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肺炎疫情延燒以來,口罩種類與市場供需成為熱議焦點,連帶扯出N95專業口罩的背後故事。原來,這關鍵時刻救命至寶的發明人是咱寶島鄉親,旅居美國的研究人員蔡秉燚。
(關於蔡秉燚博士的事蹟,相信網路上不難找,這裡推薦今週刊的報導)
問題來了。「燚」怎麼唸?媒體很體貼,四把火該讀作ㄧˋ,音同「意」、「易」。《說文解字》並未收錄「燚」;遼代《龍龕手鑑》則收錄「燚」,並有「俗音亦」的說明,留下了此字在千年前讀音的線索,至今似乎沒有變化,非常神奇。至於字義,金代的《五音篇海》如此解:「火貌」。而這個字義一直到清朝的《康熙字典》,都沒有任何增修;也許是此字使用的場合與次數太少,也許是同源的女真人就是這麼解而無需更動,不得而知。
單單由「火」組成的字,除了我們都熟悉的「炎」以及新認識的「燚」之外,還有「焱」。這三把火湊在一起該讀作ㄧㄢˋ,音同「焰」、「彥」。「焱」早在《說文解字》便已收錄,許慎說「火華也」;「焱」顯然是較常使用的字,後來的用法多很類似,頂多從火花拓展成更有勢頭的「火焰」,便也當作「焰」的異體字來用。
有趣的是,我從教育部的《異體字字典》網站還找到一個「㷋」,讀作ㄊㄢˊ,音同「潭」(《漢典》網頁還收錄了ㄊㄢˇ這讀音,但沒有出處)。將三把火的其中一把從底下抽到旁邊,意思瞬間變成了「燼」,妙不可言。「㷋」最早似乎出現在宋朝或稍早,至少收錄在《集韻》可能是最早的紀錄。「㷋」後來又陸續出現在一些字典,但是到了清朝的《康熙字典》卻被挪到「補遺」,說明它的命運。如今此字除了《異體字字典》外,似乎已不見於其他官版的字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