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11, 2009

沒有革命的旅程

太過短暫的真愛之路

自從〈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 1999)石破天驚拿下奧斯卡影片、導演、影帝等大獎以來,Sam Mendes作品極少卻招招辛辣。十年了,從〈美國心玫瑰情〉直指美國中產階級價值的偽善,到新作〈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 2008)再度揭露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的虛假。彷彿經歷了黑幫手足情誼和反恐戰爭的震撼教育,他又回歸他電影事業的出發點,用尖銳並且深沉的反省,檢視美國資本社會中產階級的問題。

這部電影透過二次戰後甫安頓的美國中產階級社會中一個家庭的逐漸崩潰,去投射整個二十世紀最保守最壓抑的一段時期。美國無論是學術界或文化論述,對於五零年代時有非常犀利的批判,不僅因為惡名昭彰的麥卡錫帶來非常短暫卻又影響廣泛的恐共氣氛與言論控制,也是因為這段時期整個社會全面鼓吹偏安的反智氣息。但是偏偏也是五零年代的中產階級文化,使美國能夠休養生息,在二次戰後靠龐大的生產與消費能量迅速累積主導冷戰下自由世界的超強國力。雖然五零年代的保守氣氛在六零年代的嬉皮文化反撲下退守到死角,但是那種中產階級生活的拜物文明和保守政治思維,還有將大批大批的勞動力—無分藍領白領—帶往投票生產線的政治冷感,全都陰魂不散,變成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的重要元素。其影響之深遠,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拉近了種族差異與男女不平等的鴻溝,卻沒能真正撼動主流社會的中產階級價值。

故事主人翁Frank & April Wheeler在新英格蘭地區的康乃狄各州的某中產階級社區共組了一個小家庭,維多利亞式兩層樓木屋乾淨明亮,一塵不染;Frank每日進城在電器業界的大企業辦公,April則從劇場舞台退下,當她灑掃庭除、做菜洗衣的家庭主婦。但熱愛追求精神與生命自由的April不甘於空洞平庸的生活,屢屢與想要依循制式生活的丈夫爭吵,並不斷慫恿他重新追求年輕時去巴黎生活的夢想。有一度他真的被說服了,並且興沖沖一起規劃辭職移民…直到他逐漸感覺到自己其實甘於現狀並無不滿,而她則慢慢領悟到他其實不再憧憬年輕的夢想…

夢想的失落、生命逐漸被平庸與物質文明收編,是全片的核心命題。平庸之所以令April難以忍受,並不全然是因為規律單調的生活;假使他們當真去了歐洲,在巴黎定居謀職,一樣要為五斗米折腰,過上下班的生活。平庸與規律最大的不同,在於平庸不斷放大格式與標準的制約力量,同時以物質特別是商品來主導生活節奏,抽空人的反思心靈。我們看所有跟美國中產階級生活有關的電視電影,都不斷強調美麗整潔窗明几淨的市郊住宅,井然有序的街道,毫無差錯的室內裝潢;所有人都被嵌進這龐大的集體生活,臣服於生產與消費的商品循環。所謂的生活秩序,僅僅是被這些上班下班、領薪購物給完全框住,並且相信這種生活就是生命意義的全部。支撐著這種信仰的平庸,正是讓April拼命想要逃脫的窒息感。

但是平庸力量之強大,遠超過April的想像;而它對於Frank,與其說是吞噬了他原有熱情的靈魂,毋寧說是其安穩制約的強大吸引力讓Frank一步步向它靠攏。Frank是偽善者嗎?是怯於變動嚐新的懦弱漢嗎?還是他只是反射了大部分步入中年的男人心理?或許都有。但是April也許曾暗暗自問,Frank會變成如今這般,是否Frank也有安於現狀、放棄天真夢想的權利?是否她無法拋下這個家庭獨自追求夢想,其實反映了她自己的軟弱呢?乃至於她得以發她的巴黎大夢,會不會正是因為她安坐於中產社區的房屋中呢?

這場由夢想走向崩潰的故事中,可能沒有人是無辜的。要洞察Frank與April的牽扯,必須要透過一個局外人的冷眼,才能看得清楚。整個故事中僅造訪主人翁家庭兩次的數學家John,雖然疑似精神異常而進出病院多次,卻有尖銳如利刃的觀察力。他在第二次造訪時,正是Wheeler夫妻因為移民大計要為April懷第三胎、同時Frank面臨升遷良機而準備打消之時。John冷眼旁觀夫妻倆的不愉快,先是嘲諷Frank不願放棄安穩的怯懦,再轉過來譏刺April硬要拖人下水的心虛。他丟下這麼一針見血的幾句:"Still, maybe you deserve each other. …Matter of fact, the way you [April] look right now, I’m beginning to feel sorry for him, too. I mean, you must give him a pretty bad time, if making babies is the only way he can prove he’s got a pair of balls.”這段簡直惡意低劣的言詞,如果說是點出Frank無能堅持到底的苟安與猥瑣,它也擊中了April不願真正為自己負責而需要他人共同承擔的心態。

故事走到這,April已經接近放棄移民歐洲的最後希望,Frank則一面接受老闆提拔,一面繼續用拖延敷衍來回應妻子的零星催促。而John可能又回去他的精神病院。將這三個人放在一起,我們終於能拼湊一個五零年代美國社會面對平庸生活的三種典型:一個是漸漸進入社會生產線的收編,並且學會苟且,玩他小小的遊戲,如Frank與他短暫的出軌;一個是不願與龐大的主流妥協,而甘於被他人視為怪胎,像John;最後則是想要追求自由生活卻又無法擺脫,終於被兩種無法協調的巨大壓力徹底擊垮,只能用生命換得最後的超脫,正是April。平庸(banality)不同於市井小民的通俗;它特有的中產階級色彩,它的僵化與商品崇拜,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將人一直捲進它所製造的虛幻,用制式的生產線般的生活和商品疲勞轟炸,抹平所有人的個性,將人的身體、靈魂,不間斷地打成它需要的形狀。

而平庸致命的吸引力,在於我們以為我們可以因為按部就班、可以依賴商品消費,來滿足我們對圓滿生活的追求。誠然,許多時候我們很難抵得住商品消費與制式生活的誘惑,甘願放棄內在思考與反省能力,讓品牌、帳戶數字、還有休閒雜誌來決定我們生命的意義。但我們對那些事物越依賴,生命或生活意義的可能性就更少了一分。當April在她那寬敞明亮的房屋中嘲笑鄰人的膚淺、和Frank飲酒做愛時,可能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即使她對這種生活有這麼多的唾棄,她未必真的離得開中產階級的生活。本片關於中產階級生活的最大諷刺,可能不只是那些空洞的價值與物質文明的幻滅,而更在於那些鎮日高喊出走去追求心靈自由者,其實同深陷於平庸的泥沼,乃至於不明白她根本不能(願)離開。

用「真愛旅程」來為這部片打上名牌,想當然耳是出於銀幕經典情侶再度合作的商業考量。然而綜觀全片,表現的是二次戰後五零年代政治極端保守、社會空洞矮智、麥卡錫主義鋪天蓋地、開放激進論點死絕,遑論革命,Revolutionary Road只怕要理解為與故事相互對照下的反諷。那麼我們將中文片名比照辦理,聯想為追求真愛理想之路幻滅的反高潮,其實也無不可。

無論如何,revolutionary road leads to banality,真愛旅程則走向毀滅,兩者都在對超越麻木不仁、衝破令人窒息的平庸等追求中敗下陣來。

The Year of Kate Winslet

2008堪稱凱特溫絲蕾大放光芒的一年。她這年僅有的兩部電影作品,本片連同中文譯名也很糟的〈為愛朗讀〉(The Reader, 2008),讓她一口氣拿了金球獎奧斯卡雙料影后外加金球獎女配角獎。兩部片都不是好咀嚼的硬裡子劇情片,都對冷戰時期的一種人人為共犯的政治或社會冷高壓有深刻的反省。

巧合的是兩部片處理的都剛好是平庸之惡。〈為愛朗讀〉的訴求比較鮮明,與漢娜鄂蘭震驚西方的1963艾克曼(Eichmann)審判遙相呼應,要反省的是納粹官僚體系盲從的邪惡,更要反省整個德國輿論默許猶太大屠殺的共犯結構之邪惡。兩者或許並不完全相同,卻都是基於一種無視於平庸的邪惡力量的政治冷漠,或是沉默。在〈真愛旅程〉的例子,平庸的邪惡則從政治範疇轉到更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敦促我們反省對於生活的麻木,要我們保持警覺,因為最邪惡者,莫過於心靈的繳械。

我不知道多少人看到去年這兩部片的這個共通點。我更不可能知道凱特溫絲蕾是否意識到這點。但是這兩部作品,加上凱特溫絲蕾的表演,表現在公共與文化議題上的強悍勁道,後座力之深之厚,是她過去幾年來的作品中少有。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這一年的凱特溫絲蕾,比起理性與感性的瑪麗安與鐵達尼的蘿絲,要更吸引人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