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電影院給老牌影迷很多福利,經典重映和數位修復接連上陣,幾乎是複習了一輪三十年來寶島外語片發展史。我的大學時期文藝掛最愛的歐洲導演東歐區代表奇士勞斯基,1990年代的三色系列幾乎是當時圈子裡的共同記憶,大約相當於安哲羅普洛斯。妙的是兩人也都以神秘著稱。
三色系列裡的《紅色情深》是我比較沒那麼喜歡的一部,如今藉數位修復版登台再看一次,仍然沒那麼喜歡。經過前兩部片的藝術高度與冷冽質感的洗禮,通俗得多的《紅色情深》乍看之下便沒那麼高玄奧妙,看在當時的我只覺不免平庸。但這次比較能理解電影想表達的是什麼。
某部分的錯是在我吧?當年受中文片名引導,想要從愛和「情深」的角度來看懂電影,卻不得其門而入。但明明不懂得領受箇中奧妙的其實是我啊。
電影的開場是一通打出去的電話。鏡頭模擬電話訊號,隨著電話撥出去而沿著電話線飄洋過海,最後卻無人接聽,直接進入電話語音。我們不清楚打電話的是誰,而電話的那頭則同時有兩組不相干的人,隔著街在各自的公寓動作著。
從這裡開始直到全片結束,串連在許多神秘的偶然與巧合之間的,舉凡終於接通的電話、卻是女主人翁與遠在他方的男友無休止的猜疑與爭吵,男主人翁退休老法官的竊聽和自首,乃至於考上法官的男配角與他終於移情別戀的女友...這些小故事在探求的共通主題,都是溝通的慾望。有人渴求訴說,有人善於傾聽;有人藉猜忌表達溝通的焦慮,有人在溝通過程中不知不覺已改變。這些溝通,都在試圖建立聯繫,讓人與他人產生連結。當然,也有像是老法官那樣的人,長年藉偷聽來窺探他人秘密;他是自私的聽眾,只想掠取而吝於分享。
而這些不同的溝通、聯繫之間,奇士勞斯基深刻探問的或許是一種我們姑且可稱為「同理心」的愛。從他拍攝三色計畫的出發點來看,紅色對應到的(當然不是「情深」)是所謂的「博愛」。但博愛是什麼?說「大愛」陳義過高也太抽象,回歸到原文fraternité(或英文fraternity),其本意無非是手足、同袍之愛。那是一種體己之情,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情愛。如此便能理解女主人翁與男主人翁的差別,前者發現後者的竊聽行徑後的質問、後者隨之自首並走出自己封閉的生活之殼,也才有了相互呼應的豐厚涵義。
《紅色情深》仍然不是我最愛的奇士勞斯基三色作品。但有別於《藍色情迷》追問靈魂的解放與自由,《白色情挑》表現男女較量對等而心機算盡的性別政治,《紅色情深》實是最入世、最立足於社會生活來思考人際情感的作品。它以最俗世、最親切友善的姿態,召喚我們體察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溫暖。
貫穿三色電影的一個畫面,是老婦人辛苦費力地高舉手臂,要將手上的玻璃瓶塞進龐大得不尋常的回收「塔」。在《藍》與《白》,老婦的身影孤單無助,無人伸出援手;我們跟隨故事主人翁的視線,也見證了主人翁的冷眼旁觀和疏離。到了《紅色情深》,主人翁也看見那位老婦。她沒有太多遲疑,信步走向老婦,幫助她完成了投擲玻璃瓶這微不足道但歷經三部影片、三段故事才大功告成的小動作。
那個「完成」背後所蘊含的體己之心,我想就是奇士勞斯基透過《紅色情深》要呼求的情感,那fraternité,人與人溝通的初衷,也是那溝通過程中滋生、蔓延而茁長的動人情愛。
5月 29, 2020
5月 24, 2020
看片小記 黑暗戰域 (Avanpost/The Blackout, 2019)
近年俄羅斯商業片似有長足的精進,但引進國內的少之又少,可能之前上院線的票房成績也不甚了了,使片商不免卻步。拜疫情所賜,最近又推出些大部頭科幻動作片,正好讓我來見識一下俄羅斯的科幻片有何特色。稍早些看的《末日異戰》(Vtorzhenie/Invasion, 2020)印象已稀薄,藉著緊接登場的《黑暗戰域》又喚起些印象。
我所謂的印象,是指劇情安排、敘事策略等模式。比如說,這兩部片貴為高規格、外星題材的科幻動作片,在鋪陳男女主角的性愛場面都一致地突兀,eye candy般的特地設計來「舒緩」劇情或過場效果的橋段,甚至還有些神似MV。又或者,在堆砌了大量的電腦特效與動作場面等視覺奇觀的同時,故事總是有幾個嘎然而止、缺角斷裂的轉折。這是不是學好萊塢連弊端也一起學過去,這不好說;但從這兩部片來看,好萊塢的影子確實隨處可見。
就以抄得最明顯的《黑暗戰域》來說,這部視覺特效成果不凡的作品,將未來莫斯科的都市打造得像是《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和《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的綜合體,也在無人的城市街道橋段,讓人不由想起《陰屍路》。而最後外星戰艦入侵地球的壯觀登陸場面,也不無《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1996)與《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2012)的影子。
事實上,電影後半段劇情逐漸明朗,人類大規模滅絕與外星物種入侵的故事展開後,《黑暗戰域》受《普羅米修斯》影響的痕跡也加倍鮮明,勝過其他科幻作品。而《黑暗戰域》縱使不夠深邃,其敘事所反映的世界觀或生命觀也許足以道出俄羅斯的某種文化價值;有別於好萊塢善於經營的手足、同袍或浪漫等情愛作為推動故事的主動力,《黑暗戰域》之類的俄羅斯科幻動作片缺乏細膩精緻、深刻經營人物情感的文戲。相反地,它告訴我們,若生命延續才能讓故事繼續說下去,那麼延續生命的動力並非愛或希望,而是性與死。或許《末日異戰》的核心在某意義上也很接近。
這多少說明了為何《黑暗戰域》即使有人類滅絕這等極限的故事梗概,也不打算多做安排來減輕其冷峻嚴酷。死亡就是死亡,沒有什麼深刻動人、恢宏高遠的愛能救贖。而性也無非是揭開愛這層面具的慾望本質,在故事中無需太多美化鋪陳。而這麼說似乎也沒什麼錯,除去浪漫的情愛想像,生命延續的本質確實無非是性與死亡的交替。
如此或能說明為什麼《黑暗戰域》乃至於俄羅斯科幻動作片不如好萊塢的「好看」,因為剝除了情愛烘托的漫想空間,徒剩電腦特效的視覺奇觀、風格化的暴力殺戮與撩人性愛場景,科幻動作片將無趣得多。但本片在某層次上比許多末日題材的科幻動作片更精準傳達了末日臨頭的徹底絕望。誰知道呢,這或許也使俄羅斯科幻動作片能發展出和好萊塢相當不同的一套路數。
我所謂的印象,是指劇情安排、敘事策略等模式。比如說,這兩部片貴為高規格、外星題材的科幻動作片,在鋪陳男女主角的性愛場面都一致地突兀,eye candy般的特地設計來「舒緩」劇情或過場效果的橋段,甚至還有些神似MV。又或者,在堆砌了大量的電腦特效與動作場面等視覺奇觀的同時,故事總是有幾個嘎然而止、缺角斷裂的轉折。這是不是學好萊塢連弊端也一起學過去,這不好說;但從這兩部片來看,好萊塢的影子確實隨處可見。
就以抄得最明顯的《黑暗戰域》來說,這部視覺特效成果不凡的作品,將未來莫斯科的都市打造得像是《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和《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的綜合體,也在無人的城市街道橋段,讓人不由想起《陰屍路》。而最後外星戰艦入侵地球的壯觀登陸場面,也不無《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1996)與《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2012)的影子。
事實上,電影後半段劇情逐漸明朗,人類大規模滅絕與外星物種入侵的故事展開後,《黑暗戰域》受《普羅米修斯》影響的痕跡也加倍鮮明,勝過其他科幻作品。而《黑暗戰域》縱使不夠深邃,其敘事所反映的世界觀或生命觀也許足以道出俄羅斯的某種文化價值;有別於好萊塢善於經營的手足、同袍或浪漫等情愛作為推動故事的主動力,《黑暗戰域》之類的俄羅斯科幻動作片缺乏細膩精緻、深刻經營人物情感的文戲。相反地,它告訴我們,若生命延續才能讓故事繼續說下去,那麼延續生命的動力並非愛或希望,而是性與死。或許《末日異戰》的核心在某意義上也很接近。
這多少說明了為何《黑暗戰域》即使有人類滅絕這等極限的故事梗概,也不打算多做安排來減輕其冷峻嚴酷。死亡就是死亡,沒有什麼深刻動人、恢宏高遠的愛能救贖。而性也無非是揭開愛這層面具的慾望本質,在故事中無需太多美化鋪陳。而這麼說似乎也沒什麼錯,除去浪漫的情愛想像,生命延續的本質確實無非是性與死亡的交替。
如此或能說明為什麼《黑暗戰域》乃至於俄羅斯科幻動作片不如好萊塢的「好看」,因為剝除了情愛烘托的漫想空間,徒剩電腦特效的視覺奇觀、風格化的暴力殺戮與撩人性愛場景,科幻動作片將無趣得多。但本片在某層次上比許多末日題材的科幻動作片更精準傳達了末日臨頭的徹底絕望。誰知道呢,這或許也使俄羅斯科幻動作片能發展出和好萊塢相當不同的一套路數。
5月 14, 2020
懷舊與歷史終結
美好拾光公司 (La Belle Époque, 2019)
《美好拾光公司》的開場和觀眾開了個玩笑。一個顯然是歷史劇的場景,儼然是十七或十八世紀、巴洛克或洛可可時期的貴族宴會,杯觥交錯間還穿插著充斥階級與種族歧視的交談。突然一陣時空錯亂,現場衝進一隊持槍械的蒙面之徒,似乎還與現場黑人侍者有關;這群匪徒洗劫並殘殺餐桌前顯然在玩角色扮演遊戲的白人鉅富,宮廷饗宴瞬間變成虐殺現場。
畫面停格。原來這虐殺現場也是表演。這是電影《美好拾光公司》正片男主人翁維多的兒子製播中的網路影集,針對顧客量身定做不同歷史場景的身歷其境體驗,同時製播成影視,生意正火紅。
宮廷夜宴不是真的,就連假的宮廷夜宴所引發的洗劫殘殺也不是真的。電影才開始五分鐘,我們就被電影戲耍嘲弄了兩翻。正當我們才要回神搞懂又回到餐桌前、但這次是二十一世紀現代餐桌的《美好拾光公司》究竟在玩什麼把戲,電影已轉入正題:頹頹老矣、愛碎念的維多,手繪漫畫事業江河日下,妻子也受不了他的古板,將他趕出門、同時迎接維多的摯友「老王」進家門。維多的兒子為了盡一份孝心,也為了讓老爸的晚年生活有新的刺激,給了維多一張時光旅行通行證,邀請他重新體驗一段美好回憶。向來抗拒3C的維多,在事業不順、又給老伴趕出家門後,選擇回到1974年邂逅老伴、也是遇上此生最愛的那一天。
乍看之下,《美好拾光公司》講的是再次體驗美好回憶、重新找回初衷的愛情小品,但它更像是描述虛擬實境科技下關於消費回憶的未來寓言,也是對於所有回憶消費的嘲弄(包括消費這場回憶消費的觀眾)。當然,類似的故事並不特別新鮮,好萊塢已向我們多次揭示。《美好拾光公司》的概念架構,最早可在《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1998)找到線索;若以虛擬實境、打造「體驗」的遊戲性消費來看,則更接近《魔鬼總動員》(Total Recall, 1990)與《致命遊戲》(The Game, 1997)。
以上幾部作品的核心題旨,都在探討記憶與真實,浪漫旖旎的《美好拾光公司》也不例外,唯差別在於本片反向操作,並不質疑記憶的真假,而是透過懷舊去確認記憶、無需質疑它而是消費它。電影藉「你想回哪個年代」此訴求,將焦點放在回憶的想像與歷史重建。藉由類似的體驗想像與個人回憶結合,虛擬實境科技告訴我們:往事不但可以回想、藉文件與圖像回顧,它還可以透過重現場景,再體驗、再活一次。
片中「懷舊成為新商機」這樣簡單、且今日眾人皆不絕殊異新鮮的一句話,實為結合大數據(以精準重現個人記憶與時代場景)、懷舊創新、虛擬實境、角色扮演等紛雜精細的科技展演。維多既入戲也出戲,盡情享受美好回憶精準重現的同時,也深知這一切都是表演、更是消費。《美好拾光公司》精準而貼切地道出1990年代以來X世代無比熟稔的懷舊風尚,如今是後現代的再進一步,不是仿古,而是往昔的重現。
我在討論Arjun Appadurai著作《消失的現代性》中的「替代性懷舊」概念時,提到過Appadurai認為這種特殊形式的懷舊透過文化消費的循環,將這種舊日往昔變成一種擬象,一種更接近想像的符號、佈景,而非曾活過、經歷過的歷史。這是典型的後現代文化消費現象。《美好拾光公司》的懷舊亦然,並且它更清楚揭示了懷舊作為後現代文化消費循環的重要訊息:我們在歲月的長流裡將在消費他人製造的懷舊中成長,隨後在消費自身的懷舊中老去。在這樣的後現代文化的消費邏輯之想像中,已不會再有根本、深刻意義的未來。所有的未來都是過去的重現、甚至重演。未來已結束,歷史也隨之終結。
但《美好拾光公司》提點我們之餘,也有個弔詭:那重演的歷史卻又不僅僅是回憶的精準重現。與其說是重現,毋寧也可能是複寫,在苦澀的現實中帶著浪漫情懷回顧過去,而使記憶多了一層朦朧光暈。如此光暈籠罩下的過去,正如同片中維多在咖啡館前呼來的細雨、以及大麻舞會裡舞動的戀人演員頭上灑下的玫瑰花瓣,為我們的那個遙遠記憶鋪上一層想像的暈彩。正所謂距離的美感,許多遙遠的往事於許久之後回想起來,多添增懷想的浪漫氣味。更弔詭之處還在於,這記憶的複寫借助的是尖端複雜的高科技。這一切都使浪漫懷舊的反進步、反現代本質顯得曖昧而尷尬。
不過那又如何?資本主義文化消費的精髓在於,一切關於歷史、社會、政治...等等議題的焦慮,都可以在消費過程中的愉悅滿足得到暫時的解決。所謂真實與記憶,只有透過消費以及消費所帶來的愉悅、滿足感,才有意義。(恰如電影不斷訴說的)人生就是戲,認真就輸了。正如同片中的維多,明知道一切都是假的,或者正因知道一切都是假,故而樂在其中。坐在觀眾席中的我們,也就信了電影廣告的「心動回憶,完美客製」,並且認真細想「如果時間倒流,你想回到哪一天」。
*延伸閱讀:Variety雜誌的影評寫得不錯,提供參考。
《美好拾光公司》的開場和觀眾開了個玩笑。一個顯然是歷史劇的場景,儼然是十七或十八世紀、巴洛克或洛可可時期的貴族宴會,杯觥交錯間還穿插著充斥階級與種族歧視的交談。突然一陣時空錯亂,現場衝進一隊持槍械的蒙面之徒,似乎還與現場黑人侍者有關;這群匪徒洗劫並殘殺餐桌前顯然在玩角色扮演遊戲的白人鉅富,宮廷饗宴瞬間變成虐殺現場。
畫面停格。原來這虐殺現場也是表演。這是電影《美好拾光公司》正片男主人翁維多的兒子製播中的網路影集,針對顧客量身定做不同歷史場景的身歷其境體驗,同時製播成影視,生意正火紅。
宮廷夜宴不是真的,就連假的宮廷夜宴所引發的洗劫殘殺也不是真的。電影才開始五分鐘,我們就被電影戲耍嘲弄了兩翻。正當我們才要回神搞懂又回到餐桌前、但這次是二十一世紀現代餐桌的《美好拾光公司》究竟在玩什麼把戲,電影已轉入正題:頹頹老矣、愛碎念的維多,手繪漫畫事業江河日下,妻子也受不了他的古板,將他趕出門、同時迎接維多的摯友「老王」進家門。維多的兒子為了盡一份孝心,也為了讓老爸的晚年生活有新的刺激,給了維多一張時光旅行通行證,邀請他重新體驗一段美好回憶。向來抗拒3C的維多,在事業不順、又給老伴趕出家門後,選擇回到1974年邂逅老伴、也是遇上此生最愛的那一天。
乍看之下,《美好拾光公司》講的是再次體驗美好回憶、重新找回初衷的愛情小品,但它更像是描述虛擬實境科技下關於消費回憶的未來寓言,也是對於所有回憶消費的嘲弄(包括消費這場回憶消費的觀眾)。當然,類似的故事並不特別新鮮,好萊塢已向我們多次揭示。《美好拾光公司》的概念架構,最早可在《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1998)找到線索;若以虛擬實境、打造「體驗」的遊戲性消費來看,則更接近《魔鬼總動員》(Total Recall, 1990)與《致命遊戲》(The Game, 1997)。
以上幾部作品的核心題旨,都在探討記憶與真實,浪漫旖旎的《美好拾光公司》也不例外,唯差別在於本片反向操作,並不質疑記憶的真假,而是透過懷舊去確認記憶、無需質疑它而是消費它。電影藉「你想回哪個年代」此訴求,將焦點放在回憶的想像與歷史重建。藉由類似的體驗想像與個人回憶結合,虛擬實境科技告訴我們:往事不但可以回想、藉文件與圖像回顧,它還可以透過重現場景,再體驗、再活一次。
片中「懷舊成為新商機」這樣簡單、且今日眾人皆不絕殊異新鮮的一句話,實為結合大數據(以精準重現個人記憶與時代場景)、懷舊創新、虛擬實境、角色扮演等紛雜精細的科技展演。維多既入戲也出戲,盡情享受美好回憶精準重現的同時,也深知這一切都是表演、更是消費。《美好拾光公司》精準而貼切地道出1990年代以來X世代無比熟稔的懷舊風尚,如今是後現代的再進一步,不是仿古,而是往昔的重現。
我在討論Arjun Appadurai著作《消失的現代性》中的「替代性懷舊」概念時,提到過Appadurai認為這種特殊形式的懷舊透過文化消費的循環,將這種舊日往昔變成一種擬象,一種更接近想像的符號、佈景,而非曾活過、經歷過的歷史。這是典型的後現代文化消費現象。《美好拾光公司》的懷舊亦然,並且它更清楚揭示了懷舊作為後現代文化消費循環的重要訊息:我們在歲月的長流裡將在消費他人製造的懷舊中成長,隨後在消費自身的懷舊中老去。在這樣的後現代文化的消費邏輯之想像中,已不會再有根本、深刻意義的未來。所有的未來都是過去的重現、甚至重演。未來已結束,歷史也隨之終結。
但《美好拾光公司》提點我們之餘,也有個弔詭:那重演的歷史卻又不僅僅是回憶的精準重現。與其說是重現,毋寧也可能是複寫,在苦澀的現實中帶著浪漫情懷回顧過去,而使記憶多了一層朦朧光暈。如此光暈籠罩下的過去,正如同片中維多在咖啡館前呼來的細雨、以及大麻舞會裡舞動的戀人演員頭上灑下的玫瑰花瓣,為我們的那個遙遠記憶鋪上一層想像的暈彩。正所謂距離的美感,許多遙遠的往事於許久之後回想起來,多添增懷想的浪漫氣味。更弔詭之處還在於,這記憶的複寫借助的是尖端複雜的高科技。這一切都使浪漫懷舊的反進步、反現代本質顯得曖昧而尷尬。
不過那又如何?資本主義文化消費的精髓在於,一切關於歷史、社會、政治...等等議題的焦慮,都可以在消費過程中的愉悅滿足得到暫時的解決。所謂真實與記憶,只有透過消費以及消費所帶來的愉悅、滿足感,才有意義。(恰如電影不斷訴說的)人生就是戲,認真就輸了。正如同片中的維多,明知道一切都是假的,或者正因知道一切都是假,故而樂在其中。坐在觀眾席中的我們,也就信了電影廣告的「心動回憶,完美客製」,並且認真細想「如果時間倒流,你想回到哪一天」。
*延伸閱讀:Variety雜誌的影評寫得不錯,提供參考。
5月 08, 2020
布達佩斯最後一抹金光
日暮 (Napszállta, 2018)
「掀開面紗吧」是《日暮》的第一句口白。故事女主人翁依莉絲戴著附有罩紗的高級圓盤女帽,女帽店的服務員這麼對她說。
從電影開始的字卡說明,我們已事先得知故事起始點:1910年代初期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然而當時的布達佩斯並非國都,而是奧匈帝國下附屬於維也納的第二大城,緊緊追著帝都的繁華與輝煌,在歐洲內陸遙相輝映。當時的布達佩斯,彷彿正執意任性地綻放它最後的富麗光芒。
那個落入被遺忘的歷史深處的布達佩斯,被「掀開面紗吧」召喚出來,於此有了三重意涵:它首先是女帽店服務員對女主人翁的應對語,也是電影、或編導László Nemes為我們召喚昔日布達佩斯風華的揭示語。這起手式也是為女主人翁掀開家族歷史的密語:這女帽店實乃她的家族企業,只是父母在她幼時便因故雙亡,她也被送到另一座城扶養至今;而這女帽店早人事已非,如今由他人接管。
當《日暮》裡的女主人翁告知女帽店當家她的身份以及重返的理由時,這位當家告訴她:「你為什麼回來?這裡已經人事全非了」。事實上,她還會被如此告誡若干次,而她也心有不甘地執意留下追查家族歷史的真相,彷彿眾人的勸阻與她的執著恰配成對。但我們很快會意識到,眾人的勸阻不盡然與家族事業有關,而是整座城市:布達佩斯,這座在東歐閃耀著輝煌的城市,四處呼之欲出著墮落、頹敗、粗暴與躁動,已不是光澤碩淨的寶石。
因此,《日暮》裡伊莉絲的凝視與鏡頭對她的凝視,乃至於緊追她的腳步的極近跟拍,都成為László Nemes對我們的揭示:伊莉絲是觀眾的化身,也是見證。我們看著她步步走近布達佩斯的金暉與黑暗,一如她帶領我們步入歷史迴廊,為我們、為歷史見證這掩藏在二十世紀初布達佩斯絕代風華下的敗壞躁動:富饒與貧困相互映照下的維多利亞文化仍喘息著,但對於財富所堆砌出來的矜持嚴謹與高尚雅致,已出現裂縫。
如此的《日暮》便具有多重指涉,多層次的符號交疊。歸鄉的陌生人,人事已非的家園;故鄉居於繁華精緻的頂巔,暗藏的崩毀與敗壞卻已呼之欲出;優雅,也騷動。這是綻放最後榮光的奧匈帝國,雖然鋒芒早已被英法兩國遠遠蓋過,甚至德意志帝國也正意氣風發;拓建環城大道完工的帝都維也納,依然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城,伴隨著依附帝都的大城布達佩斯,這奧匈帝國的雙核心宛如日暮餘暉,在落下前閃閃發著金光。它沒能嗅出城市內部的敗絮、城市邊緣隱隱發作的躁動,於是也沒能預見即將襲來、前所未見的暴亂。
所有繁華的極致都將腐朽、敗壞,掩藏在歷史輪迴的隙縫中。於是,伊莉絲的追索與見證如同耙疏歷史塵埃的細密處,都是批湊種種線索中的朦朧晦澀的殘片。《日暮》裡伊莉絲在布達佩斯市街深處每一次看似不知所云、莫明所以的穿越、過彎、奔走等莫名所以也不知所終的片斷,也因此可視為視覺化、符碼化的歷史追索。她究竟在追尋什麼?又為何走入這間或那間暗室?他是否真知道自己在哪裡,做什麼,所為何來?
而那斷裂的、混亂晦澀的敘事殘篇,不正是歷史追尋的本質嗎?關於伊莉絲的身世、命運與邦國之謎,從何而來又去向何方,不正是我們所有現代人的集體時代命題嗎?在苦思László Nemes想要藉《日暮》這樣一部迷人又謎一般的作品傳遞什麼訊息時,我逐漸得出這樣的想法,伊莉絲的困頓惶惑與執著追索以及電影的斷裂、曖昧、晦澀,都成為視覺化與高度概念化的符碼。企圖心強烈的László Nemes,將《日暮》打造成匈牙利版本的歐洲帝國沒落與戰禍四起的世紀國族史詩。
伊莉絲在布達佩斯追尋到的正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殘酷答案。國都在暴動中崩落,未知的歷史逼她迎向蔓延整個歐洲的毀滅式烽火。電影的最後一個畫面是一顆長鏡頭,全黑的銀幕上溶進雨聲和野戰壕溝,鏡頭穿過無數士兵後定格在伊莉絲的臉上。伊莉絲著護士野戰服,抿著唇,堅定的眼神直望進鏡頭深處。伊莉絲正如我們所有人,在一團迷霧中探知自己的歷史。我們也就是依莉絲,在文明的繁盛巔頂,天真又不無惶惑地看著時代巨輪轟然朝我們捲來。我們直到深陷其中,才懂得是怎麼回事。
*小小觀察:我注意到片中人物介紹時與東方一樣先姓後名,才知道關於匈牙利文化的姓名排列順序與我們一樣。因此,在電影最後的卡司表依稀看到Nemes László的用法。片中所有人名都是這樣使用,先有姓在有名,而非西方慣用的先名後姓。但由於一般歐美主流媒體在介紹時會自動變換成西方的慣用方式,閱讀引用時須留心。
**延伸閱讀:《電影神搜》網站的中文介紹提到本片完全使用底片拍攝,觀影時也能從幾個畫面明確感受到底片的粗礪質感。英文影評可參見洛杉磯時報與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網站,寫得都不錯,雖然對本片批評較厲,卻也點出可觀之處。
「掀開面紗吧」是《日暮》的第一句口白。故事女主人翁依莉絲戴著附有罩紗的高級圓盤女帽,女帽店的服務員這麼對她說。
從電影開始的字卡說明,我們已事先得知故事起始點:1910年代初期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然而當時的布達佩斯並非國都,而是奧匈帝國下附屬於維也納的第二大城,緊緊追著帝都的繁華與輝煌,在歐洲內陸遙相輝映。當時的布達佩斯,彷彿正執意任性地綻放它最後的富麗光芒。
那個落入被遺忘的歷史深處的布達佩斯,被「掀開面紗吧」召喚出來,於此有了三重意涵:它首先是女帽店服務員對女主人翁的應對語,也是電影、或編導László Nemes為我們召喚昔日布達佩斯風華的揭示語。這起手式也是為女主人翁掀開家族歷史的密語:這女帽店實乃她的家族企業,只是父母在她幼時便因故雙亡,她也被送到另一座城扶養至今;而這女帽店早人事已非,如今由他人接管。
當《日暮》裡的女主人翁告知女帽店當家她的身份以及重返的理由時,這位當家告訴她:「你為什麼回來?這裡已經人事全非了」。事實上,她還會被如此告誡若干次,而她也心有不甘地執意留下追查家族歷史的真相,彷彿眾人的勸阻與她的執著恰配成對。但我們很快會意識到,眾人的勸阻不盡然與家族事業有關,而是整座城市:布達佩斯,這座在東歐閃耀著輝煌的城市,四處呼之欲出著墮落、頹敗、粗暴與躁動,已不是光澤碩淨的寶石。
因此,《日暮》裡伊莉絲的凝視與鏡頭對她的凝視,乃至於緊追她的腳步的極近跟拍,都成為László Nemes對我們的揭示:伊莉絲是觀眾的化身,也是見證。我們看著她步步走近布達佩斯的金暉與黑暗,一如她帶領我們步入歷史迴廊,為我們、為歷史見證這掩藏在二十世紀初布達佩斯絕代風華下的敗壞躁動:富饒與貧困相互映照下的維多利亞文化仍喘息著,但對於財富所堆砌出來的矜持嚴謹與高尚雅致,已出現裂縫。
如此的《日暮》便具有多重指涉,多層次的符號交疊。歸鄉的陌生人,人事已非的家園;故鄉居於繁華精緻的頂巔,暗藏的崩毀與敗壞卻已呼之欲出;優雅,也騷動。這是綻放最後榮光的奧匈帝國,雖然鋒芒早已被英法兩國遠遠蓋過,甚至德意志帝國也正意氣風發;拓建環城大道完工的帝都維也納,依然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城,伴隨著依附帝都的大城布達佩斯,這奧匈帝國的雙核心宛如日暮餘暉,在落下前閃閃發著金光。它沒能嗅出城市內部的敗絮、城市邊緣隱隱發作的躁動,於是也沒能預見即將襲來、前所未見的暴亂。
(本片奪2019年威尼斯影展費比西獎) |
而那斷裂的、混亂晦澀的敘事殘篇,不正是歷史追尋的本質嗎?關於伊莉絲的身世、命運與邦國之謎,從何而來又去向何方,不正是我們所有現代人的集體時代命題嗎?在苦思László Nemes想要藉《日暮》這樣一部迷人又謎一般的作品傳遞什麼訊息時,我逐漸得出這樣的想法,伊莉絲的困頓惶惑與執著追索以及電影的斷裂、曖昧、晦澀,都成為視覺化與高度概念化的符碼。企圖心強烈的László Nemes,將《日暮》打造成匈牙利版本的歐洲帝國沒落與戰禍四起的世紀國族史詩。
伊莉絲在布達佩斯追尋到的正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殘酷答案。國都在暴動中崩落,未知的歷史逼她迎向蔓延整個歐洲的毀滅式烽火。電影的最後一個畫面是一顆長鏡頭,全黑的銀幕上溶進雨聲和野戰壕溝,鏡頭穿過無數士兵後定格在伊莉絲的臉上。伊莉絲著護士野戰服,抿著唇,堅定的眼神直望進鏡頭深處。伊莉絲正如我們所有人,在一團迷霧中探知自己的歷史。我們也就是依莉絲,在文明的繁盛巔頂,天真又不無惶惑地看著時代巨輪轟然朝我們捲來。我們直到深陷其中,才懂得是怎麼回事。
*小小觀察:我注意到片中人物介紹時與東方一樣先姓後名,才知道關於匈牙利文化的姓名排列順序與我們一樣。因此,在電影最後的卡司表依稀看到Nemes László的用法。片中所有人名都是這樣使用,先有姓在有名,而非西方慣用的先名後姓。但由於一般歐美主流媒體在介紹時會自動變換成西方的慣用方式,閱讀引用時須留心。
**延伸閱讀:《電影神搜》網站的中文介紹提到本片完全使用底片拍攝,觀影時也能從幾個畫面明確感受到底片的粗礪質感。英文影評可參見洛杉磯時報與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網站,寫得都不錯,雖然對本片批評較厲,卻也點出可觀之處。
5月 02, 2020
邡
這也是有邊讀邊可以矇混過關的字,而且由來與字義都沒什麼曲折玄機。
邡,邑部四劃,唸作ㄈㄤ,音同「方」。「邡」早在商周時期便已出現,不但有篆體還有金文,歷史相當悠久。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邡」幾乎就是字面上的意義,這麼稱呼的城邑,《說文解字》還講得很清楚,「什邡,廣漢縣」。
順便一提,這事很神奇,什邡與廣漢這兩個從漢朝就出現的地名,直到今天都還在;廣漢所在的四川中部,還是三星堆古文明所在地。
本來除了地名之外沒有其他用法的「邡」,到了唐朝似乎有了新解。唐朝文人/學者張參的《五經文字》所收錄的「邡」項下多了兩個字:「謀也」。
這「謀」是啥意思,比較接近盤算還是圖謀、甚至陰謀?張參沒有進一步說明。求教康熙,多了一條典故,出自《榖梁》的寥寥數字:「邡公也」,不過後面的註釋給了比較完整的訊息:「邡當為訪謀納昭公也」。
這麼說來大約是盤算計畫的意思了。可惜這動詞用法並未收在教育部版本的字典釋義,我手上的五南版辭典也沒收,怕是這用法在過去兩百年來佚失了。
邡,邑部四劃,唸作ㄈㄤ,音同「方」。「邡」早在商周時期便已出現,不但有篆體還有金文,歷史相當悠久。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邡」幾乎就是字面上的意義,這麼稱呼的城邑,《說文解字》還講得很清楚,「什邡,廣漢縣」。
順便一提,這事很神奇,什邡與廣漢這兩個從漢朝就出現的地名,直到今天都還在;廣漢所在的四川中部,還是三星堆古文明所在地。
本來除了地名之外沒有其他用法的「邡」,到了唐朝似乎有了新解。唐朝文人/學者張參的《五經文字》所收錄的「邡」項下多了兩個字:「謀也」。
這「謀」是啥意思,比較接近盤算還是圖謀、甚至陰謀?張參沒有進一步說明。求教康熙,多了一條典故,出自《榖梁》的寥寥數字:「邡公也」,不過後面的註釋給了比較完整的訊息:「邡當為訪謀納昭公也」。
這麼說來大約是盤算計畫的意思了。可惜這動詞用法並未收在教育部版本的字典釋義,我手上的五南版辭典也沒收,怕是這用法在過去兩百年來佚失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