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28, 2017

奧斯卡冷知識 影后逆齡篇

昨天第89屆奧斯卡獎頒獎,鬧出個好酒沉甕底神龍甩尾的大烏龍,瞬間讓多數關於今年奧斯卡的焦點轉移到這八卦,贏得包括導演與影后最多獎項的《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 2016)無辜出糗,已不是顏面無光可以形容,也變相為最佳影片《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2016)做了絕佳免費宣傳。極受矚目且競爭頗為激烈的影后獎項,艾瑪史東力退以《走音天后》(Florence Foster Jenkins, 2016)入圍達20次再創新高的老將梅姨、還有呼聲甚高的《她的危險遊戲》(Elle, 2016)伊莎貝雨蓓以及《第一夫人的秘密》(Jackie, 2016)娜塔莉波曼等勁敵。姑且不論艾瑪史東表現是否真正優異、或是誰更有資格奪后冠,我忍不住想,年不過三十的艾瑪,第二次入圍奧斯卡並且第一次入圍影后就奪獎,不僅是有實力而且還非常幸運。

然後我又想起幾年前的珍妮佛勞倫斯,奪后冠時也不到三十歲。那麼,奧斯卡、至少在影后獎項來說,是撐到總會得到,還是越來越傾向於鼓勵年輕偶像、順便吸引日漸流失的年輕世代影迷目光呢?在奧斯卡走向百年的前夕,我想著想著就好奇是否有個給獎趨勢,便以後面三分之一、即過去三十年來奧斯卡影后得獎時的年齡來驗證一下。1987年以來奧斯卡影后、出生年、以及得獎作品如下:

2月 22, 2017

慾望村,健忘國

健忘村 (2017)

隨著院線輪替到西洋情人節檔期,2017賀歲片土洋大戰也告一段落,此番好萊塢不但強壓地頭蛇,並且勝負懸殊。這次國產賀歲片的潰敗若有任何指標性作用,無非是過去十年來的幾面金字招牌都風光不再。三檔賀歲片中最具代表性的本土不敗印鈔機豬哥亮,其《大釣哥》的大台北票房以堪堪過千萬敬陪末座,就算中南部票房能如往年的豬哥亮作品一樣超過大台北二至三倍,全台總票房也幾乎確定無法破億;而頂有國片救世主光環的魏德聖以音樂電影《52 Hz, I Love You》從賀歲檔一路通吃到情人節檔的如意算盤也失靈,大台北票房也不過1250萬。而三部片中大台北票房表現最好的《健忘村》,也僅以1300萬領先榜眼不到五十萬,陳玉勳面子難保裡子更糟,不但無法再造《總舖師》(2013)票房驚喜,對岸票房表現亦不佳的窘境下,高達三億的拍攝預算看來損失慘重。

這三部同病相憐的國片,苦情一般、面對的困境卻不盡相同。如果說《大釣哥》與《52 Hz, I Love You》表現不佳反映的是豬哥亮與魏德聖面臨的某種(不)轉型壓力,那麼作品本身的良窳應該與票房有直接的關聯。相較之下,《健忘村》兩岸票房的失利,多少來自陳玉勳在打片時期的那場風波,面對中台輿論先後責難,最終左支右絀、落得兩面不討好的尷尬。我認為這是非戰之罪;撇開這外圍的紛爭不提,《健忘村》其實是相當高質感、並且企圖心旺盛的電影,藉由看似天馬行空、裝瘋賣傻的嘻笑鬧劇,包裝陳玉勳對於台灣社會相當深刻的觀察且極為尖銳沈痛的批判。

2月 19, 2017

看片小記 她的危險遊戲 (Elle, 2016)

(個人較偏愛這符合本片驚悚風格的海報)
在《她的危險遊戲》電影開場,還沒有畫面之時,我們先在一片漆黑的戲院中聽到男女喊叫、嘶吼、以及呻吟聲,混雜彷彿是扭打、碰撞、碎裂聲。接著是一隻黑貓端坐在地上,望向銀幕右後方的不知名事物,我們猜想那或許是剛才聽到的聲音。畫面隨即切換到一男一女匍匐在飯廳地板上,戴著滑雪面具、全身黑衣的男子壓在女子身上,顯然剛侵犯過她,並且隨手取布將精液擦拭過後丟下,便頭也不回轉身而去。我們猜測、後來也證實,伊莎貝雨蓓所飾演的女主人翁蜜雪兒受到性侵。但我們感到困惑:蜜雪兒並未因為大白天在自家被強暴而驚恐受創,也始終沒有報警。她將混亂的飯廳整理乾淨、沐浴沖洗,神定氣閒地打電話訂晚餐、迎接兒子來共享高級壽司、並照常上下班;她的工作還是帶領電玩團隊,設計既情色又暴力的打怪遊戲。

若按照常理來看,或者說就符合某個政治正確的角度來看,蜜雪兒對於自身遭遇的漠然、乃至整部《她的危險遊戲》都有點令人不解。不過,本片導演保羅范赫文自從整整三十年前走闖好萊塢的小經典《機器戰警》(RoboCop, 1987)開始,便不斷透過社會體制與人己關係來探討人性的暴力本質,《她的危險遊戲》亦然,並且性與暴力總是形影不離。從電影開場蜜雪兒遭到強暴開始,性的發生總是伴隨著不同程度的肢體暴力;電玩內容是赤裸裸的暴力,而蜜雪兒與銀行家鄰居的關係固然一開始就注定是扭曲而充滿暴力的,但就算是蜜雪兒與閨蜜丈夫的外遇,在床上也幾近暴力、與其說是激情毋寧更是洩慾。

從常理來看,整個蜜雪兒的世界幾乎全都是扭曲的,簡直有些光怪陸離:蜜雪兒遭強暴、並陸續收到性騷擾信息,她從未報警,卻找公司員工私下調查。遭性侵後的蜜雪兒面不改色地照常上班,並且在電競遊戲的設計開發會議上力陳怪獸侵佔女主角情節與畫面應該要更官能、更聳動、從而讓玩家有身歷其境般的真實感。她的母親打肉毒桿菌來保住美貌,並打算與年輕猛男結婚,蜜雪兒當著母親的面說若這是真的一定會殺了她;聖誕晚餐席間母親公布了訂婚的消息,蜜雪兒當場羞辱母親,換來母親中風腦死身亡。當蜜雪兒色誘銀行家鄰居,稍後發現鄰居竟然便是性侵她的兇手,蜜雪兒並未告發他、反而和他保持親近關係。蜜雪兒與獨子和分居丈夫的關係也在冷淡疏遠的邊緣維繫僅存的親情。而這一切都包裝在住好房開好車、錦衣玉食的中產階級生活表象下。

而當我們得知蜜雪兒經歷的不尋常童年時,才能理解為何會有陌生人將餐盤倒在她身上,而蜜雪兒的麻木與淡漠,似乎都得到了解釋。骨子裡這其實是非常陳腔濫調的邏輯,即暴力的不斷複製,而電玩、性侵、防狼噴霧、乃至槍械,無一不是這暴力的整個社會性循環的一節。職此,圍繞著蜜雪兒的這些扭曲與光怪陸離,也不過是反映真實世界的扭曲與光怪陸離罷了。

有人認為《她的危險遊戲》可看作蜜雪兒中於設計復仇成功的某種女性主義作品(這或許也說明了本片的中文譯名),但我不認為女性主義訴求是本片重點。蜜雪兒最後確實揪出性侵他的兇手,也設計復仇成功。但我認為保羅范赫文藉本片想要點出的無非仍是人性的暴力本質,以及暴力的不斷複製與生產;蜜雪兒的扭曲、麻木冷漠、以及最後的復仇,都無可避免地以暴制暴,甚至可能是以加倍的暴力來制裁原有的暴力,而兩者間沒有誰比誰更有正義、更有道德正當性。從第一秒鐘的強暴到最後一分鐘的正當防衛性殺人,都早已是當今這個崇拜暴力—並且是與性密不可分的暴力—並且在暴力的消費中無限循環的文化的一部分了。

2月 16, 2017

英倫番外編:前進Cotswolds

在巴斯的四天三夜停留,我們特別撥一天造訪鄰近的鄉間小鎮。說鄰近也沒多近,車程還有一個多小時,而且是旅伴在行前就欽點要去,說是因為那是頗有名氣、鄉間小鎮情致、彷彿遺世獨立的地區。旅伴選的是巴斯東北方百公里遠、位於英格蘭中央偏南方的Cotswolds地區。為了爭取寶貴的遊玩時間,我們決定不搭遊覽巴士,花多點錢自己租車,自在逍遙、還可以隨時調節路線。這也剛好讓我有機會右駕初體驗,而且更刺激的是歐洲車較常見的手排款;雖然我當年在美國留學的第一部車就是手排車,但那畢竟是將近十五年前的事了。於是,久未練習的手排以及從未試過的右駕,就要這麼上路,而且直接上highway。說真的,剛上駕駛座時還真的很忐忑,尤其是在巴斯市區剛領車時,既要顧左右、又要看路況紅綠燈、還要管排檔有的沒的,一時之間難免手忙腳亂;但離開市區後人車漸少,有時間慢慢適應車況,就逐漸上手了。

不過上了高速公路後另有新的挑戰。開車旅行的趣味之一,就是除了能欣賞沿路風光之外,還能親身體驗路要怎麼走、有哪些需要隨機應變的設計。英國的快速道路設計與美國或台灣大不相同,不僅在於右駕且左側前行,還在於交流道的設計。在寶島或美國的highway,不同支線的交會節點若不是有獨立上下的交流道,就是設置紅綠燈,讓東西南北不同車道的往來車輛可以毫無顧慮其他車道路況而通行無虞。英國、至少英格蘭的快速道路卻不是這麼設計的;四線道以上的高速公路固然有獨立的交流道,不過一旦到了四線或二線快速道路的匯流處,則幾乎都是沒有獨立交流道、也沒有紅綠燈的圓環。


2月 11, 2017

英倫番外編:巴斯

今日的巴斯經過幾百年的經營,已成小而美的觀光勝地,幾乎所有遊客都是為此才來到巴斯。我們抵達巴斯的時間很早,在車站附近用完午餐、進駐短租公寓、安置好行李後時間還很充裕,就先進市區解決掉這行程,路上還趕上一週才兩次的農夫市集,買了些新鮮蔬果,即使扛著有點沉的食物逛街仍非常開心。

巴斯的市中心不大,南邊與東邊由流經的River Avon隔出自然邊界,河在城市東南端急彎處便是火車站;羅馬浴場是整個巴斯觀光經濟的最核心,大約位在巴斯市中心略偏東北處,而介於羅馬浴場與火車站的十幾個街區顯然是舊城區,也是商店聚集的步行購物區。羅馬浴場隔壁是規模頗大的歌德風格教堂Bath Abbey,再往東北可接Pulteney Bridge跨河通往較少商店的住宅區。羅馬浴場—Bath Abbey這區塊往西北走約10-15分鐘,可以到巴斯另一個重要景點、由The Circle連結到The Royal Crescent的建築群。

2月 05, 2017

英倫番外編:羅馬浴場

(背景是Bath Abbey)
這篇記遊欠了太久,雖然也沒欠誰,但拖過兩個季節、拖過跨年、又拖過農曆年,如今時空遷移,莫說記憶已不猶新,心境也不同了。但每趟旅行都是值得回憶的,這趟也是,藉由書寫回顧一下總是好的。

巴斯小城有個引人遐想的名字,彷彿去了就準備脫衣沐浴,徹底放鬆。但我對巴斯其實沒什麼認識,印象中只有珍奧斯汀的小說改編作品《勸服》(或譯勸導/Persuasion,但總覺得翻得都不好,沒有珍奧斯汀的細膩美。我看的是BBC製播的2007年版本,精緻無比,非常好看)。規劃英國行程時,我們同意要選個倫敦附近的小鎮去住幾天,最後這曾在珍奧斯汀文學地景中出現過的小鎮便雀屏中選。

巴斯距離倫敦不遠,約位於英格蘭島中西部,從倫敦搭直達火車西行,途中暫停二至三站,約一個半小時就到了。雖然位於內陸,但巴斯的起步可沒比倫敦晚,甚至可能比倫敦還要早出現略具規模的城鎮,而這一切都要感謝巴斯的天然資產:溫泉。羅馬帝國極盛時期,版圖曾觸及英倫諸島,倫敦有羅馬遺跡,巴斯則名符其實,確實和洗澡有關,但不是動詞、而是名詞—浴場。早在西元一世紀中,羅馬帝國的觸角就伸到巴斯所在地,這個愛洗澡的國家簡直就是有溫泉探測天線般,來到這裡、發現全英格蘭唯一的溫泉、建城拓殖。但也有一說是更早之前的居爾特(或稱凱爾特;Celtic)時期,此地已有神廟,爾後引得羅馬人來此探勘,發展成羅馬時期英格蘭島的泡湯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