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25, 2020

盉與龢

這是個有邊讀邊可以矇混過關的例子。

盉,皿部五劃,讀作ㄏㄜˊ,音同「禾」、「何」。此字如今在各大字典都還查得到,粗疏如我雖然沒見過,但不算是罕見字。《說文解字》對「盉」的釋義很簡單:「調味」,簡單來說就是調製香味的器皿。

教育部國語辭典網站對「盉」的解說較多,說是商周時期調和水酒的器皿。或許後代不再使用這類器皿,也或者後代仍然使用類似器皿,只是語言隨時代改變,不再使用「盉」來指稱。《康熙字典》的「盉」字項下最後提到一部《玉篇》,說「今作和」,不但直指兩字音義相通的親近,還提到調和之意的「盉」已遭「和」瓜代。看來,《玉篇》這部南朝時期聲韻書說明「盉」至少在漢末時期已大致不再使用。宋朝的《廣韻》雖也還收「盉」,意思也仍沒太多改變,不過,「調五味器」的釋義無非也意味「和」「盉」通用,甚至可說取而代之。

有趣的是,《康熙字典》所引用的《玉篇》這段解說「盉」的文字,卻是列在「龢」字項下。這可好,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可得轉個彎問段玉裁。在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這麼說:「調聲曰龢。調味曰盉。今則和行而龢盉皆廢矣」,說明另個同聲字「龢」也是調和器具,只不過調和的是樂聲。這倒意外拉出「龢」的究竟:從《說文解字》到教育部的國語辭典,對「龢」的釋義都分別只有「調」以及「音同和」;《廣韻》則多些,但意思也差不多:「諧也,合也」。《康熙字典》收的資料較齊,提到《左轉》有「如樂之龢」的字句,正呼應段玉裁的「調聲曰龢」。

看來,不但「盉」、「和」相通,「龢」、「和」也相通,或許曾有那麼一段時間,「龢」、「盉」也可互通也說不定?但無論如何,今日都給「和」給篡位了。段玉裁說如今講「調和」都不再使用「盉」「龢」二字了,不知是否有鳩佔鵲巢的感慨,但至少清末民初還有翁同龢這麼一號人物,讓我們記得這麼個特殊的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