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accano!大騷動!》(或譯「永生之酒」; BACCANO!, 2007)動畫版的第一回一開始是小女孩Carol與其上司、也就是Daily Days報社副社長Gustav St. Germain兩個人之間的對話。Carol想要找一個角色龐雜、支線錯綜的故事的起頭,而副社長則不斷反問Carol,她所要尋找的故事應該要從哪裡開始說起。比如說Carol想要從A點開始說起,副社長卻反問她為什麼不可能是A1?如果Carol認為主角是甲,副社長則說為什麼不應該是乙?
從他們一來一往的問答過程中,副社長向Carol點出的幾個提示,首先是開始說出口的故事,未必是「故事」的起點;如果故事是一個事件,那麼這個故事背後促使它發生的,也是一個故事。同時,故事未必只圍繞著主角打轉;在這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說故事與角色一樣多,那麼要用怎樣的判准來決定,從哪一個角度來選擇主角是誰,說怎樣的故事?
這段哲理精妙的對話並不是要開啟一個文學理論講堂,也無意探究後現代後結構哲學的堂奧。畢竟副社長與Carol的問答只持續短短的十分鐘,兩人便從此告退下場,讓牽涉多達十數人、圍繞著永生之酒的神奇故事登上舞台中央。但是這段問答為《BACCANO!》引導出這部動畫不斷來回插敘、跳躍於眾故事主人翁之間的獨特說故事方式。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主角,除了永生之酒的關鍵物件和Flying Pussyfoot快車的神秘事件之外,也沒有一個明顯的故事主軸,各故事主人翁與其支線各自發展,有時交會有時又完全不相關聯。
或許這部動畫令人困惑乃至困擾的敘事手法,有意要呼應baccano義大利原文中笨蛋騷動的字義。但是從Carol與副社長的對話掀開本動畫序幕的角度看來,我們也可以這麼想:《BACCANO!》讓我們看到的,是將「故事」當作一張網來理解。「故事」這個概念應該要以綿延株連的網絡來理解,而不是單線並直行式的事件。在這種理解方式之下的故事,就不會有所謂的起點/起源,也不會只有單一的主人翁;相對地,任何一個點都可以當作說故事的起點,任何一個方向都可以是故事發生的進程,任何一個角色都可以是故事的核心。也就是說,我們在任何一個文本的開始所讀到的故事,只是技術層面上該文本的開頭,而不必然是該文本的故事起源,登場的人物也是也不是故事的主角。我覺得用這種方式來理解「故事」的概念和不斷切割、穿插、中斷、錯置的說故事手法,比較能夠貼近《BACCANO!》炫目的敘事風格與精神。
其實早在電子媒體與後現代後結構理論出現之前,小說文體的出現就已經在做這樣的嘗試了。先不論開啟後現代文學創作的晚近作品,像是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即使是古典時期的小說像是《西遊記》《水滸傳》,雖然比較像是給出一個全景式的小說世界和單向故事進程,卻沒有單一核心的主角。我們只是沒有想過要這麼去說故事想「故事」罷了。只可惜我手上的DVD只有到動畫的一半,所以我也並不真的知道接下來的發展會不會讓我改觀。希望是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