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 Trek (2009)
"In the ’60s, the series helped viewers see the world with fresh, unprejudiced eyes, which made the turmoil of the times easier to digest, and gave reason to hope for the future." (32) – Entertainment Weekly, #1046. May 8, 2009.
1961年,蘇聯將載人太空船發射昇天,使人類首次進入到地球以外的外太空,也讓美蘇兩大強權領導下的冷戰正式進入太空競賽。
1969年,美國太空船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使美國在冷戰太空競賽終於超前蘇聯,完成人類首度登陸月球的歷史紀錄,也讓太空人阿姆斯壯留下「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的經典名言。
在人類首度進入外太空和首度登月的九年當中,美國與古巴陷入開戰邊緣的緊張關係;甘迺迪總統遇刺身亡;復因越戰深陷泥沼動彈不得;民權運動與反戰運動掀起國內滔天巨浪。1966年,有部電視影集在美國悄悄播出了,它是〈Star Trek〉。它不是美國首齣關於外太空的科幻電視影集,甫上映時觀眾反應也不熱烈,然影響力與時俱進,於美國大眾文化與類型電視電影的穿透力之深之遠,堪與另一支科幻系列〈星際大戰〉並列兩大傳統。
美蘇強權冷戰下的太空競賽與人類升空等成就對科幻類型發展的重要貢獻,就是使得外太空成為故事主人翁的主要活動舞台,有了即使不能算是真實也可稱為踏實的參考基礎。相較於電影史上第一部科幻作品〈月球之旅〉(La voyage dans la lune, 1902)強烈的奇想色彩,加上有一半的故事發生在地球上,科幻類型走到了太空競賽的年代,對於人類在太空活動的故事發展,得以有比較完整的架構和科技發展上的加持。〈Star Trek〉的故事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登場;人類於宇宙中遨遊,再也不是漫無邊際的狂想。
而這部影集中人類不斷在太空向外開疆闢土的探索冒險,不但為太空科幻的次類型提供無遠弗屆的想像力,它呼應的也同時是美國西部拓荒史的國族傳統。鄭運鴻在〈絕地劍俠傳〉一文中提到〈星際大戰〉系列所隱含的西部片元素誠然有理,但星戰系列以其故事精神的原力、力場等玄之又玄的神秘色彩,應該比較近於奇幻類型。相較之下,〈Star Trek〉結合現代主義進步史觀與高科技發展所需要的理性思考,以及不斷向未知疆域探索的拓荒精神,兩大支柱並進下其實更接近科幻與西部兩大類型的充分交融。
這兩大主軸在〈Star Trek〉故事主人翁中也有具體的化身,正是企業號(Enterprise)艦長寇克(James T. Kirk)與科學官史巴克(Spock)。寇克的衝動熱情、勇於挑戰成規、叛逆大膽而有開創性,並且自信滿滿,活脫脫是廿三世紀的西部牛仔。而瓦肯星人(Vulcan)與人類混血的史巴克冷靜理性,凡事皆以科學推理和精準計算做出合乎邏輯的判斷,決不感情用事,則完全是科學家的典型。整部星艦系列的故事都圍繞在這兩個核心人物的還有他們所體現的根本價值之衝突與和解,不斷辨證某種版本美國夢的未來。
當然,這些星艦傳統的元素與象徵都是星艦迷的常識了。但藉由舊酒新瓶的新裝〈Star Trek〉的推出,去重新認識這套歷史悠久的科幻影集和它的時代意義會有比較具體的幫助。新版的〈Star Trek〉講的乃是近幾年在科幻電影中大行其道的起源故事,交代原始版本企業號諸人物的出場與相會。J.J. Abrams發揮他擅長的科幻敘事與動作類型的影像風格,讓劇情推動的韻律感強且輕快。他極力兼顧星艦迷和一般草民(像我)的需求,讓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以起源故事來減輕第一次接觸星艦系列者的負擔,同時也在一些小細節上用心思,比如說衣飾、塑膠質感等較懷舊的美學風格和角色安排(像一些一閃而過的小配角)這些環節上討好星艦迷。
而這部片能贏得觀眾掌聲,主要還是在講了個完整生動的故事。固然在本片角色眾多的情形下,不免限於篇幅僅能鋪陳寇克與史巴克的關係,但追溯兩人成長經過與子承父業的平行歷程,交代得清楚有致,故事中的幾個小漏洞亦無傷大雅。(雷雷雷)後來回家再前後想了一回,發現其實出了個大紕漏:試問,如果被吸入黑洞的Romulan星人回到過去,要以摧毀瓦肯星來懲罰史巴克,並為自己的星球毀滅復仇,那既然他都回到過去了,怎麼不趕緊營救族人,卻在太空中晃蕩二十幾年呢?少數令我不滿的瑕疵像是J.J. Abrams濫用鏡頭晃動來強調畫面緊湊的動感和速度,導致空戰的華麗視覺看到後來變得眼花撩亂,其實等於什麼都沒看到;這種投合當前電腦特效運用到極點來堆砌華麗,以視覺爆炸取代敘事,其實越來越是一種觀影障礙。但這是題外話,大致上仍無損於這部片的娛樂性,總體來說這仍是熱鬧完整而且豐富的商業片。
回到要角寇克與史巴克的情誼與對位,乃是本片乃至於整個星艦系列的核心意義。因為不是星艦迷,所以新版是否在表演與詮釋上忠於舊版,並不是我關心的重點。我從這部片看到的,是透過這兩個人物典型所體現的美國國族精神與帝國傳統。表彰科技力量與理性邏輯的史巴克,有種高於人類的優越感呼之欲出;他雖然流著人類血液,但也有一半外星人血統,而在瓦肯星受到的精準冷靜、不受情感干擾的成長訓練,意味他的優越感不但來自於外星人的血脈,也得自科技理性的思維與知識力量。而寇克艦長的熱情叛逆,則讓他得以在無邊際的太空舞台施展身手,突破疆域和傳統的極限;這種牛仔能量就像脫韁野馬,能踏平所有天然或人為的障礙,使他不斷向前奔馳。
科技理性與叛逆熱情的結合,就是某種美國夢的彰顯。星艦系列得以在美國大眾文化深入人心,也正是它投射的樂天進取和衝撞力,讓人相信,只要你敢衝敢闖,有朝一日便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國族精神),只要你擁有堅實的科技知識與力量,就能克服外在障礙(帝國傳統)。以一個比較膚淺但深植人心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不斷催眠全世界各色人種移民美國的信念;如果企業號上能有黑人通訊官(還是個女的)、俄語腔重到電腦語音系統難以辨認的導航官、亞洲血統的舵手,有什麼道理少數人種不能在美國社會出頭?而身為艦長的白人和混血外星大副,更是美國領導者的典型:橫衝直撞的牛仔(小布希?太抬舉他了…老羅斯福吧),高度智慧的理性人(歐巴馬柯林頓高爾…),兩者輪番上陣,合作無間。說穿了,企業號本身就是超大的美國夢,載著所有擁抱這個夢想的人們,像方舟一般,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漫遊冒險,堅定地為全人類航向未來與未知。
不斷進步的線性史觀與開拓邊疆的西部精神,這兩大支撐美國帝國能量的原動力,才是使得星艦系列風靡四十多年的底蘊。而新版星艦電影的問世,乃是再次提醒世人,這個美國夢並未消失,企業號這鍋種族大熔爐滿載希望與未來,歡迎搭乘,但要記得買票。
參考資料
鄭運鴻。〈絕地劍俠傳〉,中國時報。2003.7.2.
鄭運鴻。〈星艦奇航記〉,中國時報。2003.7.31.
Benjamin Svetkey. “‘Star Trek’: New…and Improved?” Entertainment Weekly.
〈星際爭霸戰〉:維基百科條目
〈Star Trek〉(2009)電影官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