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媽咪日記 (Alanis, 2017)
迷霧叢林 (Obscuro Barroco, 2018)
電影(不)能說的事 (Histórias que nosso Cinema (não) Contava, 2018)
今年在女影看了好些部中南美洲的作品,題材、手法殊途同歸,或敘事、或體裁,都和「寫實」有極密切的關聯,卻又因手法上的不同,各自呈現不同的風采。
阿根廷作品《邊緣媽咪日記》是這次討論作品中唯一一部劇情片,講述年輕的新手單親媽媽、化名Alanis的性工作者,因為與人合租做生意的公寓遭鄰居檢舉,警察破門後雖然只收押合作夥伴,但Alanis短時間無法工作,也等於沒了收入,加上房東為免麻煩而將她鎖在門外,這下連棲身之處也沒了的Alanis,只好帶著幼兒暫時投靠阿姨。開服飾店經營小本生意的阿姨收留了Alanis母子,但Alanis一方面需錢孔急、另一方面不願意做阿姨介紹的清潔工作,於是很快地又重回街頭從娼。最後Alanis和阿姨起爭執、憤而離去,為了謀生,她重作馮婦,加入地下應召站。
(個人認為女影手冊選用的這張劇照,遠比官版海報更能傳達這部片的風格與主題) |
《邊緣媽咪日記》很可以是當代小屁孩不懂事、變成不負責任單親新手媽、拉孩子陪著下海的道德訓示故事,但導演Anahí Berneri顯然不走這路線。《邊緣媽咪日記》通篇對Alanis的行徑沒有什麼鄙夷或責難,而更像是中文片名所示的「日記」,紀錄下她的困境、掙扎、與選擇。本片的鏡頭語言也充分烘托這樣的觀點,讓鏡頭幾乎等於畫框一樣,不但幾乎不動地固定著、即使拍攝行走的戲也儘量減少運動或晃動,近距離且長時間「紀錄」著畫面中的人事物。這樣毫不花俏、看似平淡無奇的語言,卻讓本片的真實感蘊含無比飽滿的戲劇張力,而幾位演員自然的演出更強化這樣的真實感。這讓我聯想起許多中南美洲的影片,那特有的長鏡頭寫實美學,不論畫面中如何緊張可怖,鏡頭或進或遠、卻總是冷冷的。那種高度逼真的寫實與達頓兄弟神似,卻又與鏡頭總是晃動的達頓兄弟作品不同,而帶著它獨特的冷冽直觀,常逼得人在椅子上繃著,動彈不得。
(女影選圖真的眼光獨到且精準,這張劇照也是從手冊上借來,比官版海報更傳神) |
《迷霧叢林》和《電影(不)能說的事》都是來自巴西的紀錄片,但主題與風格都大相逕庭,各顯風采。《迷霧叢林》是一部向里約變性/變裝藝人致敬、更是向去年過世的變性藝人Luana Muniz致敬的影片。全片瀰漫魔幻氣息,除了Luana Muniz現身說法、似夢囈又像讀詩的自白,視覺風格與色彩皆強烈的畫面,既是里約嘉年華的場景,也像一場瘋狂的夢。但本片也時而穿插其他變性藝人的表演、變性藝人舞跳著便把衣服都脫光了;更有上街頭抗爭的畫面,看似這些變性人加入抗爭行列,一同對政府怒吼;也有無名的沈默男子,一直在里約街頭漫步。這些影像放在一起,讓本片像一篇自由度極高、時而神秘時而迷魅、風格狂野濃烈的影像散文。我一開始對這樣的畫面不能適應,甚至覺得太過耽溺而有些反感;但這短短一小時的作品終於還是以極強的視覺與情感力道讓我為之懾服。這樣難以明確歸類的作品,以紀實為底、佐以魔幻與虛構,也讓女影手冊對本片標上少見的「紀錄劇情」(Docu-fiction)屬性。
也是巴西作品的《電影(不)能說的事》則走完全另一個路線,講巴西1960年代末到1980年代獨裁時期的獨特電影產物「性喜劇」(pornochanchada)。從片中的擷取片段來看,「性喜劇」有那麼一點軟調色情的味道,在不直接表現性交場面的前提下,以喜劇格式、時而裸露的方式,訴說或側寫巴西的政治、社會、經濟、或文化等不同風貌。當然,《電影(不)能說的事》還原了獨裁時期曾經風行、活絡過的影視風潮,而從那些作品窺看當時巴西的政經社文動態,也是追溯歷史的寶貴線索。
但《電影(不)能說的事》同樣值得注意的重點在於,全片沒有一個畫面是導演自己「拍」的、沒有一句話是編導團隊自己講的或錄製的。這整部作品都是由幾部不同的pornochanchada影片片段拼貼而成,由此自成一部「紀錄片」。這自然需要編導團隊高度的統整與剪輯功力,而本片的觀影趣味之一,則是可能來自同部影片、或完全不同的影片倆倆拼貼後出現的奇特效果,詼諧有之荒謬有之,都是因剪輯而出現的某種對話關係。歷史材料的運用有時會出現這樣的驚喜,拼接成一部完全不同的作品,或也可能意外捕捉到消失歷史的原貌。
同場加映:1983年出品的《硝烟中的玫瑰》,就寫實/紀實來說要比《迷霧叢林》或《電影(不)能說的事》更接近典型的紀錄片體裁,片中的訪談與搖晃的影像感,都是高度寫實的手法。但《硝烟中的玫瑰》卻是如真包換的假貨。這是一部用標準紀實手法拍攝的偽紀錄片,也就是所謂的mocumentary。這部作品設定在某階級解放革命後十年的現代,美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度,紐約的一群女人卻發現自己的權益正被侵蝕,單身女子在街頭橫遭騷擾,女性工人無故遭資遣。激進的女性開始組織,開始走向武裝抗爭,而路線之爭也使女性陣營內部因政治利益考量而由歧見走向分裂。
即使放在35年後的今天來看,《硝烟中的玫瑰》仍然是充滿挑釁、批判與反思的作品。它不僅清楚指出國家體制與父權機制一體兩面的本質,也直搗女權運動路線之爭、奪取主導權話語權的政治現實、以及彼此抵銷女權動能的不堪。本片也充分利用偽紀錄片此獨特格式的優勢,適時閃現黑色幽默,但更多時候或許呼應1980年代的美國時局:十年功成的社會主義革命,或可視為反諷現實中重新浮現的保守政治,將歷史帶入雷根政權打造的新自由主義,益發蓬勃的經濟伴隨著的反而是走向緊縮的種族與性別政治;另一方面,抗爭陣營中的女性,組成份子以非洲裔為主導,卻也零星點綴亞裔等其它少數族裔,呼應美國女性主義運動即將開啟以種族/族裔政治為關鍵的第三波。現實有多荒腔走板,藝術作品就可以多尖銳魔幻,《硝烟中的玫瑰》那些虛構之中,折射出許多現實的瘡疤。