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17, 2018

看片小記 影像之書 (Le livre d'image, 2018)

上週末有兩部頂級含金量的影片推上國內院線,其一是Netflix製作發行、墨西哥導演Alfonso Cuarón睽違影壇五年的新作《羅馬》(Roma, 2018)。這部以黑白影像拍攝、設定在七零年代墨西哥市的故事,以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以及原住民女傭的互動、秩序崩潰與重建,具體而微地開展出墨西哥國族的命運;《羅馬》的沈穩凝練與史詩氣勢,為它贏得今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另一部也是大師級作品,近年來專注於以影像「寫」書的高達,似乎以此為晚年志業,今年推出的新作乾脆命名為《影像之書》(Le livre d'image, 2018),獲得今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特別獎(Palme d'Or Spéciale,奪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的是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對於年近九旬仍創作不輟的高達,頗有特別貢獻或終身成就獎的意味。

共分為五個章節的《影像之書》,循序漸進地耙梳影像科技、形式與主題的歷史進程。電影的第一組畫面是一隻手與一卷膠卷底片,便說明了電影之始;第一個章節題名Remake,也預示了整部作品的形式:整部《影像之書》的所有影像,都是現成影像的引用或重製,或是經典老片、或是新聞畫面等紀實影像、也或許是相片或繪畫的定格畫面。這樣的援引彷彿在和影癡級觀眾鬥智,考驗影癡的功力。但有趣的是,片中也會有數位錄影機的畫面、因訊號不良而失真的格狀畫面、調色變色後的畫面、以及銀幕比例變動或反白後的變形畫面。可以說,高達的《影像之書》在蒐羅、或整理過去百多年來電影技術/藝術的各種影像語言,包括聲音與音樂的剪貼,都儘量含括在這篇幅不過86分鐘的作品中。

但《影像之書》想要做的,也是呈現影像與世界的符應關係。貫穿全片的影像「資料」,至少在前四個章節中,共有的主題是愛與死亡;愛的連結是生命,而死亡的符碼則是仇恨與戰爭。《影像之書》以充滿人道精神的關懷與省思提醒我們,百年電影史所映照的無非也是百年人類自相殘殺與冤冤相報的慘酷歷史;電影一一關照的歷史事件,從兩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氫彈試爆、韓戰到越戰,這些重大事件都脫不了戰爭。我特別喜歡其中一個以鐵路為主題的章節,鐵道運輸不僅關乎故事的推動,成為電影情節的關鍵;作為二十世紀前半葉最重要的運輸工具,它也運送希望(移民)與絕望(猶太人)。

《影像之書》的前四章節,平均每節都只有13分鐘上下,唯獨最後一章耗時長達四十分鐘,透過一個虛構的中東國家,回顧西方、或法國與東方、或近東的諸多糾纏不清的政治、經濟與文化關係。西方眼中的近東,只是東方主義想像嗎?是交纏著石油利益的買賣交易?是歐洲帝國強壓數百年下的積弱阿拉伯國度再起的契機?或許都是。可能也是高達的自問自省:在西方/高達掌握話語權之際,能有不偏頗、不異色的近東想像嗎?

想要以不到一個半小時的篇幅總括一部影像之書,即使如高達這樣的大師,或許仍力有未逮。《影像之書》是否真有足夠的含金量,夠格拿金棕櫚特別獎,不是我能評斷的問題。當然,這部影像之書並不是影像的百科全書;它未能、或無心檢視電影產業、電影類型或數位電影技術如CGI的進展,或許是本片的美中不足。但高達透過本片檢視電影藝術與人類歷史的關聯,以他獨特的人文關懷,做了他能做到的。這不是經典,但仍能在影像的切換、拼貼與辯證間,看到大師手筆。


延伸閱讀:影評人Dustin Chang在網站SCREENANARCHY的短評略為介紹全片架構,包括第五章節,是不錯的參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