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愛 (Inxeba, 2017)
陌路狂犬 (Câini, 2016)
烽火公寓 (Insyriated, 2017)
構築心方向 (Columbus, 2017)
或許是巧合,或許是有意無意想嚐鮮,這幾年追台北電影節,保持我一貫的時間可配合、故事感興趣或形式求突破兩大選片標準,卻發現往往會選到許多「國際新導演競賽」單元的作品。今年或許更甚以往,十二部參賽作品排了七部之多,若除去我賭會上院線而刻意跳過的國片,這個單元我都看超過一半了。
話說回來台北電影節設立此單元相當值得肯定,格局也大。看國際新銳的作品總是比較過癮,而不必出遠門便能看到各地佳作,也是跑影展的一大收穫。這次報告的五部片,就來自四大洲。會選《單人舞,雙人屋》,完全是衝著導演Júlia Murat,她的前一部作品《山城裡的麵包香》濃濃的靜謐與詩意,實在美不勝收、令人陶醉,既然有新作當然要衝。雖不能理解為何已是第二部作品還能參加新導演競賽,不過《單人舞,雙人屋》維持Murat特有的浪漫敘事,從兩位藝術家的同居生活,同時檢視情感、親密關係、以及舞蹈和雕塑兩種藝術形式之間的多重關係。有別於前作著眼於光影與聲音,本片則探討身體與空間;舞蹈是身體對空間的感應、亦是身體在空間中的幅動,雕塑本身也是如此,對應到這對藝術家情侶之間,更有微妙的呼應。電影較著重在女性舞蹈家身上,強化她追求身體表演與生命自主的連動關係,也因此她與雕塑家男友之間的拉扯更顯張力。本片為亞洲首映,參展台北電影節前,已獲得今年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Panorama)的影評人費比西獎。
(這海報設計令人驚艷) |
至於以大馬士革為背景的《烽火公寓》,以同樣不到九十分鐘的片長、以一個公寓的狹小空間為全片場景,講述幾個家庭困居在戰火交逼中的一天的故事。在相對狹隘的封閉空間中進行近乎整部影片長度的敘事,需要靈活的場面調度與剪接功夫,而《烽火公寓》也確實沒讓人失望,層出不窮的狀況交織出一路緊繃到結尾的戲劇張力,情境營造功力驚人。雖然戰亂下的殘酷、扭曲以及對於人性的蹂躪,不應評估優劣好壞,然戰爭題材的電影連年出籠、佳作也多,本片表現離優異還有些差距。我認為《烽火公寓》的問題之一,在於公寓裡共收留十人之多,卻不是每個角色都有作用,那麼這些人物存在的必要性是什麼?同時我們也不清楚某些篇幅較多的角色如幫傭的來歷是什麼,為何出現在這個家庭,以及她與女主人之間有何秘密?這些問題不時閃現在對白之中,卻從未得到解答,也讓人納悶何以如此設計。
延續羅馬尼亞新浪潮的《陌路狂犬》與美國作品《構築心方向》是我認為完成度較高的作品。因繼承家族遺產而來到羅馬尼亞農莊的青年人,對土地並無情感,而當下決定要賣地換錢;在農莊工作的三五農戶,似乎暗地進行不法交易,行事間透露著說不出的詭異;同時,地方上的池塘浮出一隻斷腳,老警長眼前擺著的顯然是一樁兇殺案,卻始終不知屍體在哪。高度風格化的《陌路狂犬》,即使是光天化日下的場景,都從骨子裡透著令人背脊發涼的冷冽;雖然直到片尾,電影都未說明農戶們經營的是怎樣的不法生意,也沒說清楚斷腳屬於誰,但這無礙於本片讓人窒息的壓迫感。或許是本片與柯恩兄弟的《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太過形似,也或許本片對於羅馬尼亞農村問題的描繪太過類型化,使得它在此次台北電影節空手而歸;但它在去年的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奪下費比西獎,導演Bogdan Mirica初出手成績不俗。
以美國俄亥俄州大學城哥倫布為原文片名的《構築心方向》,故事設定頗為有趣,從一位韓國學者在演講前夕突然中風倒地、美國出生而今旅居首爾的獨子從南韓趕來照護,邂逅當地高中畢業後便工作的少女的過程,講一段輕巧恬淡的情感故事。但本片還有另一個主角,是建築,或者更精確地說,是哥倫布的現代主義式建築。影評人轉換跑道執導演筒的kogonada說,他某次路過這逐漸沒落的小城,對這座城市許多的現代主義建築印象深刻、卻又對這一片曾標誌著先進與現代性的建築如今已呈現頹敗之相而感到遺憾,由此便有了創作動機。片中不斷透過男女主角的漫步,帶領我們走進哥倫布的現代主義建築群像,邀請我們思索現代主義建築的幾何線條、均衡對稱、也有冷峻與疏離,其細膩處在在顯示導演的節制、內斂。若要說本片的缺點,或許是它美國基因的「原罪」:不論是標準美國小城的人文地景、存在主義氣息的無聊與空洞、現代人的疏離與無法自處、小城青年男女的出走與自我追尋,一切都太熟悉了。這樣精巧細緻的小品或許無法在影展奪大獎,但它餘韻不絕的情感應能擄獲不少觀眾的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