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俄羅斯商業片似有長足的精進,但引進國內的少之又少,可能之前上院線的票房成績也不甚了了,使片商不免卻步。拜疫情所賜,最近又推出些大部頭科幻動作片,正好讓我來見識一下俄羅斯的科幻片有何特色。稍早些看的《末日異戰》(Vtorzhenie/Invasion, 2020)印象已稀薄,藉著緊接登場的《黑暗戰域》又喚起些印象。
我所謂的印象,是指劇情安排、敘事策略等模式。比如說,這兩部片貴為高規格、外星題材的科幻動作片,在鋪陳男女主角的性愛場面都一致地突兀,eye candy般的特地設計來「舒緩」劇情或過場效果的橋段,甚至還有些神似MV。又或者,在堆砌了大量的電腦特效與動作場面等視覺奇觀的同時,故事總是有幾個嘎然而止、缺角斷裂的轉折。這是不是學好萊塢連弊端也一起學過去,這不好說;但從這兩部片來看,好萊塢的影子確實隨處可見。
就以抄得最明顯的《黑暗戰域》來說,這部視覺特效成果不凡的作品,將未來莫斯科的都市打造得像是《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和《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的綜合體,也在無人的城市街道橋段,讓人不由想起《陰屍路》。而最後外星戰艦入侵地球的壯觀登陸場面,也不無《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1996)與《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2012)的影子。
事實上,電影後半段劇情逐漸明朗,人類大規模滅絕與外星物種入侵的故事展開後,《黑暗戰域》受《普羅米修斯》影響的痕跡也加倍鮮明,勝過其他科幻作品。而《黑暗戰域》縱使不夠深邃,其敘事所反映的世界觀或生命觀也許足以道出俄羅斯的某種文化價值;有別於好萊塢善於經營的手足、同袍或浪漫等情愛作為推動故事的主動力,《黑暗戰域》之類的俄羅斯科幻動作片缺乏細膩精緻、深刻經營人物情感的文戲。相反地,它告訴我們,若生命延續才能讓故事繼續說下去,那麼延續生命的動力並非愛或希望,而是性與死。或許《末日異戰》的核心在某意義上也很接近。
這多少說明了為何《黑暗戰域》即使有人類滅絕這等極限的故事梗概,也不打算多做安排來減輕其冷峻嚴酷。死亡就是死亡,沒有什麼深刻動人、恢宏高遠的愛能救贖。而性也無非是揭開愛這層面具的慾望本質,在故事中無需太多美化鋪陳。而這麼說似乎也沒什麼錯,除去浪漫的情愛想像,生命延續的本質確實無非是性與死亡的交替。
如此或能說明為什麼《黑暗戰域》乃至於俄羅斯科幻動作片不如好萊塢的「好看」,因為剝除了情愛烘托的漫想空間,徒剩電腦特效的視覺奇觀、風格化的暴力殺戮與撩人性愛場景,科幻動作片將無趣得多。但本片在某層次上比許多末日題材的科幻動作片更精準傳達了末日臨頭的徹底絕望。誰知道呢,這或許也使俄羅斯科幻動作片能發展出和好萊塢相當不同的一套路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