真的緊抓著這個主題,在說一個關於男人與女人之間的犯罪推理故事。也因為這樣,我們就能了解為什麼龍紋身的女孩Lisbeth不喜與人互動,為什麼她和監護人的那段故事有其必要性,還有為什麼她與Mikael的性關係應該要理解為藉由身體的親近來傳達一份對於男人的信賴感。因為那不是關於她一個人的故事,那也不是關於Mikael單挑財團的偵探故事,那更不是這一對鴛鴦英雄的故事;這是關於男人與女人的故事。相較之下,「龍紋身的女孩」則是突顯故事主人翁的形象,以及那紋龍與女孩的強烈對比製造出的鮮明視覺意象。或許這是某種宣傳策略;也有可能這極度聰明卻又無法在主流社會中與人相處的電腦天才,會在接下來的另外兩部作品中,慢慢向讀者/觀眾顯露更多關於她的故事。

寫到這,我能說的只能是:「龍紋身的女孩」讓我們認識一個人,「恨女人的男人」則讓我們看到一個故事。

5月 23, 2010

The Gangster We Are All Looking For (2003)

美國的亞裔文學,特別是東亞與東南亞部分,有幾個共同母題。他們的小說題材,大體不脫親子兩代同時也是移民文化差異、個人主義式的生活追求、飲食文化、性別認同與情慾解放,還有戰爭。華裔與日韓等三大族群的文學作品中,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與韓戰乃至文革的顛沛流離那就不用說了;東南亞族裔的文學,從菲律賓到越南柬埔寨,也是深深被戰爭經歷/記憶的創痕烙印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對亞裔移民來說,戰爭是陰魂不散的餓鬼,不斷啃噬他們的靈魂與希望,以至於關於戰爭的記憶始終是他們的文學印記之一。

這本我最近在讀的lê thi diem thúy自傳體小說也是以後越戰時期為背景、越南移民為主人翁的作品。其中有這麼一段是主角小女孩描述她母親對戰爭的想法,既迷人又殘酷,兩種意象交織在一起,讓人不由得對這段充滿絕望的淒文字咀嚼再三。這本從各種角度看來都像是打碎的玻璃一般的小說,我讀來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偏偏對這一小段文字的魔幻般的獨特意象著迷。從作者通篇淺白的文風來看,寫出這段文字的當下,對她來說應該也是靈感湧現的魔幻時刻吧。

"Ma says war is a bird with a broken wing flying over the countryside, trailing blood and burying crops in sorrow. If something grows in spite of this, it is both a curse and a miracle. When I was born, she cried to know that it was war I was breathing in, and she could never shake it out of me. Ma says war makes it dangerous to breathe, though she knows you die if you don’t. She says she could have thrown me against the wall, until I broke or coughed up this war that is killing us all. She could have stomped on it in the dark, and danced on it like a madwoman dancing on gravestones. She could have ground it down to powder and spat on it, but didn’t I know? War has no beginning and no end. It crosses oceans like a splintered boat filled with people singing a sad song." (p. 87)

*這裡奉上的是精裝本封面,鄉親可以和平裝本封面兩相對照,兩個我都非常喜歡。

5月 19, 2010

看片小記: Océans (2009)

近十年前以侯鳥生態的紀錄片《鵬程千萬里》(Le pueple migrateur, 2001)驚豔世人的Jacques Perrin & Jacques Cluzaud (外加第三共同導演Michel Debats),對環保意味濃厚的自然生態紀錄片顯然拍出心得。去年賈克雙人組繳出新作《Océans》下探蔚藍深海,以更高難度的水中攝影,近距離觀看海中各類生物的美妙。

其實我對這種表現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片子還頗有興趣,雖然說探索頻道或國家地理頻道的類似節目,大多因為旁白解說枯燥無趣讓人不耐,有時恰好看到,還是會為那些或陌生或狂野或神祕或詭奇的自然嘖嘖稱奇。這類電影就觀影經驗來說有個絕頂優勢,就是光看影像就令人心曠神怡並且往往具備自有的戲劇張力,要拍爛還真不是容易的事。本片以許多特寫鏡頭拍攝海中的蝦蟹魚類,光是看這些特寫就很值回票價了,本片的攝影團隊究竟是怎麼完成這些高難度的任務,實在難以想像。如果攝影難度可以拿獎的話,本片不知能拿多少;至於它鬆散的敘事架構和片尾天外飛來稍嫌刻意(而且太過政治正確)的環保訴求,已經不必太過計較了。

的確,同一個攝製團隊前後近十年的兩部作品,鳥的片比魚的片精緻細膩太多太多。近年來以自然生態為主題的紀錄片時可見於首輪戲院,好看的也有,只是在「用影像說故事」這件事情上好像經營得不是很用心,彷彿把畫面串在一起就是一部電影了,而「故事」本身卻沒有真正出現。還有一點我相當在意的是,使用大量的旁白來講解,看起來好像頗有推動劇情之功,但往往干擾觀影、打散注意力。沒錯,皮爾斯布洛斯南的聲音很好聽,柔和有磁性,但是他不需要從頭講到尾吧?同樣的例子也見於摩根費曼獻聲的《企鵝寶貝》(La Marche de l’empereur, 2005),全面以旁白來引導敘事的結果,在我看來簡直到了喧賓奪主的程度。

這種利用大量解說來「體貼親近」觀眾的作法是迪斯奈的通俗作風。這部電影雖由眾多歐洲機構出資製作,並由歐洲電影工作者攝製,當它在美國的發行由迪斯奈負責,就必須配合其市場策略。我不知道本片在歐洲上映時會不會也有皮紳士充滿斯文英倫腔的旁白解說,或者法文解說佔了多少篇幅,如果沒有的話就證明我的揣想有道理。此外,本片也是迪斯奈成立專門引介大自然生態作品的Disneynature公司第一部大規模商業放映的電影,近日內未有更矚目的作品推出,但之前參與製作的《Earth》(2007, 暫譯「我們的地球」)叫好叫座,已經讓這間年輕的公司站穩腳步。迪斯奈這麼快就搭上環保列車,賺錢做形象一魚兩吃,商業嗅覺之敏銳令人讚佩。

5月 13, 2010

說掰掰前再扒兩層皮,下完訂單你才真算大功告成

美國的高等教育果真「高等」,高學費政策是舉世知名的。雖然說大多研究生都多少有些獎學金獎助金等補貼,但轟ㄟ認識的同窗同仁當中,幾乎沒有人不是肩扛數萬(美元)貸款或是邊教書攢錢邊寫論文,蠟燭兩頭燒般的把博士念完。即使美國的博士不是只有好野人才唸得起,但殘酷的事實是,那真不是給窮人念的。

上星期在弄上傳論文有的沒的一些領取學位好畢業的最後手續,弄了才知道光是書面繳交和數位上傳論文就是兩個不一樣的動作,而且兩樣都要錢。首先是數位上傳的部份,原先以為這是從學校到全國論文索引出版系統的統一作業,嘿嘿,想太美。轟ㄟ先解釋一下,這個步驟確實是同時連結學校圖書館和美國公開學術資源的系統沒有錯,與本校合作的是ProQuest公司專門負責學術出版的UMI University Publishing部門,它們的一個系統叫ETD Administrator在本校開了專門的論文上傳網頁,整合從學生校方到全美國學術系統的作業(應該是這樣沒錯)。這間公司應該不是美國唯一的學術資源整合出版系統,轟ㄟ查了一下,它們目前合作的大學將近兩百所,大概就是全美大學排行榜的前兩百名吧。

對了,這間公司不只幫你把論文上傳到全美學術出版的網路系統,它也幫菜鳥博士把論文裝訂成美美的精裝本,送禮自用兩相宜。

但沒錢誰要幫你辦事?UMI ETD Administrator系統中的這些手續,包含全美國索引系統中公開資源與版權使用的手續費,這是一定要繳的錢,論文裝訂的費用則是依訂購數量額外計算。好,那光是公開資源和登記版權兩項手續的費用就如下:

Open access: $95
Copyright registration: $55

這樣就一百五十美元囉,假設我們不訂購它們版本美美精裝的論文,這筆錢是絕對少不了的。

但如果你以為這樣你就可以拿學位拍拍屁股畢業走人,那就大錯特錯了。至少在本校的規定中,在數位上傳論文後,你還得繳交一份紙本論文到學校管理研究生事務的研究院(The Graduate School),因為大部分的系所都會要求畢業的研究生繳交一份存檔用的紙本論文,先交由學校裝定後再存放到各系所辦公室,同時學校還要將論文製作成微捲供存查吧。而且不知為何這道手續和數位上傳不能整合成統一作業。還有,裝訂和轉換成微捲兩道手續也都要付費,轟ㄟ很納悶,轉成微捲和系所要求紙本論文又不是老子要的,幹麻也要人家交錢。以上兩個疑點並列人類史上兩大謎團。但反正只要還沒拿到畢業論文你就是癟三,只好尾巴夾緊錢繳下去。紙本論文和微捲製作兩道手續的費用則是這樣:

Microfilming: $100
Department copy binding: $10

學校幫你裝訂的紙本論文價錢合理多了,一本只要十美元,而且它也幫你個人裝訂額外的論文,價錢不變,但就沒有私人公司幫你裝訂的那麼美了。好,那我們假設你對自己的論文很沒興趣,或是它根本就是本爛論文,總之不想為自己辛苦拿到的學位保存任何珍貴的個人紀錄,你還是得再花一百一十美元。那從你口試完畢到能真正拿到學位順利畢業,只少要上繳兩百六十大洋也就是將近八千塊台灣錢的保護費...呃...論文出版手續費。更別說如果你想要訂個一兩本論文當傳家寶的話,這錢是肯定要往上追加的。

看來美國大學真是個如假包換的大黑幫,入幫會費可比鄉村俱樂部。鄉親你們說,這是不是給學位放人前再扒兩層皮?

5月 11, 2010

BACCANO!

在《Baccano!大騷動!》(或譯「永生之酒」; BACCANO!, 2007)動畫版的第一回一開始是小女孩Carol與其上司、也就是Daily Days報社副社長Gustav St. Germain兩個人之間的對話。Carol想要找一個角色龐雜、支線錯綜的故事的起頭,而副社長則不斷反問Carol,她所要尋找的故事應該要從哪裡開始說起。比如說Carol想要從A點開始說起,副社長卻反問她為什麼不可能是A1?如果Carol認為主角是甲,副社長則說為什麼不應該是乙?

從他們一來一往的問答過程中,副社長向Carol點出的幾個提示,首先是開始說出口的故事,未必是「故事」的起點;如果故事是一個事件,那麼這個故事背後促使它發生的,也是一個故事。同時,故事未必只圍繞著主角打轉;在這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說故事與角色一樣多,那麼要用怎樣的判准來決定,從哪一個角度來選擇主角是誰,說怎樣的故事?


這段哲理精妙的對話並不是要開啟一個文學理論講堂,也無意探究後現代後結構哲學的堂奧。畢竟副社長與Carol的問答只持續短短的十分鐘,兩人便從此告退下場,讓牽涉多達十數人、圍繞著永生之酒的神奇故事登上舞台中央。但是這段問答為《BACCANO!》引導出這部動畫不斷來回插敘、跳躍於眾故事主人翁之間的獨特說故事方式。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主角,除了永生之酒的關鍵物件和Flying Pussyfoot快車的神秘事件之外,也沒有一個明顯的故事主軸,各故事主人翁與其支線各自發展,有時交會有時又完全不相關聯。

或許這部動畫令人困惑乃至困擾的敘事手法,有意要呼應baccano義大利原文中笨蛋騷動的字義。但是從Carol與副社長的對話掀開本動畫序幕的角度看來,我們也可以這麼想:《BACCANO!》讓我們看到的,是將「故事」當作一張網來理解。「故事」這個概念應該要以綿延株連的網絡來理解,而不是單線並直行式的事件。在這種理解方式之下的故事,就不會有所謂的起點/起源,也不會只有單一的主人翁;相對地,任何一個點都可以當作說故事的起點,任何一個方向都可以是故事發生的進程,任何一個角色都可以是故事的核心。也就是說,我們在任何一個文本的開始所讀到的故事,只是技術層面上該文本的開頭,而不必然是該文本的故事起源,登場的人物也是也不是故事的主角。我覺得用這種方式來理解「故事」的概念和不斷切割、穿插、中斷、錯置的說故事手法,比較能夠貼近《BACCANO!》炫目的敘事風格與精神。

其實早在電子媒體與後現代後結構理論出現之前,小說文體的出現就已經在做這樣的嘗試了。先不論開啟後現代文學創作的晚近作品,像是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即使是古典時期的小說像是《西遊記》《水滸傳》,雖然比較像是給出一個全景式的小說世界和單向故事進程,卻沒有單一核心的主角。我們只是沒有想過要這麼去說故事想「故事」罷了。只可惜我手上的DVD只有到動畫的一半,所以我也並不真的知道接下來的發展會不會讓我改觀。希望是不要。

5月 01, 2010

影像週記: 四月下旬

依稀記得進廿年前高中聯考,考完最後一科的那天,炎熱的午後偶然徐徐吹來的風把溼熱的空氣打散,我們幾個同在建中考場的同班同學彷彿是去打了場籃球,又或者是去吃了盤冰。三年後的大學聯考,我的考場還是在建中,考完最後一科的七月初正午,我想我應該是和家人去吃了頗有象徵意味的大餐。

(口試前一週,學校圖書館外盛開的櫻樹)

這幾段記憶標誌了我少年學生歲月具有指標性意義的幾個轉折點,它們對我來說都比國高中畢業典禮重要得多,因為那幾個時刻留給我的那個終於可以喘一口氣的感覺,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雖然那當下究竟做了什麼事已記不清楚,也沒留下什麼照片來提醒,但那種感覺很難甩掉。那種某個巨大壓力終於得以放在一邊的輕鬆,有宗教儀式般的價值,只要體驗過都很難忘記。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所以這些重大事件一旦結束了,總覺得該要做些什麼事情來慶祝一下,象徵性卻儀式周到般地做個收尾。年少時後打場籃球吃盤冰,或是大學時期去唱錢櫃之類的狂歡,都像是這類儀式的變體。


前天論文口試,意外順利地結束後,幾個交情比較深厚的朋友興致高昂說著要辦派對,慶祝當然是要的,喬定時間地點就好了。結果我和指導教授們吃完簡便午餐,跑去圈餅店一個人窩著,查了一下電影院的場次表,選了波蘭斯基要下檔的新作The Ghost Writer,獨自跑去看了。一個人看電影當作是誌念兼放鬆當然頗具代表性,可是選這種懸疑推理故事而且是大師作品,未免也太折磨自己了。好看是好看的,而且發現過去一年來幾個大師級導演,像是波蘭斯基和史柯西斯(隔離島),都不約而同在視覺與電影敘事走復古的美學風,細膩內斂沉穩,值得細嚼慢嚥。

但我想我還是需要一部拔辣一點的商業片。

4月 01, 2010

predi·cate

這個單字是最近才跟它熟起來的,還不確定怎麼活用,可能要多嘗試幾次…然後犯過幾次錯…才會比較有把握。

這個字可做名詞、形容詞、動詞,前兩者的意思都牽涉到文法或邏輯,文馨字典都用中文解釋一遍了,還是看不太懂那是啥鬼東西,所以那種比較專業的東西這裡就不討論了。它當動詞使用時有斷言、宣稱、斷定其屬性、還有表示根據等意思。從它的拉丁字源與說教、講道(preach)兩相共用來看,就比較好理解這個單字的意義和用法。

predicate當作宣稱斷言解時,比較常用主動的表達方式,像是文馨字典用的例句是「他的理論斷言宇宙有系統(His theory predicates the system of the universe.)」,或是「他斷言那件提案是荒謬的(He predicated of the proposal that it was ridiculous/He predicated the proposal to be ridiculous.)」。

而當predicate作表示根據解的時候,比較常用被動句來表示,這也是我比較常看到的用法。文馨字典的例句是「任何倫理的律則必須根據真實與誠實的基本原則(Any code of ethics must be predicated up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ruth and honesty.)」。例句看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其實很簡單,要表達的無非是前者以後者為根據,在這個情形使用predicate的時候使用被動式,就是前者能成立的條件是由後者決定的。也就是說,從這例句來看,倫理的律則的根據,要由真實與誠實原則所決定,用這種方式來理解大概不會出什麼錯。

關於使用predicate來表示根據時還有一個細節需要注意的,就是它使用的介係詞是on或是upon,所以除了常用被動語句之外,也需要和on/upon連著用。以英式英語為標準的牛津字典特別把這樣的用法單獨列成一項,還很機車地說這是美國特有的用法,下面還附一行小字說明在十九世紀時曾引發文法學者的爭論。無論如何,這樣的用法是確定下來了,牛津字典裡這樣的用法可上追到十八世紀,當代的例句依出現的年代姑列如下: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d erred by predicating the conference on a bill of rights. (試譯:聯邦政府錯在將一紙權利法案當作這聯盟的根據。1968,這是主動語句的用法)

Humane wars are likewise predicated on the belief that martyrdom is illegitimate unless freely chosen. (試譯:以人道立場為出發點的戰爭所根據的信仰是殉教在自願的理由之外都是沒有正當性的。2001)

3月 30, 2010

看片小記: 致命巧克力 (2008)

近年來亞洲電影中的泰國新勢力,有幾部片反映出中日等東亞文化在泰國社會的融合、生根、還有衝突。彭氏兄弟成績不俗的近作《C+偵探》(2007)反應的或許是泰國華人的觀點,泰國導演自己的作品,像是藝術取向的《Last Life in the Universe》(2003),則著眼於日本人在泰國的生活。這幾部電影中的泰國街景,有亞熱帶潮濕天候和東南亞面孔,也有中文招牌、日式料理店、乃至於紀伊國屋書店。


《致命巧克力》也是這潮流下的另一例。它的開場是上世紀九零年代初期的泰國(應該是曼谷),日本黑道頭頭岸本(阿部寬!!)與當地泰國幫派的女打手珊相對而坐,為了手下爭執以及兩方地盤問題談判。幾個外來移民怎麼可以壯大到去搶人家黑道的地盤,又不是深耕兩三代的移民社區,還真的是有點匪夷所思,不過電影這樣演,又加上珊和岸本隨即不知所云地打得火熱,又生下女兒雪…我們很快就能發現這部武打動作片基本上沒有太多探討移民或人口與文化資本全球化的企圖,它就是一部平鋪直敘、務求精彩刺激的商業片。

因此本片九十分鐘的片長並沒有浪費太多時間交代什麼兒女情長或是文化價值等衝擊,前半小時把岸本與珊的私情、兩幫派因此結下的樑子、雪的自閉傾向以及她天生的敏捷反射動作與肢體感,一次交待完畢。於是雪從觀察隔壁泰國拳館的拳手練習,還有電視上的武打片,就無師自通,變成打遍街頭巷尾的無敵美少女。這部電影本意似要透過珊與雪間的母女情還有岸本遲來的父愛,傳達親情之愛勝於一切,同時透過岸本對不完美中窺見完美、還有從雪的不完美(自閉)中萌生的完美(天生的肢體感),去傳達一種正面看待生命的態度。但是從雪和不離不棄的青梅竹馬Moom「被逼」要以暴力才能討回欠債的劇情看來,這部片的主題應該比較接近「欠錢不還,簡直犯賤」。簡單講,都知道欠錢了,為何擺明了就是不還,非要挨打了流血了才乖乖把錢交出來,豈不是自找苦吃?所以說除非自認是後台很硬,或者身手不凡又挨得住打,不然真是沒必要在那邊死撐…


我看幾部出名的泰國武打動作片,從《拳霸》(2003, 導演巴猜平橋讓東尼嘉一炮而紅也使自己從此出名)以降,在經營武打場面時有一種花俏,動作美則美矣,武術特技在摔的時候也摔得挺痛的,但是擺樣子的時候多,過於經營設計感的結果,看不太出來拳拳到肉的真實感。再者,不知何故,這類武打片並不注重以剪接增加視覺上的節奏感,讓動作看起來更緊湊。相較之下,近年來已甄子丹為首的香港武打動作片也許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刺激下,打得也越來越認真越扎實,《殺破狼》和《導火線》都是好例子。雖說這種發展不免苦了武打片的演員們,但是對觀眾來說實在頗是福音。飾演故事主人翁雪的琴嘉是導演巴猜平橋力捧的新星,動作漂亮身手尚稱扎實,將嬌小身軀和暴力美學的反差表現得甚好。更重要的是琴嘉的美貌,光看她表演就覺得舒服,再加上她詮釋雪的自閉症,更顯露她能在演技上耕耘的潛力。

這部片大致稱得上夠有娛樂效果的商業片,不但攝影上把泰式武打的動作美感做足了,從中景、特寫到鏡位擺設都有用心經營,音樂也用得很好,雖然泰文是聽不懂沒錯,但是旋律相當動聽,為觀影經驗加分不少。片尾跑卡司表前,還循早期成龍電影的模式,放了幾段NG畫面,看那些特技演員摔得頭破血流,表情因痛楚而扭曲的模樣,讓人不得不為他們的搏命演出再三表示最高敬意。



致命巧克力電影官網設計還不錯,有興趣的可以連去看看。

3月 27, 2010

國囯囻

囶圀囻囯

它們都是「國」,也都讀做ㄍㄨㄛˊ。

國的簡體字寫成囯(也有人寫成国但這可能是錯字),這是常識了。之前找資料在讀中西日報的時候常常看到用「囻」這個字來替代「國」,總以為是將錯就錯的結果,直到前幾天不經意查了一下,發現原來不是這樣的...

根據康熙字典,「囯」乃是「國」歷來的俗體字,可能是國共分家之後對岸用了「囯」,我們就以為那是後來才有的東西,殊不知連中華民國都還沒有就已經有這個字了。

如果參考教育部網站下的異體字字典,還可以考出「國」的其他十幾種寫法,包括囶圀等,都是國的古字。這其實還頗有道理的:八方圈起來的地,四面八方圍起來的土地,稱之為國家,還真的是很會意。不過最早的還是「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就是這麼寫的了,「囶」「圀」反而是晉朝以降乃至五代十國才開始有使用記錄的。

至於「囻」則是很晚近的產物,從民國初年才開始有的用法,可能有它獨特的內涵,想要表達某種民本或民主的價值信念。可惜這個字流傳不廣使用也不普遍,所以壽命很短,百年不到,我們對這個字都沒見過,更別說熟不熟了。中國人民大學的史家黃興濤先生寫了一篇漫說「囻」字的短文,頗有意思。

但囻這個字我越看越喜歡。圍起來的土地上擺著的不是個王,不是一塊玉,也不是八方之土,而是人民,是百姓。這不是個意味深遠很有智慧的新造字嗎?一個共同疆界內的人民來表達一個國家最核心最根本的承諾,這不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國家的精神嗎?

3月 22, 2010

冬至 - 魏振恩

冬至

作者 魏振恩
原刊載于【掌門詩學季刊】第58期 2010。3



就這樣遠遠地看著冬至把你
梳洗成一場背叛

冬天的樹掛著陌生
落在人行道上的是熟悉的話

我想把他們撿起我想叫你的名字
我以為我是夏天的那場暴雨

就這樣遠遠地看著這場夢境
就這樣遠遠地讓冬天載走飄起的聲音

子午線的盡頭有一種白色的光
斑斕如承諾

一張眼人生就開始吧
一張眼太陽就隕落吧

3月 21, 2010

vernal equinox

轟ㄟ跟這兩位完全不認識…

不知為何想起要來看一月曆,嘟嘟好發現原來今天就是春分呢。是滴,vernal equinox正是春分的意思。那為啥不是什麼spring東東?實情是這樣,根據手邊這本Jason Bourne絕對能砸死人的韋伯大字典,這兩個字是這樣來的:

英文形容詞vernal從拉丁文vernalis來,本意為「屬於春天的事物」,它幾個更早的變化型vernusver都是指春天。它更可以上追到印歐語系的wesr,從這裡後來分出去的古印度語Sanskrit的vasanta以及古斯拉夫語的vesna,指的也都是春天。這麼多春天,所以這個字也用來形容年輕、新鮮、溫暖、溫和、有朝氣。

至於名詞equi·nox比較好解,它最早是從拉丁文來,是aequusnox拼起來的。我們把前後兩個音節分開,就比較看得清楚前面指的是「等同(equal)」,後面則是「夜(night)」。這個字經過中世紀拉丁文、古法文、輾轉流傳到中世紀英文,就變成今天的模樣(中間拼字的變化就不交代了),說明一年只有兩天、春秋各一的日夜等分的時節。

有點懸疑的是,春分搞了個拗口的vernal equinox,秋分卻又規規矩矩的是autumnal equinox,也不知箇中奧妙是怎麼回事。況且這麼複雜的單字,老美知道的人也不多吧?

3月 19, 2010

論女學亟宜振興

因為做研究的關係跑去翻文獻史料,讀了美國華人早期影響深遠流傳甚廣的中文報【中西日報】。一直為這類史料的網路資源不易取得覺得很幹,本來有個小宏願,想把至少我有用到的幾篇社論潑上來,可是一想到要打字就覺得不是很甘願。不過還是打了一篇出來,看看能不能當個起點。其實讀那個時代的東西很有趣,有些說法現在看會覺得荒謬可笑,有些又令人感佩他們在那個時代高聲疾呼的熱情與堅持。

可能有些東西,不論將來會顯得多愚蠢多偏狹,畢竟還是要努力而且辛苦給他做下去,有些事情才會慢慢開始改變。

本報論說 論女學亟宜振興 (吳文波來稿)

中西日報1911.11.4

溯自上帝生人。先造一男。後造一女。命曰膠漆其妻。同為一體。彼此親愛。彼此明理。本無尊卑輕重貴賤之別也。矧人生之道德學業。端自母訓。尤以女子為國民之母乎。近觀歐美文明諸國。女學校與男學校。林立國中。不相上下。平等自由之風。播揚地極。而英美女界。猶以不得干預政權為羞恥。動公憤而聯議相爭。舉凡鉅細精粗各事。務必達與男界平權之目的而後已。夫歐美女子。猶是天地間女界中人耳。何以彼都女子。有如此氣概。有如此學識。有如此舉動也。無他。能振興女學以栽培之。因此社會合羣之益。修身勵行之理。相夫訓子之道。齊家睦鄰之誼。治國平天下之方。莫不了然胸中。次而衛生醫理。天文地學。聲光化電諸科。極而救靈贖罪之奧義。亦莫不悉明其理由。比較男子。皆能并駕齊驅。未遑多讓。故彼都男子。對於女界。不敢稍存藐視輕薄之見耳。我中國則不然。男界之歧視女界也。以尊卑喻之。如天子與庶民。以尊貴比之。如珍璞與草芥。以輕重較之。如泰山與鴻毛。以專制論之。如獄吏待囚犯。何以見之。國家人羣社會大事。可無論矣。即凡一家大小事務。全權操自男子。是非曲直。女子宛如局外人。不能稍為干涉。吉凶賓婚之禮。睦婣任卹之典。女子絕不能干預焉。即欲與聞。輒曰牝雞司晨。為家之索。遂屏逐之。壓制之。主賓歡筵。男先女後。新婚初會。男坐女叩。男子數千載悠遊異地。操縱自如。女子長禁閨闈。咫尺不容逾越。男失婚則以續娶為榮。女喪耦則以再醮為辱。種種歧視諸端。難以枚舉。始則男子性存輕忽。繼而習慣成自然。。女子亦直甘受而不辭。卒之不僅甘受不辭已也。更樂為男子玩物。獻媚市憐。如纏足塗脂。工顰妍笑。蟬聲娃步。桃唇柳腰之類是也。甚而自為輕賤。自傷同類。如自縊自溺。服毒溺女之類是也。吁。女子輕賤如此。身為女子者。爰念及此。豈不含羞切齒。仰天錐胸。恨天生我為女子哉。猶未已也。出乎庸夫愚婦之無智。情猶可原。最可惜者。古之稱為聖賢碩士。為世師表者。動曰女子無才是德。又曰。乃生男子。載寢之牀。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弄之瓦。又謂女子職僅司中饋。更曰。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嗚呼。女子與爾何仇。胡乃倡此薄賤女子之說。而貽無窮之流毒哉。無怪乎泰西人。譏我國為半教野蠻之國也。雖然。當今之世。默計我國女界程度。莫謂男子不授以平等自由之權。即授以平等自由之權。而女子反心自問。有何才幹。有何學識。堪與男子并肩稱職者乎。女子之所以不能與男子并肩稱職者。無他。不振興女學以教之。所以不學無術。眼界不開。世事不明。學問才智無由廣。砥行勵節無由資。由是相夫訓子之道。齊家睦鄰之誼。推而社會合羣。治國平天下之策。懵然而不知何事。極而聖經真理。亦昧然莫知端倪。長為覡巫道釋相卜所欺騙。吁。舉我國之女子。與歐美女子相比例。解鞋帶實不堪也。不特此也。世人娶婦。莫不欲得佳婦。然婦由女而來。乃皆不欲興女學以教女。則人人無佳女。既無佳女。何由得佳婦。夫如是。人人不欲得佳婦則已。果欲得佳婦。人人當竭個人之力。圖興女學以教女。我中國不興女學由來久矣。即近今有二三智者。舉辦而猶未能普及全國。曷故。其責固不得不為男子咎。夫人必自侮。而人後侮之。亦人必先有自立之精神。自立之資格。而後人輔之。試觀中國女學前途。有志者痛憐女界沉迷。因以開女校。讀書詩。欲其明道德。宏學業。後日相夫可稱賢妻。訓子無愧賢母。奈何壓制稍釋。所得者不過一知半解。乃遽然妄倡自由之說。私結婚姻。不聽父母作主。不為禮法所拘。又曰平權。不學西人之道德。獨學西婦可以告夫之弊端。一躍欲齊於天。不顧一己之職分。不問自己之程度。致被俗人笑為無廉恥。政府且限制十六歲不得入學堂。究其弊。皆由女子自貽戚耳。假使果有學問如男子。道德如西婦。則其夫不讓其自由而不安。不俾以平權而不樂。譬之父之于子。當幼穉初步之時。凡寒而衣。飢而食。渴而飲。志願步趨。莫不賴其親相助為理。及其壯長成立。足稱跨竈肖子。則其父生平之志願償矣。舉凡一己應任諸務。有不委肩於其子以抒其任耶。而丈夫欲委肩於其妻也亦何獨不然。我中國女子。果不甘如在長沉黑夜中。而受此束縛專制。自當發憤為雄。各盡個人之力量才智。聯合社會。羣興女學。大聲疾呼。喚醒二萬女同胞之大夢。濯除數千年來甘自卑下。甘作玩物。甘自輕賤之積習腦質。安部就班。從容中道。勿揠苗以助長。勿假放縱為自由。剛毅強忍以達其目的。俾將來無虧為國民之母。得享平等自由之樂趣。視歐美女子。祇讓其先豋。斷不讓其獨步。復遵上帝膠漆其妻之初命。予不禁拭目俟之。


P.S. 原文是從頭到尾沒分段的,這裡照本宣科,也不分段。

3月 17, 2010

看片小記: U-Carmen eKhayelitsha (2005)

記得退伍那年也是我弟系上輪到他們那屆畢業公演,在退伍前兩個月的某個週末,剛好休假,去看了這部室外表演、由馬汀尼導演的《仲夏夜夢》(1999)。這部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喜劇的作品,搬到那個春末新夜關渡半山腰的舞台上,卻變成拖把掃把水桶齊飛、五彩燈光四射、溜冰鞋來去穿梭的十足台味舞台劇。即使對莎士比亞陌生如我,也看得出來這個作品的變裝功力,完全把經典莎劇改編成用國語台式品味台式趣味演出的台劇。

看完《U-Carmen eKhayelitsha》(坊間暫譯片名「卡雅莉莎的卡門」),我大約有這樣的聯想。這部南非出品的音樂電影勇奪當年柏林影展金熊獎,曝光率和商業放映的機會卻都很少。這部電影改編比才的經典歌劇「卡門」,改編幅度之大之猛,等於是完全重新寫了卡門的故事,使它再也不是比才筆下的卡門,而是南非開普敦市郊卡雅莉莎小鎮的卡門。我對歌劇「卡門」並不了解,但就我看這部片的印象是,它保留了歌劇的旋律與故事主幹,卻用卡雅莉莎當地班圖語系的科薩語(Xhosa)整個重新填詞,置入當地的社會情境與人民的生活文化,並且融合當地民間的歌唱與音樂,變化出這部獨特有活力的南非卡門。

持平而論,這部片的整體成績堪稱平穩,佔最多篇幅的演唱方面因為有點過度而顯得聽覺彈性疲乏,不過那大概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對歌劇毫不熟悉也不習慣的關係。但是我認為這部片最令人讚許激賞的,不是它穩健的攝影剪接,也不是演員的唱功,更不是演繹經典歌劇的努力。本片最大的成就,是它藉由以南非小城的故事、以科薩語演唱歌劇卡門並重新填詞、更將歌劇卡門的音樂與南非小城的當地音樂相互錯雜、交混呈現。這些元素放在這樣一部電影裡,就把電影美學的實驗變成一個政治行動。這很可以是一場後殖民的電影美學實驗,並且是全球舞台上種族政治的文化抗爭行動。換句話講,誰說歌劇卡門必須在端莊堂皇的歌劇院廳中才能表演?誰說歌劇卡門必須大家正經危坐、所有人字正腔圓唱西班牙女郎的故事?誰說歌劇卡門是歐洲人古典傳統的文化財產?如果我們可以有台客原汁原味而且精彩好看的莎翁喜劇《仲夏夜夢》,憑什麼南非卡莉沙亞不能有他們科薩語的歌劇卡門?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能看到《U-Carmen eKhayelitsha》顛覆正統的企圖心,讓它以自己獨有的方式重寫經典,開發歌劇卡門的可能性。

3月 07, 2010

出門

和路人比賽用打嗝聲作曲唱歌/半座小鎮染成綠色/綠色也是瘋狂的/但它原來是黑色/別人說黑他說綠/於是變成了綠/並且越染越白/冬陽高懸/冷得刺眼

2月 26, 2010

關於《夜巡林布蘭》

彼得葛林納威在廿一世紀前夕從影壇人間蒸發將近十載後,三年前推出新作《夜巡林布蘭》(Nightwatching, 2007),追蹤林布蘭創作經典畫作《夜巡》(De Nachtwacht/The Night Watch, 1642)的幕後故事。接近電影的尾聲,有一段長達四分鐘的獨白,是林布蘭的友人、執掌過阿姆斯特丹市劇院、也是畫中主人翁ㄓㄧ的Jacob Dircksen de Roy,對林布蘭講述他對這幅畫作的看法。葛林納威透過de Roy的嘴,以這段獨白表達他個人的獨到見解,是定調也好,說平反也罷,褒貶互見,剖析這幅使林布蘭在世聲名一落千丈的作品奧妙的機關設計還有它在美術史中的關鍵地位。

這段等於是獨白的分析,滿是文謅謅的美學評論,跟葛林納威藝術性十足的電影手法一搭一唱,完全不以取悅觀眾為樂。但這毫不親切的獨白,卻也是我近年來看過最精采的獨白ㄓㄧ。它不但巧妙地把繪畫和戲劇串在一起,也使我聯想到傅柯在《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1966)中對於委拉斯蓋茲(Diego Velázquez)畫作〈宮女/宮娥〉(Las Meninas, 1656)令人目眩神馳的分析。傅柯以畫框內外的多重凝視,將〈Las Meninas〉拆解了畫布中層層交疊的權力運作點,我感覺葛林納威想要對《夜巡》進行的工程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箇中精妙一時之間不知怎麼說得具體。大體上葛林納威想說的是,林布蘭透過這幅畫中反叛繪畫與美學傳統,嘲諷當時荷蘭新政府的虛偽,也開啟繪畫中一個新的空間,一個劇場式的空間。而這幅畫就十七世紀的當代繪畫、特別是肖像畫戰爭繪畫來說可稱是徹底失敗之作,但是其強烈的政治諷刺意味使得它脫離戰爭畫作的範疇,更因林布蘭的獨特手法,讓作者自己在畫布上顯形,讓畫中人物變成演員,最後使得畫本身成為一個劇場。


以上是把整段獨白的梗概節譯出來,下面附上de Roy這一大段獨白的中段,鄉親們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Rembrandt, you have curiously attempted to be real. Now we know that that isn’t possible. You have made a frozen moment of theatre. You have stopped a costume play in action. They wanted the costume, we know that, but you encouraged them. And that was to be certain that we all knew that we were at the theatre. And at the theat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even dying of love. If you think about it for one minute…the tradition of militia paintings that you so carefully broke was a true and honest tradition, where the participants can say, “Look, we are being painted. Look, we understand that we are being watched, and we are looking straight at you, into your eyes, at you, to prove it. We are not real, we are in a painting.” That is what they understood and that is what they wanted. You have spoilt all that for them, Rembrandt. You have tried to pretend that these are real people. They didn’t want that, didn’t want it at all. In your painting, they hustle and bustle about doing real things, loading muskets, giving commands, drum, run and bark, when all they wanted was to stand still and be looked at. “Here is me. Here I am in my splendid uniform, 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is important club. I look at you and you look at me. I am watching you, and you are watching me.”

But you have pretended that the people in your painting are not being watched, which is the definition of an actor. An actor is a person who has been trained to pretend he is not being watched. So all the people in your paintings are all actors, not real people at all. Yet you have got them to do things which are real except, of course, because you knew what you were doing, of your little portrait of yourself, you knew you were being watched. And you look at us within the old tradition of these sorts of paintings with admirable self-consciousness. You’re giving yourself an old-fashioned position and responsibility in a new-fashioned painting, which tries to deny that position and responsibility. Your painting, Rembrandt, is a pretence, a fakery, a cheat, a dishonesty, full of impossible contradictions unworthy of a truly intelligent man. They, of course, knew that they were being painted, and you knew that they were being painted, but what do you acknowledge? Neither. Why pretend? Apart from all the other infelicities that demonstrate you did not fulfill the task asked of you, your painting, Rembrandt, is dishonest. So much so that this is not a painting at all. By its very nature, it denies being a painting. It is a work of the theatre!



PS: 〈Las Meninas〉在《夜巡》推出後近十五年也問世了,加上荷蘭當時的新政府乃是從西班牙王國統治下獨立出來的共和國,其中彼此交疊的歷史契機實在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