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02, 2020

這也是有邊讀邊可以矇混過關的字,而且由來與字義都沒什麼曲折玄機。

邡,邑部四劃,唸作ㄈㄤ,音同「方」。「邡」早在商周時期便已出現,不但有篆體還有金文,歷史相當悠久。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邡」幾乎就是字面上的意義,這麼稱呼的城邑,《說文解字》還講得很清楚,「什邡,廣漢縣」。

順便一提,這事很神奇,什邡與廣漢這兩個從漢朝就出現的地名,直到今天都還在;廣漢所在的四川中部,還是三星堆古文明所在地。

本來除了地名之外沒有其他用法的「邡」,到了唐朝似乎有了新解。唐朝文人/學者張參的《五經文字》所收錄的「邡」項下多了兩個字:「謀也」。

這「謀」是啥意思,比較接近盤算還是圖謀、甚至陰謀?張參沒有進一步說明。求教康熙,多了一條典故,出自《榖梁》的寥寥數字:「邡公也」,不過後面的註釋給了比較完整的訊息:「邡當為訪謀納昭公也」。

這麼說來大約是盤算計畫的意思了。可惜這動詞用法並未收在教育部版本的字典釋義,我手上的五南版辭典也沒收,怕是這用法在過去兩百年來佚失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