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20, 2019

農家好

有組單字困擾我一段時間,不是很確定agriculture和agrarian差別何在。雖然我的領域極少使用這組單字,所以就這麼矇混過關下去也是可以的,但最近看一支紀錄片又遇到,越想越受不了,不搞個清楚真的渾身不舒服。

名詞agriculture、形容詞agricultural肯定是我們最熟悉的相關單字了。我們一般都使用這個單字,泛指和農業相關的幾乎所有東西。韋伯字典對agriculture的解說是這樣的:"the science, art, or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the soil, producing crops, and raising livestock and in varying degrees the preparation and marketing of the resulting products",很接近我們的常識性理解。所以舉凡農藝、農業科學科技、農務、農產...等,都可以使用agriculture。無比好用的單字,只要背了幾乎不會用錯。

那麼agrarian呢?麻煩了。我參考韋伯與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兩大字典,大同小異。agrarian既是名詞、也是形容詞,但顯然較常做形容詞使用。就名詞使用的agrarian來說,韋伯字典和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的說法略有不同,前者定義為農運或農社成員,後者定義有較強政治色彩,將agrarian描述為支持土地均分的人,不太確定這種政治立場在中文如何稱呼,但總之是一種土地正義人士。

當作形容詞用的agrarian,這兩本大字典也略有不同。韋伯字典對形容詞agrarian的解釋是與土地農有、農民生活、或農家生計相關者。而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對形容詞agrarian的解釋則關乎農耕、土地農有,多了農耕(cultivation of land)。

如此看來,回歸一開始的問題,agriculture和agrarian這兩字的區分大約有點概念了:agriculture仍是我們最熟悉也最好使的農業相關事務,而agrarian比較接近「農民」的概念。雖然兩者確實非常接近,而說真的,農民社群、聚落不也就是農業聚落,一樣的東西嗎?頂多agrarian society/community指的是農民而非農業,強調人而非事務罷了。

我想是這樣沒錯吧?

對了,還有一個不一樣但有點關聯的單字,horticulture,兩本字典內容幾乎一樣就不廢話了:園藝,特指花果蔬菜或「裝飾性」作物的技藝、技術、知識。

5月 15, 2019

俗:低俗/庸俗與其他

幾年前曾經為了搞懂英文裡的俗氣有哪些字可以用,稍微考察了vulgar、tawdry、gaudy這幾個字,從俗氣、俗艷、低俗到嗆俗,大抵都涉略到。但庸俗呢?當時大概沒啥心思多想,就放過了。

直到前陣子偶然間讀到某網頁,在翻譯某個評論時將cheesy翻成「低俗」,嚇了一大跳,可以這麼解嗎?這才想說再來查字典認單字。韋伯字典收錄的cheesy第二義這麼說:shabby、cheap;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進一步說of poor quality、vulgarly pretentious。之前在美國住,和老美問起這個字怎麼用,得到的解釋大約給我「俗氣」的印象;如今綜合這兩部字典的釋義來看,可能還要更糟,不只是俗氣而已,還是品質低劣。那麼「低俗」大約也相去不遠了,真能拿來當成不客氣的批評。

除了很多起司之外,與「庸俗」意思類似或相近的單字當然還有草根味較濃的vulgar,有比較明顯的階級意味。但還有個mundane,也和接地氣、走平民路線的草根俗類似,卻未必有貶意,而比較接近我們說的「世俗」。韋伯字典這麼解:ordinary、commonplace;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甚至動用secular這稍微難一點的單字來說明(但我很少看到使用secular的場合會以mundane來替代,或許前者是更高級的單字)。這麼一來mundane和低俗或庸俗的關聯就小了,和常民百姓關聯大得多(雖然兩者間有時免不了會相重疊,被一些人交互使用)。

往這方向超展開可沒完沒了,從mundane還可以衍伸出一串單字,字意近似卻不盡相同。像是不太常用的plebeian,也是平民百姓之「俗」,但多了點草根氣息那種質地粗糙或品味低劣的暗示,可以說介於mundane和vulgar之間(雖然我不確定這幾個單字是否能放在線性光譜上這麼比較)。

這時候同義字字典就有它的參考價值,像是vulgar的同義字串裡同時看得到plebeian,mundane相較之下比較沒那麼能混用。所以大致上mundane不是壞字,其他兩個就不太妙,沒特別意思就少用,免得得罪人。

5月 01, 2019

看片小記 卡拉瓦喬:靈魂與血肉之軀 (Caravaggio: The Soul and the Blood, 2018)

一般介紹藝術家生平或畫作探秘的紀錄片,多採取四平八穩的做法,不是解說式的影像教科書,就是透過「重演」來模擬那段發生過的歷史;同時,不論是哪種做法,鏡位、構圖、鏡頭運動、剪輯等技術層面,也儘量做到低調不搶鋒頭,讓焦點始終放在電影本事。

就這一點來說,《卡拉瓦喬:靈魂與血肉之軀》是很不一樣、堪稱破格的紀錄片,電影本事無甚特出,卻在形式上做了大膽嘗試。本片以幾乎流水帳的方式,交代了卡拉瓦喬短暫但才氣縱橫、斑斕而風浪四起的一生。電影也一一瀏覽卡拉瓦喬的若干傳世名作,從早期寫實風格較強、貼近文藝復興時期回歸古典的靜物畫,到光線與色彩使用愈見強烈戲劇色彩的中後期作品。本片敘事以區區九十分鐘,為觀眾上了一堂卡拉瓦喬速成班。

不過,《靈魂與血肉之軀》精彩之處並非敘事本身,而在於呈現敘事的形式、即美學。本片大量採用近年開發出的電影科技,從超特寫、電腦動畫、到縮時/慢速攝影,搭配幾乎不曾中斷的配樂,來強化卡拉瓦喬起伏激烈的人生經歷與他那些同樣激越、情感高張的作品。但真正令人詫異的是「重演」的片段,居然是非常表現風格的時裝展演,時而現代打扮的女子搔首弄姿,時而穿著牛仔褲的「卡拉瓦喬」痛苦、對鏡凝視、或將整桶漆以Jackson Pollock的手法潑向畫布。這些完全不合乎時代設定的橋段設計,與其說是重演,更像是夢境、穿越劇、或根本是MV。無可諱言,有些橋段的設計難免庸俗了些,但我也忍不住揣想,這種重演的設計是否也像搭配使用的超特寫、過度配樂等技巧,裡外映照、兩相應合,都是為了向卡拉瓦喬特出的繪畫美學和個人性情致敬?

果真如此,那麼《靈魂與血肉之軀》不僅是一部關於卡拉瓦喬其人其作的紀錄片,它還是一部很卡拉瓦喬的卡拉瓦喬紀錄片。憑著無比才情和激越性格闖蕩江湖,還能在流離躲逃之際,以「大師」身份留下傳世畫作的卡拉瓦喬,如此破格、特出、不循也不馴,確實該要有一部同樣自成一格的紀錄片,才能說出他那毫不平凡的故事。作為傳記紀錄片,《卡拉瓦喬:靈魂與血肉之軀》稱不上卓越,但它開拓新路、為開發繪畫藝術與電影藝術之間的對話所做的不落俗套的嘗試,非常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