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01, 2020

看片小記 機械生活 (Koyaanisqatsi, 1982)

(Criterion版的DVD封面。他們的美編真正超強,沒得比。)
偶然間得室友推薦,認識這麼一部紀錄片神作。原片名不知怎麼發音的《機械生活》,有個附標題Life Out of Balance,可理解為「失序的生命」,而這附標題便是原片名Koyaanisqatsi在北美原住民Hopi族語的意涵:道德崩壞、失序混亂的生命(life of moral corruption and turmoil),或失衡的生命(life out of balance)。

《機械生活》的概念很簡單:從一個抽離旁觀、近乎超驗的視角,審視地球自然萬物、人類文明、科技演進,終至瘋狂暴亂而崩潰毀滅。易言之,《機械生活》宛如以85分鐘的影像演練一部人類物質文明導致世界失序崩毀的簡史。

但在四十年前,這樣簡單概念在導演Godfrey Reggio的處理下,成為時而靜謐、時而壯闊、時而狂暴、令人驚嘆的影像詩篇。全片沒有任何一句旁白、對白,卻能從影像的接合推演間,辯證激盪出犀利而明確的道德訊息: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已失去控制而瀕臨崩潰,正在每分每秒毀滅這個世界。而這樣的訊息透過原住民族語的koyannisqatsi發聲,更富悲愴與深沈的哀痛。本片從開始時平緩幽靜、令人屏息的大自然壯闊之美,搭配Philip Glass近乎神聖色彩的配樂,隨人類出現、工業文明登場後漸進加速;到了現代城市生活,霓虹燈、高速公路,工業文明重複、規律且無止盡的生產製造;影像則在高速快轉、失控的流光後,終結在象徵意味十足的火箭升空失速炸毀的畫面。影片在首尾呼應的影像和復歸安詳的樂音中結束。

(有個說法是Godfrey Reggio聽了Philip Glass的配樂後,決定將影片重剪成現在的樣貌。這下我好奇配樂前的版本了。)

我們大可以將《機械生活》看作早期的環境紀錄作品。它在環境議題、影像視角、以及音樂使用上,儼然扮演先行者的角色。我在看《機械生活》時聯想起Terrence Malick的《時間旅程》(Voyage of Time, 2016),而後者的台版DVD文案也確實提起這關聯性,看來前者應對後者有著啟發影響的作用。不知為何我也想起諾蘭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2014),它在影像和音樂的搭配所激盪出的獨特未來感,更像我在《機械生活》看到的影音化學效應,而後者足足早了三十年以上。諾蘭在構思如何呈現《星際效應》中的異星景觀時,想必也曾聯想起《機械生活》。

查了資料才發現《機械生活》有它獨特的電影史地位。由於Godrey Reggio的力邀,也因為Philip Glass看過毛片後決定為本片配樂,《機械生活》成為他第一部參與配樂的長片作品;從此Philip Glass成為電影配樂大將。本片也入圍1983年的柏林影展競賽項目,更在2000年由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指定為國會圖書館的館藏目錄(National Film Registry),作為永久館藏。此後Godfrey Reggio繼續拍了兩部題材各異、但性質類似的作品,成為一組三部曲;可惜這三部並未都引進來台,僅有的市售DVD也都成為逸品。


*延伸閱讀:偶然間找到MPlus的影評〈語言無法描述的世界〉,比較《機械生活》與性質與題材都相近的寶島名作《看見台灣》兩者間的美學不同處,提供參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